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机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59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打印机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机,特别是一种打印机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成像设备中,如激光打印机和复印机,一个完整的成像周期分为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和清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充电是成像的第一步,充电的质量好坏最终决定打印质量的好坏。充电就是在暗室中使光导体表面带上一层密度均匀的、具有一定表面电位的静电荷的过程。目前对光导体充电的方式主要有充电辊充电(如图3所示)和电晕充电(如图4所 示)两种方法—、充电棍充电充电棍由金属芯和金属芯外包敷的有一定导电性的弹性橡胶构成,工作时橡胶直接接触感光鼓,高压发生器送到充电辊一个高压电后,充电辊与感光鼓接触部位附近的狭小空间中的空气被电离,空气离子向感光鼓表面迁移,使感光鼓充满电荷,高压电的极性决定感光鼓表面充上的电荷的正、负。充电辊充电的方式,由于采用接触的方式,因此不需要很高的充电电压,且很少有臭氧产生。但是由于橡胶的加工难度大,造成充电棍的生产成本很高,同时由于与感光鼓接触会对感光鼓有一定的磨损,充电辊表面电离尘的积存会增加这种磨损,也会有充电不均匀的现象。另外充电辊的表面处理不当会使橡胶中的小分子物质溢出污染感光材料从而导致打印出现品质问题。二、电晕充电是采用电极丝或电板丝与栅网配合对感光鼓充电的一种方式,后者由于充电更稳定而采用较多。电晕是一种放电现象,在大气压的条件下,在一条极细的金属线(电极丝)与金属物体(感光鼓的底层——铝)之间加上一定的电压,当电极丝与感光鼓底层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其间的空气会被电离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子开始作定向运动并附着于感光鼓表层,根据电压正、负的不同,分别产生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电荷层。带栅极丝的电极是在单线电极丝与感光鼓之间增设了一排栅状电极丝,并在栅格上施加一个电压,栅格上的电压决定了最终在充电感光鼓表面的电位,从而能够很好的控制对感光鼓的充电电压,也便充电更均匀,防止过度充电而导致感光层被击穿。电晕丝充电需要很高的电压,因此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臭氧,积累到一定程度对人体是有害的。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环保、且加工容易,精度高的打印机充电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印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簧装置、与感光鼓间隙设置的充电辊,该充电辊两端设有间隙套,且该充电辊通过间隙套与感光鼓保持间隙并通过压簧装置的顶压使间隙套与感光鼓紧密接触,所述感光鼓与充电辊之间的间距d为O < d < O. 1mm,且于充电辊上施加的充电电压绝对值小于2000V。 所述充电棍可以为金属充电棍或导电塑胶充电棍或导电树脂充电棍。所述感光鼓与充电辊之间的间距d优选为d=0. 02mm。所述金属充电辊表面做防氧化处理。所述金属充电辊外包裹有导电塑胶或导电树脂层,所述间隙套设置于导电塑胶或导电树脂层上。所述间隙套由塑胶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辊与感光鼓保持了一定的间隙,而且充电辊采用了金属充电辊或导电塑胶充电辊或导电树脂充电辊,从而既避免了以前橡胶·充电辊与感光鼓接触式充电所带来的磨损问题,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又能够采用低电压正常充电,还避免了电晕充电因电压太高而产生大量的臭氧危害环境及人体的弊端,而且本充电辊加工容易,精度高。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案的应用不意图;图3是普通的充电辊充电的应用示意图;图4是普通的电晕充电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至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印机充电装置,包括压簧装置、与感光鼓I间隙设置的充电辊2,所述间隙设置是指感光鼓I与充电辊2保持一定的间距,感光鼓I与充电辊2之间的间距d为O < d < O. 1mm,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距离,感光鼓I与充电辊2之间的间距d优选为d=0. 02mm,在此距离下,充电效果好,且加工精度易把握,本申请中,充电辊可以为金属充电辊或导电塑胶充电辊或导电树脂充电辊,导电树脂可以为环氧树脂、尿醛树脂。如图所示,充电辊2两端设有间隙套3,且充电辊2通过间隙套3与感光鼓I保持间隙并通过压簧装置的顶压使间隙套3与感光鼓I紧密接触,且充电辊2上施加的充电电压的绝对值小于2000V。为了避免发生充电辊2与金属间产生严重的磨损,当本申请中的间隙套3由塑胶材料制成,材料可选用P0M、PS等塑胶材料,于本具体实施例中,间隙套3与充电辊2的优选安装方式为,间隙套3固定安装于充电辊2的两端,固定方式可采用胶水粘接或是采用螺钉固定等方式,然后通过机械加工设备,如通过车床直接在充电辊2上将间隙套3车到需要的尺寸,而且当本申请采用了导电塑胶或导电树脂充电辊这两种方案时,间隙套3也可为与导电塑胶或导电树脂充电辊一体成型,通过机械加工设备,如通过车床直接在导电塑胶或导电树脂充电辊上车出间隙套3,当然,间隙套3与充电辊2间也可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安装于充电辊2上。于本申请中,感光鼓I及压簧装置都是打印机设备中的常用装置,而且感光鼓I、充电辊2的安装方式也是打印机领域的普通安装方式,因而在此不必详述。当本申请米用了金属充电棍这一方案时,为了防止氧化,金属充电棍表面做防氧化处理,而且为了便于间隙套3的加工,并保证其精度,金属充电辊外包裹有导电塑胶或导电树脂层,所述间隙套3设置于导电塑胶或导电树脂层上,上述结构中,间隙套3通过导电塑胶或导电树脂层车出,而且内部有金属充电辊的支撑,提高了整根辊的加工时的强度,从而更容易达到需要的加工精度。上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打印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簧装置、与感光鼓间隙设置的充电辊,该充电辊两端设有间隙套,且该充电辊通过间隙套与感光鼓保持间隙并通过压簧装置的顶压使间隙套与感光鼓紧密接触,所述感光鼓与充电辊之间的间距d为O < d < O. 1mm,且于充电辊上施加的充电电压绝对值小于2000V。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辊可以为金属充电辊或导电塑胶充电辊或导电树脂充电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鼓与充电棍之间的间距d优选为d=0. 0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充电辊表面做防氧化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充电辊外包裹有导电塑胶或导电树脂层,所述间隙套设置于导电塑胶或导电树脂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套由塑胶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印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簧装置、与感光鼓间隙设置的充电辊,该充电辊两端设有间隙套,且该充电辊通过间隙套与感光鼓保持间隙并通过压簧装置的顶压使间隙套与感光鼓紧密接触,所述感光鼓与充电辊之间的间距d为0<d<0.1mm,且于充电辊上施加的充电电压绝对值小于2000V。从而既避免了以前橡胶充电辊与感光鼓接触式充电所带来的磨损问题,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又能够采用低电压正常充电,还避免了电晕充电因电压太高而产生大量的臭氧危害环境及人体的弊端,而且本充电辊加工容易,精度高。
文档编号G03G15/02GK202710926SQ20122032042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4日
发明者曹国柱 申请人:珠海市奔码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