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78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纤安装的连接装置,在接续过程当中采用高精度毛细管或者V型槽片加侧压的技术可使光纤精确定位和对接,利用卡扣固定皮线光缆,适合施工现场快速组装并且可以重复开启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可重复开启使用的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装置产品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固定光纤和外皮。光纤的固定一种是通过侧压金属片对准两根光纤端头实现光纤对接成端的,另一种是通过压紧对合的塑料块固定光纤实现光纤对接成端的。其中在金属片或者对合的塑料块中设用于光纤对接的V型槽;在V型槽的光纤端头连接位置滴入液态物质以提供接续点的光透性;压紧装置的动作是侧压金属片或者对合的塑料块来减少V型槽缝隙从而压紧对准光纤来实现两根光纤的对接成端的。外皮的固定一种是通过卡安装外皮端头的塑料卡子利用倒齿的结构实现的,另外一种是通过带螺纹的锥套锁紧锥爪,通过锥爪的收缩直接固定外皮。但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光纤的固定金属片对准固定机构中,金属片和塑料的热胀冷缩系数不一样,会使光纤接续点距离加大,接续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再者任何的金属件在冲压工艺当中都会出现毛刺以及金属件变形,毛刺会割伤光纤的表面,而金属件变形更会使两根光纤的对接面产生错位,再者有色金属长期与空气接触表面会发生化学反应而腐蚀金属表面,这都会直接影响到光纤的接续质量。而另外一种塑料块对合的光纤通道往往是常闭的,光纤穿入时首先需要顶开压块,但塑料件的表面光滑度低,顶开过程当中易损伤V型槽的表面,产生塑料碎屑而污染接续点,影响通光,造成接续质量的下降。而对合塑料中间有提高光透性的液态物质,它的副作用是使两个表面吸合在一起,光纤穿入时顶开力大大增加,甚至造成穿入过程中的断纤现象。再者任何塑料件在注塑成型过程当中无可避免的都会出现收缩变形、翘曲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光纤对接通道的平直度,使两根光纤的对接面产生错位,从而影响到最终光纤接续的质量。再者塑料V槽由于其本身的硬度不够,经过多次重复开启之后,表面会形成不规则的凹陷。由此造成对光纤夹持力的降低而严重影响到光纤的信号稳定性。外皮的固定塑料固定块的倒齿结构中的塑料小牙齿,由于很细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导致光纤脱落;在注塑过程当中容易变形,导致后续使用过程当中,夹持力会有大小;而另外一种锥爪的收缩需要旋紧锥套,旋紧过程当中光缆外皮容易滑动,影响成功率,而且操作时间长。陶瓷插芯的固定是靠与塑料件的紧配合或者胶水粘的方式实现,由于塑料材质以及注塑工艺的不稳定,紧的时候容易把配合面涨裂,松的时候经过几次插拔以后陶瓷插芯容易松动或者脱落,引起信号中断。[0010]固定光纤的前置部分和固定光缆外皮的后置部分连接,一种是胶水粘接的方式, 一种是塑料扣位的方式。胶水粘接的方式,完全取决与操作工人的手法,加多了溢到表面, 加少了粘接强度不够。塑料扣位的方式,因其本身塑料的强度问题,承受的拉力是有限的。光纤的材质是石英玻璃,而目前市面上的产品与之对接的V槽通道一种是金属的,另外一种是塑料的。无论用哪种V槽跟光纤相配都存在热胀冷缩系数不一致的问题。容易受到温度变化、材料老化而影响接续的质量。目前市面上的产品无论是塑料V槽的还是金属V槽的,在光纤没有接续以前,通道都是开放式的,由于尾部穿皮线光缆的口部没有采取任何阻挡灰尘进入的措施,在施工一线恶劣的环境下面,穿纤过程中很容易把外界的灰尘带到V槽里而污染匹配液。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专利光纤对接通道的截面是一个圆(毛细管)或三角形(V型槽片), 圆直径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Ium左右,在加工过程当中对光纤对接通道的精度进行精确控制。高精度的光纤对接通道,加上起微调作用的侧面压紧机构,就可以实现光纤的精确对接。而另外一种结构的V型槽片加工精度同样可以达到Ium左右,高精度、高光滑的表面加上侧压机构,就可以实现光纤的精确对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包括用于固定光纤的前置总成和用于固定皮线光缆的后置总成,所述前置总成包括外壳,相配合的盖板和底座设于所述外壳内,毛细管固定于所述盖板和底座内,所述毛细管槽中间开有光纤对接通道,所述光纤对接通道两侧刻有与光纤对接通道相衔接的光纤导向通道,所述底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光纤导向孔;陶瓷插芯通过插销固定于所述底座前端插芯孔,所述陶瓷插芯内设插入光纤的插芯孔,拆卸滑盖套设于所述外壳外;所述后置总成位于前置总成后端,包括导向固定柱,所述导向固定柱上设有4个小方孔,卡扣插入所述小方孔内,用来固定皮线光缆,护线套扣合固定于所述导向固定柱上;所述前置总成的外壳和所述后置总成的导向固定柱通过插销连接固定。其中,所述底座后端的突出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顶抵于所述导向固定柱的前端。其中,所述毛细管是一个整体,所述毛细管的光纤导向通道呈向外端逐渐放大的圆锥形状,所述毛细管其中一端设有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和底座里面所设的卡槽相配合,防止毛细管在底座里面转动。其中,所述毛细管上面还开设有压紧槽,所述压紧槽的深度控制在光纤对接通道中心线之上,保证大半个光纤对接孔的存在,有利于穿纤时光纤定位。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浮动筋和锁紧槽,锁紧盖包括砌筋,所述砌筋与浮动筋和锁紧槽相配合,用来侧压所述毛细管内的光纤对接点。其中,所述底座与盖板采用紧配的方式,用来定位毛细管。一种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包括用于固定光纤的前置总成和用于固定皮线光缆的后置总成,所述前置总成包括外壳,相配合的盖板和底座设于所述外壳内,V型槽片固定于所述盖板和底座内,所述V型槽片中间开有光纤对接通道,所述光纤对接通道两侧刻有与光纤对接通道相衔接的光纤导向通道,所述底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光纤导向孔;陶瓷插芯通过插销固定于所述底座前端插芯孔,所述陶瓷插芯内设插入光纤的插芯孔,拆卸滑盖套设于所述外壳外;所述后置总成位于前置总成后端,包括导向固定柱,所述导向固定柱上设有4个小方孔,卡扣插入所述小方孔内,用来固定皮线光缆,护线套扣合固定于所述导向固定柱上;所述前置总成的外壳和所述后置总成的导向固定柱通过插销连接固定。其中,所述底座后端的突出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顶抵于所述导向固定柱的前端。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浮动筋和锁紧槽,锁紧盖包括砌筋,所述砌筋与浮动筋和锁紧槽相配合,用来侧压所述V型槽片内的光纤对接点。其中,所述底座与盖板采用紧配的方式,用来定位V型槽片。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两根光纤对接是通过一体制作出来的毛细管来实现精确定位的,对接用的光纤对接通道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Ium左右,毛细管的加工精度远在塑料和五金件之上。所述毛细管是一个整体,毛细管中间开有光纤对接通道,光纤对接通道两侧刻有与光纤对接通道相衔接的光纤导向通道,光纤导向通道呈向外端逐渐放大的圆锥形状,这样穿纤的难度大大降低,其中一端设有定位台阶,防止毛细管在盖板和底座里面转动,上面设有压紧槽,通过锁紧盖、盖板、底座三者的配合,形成一个侧压的动作,用来矫正光纤直径公差引起的误差。而另外一种V型槽片上刻有光纤对接通道,所述光纤对接通道两侧刻有与光纤对接通道衔接的光纤导向通道,所述光纤导向通道呈向外端逐渐放大的喇叭口状,以方便光纤的穿入,所述光纤对接通道的横截面是V形的。所述V型槽片是长方体的,可方便定位,防止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或者V型槽片是由陶瓷材料或者超硬度无机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可以达到极佳的表面粗糙度和直线度要求,加工精度可以达到Ium左右, 穿纤时导入顺畅,光纤在光滑的陶瓷或无机材料表面滑动,光纤不易受伤,不会产生碎末、 污染匹配液,多次重复接续性能稳定。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是陶瓷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整个光纤对接通道是一个整体。而目前市面上产品的都是左右或者上下两半的,等光纤穿入以后再用一个挤压机构把光纤对准。本实用新型已经保证了光纤对接孔的精确度,所用的侧压机构与前者的侧压机构有本质上的不同,只是用来矫正由于光纤直径变化引起的对接点错位误差。再者, 毛细管技术是采用耐高温、超硬度陶瓷材料用高精度的设备一次制作成型,相比其他的加工工艺,减少了很多的加工环节,极大的降低了累计加工误差,提高了成品的加工精度。毛细管采用了耐高温、超硬度陶瓷作为基材,成型的产品可保证永不变形。而V型槽片技术是采用在已成型的超硬度无机材料上用高精度的设备一次切割而成,成型的产品可保证永不变型。本实用新型的前置总成与后置总成之间设置有一弹簧机构,目的是光纤连接器插入相应型号的适配器之后,使两个陶瓷插芯的对接面产生一个对顶力,当光纤受拉时,光纤连接器里面的弹簧始终保证陶瓷插芯端面牢固紧贴,保证光纤的信号不受外力的影响而中断。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插芯尾部开有一个凹槽,陶瓷插芯通过工装装配到位以后,陶瓷插芯凹槽与底座上的凹槽相匹配。通过插销固定,使其在后续的多次插拔当中不会产生位移,从而保证光纤连接器多次插拔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盖设有导向筋和砌筋,通过与底座上面的浮动筋和锁紧槽的配合,形成的一个侧压动作可以用来压紧所述毛细管或者V型槽片内的光纤对接点。上面还设有增加摩擦力的摩擦面,增加施工一线操作的方便性。本实用新型的开启板设有开启筋,该开启筋作用在锁紧盖的导向筋上就可以打开所述的锁紧盖;设有定位槽用于开启时的定位,还开设有圆环,可以固定在钥匙串等部件上,方便使用时的寻找,防止丢失。本实用新型的,头部有防尘套,尾部有防尘堵头,整个对接的通道是全封闭的,可以完全避免灰尘的进入,提高接续点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或者V型槽片采用和光纤同类性质的陶瓷材料或者类似无机材料,热胀冷缩的时候两者的系数是一样的。故此结构不易受温度变化、材料老化而影响接续的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盖板3D示意图。图加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与毛细管配合的底座3D剖视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与毛细管配合的底座3D剖视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与毛细管配合的底座3D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与V型槽片配合的底座3D剖视图。图北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与V型槽片配合的底座3D剖视图。图3c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与V型槽片配合的底座3D示意图。图如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防尘套3D剖视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防尘套3D示意图。图fe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拆卸滑盖3D剖视图。图恥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拆卸滑盖3D示意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外壳3D剖视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外壳3D示意图。图7a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导向固定柱3D剖视图。图7b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导向固定柱3D示意图。图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护线套3D剖视图。图8b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护线套3D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插销3D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插销3D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弹簧3D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卡扣3D示意图。图13a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毛细管3D剖视图。图13b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毛细管3D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V型槽片3D示意图。图15a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3D剖视图。[0059]图15b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3D示意图。图16a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锁紧盖3D剖视图。图16b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锁紧盖3D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开启板3D剖视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防尘堵头3D剖视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与毛细管配合的3D展开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与毛细管配合的3D剖示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与V型槽片配合的3D展开图。图22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与V型槽片配合的3D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以及特点能够更好地被理解,以下将列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9、2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毛细管的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包括用于固定光纤的前置总成和用于固定皮线光缆的后置总成。前置总成包括盖板1、底座2、防尘套4、拆卸滑盖5、外壳6、插销9、弹簧11、毛细管13、陶瓷插芯15、 锁紧盖16和开启板17,其中毛细管13是光纤对接的部位,是整个产品的核心部分。毛细管 13是采用耐高温、超硬度陶瓷材料用高精度的设备一次制作成型。后置总成包括导向固定柱7、护线套8、插销10、卡扣12和防尘堵头18。前置总成和后置总成通过插销10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可以使两根光纤顺利对接并精确定位和可靠固定的一个通道。前置总成与后置总成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11,目的是光纤连接器的陶瓷插芯15插入相应型号的适配器之后,与适配器的陶瓷插芯的对接面之间产生一个对顶力。当光纤连接器受拉时,光纤连接器里面的弹簧11始终保证陶瓷插芯15端面牢固紧贴,保证光纤的信号不受外力的影响而中断。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盖板1设有导向角1-2压入底座的过程当中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与底座2配合到位以后,用来固定毛细管。如图2所示,所述的底座2的浮动筋2-9上面有一个斜坡2_6,斜坡2_6导向作用可以使锁紧盖砌筋16-1顺利插入,所述变形缺口 2-5在锁紧盖砌筋16-1插入锁紧槽2-4 的过程当中使浮动筋变形。底座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光纤导向孔2-2和2-3,所述的光纤导向孔2-2可在陶瓷插芯15上面的预埋光纤15-2穿入毛细管时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所述光纤导向孔2-3可使另外一根对接的光纤从导向通道2-7穿入毛细管时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底座2上的方孔2-1与陶瓷插芯15上面的凹槽15-1相配合,通过穿入插销9把陶瓷插芯 15固定在底座2上面。所述卡槽2-12和定位面2-8位于底座2内侧,用于固定毛细管13。底座2内的浮动筋2-9和锁紧槽2-4与锁紧盖上面的砌筋16_1相配合,当锁上锁紧盖时,砌筋16-1压迫浮动筋2-9,浮动筋2-9与侧面开压紧槽13-3的毛细管13相配合, 用来侧压对接点,使毛细管13内的对接光纤保证准确对接。扣位筋2-10与小缺口 16-3相配合,固定锁紧盖。插芯孔2-11用来定位陶瓷插芯。导向通道2-7所形成的外圆柱套设弹簧11,弹簧11的后端顶抵于导向固定柱7的前端,以提供弹力。[0075]如图4所示,所述的防尘套4设有四条小骨位4-1,用以调节防尘套4与陶瓷插芯 15的配合松紧,其另外一个作用是防尘套4套于陶瓷插芯15的头端时,使防尘套4内部的空气能顺利排出。所述斜角4-2在插入陶瓷插芯15时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的小台阶4-3, 可以使插拔时有捏住的地方,使插拔更加的方便快速。如图5所示,所述的拆卸滑盖5设有导滑槽5-1,拔出光纤连接器的时候只需要拉住拆卸滑盖5往后拉,通过导滑槽5-1使其轻松的从适配器中拔出。拆卸滑盖5上的限位槽5-2与外壳6上面的限位点6-3相配合,将限位点6-3扣入限位槽5_2中,以固定所述拆卸滑盖5和外壳6。同时限位点6-3使光纤连接器插入适配器的时候有一个借力点,拔出时又把限位筋6-4作为借力点,从而达到轻松插拔的目的。所述导滑槽5-3是外壳6上面的限位点6-3的导滑槽,使其顺利扣入限位槽5-2当中。如图6所示,所述的外壳6上面的槽位6-2与导向固定柱7上面的斜面7_7配合到位后,通过插销10插入方孔6-1和插槽7-9的槽内达到固定的目的。所述四个小喇叭口
6-5可使导向固定柱7组装后放入外壳6时,有一个导向的作用。避让缺口6-8用来避让锁紧盖的行程。小缺口 6-6用来避让开启盖开启筋17-3.如图7所示,所述的导向固定柱7光纤导向孔7-1起到光纤穿入底座2的导向通道2-7的导向作用。所述方槽7-2是光缆外皮穿入光纤连接器的导向孔。所述4个小方孔
7-3是用来插入卡扣12固定光纤外皮的。导向固定柱7中开设有导向槽7-5,是一条喇叭形状的通道,目的是使光纤对接以后有光纤弯曲后的存放空间,形成一个对顶力。导向固定柱7的前端设有限位面7-8,所述限位面7-8,作用是导向固定柱7穿入外壳6时,与外壳6 后端的限位面6-7配合限制插入深度。所述凹槽7-9与外壳6上面的方孔6-1相配合,通过插销10把导向固定柱7和外壳6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面7-8后端设有三个扣点7-4, 用来固定护线套8前端口部的扣位筋8-1的,目的是使护线套8扣入导向固定柱7后不能轻易松脱。如图8所示,所述护线套尾部刻有增加摩擦力的5圈小筋8-2,目的是护线套在套、 拔过程当中起到一个防滑的作用。如图9所示,所述的插销9头部导有斜角9-1,作用是穿入时起导向作用。四周的圆角9-2的作用是保持产品外观的光滑度,防止割伤操作人员的手以及相接触零件表面。 插销9是有色金属材料或者高强度工程塑料制作的,可以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连接强度。如图10所示,所述的插销10头部导有斜角10-1,作用是穿入时起导向作用。四周的圆角10-2的作用是保持产品外观的光滑度,防止割伤操作人员的手以及相接触零件表面。插销10是有色金属材料或者高强度工程塑料制作的,可以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连接强度。如图11所示,所述的弹簧11采用优质的工具钢制作,可以保持持久的弹力,给光纤的接续提供良好的保证。如图12所示,所述的卡扣12上的圆角12-1可以保证卡扣12插入导向固定柱7 上面的四个小方孔7-3时不切伤光缆外皮。长槽12-2可以使卡扣12扣入时产生弹性,使扣入过程先松后紧。如图13a和1 所示,所述的毛细管13上刻有光纤对接通道13_1,光纤对接通道 13-1两侧刻有与光纤对接通道13-1相衔接的光纤导向通道13-2,光纤导向通道13-2呈向外端逐渐放大的圆锥孔状,以方便光纤的穿入。压紧槽13-3用来压紧光纤对接点;定位台阶13-4和盖板、底座里面的卡槽相配合,防止毛细管的转动。压紧槽13-3与锁紧盖16-1 砌筋配合压紧光纤。毛细管13的光纤对接通道13-1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三角形。如图1 和1 所示,所述的陶瓷插芯15内设插芯孔15-4,插芯孔15_4起始端有喇叭口 15-3用于预埋光纤时注胶。所述陶瓷插芯15头部先期预埋入一定长度的光纤15-2, 然后研磨陶瓷插芯头部15-5。所述陶瓷插芯15上面开有一个凹槽15-1,陶瓷插芯15通过工装装配到位以后,陶瓷插芯凹槽15-1与底座2上的方孔2-1相匹配。通过插销9固定, 使其在后续的多次插拔当中不会产生位移,从而保证光纤连接器光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插芯孔前端为预埋光纤后研磨的头部15-5平面,15-2为预埋的光纤。如图16a和16b所示,所述锁紧盖砌筋16_1与浮动筋2_9和锁紧槽2_4相配合, 用来侧压对接点;导向筋16-2与开启筋17-3相配合用来开启对接点;小缺口 16-3与扣位筋2-10相配合用来固定锁紧盖。如图17所示,圆环17-1作用是携带方便,防止丢失;定位缺口 17-2用于开启时的定位。如图18所示,防尘堵头导向角18-1 ;导向柱18-2 ;阻挡面18_3与导线固定柱7尾部方孔7-2配合后,可以防止灰尘的进入。如图21、2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V型槽片的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包括用于固定光纤的前置总成和用于固定皮线光缆的后置总成。前置总成包括盖板1、底座3、防尘套4、拆卸滑盖5、外壳6、插销9、弹簧11、V型槽片14、陶瓷插芯 15、锁紧盖16和开启板17,其中V型槽片14是光纤对接的部位,是整个产品的核心部分。 后置总成包括导向固定柱7、护线套8、插销10、卡扣12和防尘堵头18。前置总成和后置总成通过插销10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可以使两根光纤顺利对接并精确定位和可靠固定的一个通道。前置总成与后置总成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11,目的是光纤连接器的陶瓷插芯15插入相应型号的适配器之后,与适配器的陶瓷插芯的对接面之间产生一个对顶力。当光纤连接器受拉时,光纤连接器里面的弹簧11始终保证陶瓷插芯15端面牢固紧贴,保证光纤的信号不受外力的影响而中断。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盖板1设有导向角1-2压入底座的过程当中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与底座配合到位以后,用来固定V型槽片。如图2所示,所述的底座3的浮动筋上面有一个斜坡3-6,斜坡3_6导向作用可以使锁紧盖砌筋16-1顺利插入,所述变形缺口 3-5在锁紧盖砌筋16-1插入锁紧槽3-4的过程当中使浮动筋变形。底座3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光纤导向孔3-2和3-3,所述的光纤导向孔 3-2可在陶瓷插芯15上面的预埋光纤15-2穿入V型槽片14时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所述光纤导向孔3-3可使另外一根对接的光纤从导向通道3-7穿入V型槽片14时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底座3上的方孔3-1与陶瓷插芯15上面的凹槽15-1相配合,通过穿入插销9把陶瓷插芯15固定在底座3上面。所述卡槽3-12和定位面3-8位于底座3内侧,用于固定 V型槽片14。底座3内的浮动筋3-9和锁紧槽3-4与锁紧盖上面的砌筋16_1相配合,当锁上锁紧盖时,砌筋16-1压迫浮动筋3-9,浮动筋3-9与V型槽片14相配合,用来侧压对接点,使 V型槽片14内的对接光纤保证准确对接。扣位筋3-10与小缺口 17-3相配合,固定锁紧盖。
10插芯孔3-11用来定位陶瓷插芯。导向通道3-7所形成的外圆柱套设弹簧11,弹簧11的后端顶抵于导向固定柱7的前端,以提供弹力。如图4所示,所述的防尘套4设有四条小骨位4-1,用以调节防尘套4与陶瓷插芯 15的配合松紧,其另外一个作用是防尘套4套于陶瓷插芯15的头端时,使防尘套4内部的空气能顺利排出。所述斜角4-2在插入陶瓷插芯15时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的小台阶4-3, 可以使插拔时有捏住的地方,使插拔更加的方便快速。如图5所示,所述的拆卸滑盖5设有导滑槽5-1,拔出光纤连接器的时候只需要拉住拆卸滑盖5往后拉,通过导滑槽5-1使其轻松的从适配器中拔出。拆卸滑盖5上的限位槽5-2与外壳6上面的限位点6-3相配合,将限位点6-3扣入限位槽5_2中,以固定所述拆卸滑盖5和外壳6。同时限位点6-3使光纤连接器插入适配器的时候有一个借力点,拔出时又把限位筋6-4作为借力点,从而达到轻松插拔的目的。所述导滑槽5-3是外壳6上面的限位点6-3的导滑槽,使其顺利扣入限位槽5-2当中。如图6所示,所述的外壳6上面的槽位6-2与导向固定柱7上面的斜面7_7配合到位后,通过插销10插入方孔6-1和插槽7-9的槽内达到固定的目的。所述四个小喇叭口
6-5可使导向固定柱7组装后放入外壳6时,有一个导向的作用。避让缺口6-8用来避让锁紧盖的行程。小缺口 6-6用来避让开启盖开启筋17-3.如图7所示,所述的导向固定柱7光纤导向孔7-1起到光纤穿入底座3的导向通道3-7的导向作用。所述方槽7-2是光缆外皮穿入光纤连接器的导向孔。所述4个小方孔
7-3是用来插入卡扣12固定光纤外皮的。导向固定柱7中开设有导向槽7-5,是一条喇叭形状的通道,目的是使光纤对接以后有光纤弯曲后的存放空间,形成一个对顶力。导向固定柱7的前端设有限位面7-8,所述限位面7-8,作用是导向固定柱7穿入外壳6时,与外壳6 后端的限位面6-7配合限制插入深度。所述凹槽7-9与外壳6上面的方孔6-1相配合,通过插销10把导向固定柱7和外壳6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面7-8后端设有三个扣点7-4, 用来固定护线套8前端口部的扣位筋8-1的,目的是使护线套8扣入导向固定柱7后不能轻易松脱。如图8所示,所述护线套尾部刻有增加摩擦力的5圈小筋8-2,目的是护线套在套、 拔过程当中起到一个防滑的作用。如图9所示,所述的插销9头部导有斜角9-1,作用是穿入时起导向作用。四周的圆角9-2的作用是保持产品外观的光滑度,防止割伤操作人员的手以及相接触零件表面。 插销9是有色金属材料或者高强度工程塑料制作的,可以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连接强度。如图10所示,所述的插销10头部导有斜角10-1,作用是穿入时起导向作用。四周的圆角10-2的作用是保持产品外观的光滑度,防止割伤操作人员的手以及相接触零件表面。插销10是有色金属材料或者高强度工程塑料制作的,可以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连接强度。如图11所示,所述的弹簧11采用优质的工具钢制作,可以保持持久的弹力,给光纤的接续提供良好的保证。如图12所示,所述的卡扣12上的圆角12-1可以保证卡扣12插入导向固定柱7 上面的四个小方孔7-3时不切伤光缆外皮。长槽12-2可以使卡扣12扣入时产生弹性,使扣入过程先松后紧。如图14所示,所述的V型槽片14上刻有光纤对接通道14-1,光纤对接通道14_1 两侧刻有与光纤对接通道14-1相衔接的光纤导向通道14-2,光纤导向通道14-2呈向外端逐渐放大的喇叭口,以方便光纤的穿入。盖板和底座里面的卡槽相配合,防止V型槽片14 的转动。V型槽片14是通过特殊工艺切割而成的,可以达到极佳的表面粗糙度和直线度要求。穿纤时导入顺畅,高精度的光滑表面不易损伤;穿纤时光纤在光滑的玻璃表面滑动,光纤不易受伤,不会产生碎末、污染匹配液,多次重复接续性能稳定。本实用新型V型槽片技术是采用在已成型的型材上用高精度的设备切割而成,成型的产品可保证永不变型。光纤的对接点是利用V型槽片14的两个点再加上侧压的浮动筋3-9上的一个点形成3点确定一个圆的原则,可实现光纤的精确对接。如图1 和1 所示,所述的陶瓷插芯15内设插芯孔15-4,插芯孔15_4起始端有喇叭口 15-3用于预埋光纤时注胶,光纤连接器的光纤接入方式为预埋型。所述陶瓷插芯 15头部先期预埋入一定长度的光纤15-2,然后研磨陶瓷插芯头部15-5。所述陶瓷插芯15 上面开有一个凹槽15-1,陶瓷插芯15通过工装装配到位以后,陶瓷插芯凹槽15-1与底座2 上的方孔2-1相匹配。通过插销9固定,使其在后续的多次插拔当中不会产生位移,从而保证光纤连接器光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插芯孔前端为预埋光纤后研磨的头部15-5平面,15-2 为预埋的光纤。如图16a和16b所示,所述锁紧盖砌筋16_1与浮动筋2_9和锁紧槽2_4相配合, 用来侧压对接点;导向筋16-2与开启筋17-3相配合用来开启对接点;小缺口 16-3与扣位筋2-10相配合用来固定锁紧盖。如图17所示,圆环17-1作用是携带方便,防止丢失;定位缺口 17-2用于开启时的定位。如图18所示,防尘堵头导向角18-1 ;导向柱18-2 ;阻挡面18_3与导线固定柱7尾部方孔7-2配合后,可以防止灰尘的进入。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现场使用包括以下步骤;1.把制备好的光纤穿入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皮线光缆切口贴紧导向固定柱7 里面的线挡表面7-10。2.把卡扣12扣入导向固定柱7,套上护线套8。3.按下锁紧盖,完成接续。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现场开启包括以下步骤;1.用开启板打开锁紧盖。2.从导向固定柱7上面拔下护线套8。3.从导向固定柱7上面拔下卡扣12,取出光缆,完成开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现场操作时间短等优点。可大幅度降低光纤接续成端的难度,大幅度提高光纤对接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插入损耗可小于0. ldB。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光纤的前置总成和用于固定皮线光缆的后置总成,所述前置总成包括外壳,相配合的盖板和底座设于所述外壳内,毛细管固定于所述盖板和底座内,所述毛细管槽中间开有光纤对接通道,所述光纤对接通道两侧刻有与光纤对接通道相衔接的光纤导向通道,所述底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光纤导向孔;陶瓷插芯通过插销固定于所述底座前端插芯孔,所述陶瓷插芯内设插入光纤的插芯孔,拆卸滑盖套设于所述外壳外;所述后置总成位于前置总成后端,包括导向固定柱,所述导向固定柱上设有4个小方孔,卡扣插入所述小方孔内,用来固定皮线光缆,护线套扣合固定于所述导向固定柱上;所述前置总成的外壳和所述后置总成的导向固定柱通过插销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后端的突出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顶抵于所述导向固定柱的前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是一个整体,所述毛细管的光纤导向通道呈向外端逐渐放大的圆锥形状,所述毛细管其中一端设有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和底座里面所设的卡槽相配合,防止毛细管在底座里面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上面还开设有压紧槽,所述压紧槽的深度控制在光纤对接通道中心线之上,保证大半个光纤对接孔的存在,有利于穿纤时光纤定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浮动筋和锁紧槽,锁紧盖包括砌筋,所述砌筋与浮动筋和锁紧槽相配合,用来侧压所述毛细管内的光纤对接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盖板采用紧配的方式,用来定位毛细管。
7.一种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光纤的前置总成和用于固定皮线光缆的后置总成,所述前置总成包括外壳,相配合的盖板和底座设于所述外壳内,V型槽片固定于所述盖板和底座内,所述V型槽片中间开有光纤对接通道,所述光纤对接通道两侧刻有与光纤对接通道相衔接的光纤导向通道,所述底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光纤导向孔;陶瓷插芯通过插销固定于所述底座前端插芯孔,所述陶瓷插芯内设插入光纤的插芯孔,拆卸滑盖套设于所述外壳外;所述后置总成位于前置总成后端,包括导向固定柱,所述导向固定柱上设有4个小方孔,卡扣插入所述小方孔内,用来固定皮线光缆,护线套扣合固定于所述导向固定柱上;所述前置总成的外壳和所述后置总成的导向固定柱通过插销连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后端的突出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顶抵于所述导向固定柱的前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浮动筋和锁紧槽,锁紧盖包括砌筋,所述砌筋与浮动筋和锁紧槽相配合,用来侧压所述V型槽片内的光纤对接点。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盖板采用紧配的方式,用来定位V型槽片。
专利摘要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包括用于固定光纤的前置总成和用于固定皮线光缆的后置总成,所述前置总成包括外壳,相配合的盖板和底座设于所述外壳内,毛细管或V型槽片固定于所述盖板和底座内,所述毛细管或V型槽片中间开有光纤对接通道,光纤对接通道两侧刻有与光纤对接通道相衔接的光纤导向通道,所述底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光纤导向孔;陶瓷插芯通过插销固定于所述底座前端插芯孔,所述陶瓷插芯内设插入光纤的插芯孔,拆卸滑盖套设于外壳外;所述后置总成位于前置总成后端,包括导向固定柱,卡扣插入所述导向固定柱的小方孔内,用来固定皮线光缆,护线套扣合固定于所述导向固定柱上;前置总成的外壳和所述后置总成的导向固定柱通过插销连接固定。
文档编号G02B6/38GK202210169SQ20112033867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茹志康 申请人:宁波展通电信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