可变焦红外激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46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焦红外激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监控摄像设备领域,尤其是监控摄像设备上的可变焦红外激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安防监控摄像设备中,为了辅助摄像头记性夜间拍摄,一般均安装有红外激光装置来辅助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在使用红外激光装置的时候一般需要采用一透镜来对激光进行发光角度调节,现有的结构一般为直接在透镜后方设置一激光器,使激光器发出的激光通过透镜调节后射出,现有的调节结构一般为调节激光发生器与透镜的相对距离来达到调节光的射出角度的目的,但是这种结构较为复杂,而且由于激光发生器需连接电源线,在频繁的移动中容易造成损坏,而且激光器发出的激光非常的细,造成透镜对其角度调节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结构稳定可靠、出光角度调节效果好的可变焦红外激光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一透镜支架,在透镜支架内设有一激光器及一透镜,所述的激光器上连接一根光导纤维,所述的光导纤维的出光端指向透镜,光导纤维上连接一用于调节光导纤维出光端与透镜距离的调节结构。优选地,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一固定在光导纤维上的滑块,所述的滑块设于一承载支架上,滑块连接一控制滑块在承载支架上滑动并带动光导纤维的步进电机。优选地,所述的承载支架上设有滑杆,所述滑块设于滑杆上。优选地,所述的光导纤维通过一光纤定位件固定在激光器上。优选地,所述的激光器与透镜支架之间设有热沉。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可变焦红外激光装置的激光器发出的激光通过光导纤维发射到透镜,通过调节光导纤维的出光端与透镜的距离即可调节出光角度,由于光导纤维本事是一种柔性材料,所以这种调节结构相对于以往的调节结构稳定可靠;并且,激光经过光导纤维以后会变得较粗且光纤均勻,射出的光与透镜配合后可以达到更大的角度调节,满足不同距离的拍摄需求。

图1是本实用新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变红外激光装置包括一透镜支架1,在透镜支架内1设有一激光器2及一透镜3,所述的激光器2上连接一根光导纤维4,所述的光导纤维4的出光端指向透镜3,光导纤维4上连接一用于调节光导纤维出光端与透镜距离的调节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一固定在光导纤维上的滑块5,所述的滑块5设于一承载支架6上,滑块5连接一控制滑块在承载支架6上滑动并带动光导纤维的步进电机7。为了利于滑块的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支架6上设有滑杆,所述滑块5设于滑杆8上。为了使光导纤维和激光器进行良好的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光导纤维4通过一光纤定位件9固定在激光器2上。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激光器2与透镜支架1之间设有热沉10,由于半导体激光器体积小,工作时热量集中,要性能稳定就要快速散热,热沉10用于快速传导热量,材料选用黄铜,黄铜密度高,导热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焦红外激光装置,包括一透镜支架,在透镜支架内设有一激光器及一透镜,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器上连接一根光导纤维,所述的光导纤维的出光端指向透镜,光导纤维上连接一用于调节光导纤维出光端与透镜距离的调节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红外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一固定在光导纤维上的滑块,所述的滑块设于一承载支架上,滑块连接一控制滑块在承载支架上滑动并带动光导纤维的步进电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焦红外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支架上设有滑杆,所述滑块设于滑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焦红外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导纤维通过一光纤定位件固定在激光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焦红外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器与透镜支架之间设有热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监控摄像设备领域,尤其是监控摄像设备上的可变焦红外激光装置。包括一透镜支架,在透镜支架内设有一激光器及一透镜,所述的激光器上连接一根光导纤维,所述的光导纤维的出光端指向透镜,光导纤维上连接一用于调节光导纤维出光端与透镜距离的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可变焦红外激光装置的激光器发出的激光通过光导纤维发射到透镜,通过调节光导纤维的出光端与透镜的距离即可调节出光角度,由于光导纤维本事是一种柔性材料,所以这种调节结构相对于以往的调节结构稳定可靠;并且,激光经过光导纤维以后会变得较粗且光纤均匀,射出的光与透镜配合后可以达到更大的角度调节,满足不同距离的拍摄需求。
文档编号G02B6/42GK202153263SQ20112023483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5日
发明者李建林 申请人:李建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