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对称结构的四端口光环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导元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ー种具有对称结构的四端ロ光环行器。
背景技术:
光环行器是光纤通信中ー种重要的光无源器件,它的典型结构有N(N大于等于3)个端ロ,參见图1,当光由其中一个端ロ例如端ロ I输入时,光可以几乎毫无损失地由另外一个端ロ即端ロ 2输出,其他端ロ处几乎没有光输出;而当光由端ロ 2输入时,光几乎毫无损失地由端ロ 3输出,其他端ロ处几乎没有光输出,以此类推,由此使得光信号只能沿固定的路径进行环行传输。光环行器作为ー种多端ロ输入输出的非互易器件,可以实现正反向 传输光的分离,因而广泛应用于单纤双向传输系统、色散补偿单元、波长阻塞器、通道均衡器以及波长选择开关等光通信子系统中。四端ロ光环行器是三端ロ的延伸,能够提供更多的光信号输出路径,然而,现有的四端ロ光环行器仍然存在以下的缺陷或不足首先,目前的四端ロ光环行器中通常采用长方体结构的双折射晶体作为分束/合束元件,这样分光后ο光不会偏折,而e光会朝向双折射晶体自身的光轴发生一定角度的偏折,因此不可能保证两束光在光环行器主轴方向上的光路对称,相应造成光环行器加工过程中难于准确装配的问题;其次,目前的四端ロ光环行器采用两个光轴彼此正交的长方体双折射晶体结构、和分别布置在正方体晶体两侧的屋脊棱镜来共同作为光路变换组件,以便实现光路控制达到环行传输的目的,但这种结构的光路变换器往往元件复杂、器件成本高,尤其是不利于光路调试和器件封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技术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有对称结构的四端ロ光环行器,其通过对分光/合光元件、光路变换组件等元件的结构及其设置方式进行改进,可以使得光环行器的输入和输出均保持在主轴上,而且便于生产装配,同时有利于光路调试和器件封装。按照本发明,提供了ー种具有对称结构的四端ロ光环行器,该光环行器沿着装置整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双光纤准直器、分束/合束元件、偏振转换组件、光路变换组件、偏振转换组件、分束/合束元件以及双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合束元件为呈斜方体的双折射晶体结构,并且该晶体结构中分别与其下表面形成相同夹角的左右斜面朝向光的传输方向;所述光路变换组件由楔角片对和屋脊棱镜共同组成,其中所述楔角片对由角度相匹配的两个楔角片组合而成,并且这两个楔角片各自的光轴相互正交。作为进ー步优选地,所述双光纤准直器可以选择由C-Lens透镜构成的准直透镜。作为进ー步优选地,所述双光纤准直器各自的尾纤分别作为光环行器的四个端□。
作为进ー步优选地,对于所述分束/合束元件,其斜方体双折射晶体结构中左右斜面与其下表面所形成的夹角为4° 8°。作为进ー步优选地,所述偏振转换组件由上下两组90°的非互易旋转器共同组成,并且其上下两组非互易旋转器中的旋光片和λ/2波片的设置次序相反。作为进ー步优选地,所述楔角片对中三个呈斜面形状的光路传输面相对于其下表面的夹角分别依次为84.8°、83°和85. 4°。总体而言,按照本发明的具有对称结构的四端ロ光环行器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I、通过对现有四端ロ光环行器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和改进,能够保证分束/合束元件中可形成对称光路,并使得光环行器的输入和输出均保持在整体装备的轴线上;
2、通过对光路变换组件进行结构和设置方式上的改进,可以减少光路变换组件的组成元件,降低装配复杂性,同时尤其能便于光路调试的エ序,并有效提高装配的精度;3、此外,按照本发明的四端ロ光环行器还能够有效实现正反向传输光的分离,并具备成本低、便于加工制造,以及简化装配和封装操作等特点。
图I是用于显示现有技术中光环行器工作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按照本发明的四端ロ光环行器的主体结构侧视图;图2b是按照本发明的四端ロ光环行器的主体结构俯视图;图3a是现有技术中的分束/合束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按照本发明的分束/合束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偏振转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按照本发明的另ー偏振转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按照本发明的光束变换组件中的楔角对元件结构示意图;图5b是按照本发明的光束变换组件中的脊形棱镜结构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01-双光纤准直器102-分束/合束元件103-偏振转换组件104-光束变换组件105-楔角片对106-屋脊棱镜107-偏振转换组件108-分束/合束元件109-双光纤准直器1031-λ/2波片1032-旋光片1033-旋光片1034-λ/2波片1071-旋光片1072-λ/2波片1073-λ/2波片1074-旋光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ー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图2a是按照本发明的四端ロ光环行器的主体结构侧视图,图2b是按照本发明的四端ロ光环行器的主体结构俯视图。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沿着光环行器装置整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双光纤准直器101、分束/合束元件102、偏振转换组件103、光路变换组件104、偏振转换组件107、分束/合束元件108以及双光纤准直器109,由此在整个轴线方向上构成了对称结构。双光纤准直器101、109由尾纤和准直透镜精确定位构成,它们各自的尾纤分别作为光环行器的端ロ,具体而言,也即双光纤准直器101的2个尾纤构成了光环行器的端ロ I和端ロ 3,双光纤准直器109的2个尾纤构成了端ロ 2和端ロ 4。双光纤准直器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光纤内的传输光转变成准直光,或对外界平行光执行高效率耦合。在ー个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将双光纤准直器选择为譬如C-Lens透镜的准直透镜,该型号的准直透镜由于具备均匀的折射率分 布,井能通过调节其端面曲率半径来实现光束的准直作用,因此有效替换目前较为昂贵的自聚焦GRIN-Lens透镜,相应在实现光路精确准直功能的同吋,降低光环行器的整体制造成本。分束/合束兀件102的作用是根据光传输方向,对入射的光执行分束以生成两束偏振方向相正交的偏振光也即ο光和e光,或者是将入射的两束偏振光也即ο光和e光合束到一条光路上。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分束/合束元件大多为正长方体的双折射晶体结构,并存在光路相对于主轴不对称的问题(具体參见图3a),相应使得在光环行器エ艺制造过程中难以准确执行装配,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对分束/合束元件的形状及设置方式作出改进和调整。如图3b中具体所示,在本发明中可以将分束/合束元件102 (以及对称设置的分束/合束元件108)均设置成斜方体的双折射晶体结构,并且此晶体结构中分别与其上表面形成相同夹角的左右斜面朝向光的传输方向,这样当入射光到达晶体结构的斜面时,可以通过对其中ο光与晶体结构的光轴所成角度Θ进行调整,由此在分束/合束元件中形成对称的光路,相应避免光环行器难于准确装配的问题,同时保证各个分束/合束元件的输入/输出口均处于整体装置的轴线上。换而言之,在按照本发明的斜方体双折射晶体结构的分束/合束元件中,其斜面的具体傾斜角Y以及入射光与晶体结构光轴所成的角度Θ共同决定了对称光路的形成、以及该对称光路之间的夹角δ的大小。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斜方体晶体中斜面的倾斜角具体设置为4° 8°的角度范围,这样在保证分束/合束元件可形成对称光路的同时,还能够对入射光的入射角度方便地执行调节,同时便于加工制造及在光环行器中的装配。图4a和4b是按照本发明的偏振转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中所示,偏振转换组件103可以由上下两组90°的非互易旋转器共同组成,其作用在于将来自分束/合束兀件102的两束光变成偏振方向相同的光束,这些非互易旋转器均由λ/2波片和45°的法拉第旋光片构成,并且上下两组非互易旋转器的旋光片和λ /2波片的设置次序相反,具体而言,例如上部的旋转器从左到右为λ/2波片1031、旋光片1032,而下部的旋转器从左到右为旋光片1033、λ/2波片1034。如图4b中所示,偏振转换组件107同样可以由上下两组90°的非互易旋转器共同组成,其作用在于将发往分束/合束元件108的两束光变成偏振方向彼此正交的光束,这些非互易旋转器均由λ/2波片和45°的法拉第旋光片构成,并且上下两组非互易旋转器的旋光片和λ/2波片的设置次序相反,具体而言,例如上部的旋转器从左到右为旋光片1071、λ/2波片1072,而下部的旋转器从左到右为λ/2波片1073、旋光片1074。因此,偏振转换组件的主要用途是对入射光的偏振方向进行改变,由此实现ο光与e光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光路变换组件在光环行器中的作用是实现光路的控制,以达到光路从ー个端ロ到另外ー个端ロ的环行传输的目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光路变换组件通常包括两个光轴彼此正交的长方晶体结构、以及分别设置在该长方晶体两侧的屋脊棱镜共同组成,对于这种结构的光路变换组件,光束首先会经过左侧的屋脊棱镜,然后进入到长方晶体,最后经由右侧的屋脊棱镜射出,此过程中是通过对两个屋脊棱镜自身的屋脊面角度进行设计及调整,来使得两个双光纤准直器的光束夹角相互匹配。然而,由于采用了两个屋脊棱镜和长方晶体来作为光路变换组件,一方面会造成元件复杂和成本増加;另一方面在光路调试过程中,光束容易入射到各个屋脊棱镜两个屋脊面之间的连接线上,由此使得光束无法执行正确的光路偏折,而且显然可见的是,两个屋脊棱镜彼此之间的精确匹配,对调试人员来说提出了更高的操作要求,难以保证调试精度并会降低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光路变换组件结构及其设置方式进行改进。在本发明中,可以省去ー个屋脊棱镜,相应将长方晶体替换成呈楔角片对的双折射晶体结构,其中该楔角片对105由两个角度(或相互结合的面)相互匹配的楔角片(Wedge)譬如通过胶合的方式完成粘结组装,并且这两个楔角片各自·的光轴相互正交。具体而言,各个楔角片呈不规则的六面体晶体结构,该六面体晶体结构中除了用于光路传输的两个外侧面(在图5a中为左右侧面)及其内部的胶合面之外,其余四个面中相互对置的面彼此平行,然后可以通过胶合的方式,将两个楔角片之间相匹配的侧面粘结起来,由此构成整体的楔角片对元件。相应地,通过对该楔角片对中三个呈斜面形状的光路传输面的倾斜角度进行设计和调整,由此能够顺利执行光路变换过程,并实现光由一个端ロ到另外ー个端ロ的传输。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将该楔角片对中三个呈斜面形状的光路传输面相对于下表面的夹角依次分别设置为84. 8°、83°和85. 4°,经过较多的试验和实践表明,这种具体结构的楔角片对能够较好地实现光路控制,保证光在端ロ之间的顺利传输。对于按照本发明以上构思的光路变换组件,例如当光信号由端ロ I传输至端ロ 2时,光束首先入射到楔角片对105的ー个楔角片的光路传输侧面,然后经过与其相胶合的另外ー个楔角片的光路传输侧面,最后经由屋脊棱镜106射出,由此完成光路控制过程。相应地,在能够实现与现有结构的光路变换器相同功能的同时,按照本发明的光路变换组件一方面可以进ー步保证光路的对称,并减少光路变换器的组成器件,降低装配复杂性 ’另一方面,由于仅需要对ー个屋脊棱镜执行光路调试及其封装,这样在減少操作步骤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装配的精度。下面,将具体描述按照本发明的四端ロ光环行器的工作过程。如图2a中所示,从侧视方向看,当光由端ロ I输入时,首先会由双光纤准直器101执行精确准直,然后输入至分束/合束兀件102由此分成偏振方向彼此正交的ο光和e光。接着,其中的ο光往下偏折后通过偏振转换组件103,并且其偏振方向不变;而e光往上偏折后通过偏振转换组件103,并且其偏振方向改变90°由此变成ο光。接着,如图2b中所示,从俯视方向看,入射光会往上偏折并入射到楔角片对105的左侧楔角片,而且由于都是ο光因此偏振方向不变;而当入射光到达楔角片对105的右侧楔角片时,由于光轴发生90度的改变,由此变成e光并且偏折方向往下,然后通过屋脊棱镜106后再次经过偏振转换组件107。此时如图2a中所不,两束偏振方向相同的光变成为偏振相互正交的两束光,然后继续通过分束/合束元件108,最后经过双光纤准直器109并由端ロ 2输出。当光由端ロ 2输入时,如图2a中所示,从侧视方向看,首先会由双光纤准直器109执行精确准直,然后输入至分束/合束兀件108由此分成偏振方向彼此正交的ο光和e光。接着,其中的ο光往下偏折后通过偏振转换组件107,并且其偏振方向不变;而e光往上偏折后通过偏振转换组件107,并且其偏振方向改变90°由此变成ο光。接着,如图2b中所示,从俯视方向看,入射光会往上偏折并入射到屋脊棱镜106由此变成基本平行的光束,然后到达楔角片对105的右侧楔角片,这两束光由于都是ο光因此偏振方向不变;而当到达楔角片对105的左侧楔角片时,由于光轴发生90度的改变,由此变成e光并且偏折方向往下并再次经过偏振转换组件103。此时如图2a中所示,两束偏振方向相同的光变成为偏振相互正交的两束光,继续通过分束/合束元件102,最后经过双光纤准直器101并由端ロ 3输出。当光由端ロ 3输入时,同样如图2a中所示,从侧视方向看,首先会由双光纤准直器101执行精确准直,然后输入至分束/合束元件102由此分成偏振方向彼此正交的ο光和e光。接着,其中的ο光往下偏折后通过偏振转换组件103,并且其偏振方向不变;而e光往上偏折后通过偏振转换组件103,并且其偏振方向改变90°由此变成ο光。接着,如图2b中所示,从俯视方向看,入射光会往上偏折并入射到楔角片对105的左侧楔角片,而且由于 都是0光因此偏振方向不变;而当入射光到达楔角片对105的右侧楔角片时,由于光轴发生90度的改变,由此变成e光并且偏折方向往下,然后通过屋脊棱镜106后再次经过偏振转换组件107。此时如图2a中所不,两束偏振方向相同的光变成为偏振相互正交的两束光,然后继续通过分束/合束元件108,最后经过双光纤准直器109并由端ロ 4输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对称结构的四端口光环行器,该光环行器沿着装置整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双光纤准直器(101 )、分束/合束元件(102)、偏振转换组件(103)、光路变换组件、偏振转换组件(107)、分束/合束元件(108)以及双光纤准直器(109),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束/合束元件(102,108)为呈斜方体的双折射晶体结构,并且该晶体结构中分别与其下表面形成相同夹角的左右斜面朝向光的传输方向; 所述光路变换组件由楔角片对(105)和屋脊棱镜(106)共同组成,其中所述楔角片对(105)由角度相匹配的两个楔角片胶合而成,并且这两个楔角片各自的光轴相互正交。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四端口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光纤准直器(101,109)为由C-Lens透镜构成的准直透镜。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四端口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光纤准直器各自的尾纤分别作为光环行器的四个端口。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四端口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分束/合束元件(102,108),其斜方体双折射晶体结构中左右斜面与其下表面所形成的夹角为4。 8。。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四端口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转换组件(103,107)由上下两组90°的非互易旋转器共同组成,并且其上下两组非互易旋转器中的旋光片和λ/2波片的设置次序相反。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四端口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角片对(105)中三个呈斜面形状的光路传输面相对于其下表面的夹角分别依次为84. 8°、83°和·85. 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对称结构的四端口光环行器,该光环行器沿着装置整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双光纤准直器、分束/合束元件、偏振转换组件、光路变换组件、偏振转换组件、分束/合束元件以及双光纤准直器,其中分束/合束元件为呈斜方体的双折射晶体结构,并且该晶体结构中的左右斜面均朝向光的传输方向;所述光路变换组件由楔角片对和屋脊棱镜共同组成,其中楔角片对由角度相匹配的两个楔角片组合而成,并且这两个楔角片各自的光轴相互正交。通过本发明,可以使得保证分束/合束元件中形成对称光路,并保证光环行器的输入和输出均保持在整体装备的轴线上,便于生产装配,并有利于光路调试和器件封装。
文档编号G02B6/27GK102854564SQ20121033454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万助军, 莫槟诚, 钟瑞, 刘德明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