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13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为液晶面板的显示提供光线。其中,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设于导光板出光面的若干光学膜片。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相对于导光板的组装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背光模组的光学品质。
现有技术中,定位光学膜片的一种方法为将光学膜片挂在定位导光板的铆柱上,但光学膜片容易跳脱出铆柱,甚至在因高温膨胀时而跳脱出铆柱的瞬间冲击导光板,致使导光板在铆柱位置破裂。现有技术中定位光学膜片的另一种方法为光学膜片的四个角落设有冲孔,此外利用橡胶框从四个角落固定导光板,并吸收导光板的涨缩,同时在橡胶框的上表面设置材质与橡胶框一样的凸起的圆柱结构,从四个角落来挂住光学膜片。在组装时,由于光学膜片冲孔位置较锋利,且橡胶框上凸起的圆柱结构与橡胶框材质一样,强度较差,将光学膜片挂到橡胶框凸起的圆柱结构上后,光学膜片的轻微移动就会将橡胶框凸起的圆柱结构直接削断,使橡胶框失去定位光学膜片的功能,导致导致光学膜片在背光模组里的位置错乱,大大降低组装的效率,影响光学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能够提高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定位的可靠性并保证背光模组的光学品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学膜片、弹性胶框以及固定柱;至少导光板的角落固定于弹性胶框;固定柱凸起设置于弹性胶框的顶面,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方,光学膜片的角落处设有穿孔,光线膜片利用其穿孔套设于固定柱上而与导光板相对定位;固定柱的强度大于弹性胶框的强度。其中,弹性胶框的顶面设置有插孔,固定柱下端以过盈配合方式插设于插孔中。其中,弹性胶框与导光板接触的表面设有多个竖向通槽。其中,弹性胶框是橡胶框。其中,固定柱是不锈钢柱、铝柱、铝合金柱、铜柱或铁柱。其中,弹性胶框数量为四,对应于导光板的四个角落设置,并且为L型,与导光板角落处形状适配。其中,光学膜片对应固定柱的位置设有耳部,穿孔设于耳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下方,其包括导光板、光学膜片、弹性胶框以及固定柱;至少导光板的角落固定于弹性胶框;固定柱凸起设置于弹性胶框的顶面,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方,光学膜片的角落处设有穿孔,光学膜片利用其穿孔套设于固定柱上而与导光板相对定位;固定柱的强度大于弹性胶框的强度。。其中,弹性胶框的顶面设置有插孔,固定柱下端以过盈配合方式插设于插孔中。其中,弹性胶框与导光板接触的表面设有多个竖向通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将固定柱凸起设置于弹性胶框的顶面,光学膜片利用其角落处的穿孔套设于固定柱上而与导光板相对定位,其中,固定柱的强度大于弹性胶框的强度,使得固定柱不容易被光学膜片削掉,能够提高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定位的可靠性并保证背光模组的光学品质。


图I是本发明背光模组实施方式组装前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背光模组实施方式组装后的部分立体组装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背光模组实施方式的弹性胶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2,图I是本发明背光模组10实施方式组装前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背光模组10实施方式组装后的部分立体组装示意图。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10包括导光板11、光学膜片13、弹性胶框12以及固定柱14。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1为矩形。弹性胶框12设计为侧边具有凹槽的结构,而弹性胶框12侧边凹槽的形状与矩形导光板角落的形状适配,以使得至少导光板11的角落固定于弹性胶框12。固定柱14凸起设置于弹性胶框12的顶面。光学膜片13设置于导光板11上方。光学膜片13的角落处设有穿孔131。多个光线膜片13利用其角落处的各自穿孔131进而依次序套设于固定柱14上而实现与导光板11相对定位。其中,固定柱14的强度大于弹性胶框12的强度,以保证套设于固定柱14上的光学膜片13轻微移动时,光学膜片13上锋利的穿孔131不会直接削断固定柱14而失去弹性胶框12定位光学膜片13的功能。进一步,光学膜片13对应固定柱14的位置设有耳部132,穿孔131设于耳部132,以便光学膜片13利用其穿孔131套设于固定柱14上而与导光板11相对定位。弹性胶框12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对应于导光板11的四个角落固定于背板15的四角,并且弹性胶框12的形状为L型,内侧边构成上述的凹槽结构,从而与固定于其上的导光板11角落处形状适配。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四个弹性胶框12也可一体成型,设置成为一个弹性胶框整体固定于背板15上,此处不作过多限制。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背光模组实施方式的弹性胶框2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弹性胶框20的顶面设置有插孔201,固定柱21下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设于插孔201中(当然,固定柱21的截面直径大于插孔的截面直径,固定柱的柱体长度大于插孔的深度)。具体的过盈配合方法为可采用工具将固定柱21的下端挤压进插孔201内;也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特性,将固定柱21放在干冰里冷却、将弹性胶框20加热或两者均进行操作,然后迅速将固定柱21插设于插孔201中,待固定柱21、弹性胶框20或两者回复常温后,即可形成过盈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插孔201、固定柱21也可对应设置为如矩形等其他形状;也可选择取消弹性胶框20顶面插孔201的设置,固定柱21直接以浇铸或模铸等的方式固定于弹性胶框20的顶面,也可实现相同效果,此处不作过多限制。此外,为防止导光板受热膨胀导致固定柱受过大剪切力,在弹性胶框20与导光板(图未示)接触的表面即内侧面设有多个竖向通槽202,可以吸收导光板受热吸湿的膨胀量来减轻或消除导光板热胀冷缩而削掉固定柱的风险,具备高强度的固定柱与竖向通槽202的设置共同作用可以更好地起到加强固定柱的作用,同时也可很好地定位导光板,避免导光板出现破裂的情况。本实施方式中的弹性胶框20为橡胶框或其他具有弹性的物体。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柱21为不锈钢柱;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固定柱21也可采用其他具有一定刚性硬度的材 质,如铝柱、铝合金柱、铜柱或铁柱等,此处不作过多限制。请一并参阅图1、4,图4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30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30,其包括显示面板301、设置于显示面板301下方的背光模组302,背光模组302包括导光板11、光学膜片13、弹性胶框12以及固定柱14 ;导光板11的角落固定于弹性胶框12,弹性胶框12设计为侧边具有凹槽的结构,而弹性胶框12侧边凹槽的形状与矩形导光板角落的形状适配,以使得至少导光板11的角落固定于弹性胶框12 ;固定柱14凸起设置于弹性胶框12的顶面,光学膜片13设置于导光板11上方,光学膜片13的角落处设有穿孔131,多个光学膜片13利用其穿孔131依次序套设于固定柱14上而与导光板11相对定位。其中,固定柱14的强度大于弹性胶框12的强度,以保证套设于固定柱14上的光学膜片13轻微移动时,光学膜片13上锋利的穿孔131不会直接削断固定柱14而失去弹性胶框12定位光学膜片13的功能;弹性胶框12的顶面设置有插孔121,固定柱14下端以过盈配合方式插设于插孔121中,此处可参阅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过盈配合方式的具体描述;弹性胶框12与导光板11接触的表面设有多个竖向通槽122。液晶显示装置可以为TFT-LCD液晶模组,也可为其它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处不作过多限制。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通过上述方式,将固定柱14凸起设置于弹性胶框12的顶面,光学膜片13利用其角落处的穿孔131套设于固定柱14上而与导光板11相对定位,其中,固定柱14的强度大于弹性胶框12的强度,使得固定柱14不容易被光学膜片13削掉,能够提高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13定位的可靠性并保证背光模组的光学品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光学膜片、弹性胶框以及固定柱; 至少所述导光板的角落固定于弹性胶框; 所述固定柱凸起设置于弹性胶框的顶面,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方,所述光学膜片的角落处设有穿孔,所述光线膜片利用其穿孔套设于固定柱上而与导光板相对定位;所述固定柱的强度大于弹性胶框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胶框的顶面设置有插孔,所述固定柱下端以过盈配合方式插设于插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胶框与导光板接触的表面设有多个竖向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胶框是橡胶框。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柱是不锈钢柱、铝柱、铝合金柱、铜柱或铁柱。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胶框数量为四,对应于导光板的四个角落设置,并且为L型,与导光板角落处形状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膜片对应固定柱的位置设有耳部,所述穿孔设于耳部。
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背光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下方,其包括 导光板、光学膜片、弹性胶框以及固定柱; 至少所述导光板的角落固定于弹性胶框; 所述固定柱凸起设置于弹性胶框的顶面,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方,所述光学膜片的角落处设有穿孔,所述光学膜片利用其穿孔套设于固定柱上而与导光板相对定位;所述固定柱的强度大于弹性胶框的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胶框的顶面设置有插孔,所述固定柱下端以过盈配合方式插设于插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胶框与导光板接触的表面设有多个竖向通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学膜片、弹性胶框以及固定柱;至少导光板的角落固定于弹性胶框;固定柱凸起设置于弹性胶框的顶面,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方,光学膜片的角落处设有穿孔,光线膜片利用其穿孔套设于固定柱上而与导光板相对定位;固定柱的强度大于弹性胶框的强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提高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定位的可靠性并保证背光模组的光学品质。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2798035SQ20121024738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余亚军, 萧宇均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