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07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定影记录媒介的未定影图像的定影装置,以及包括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复合机等的各种图像形成装置里的定影装置,众所周知的是包括了由金属底材和弹性橡胶层等构成的薄的定影带的装置。这样,通过设置被低热容量化了的薄的定影带,就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定影带的加热所需要的热量,并实现预热时间(在开启电源等时,从常温状态到升温至可以印刷的规定温度(重新加载reload)为止所需要的时间)或首次打印时间(接到印刷要求后,经过印刷准备后执行印字动作并至完成排纸为止的时间)的短缩化。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定影装置中,通过内部为中空的作为表面环状移动体的环状带、与环状带的外周面相接的加压辊以及被配置在环状带的内周侧里借助于环状带来与加压辊抵接的夹持形成部件,来形成环状带和加压辊之间的夹持部。另外,在环状带的内周侧里,还设置了作为加热装置来通过辐射热在用纸宽度方向的全领域里对环状带进行加热的一个热源。然后,因为能够通过热源的辐射热在配设有夹持形成部件以外的部位对环状带进行直接加热,所以就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热源对环状带的传热效率。由此,在能够实现消费电力降低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地缩短从加热待机时开始的首次打印时间。在使得用纸对于定影装置来通过纸张时,在作为环状带的用纸所通过的领域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通过环状带和用纸的接触,环状带的热量就被用纸夺取了。另一方面,在比环状带的前述通过纸张宽度领域更靠用纸宽度方向外侧的作为不通过用纸的领域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由于环状带不和用纸相接,所以热量就不会被用纸夺走。因此,在对用纸进行连续的通过纸张时 ,由于热量在前述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积蓄,就会因前述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的过剩的温度上升而导致环状带的热劣化。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定影装置中,是在环状带的用纸宽度方向两端部中的热源和环状带之间设置了对热源的辐射热进行遮蔽的遮蔽部件,从而通过遮蔽部件来遮蔽从热源对环状带的非通过纸张领域的辐射热。由此,来抑制环状带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过剩地温度上升后导致的环状带的热劣化。本发明的技术人员进行了这样一种定影装置的开发,S卩,可以进行小尺寸用纸和用纸宽度大于小尺寸用纸的大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并在环状带的内侧里通过来自于在用纸宽度方向里对加热领域进行变化的多个的热源的辐射热,来对环状带进行直接加热。作为所述多个的热源,至少包括了在环状带的用纸宽度方向中用于对小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进行加热的第一端部热源,和用于对大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进行加热的第二端部热源。另外,为了抑制对应于环状带的各用纸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过剩的温度上升,在环状带的用纸宽度方向两端部的第一端部热源及第二端部热源和环状带的之间,考虑设置对来自于第一端部热源及第二端部热源的辐射热进行遮蔽的遮蔽部件。然而,由于大尺寸用纸的用纸宽度要大于小尺寸用纸,所以,小尺寸用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大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在环状带的用纸宽度方向上是重叠的。因此,仅考虑对来自于第一端部热源及第二端部热源的辐射热进行遮蔽而设置遮蔽部件时,在与小尺寸用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重叠的大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中,来自于第二端部热源的辐射热就会通过遮蔽部件被遮蔽。如此,在环状带的大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中,能够通过第二端部热源的辐射热来加热的范围变窄,从而导致大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中因定影温度不够而产生的定影不良。另一方面,在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定影装置的构成是包括了由内部的热源加热的定影辊,和对该定影辊加压的加压辊,并使得形成有未定影图像的记录媒介通过形成在该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的夹持部。记录媒介的未定影图像在通过夹持部时,在被定影辊加热的同时由加压辊加压后,被定影到记录媒介里。对于使用了这种定影装置的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近年来,关于节能化或图像形成的高速化的市场要求逐渐增强。作为对应于这种节能化、高速化的定影装置,广泛采用的是通过热辊方式、膜材加热方式、电磁感应加热方式等的接触加热方式来加热的定影装置。以往,作为这样的定影装置,公知的是通过将形成有未定影图像的记录媒介通过形成在该定影带和加压辊之间的夹持部后,来对记录媒介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参照专利文献2) O该定影装置的定影带被卷挂在加热辊和夹持形成部件里,并在加热记录媒介上的未定影图像的同时,由加压辊来加压。在该定影装置中,也是在减薄定影带使其为低热容量后,来缩短预热时间或实现消费电力的降低。

然而,在这种由定影带构成的定影装置中,作为开启电源时等的从常温状态到可以印刷的规定温度(即重新加载reload温度)为止所需要的时间的加热时间的短缩化是一个课题。还有,作为接到印刷要求后,经过印刷准备执行印字动作并至记录媒介被排出到纸盘里完成打印为止的时间的首次打印时间的短缩化也是一个课题。另外,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由于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记录媒介即通过纸张页数增加而导致所需热量的增大,尤其是在连续印刷的开始时还会产生热量不足,即所谓的稳定下落或高速转动时的热量不足的课题。关于这点,在通过采用陶瓷加热管的SURF定影等的膜材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时,虽然与定影带构成的定影装置相比可以低热容量化和小型化,但是定影会不充分。通过该膜材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因为是仅对夹持部进行局部加热,而在其他部分中得不到加热,所以就在夹持部的记录媒介等的进口处,定影带处于最冷的状态,从而就会产生容易发生定影不良的课题。尤其是,在高速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定影带的转动快,夹持部以外的定影带的放热增多,所以存在着更容易发生定影不良的课题。为了解决这些课题,提案有可以对定影带全体进行加热的定影装置(参照专利文献 3、4、5)。
该定影装置包括有形成为环状的定影带、管状的金属导热体、有发热管构成的热源、借助于定影带与金属导热体相接后形成夹持部的加压辊等。在该定影装置中,金属导热体在定影带的内部里被设置为可以引导定影带的移动的同时,是在金属导热体的内部里设置有热源,以使得定影带通过热源来被加热。该定影带是通过加压辊的转动被连带转动后在圆周方向里移动的。通过该构成,在可以对定影带全体进行加热的同时,还能够缩短从加热待机时开始的首次打印时间,并解决高速转动时的热量不足的问题。另外,作为定影装置公知的还有,形成变化磁场并通过定影带的导电层里产生的涡电流来使得导电层发热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参照专利文献6)。该定影装置包括了具有导电层的定影带、接触到定影带的内周面里的垫(pad)、接触到定影带的外周面里的加压部件、与定影带相向而对地被配置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另夕卜,该定影装置在通过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来加热定影带的同时,为了改正定影带的宽度方向中的温度不均而吸热的吸热部件接触到定影带的内周面里。吸热部件是从定影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侧里突出地和内面导向部件形成为一体。该内面导向部件具有与定影带的两侧边缘部中的内周面接触的圆筒曲面,在限制定影带的宽度方向的移动的同时,对定影带的蛇行进行防止。然而,在专利文献3至6记载的以往的定影装置中,通过由热源来直接加热定影带的构成,虽然解决了以往的课题,却产生了以下的问题。在这些以往的定影装置中,虽然通过直接加热实现了节能化和进一步缩短了从加热待机时开始的首次打印时间,在设置了以两端部来 保持该定影带的保持部件的时候,发生了定影带的变形或损伤的问题。在直接加热定影带的时候,是通过不设置对定影带间接地加热的金属导热体,并由设置了以两端部来保持定影带的保持部件的构造来构成定影装置的。设置该保持部件的构造的时候,由于没有金属导热体,就不能够通过金属导热体来缓和堵纸处理时发生的因分离部件对定影带的敲击等再接触而导致的冲击,所以就可能会发生定影带的变形或损伤。该堵纸处理是指记录媒介通过分离部件,没有从定影部件被分离而是在夹持部的搬送方向的前方侧里堵住了,也就是说,在发生堵纸时,是由用户来进行除去堵住的记录媒介的处理的。该堵纸处理的时候,通过被除去的记录媒介,分离部件虽然从定影带离开,但在记录媒介被除去之后,通过设置在分离部件里的弹簧的回复力,分离部件就会较重地敲击到定影带里地再接触。在以往设置了金属导热体的定影装置中,由于该金属导热体在记录媒介的宽度方向的全领域里存在,所以就能够缓和这种分离部件对定影带的再接触。然而,在设置了保持部件的构造的时候,就会产生分离部件对定影带的再接触的问题。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0_3262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8692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_9678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341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334205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3-911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定影装置及包括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在降低表面环状移动体对应于各用纸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过度的温度上升的同时,能够在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处抑制定影不良的发生,另外,通过设置在两端部对定影带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的构造,来防止分离部件引起的定影带的变形或损伤的发生。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I提供一种至少可以对第一尺寸用纸和用纸宽度要比所述第一尺寸用纸大的第二尺寸用纸进行通过纸张的定影装置,其包括:表面环状移动体,其内部为中空;加压部件,其与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外周面抵接;夹持形成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内周侧里,并借助于该表面环状移动体与所述加压部件抵接后形成夹持部;加热机构,其被配置在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内周侧里,并通过辐射热来加热该表面环状移动体;遮蔽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热源和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之间,并对所述辐射热进行遮蔽,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件在所述第一尺寸用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所述第 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在用纸宽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里形成有切口部。还有,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I的记载,所述加热机构具有使得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可以加热而在用纸宽度方向上改变加热领域的多个的热源,并且作为所述多个的热源,至少在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用纸宽度方向上,将用于加热第一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的第一端部热源,和用于加热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的第二端部热源,配置在表面环状移动体的表面移动方向中的互为不同的位置里,并且所述遮蔽部件遮蔽从所述第一端部热源及第二端部热源分别朝向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所对应的各用纸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辐射热,并且所述切口部被形成在所述第一尺寸用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所述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在用纸宽度方向上重叠的所述遮蔽部件的部分里。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定影部件,其被构成为可以转动,并对记录媒介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热源,其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加热;加压部件,其通过外周侧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加压;夹持形成部件,其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侧处与所述加压部件相向而对后形成夹持;分离部件,其将通过所述夹持的所述记录媒介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保持部件,其对所述定影部件垂直于所述记录媒介的搬送方向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进行保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具有从底端开始朝向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里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并且,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先端的一部分朝着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里进一步突出的同时,具有与所述分离部件相向而对的第二突出部。在本发明中,能够通过遮蔽部件来遮蔽从第一端部热源及第二端部热源分别朝向表面环状移动体所对应的各用纸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辐射热。由此,比起不设置所述遮蔽部件的情况来,就能够降低表面环状移动体对应于各用纸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的过度的温度上升。另外,通过在第一尺寸用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在用纸宽度方向上重叠的遮蔽部件的部分里形成切口部,在所述切口部中,来自于第一端部热源及第二端部热源的辐射热就不会被遮蔽。由此,即使在第一尺寸用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在用纸宽度方向上重叠的遮蔽部件的部分中,来自于第二端部热源的辐射热也会通过所述切口部来加热表面环状移动体的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了。由此,因为比起在遮蔽部件里没有形成所述切口部的情况来,能够在宽的范围内通过第二端部热源来加热表面环状移动体的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所以就可以抑制第二尺寸用纸的用纸宽度方向两端部中因定影温度不够而导致的定影不良的发生。以上,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S卩,在降低表面环状移动体对应于各用纸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过度的温度上升的同时,能够在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处抑制定影不良的发生,通过设置在两端部对定影带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的构造,来防止分离部件引起的定影带的变形或损伤的发生。


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的一个构成例的概要构成图。图2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一个构成例的概要构成图。图3(a)、图3(b)及图3 (C)分别是显示定影带的端部的构成的立体图、平面图及侧视图。图4所示是控制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控制系统的要部例的模块图。图5所示是定影装置的用纸宽度方向一端侧中的各卤素发热管和遮蔽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模式图。

图6所示是定影装置的用纸宽度方向一端侧中的一个卤素发热管和遮蔽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模式图。图7(a)所示是图3(a)的A-A截面中通过卤素发热管123B的发热光对定影带的加热范围图、图7(b)所示是图3(a)的A-A截面中通过卤素发热管123C的发热光对定影带的加热范围图。图8所示是包括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模式图。图9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定影带及加压辊的截面图。图10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定影带及加压辊的放大截面图。图11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切口部的定影装置的定影带及加压辊的放大截面图。图12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一部分放大后的放大立体图。图13(a)所示是从收容部侧看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支持部件的立体图,图13(b)所示是从收容部的反对侧看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支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保持部件的立体图。图15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保持部件的上面图。图16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定影带及加压辊的截面图,(a)所示是用纸在分离部件的内侧里堵住的状态,(b)所示是分离部件离开定影带后的状态,(C)所示是分离部件再接触到定影带里后的状态。符号说明3 给送辊4 对位辊对5 二次转印辊7 排纸辊8 光写入装置9 调色剂罐10 转印带组件11 转印带 12 一次转印辊13 转印带清洁装置17 排纸盘20 感光体鼓30 带电装置40 显影装置50 清洁装置61 供纸卡盒71 转印装置72 驱动辊73 从动辊100定影装置121定影带122加压辊122a 芯棒122b 弹性层122c 脱模层123卤素发热管123A卤素发热管123B卤素发热管123C卤素发热管124 夹持形成部件125 支撑125a 底座部125b 竖立部
126反射部件127温度传感器128分离部件129加压辊驱动部130滑动片材131底座垫132钣金133遮蔽板133a切口部140带保持部件141滑动环142侧板

151操作部152外部通信接口部200控制部200a控制器部200b引擎控制部1000图像形成装置I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0定影装置21定影带(定影部件)22加压辊(加压部件)23发热管(热源)24反射部件25夹持形成部件26支持部件27分离部件28保持部件41c位置确定部53第一突出部54第二突出部N夹持部P用纸(记录媒介)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有,在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图中,对于具有同一功能或形状的部件或构成部品的构成要素,在可以判别的范围内通过赋予同一符号并经一次说明后将省略其再次的说明。首先,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进行说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的一个构成例的概要构成图。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是串列方式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在该装置本体的中央里设置了由形成多种颜色图像的成像部(图示例中为4个成像部)构成的图像站。多个的成像部沿着作为环状带状的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以下称为“转印带”)11的伸张方向被并列配置,并且,除了收容对应于彩色图像的颜色分解成分的黄色(Y)、青色(C)、品红色(M)、黑色⑷等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以外,其他的构成都相同。在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000中,作为分别对应于黄色⑴、青色(C)、品红色(M)、黑色(K)等各色的颜色分解后的颜色的多个的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被并列设置。作为形成在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里的各色的可视像的调色剂像,相对于与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对峙的同时可以在箭头Al方向里移动的转印带11来被执行一次转印工序后,各色的调色剂像就被重叠转印到转印带11里了。之后,重叠转印在转印带11里的各色的调色剂像通过相对于作为记录媒介的用纸P来被执行第二转印工序后,就被一起转印到用纸P里了。在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的周围里,配置了随着感光体鼓20的转动用于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各种装置。这里,以进行黑色的图像形成的感光体鼓20K为对象来说明如下,即,在感光体鼓20K的周围,配置了沿着该感光体鼓20K的转动方向来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带电装置30K、显影装置40K、作为一次转印手段的一次转印辊12K以及清洁装置50K。在对带电后的感光体鼓20K进行的静电潜像的写入中,使用的是作为对感光体鼓20K的表面进行曝光的曝光手段的光写入装置8。光写入装置8包括了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耦合透镜、f Θ透镜、环形透镜、折返透镜以及作为偏光手段的转动多面镜(多面镜)等。光写入装置8根据图像数据来将写入光(激光)Lb照射到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的表面里,并在感光体鼓20Y、20C、20M、20K里形成静电潜像。相对于转印带11的重叠转印是在转印带11沿图中Al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形成在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里的可视像(调色剂像)在转印带11的相同位置里的重叠转印来进行的。更具体地来说就是,在被配置为夹着转印带11与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相向而对的多个的一次转印辊12Y、12C、12M、12K里,被分别施加了一次转印偏压。通过施加有该一次转印偏压的一次转印辊12Y、12C、12M、12K,形成在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里的可视像(调色剂像)就从转印带11的Al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错开时机地被重叠转印。多个的一次转印辊12¥、12(:、1211、121(在和各自对应的感光体鼓20¥、20(:、2(^201(之间夹着转印带11而形成了一次转印夹持。另外,在各一次转印辊12Y、12C、12M、12K里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以使得由规定的直流电压(DC)及/或交流电压(AC)构成的一次转印偏压来被施加到各一次转印辊12Y、12C、12M、12K里。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从图中Al方向的上游侧开始以该顺序来排列。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被设置在分别形成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的图像的前述多个的成像部里。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0在前述多个的成像部以外,还包括有被配设在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的上方里的转印带组件(转印装置)10、作为二次转印手段的二次转印辊5、转印带清洁装置13以及被配设在多个的成像部的下方里的光写入装置8。转印带组件10除了前述的作为环状的带的转印带11及多个一次转印辊12Y、12C、12M、12K以外,还包括有转印带11被架设环绕的驱动辊72或从动辊73等的多个的轮带支持部件。通过驱动辊72的转动驱动,转印带11就在图中箭头Al所示方向里作环绕移动(转动)了。驱动辊72还具有借助于转印带11与二次转印辊5相向而对的二次转印支持辊的功能。从动辊73还具有借助于转印带11与转印带清洁装置13相向而对的清洁支持辊的功能。另外,因为从动辊73还具有对转印带11为张力施加机构的功能,所以,在从动辊73里设置有采用弹簧等的施力机构。通过设有这些转印带组件10、一次转印辊12Y、12C、12M、12K、二次转印辊5和转印带清洁装置13,就构成了转印装置71。二次转印辊5被配设为与转印带11相向而对并随着转印带11从动。另外,二次转印辊5和具有作为二次转印支持辊的功能的驱动辊72之间夹入转印带11后形成了二次转印夹持。另外,和上述一次转印辊12Y、12C、12M、12K同样地,在二次转印辊5里也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并且由规定的直流电压(DC)以及/或交流电压(AC)构成的二次转印偏压被施加到二次转印辊5里。转印带清洁装置13借助于转印带11被配设为与从动辊73相向而对,并对转印带11的表面进行清洁。在图示的例中,转印带清洁装置13具有与转印带11抵接地被配设的清洁刷和清洁刮板。另外,从转印带清洁装置13延伸的未图示的废调色剂移送管被连接到未图示的废调色剂收容器的进口部里。更进一步地,在图像形成装置1000里还设置了作为收容有记录媒介的用纸P的记录媒介收容手段的供纸卡盒(用纸给送装置)61、作为记录媒介分出手段的对位辊对4以及作为记录媒介先端检测手段的未图示的用纸先端传感器。供纸卡盒61被配设在图像形成装置1000的本体下部里,并具有与最上层的用纸P的上面抵接的作为记录媒介给送手段的给送辊3,通过给送辊3在图中反时针转动方向里的转动驱动,来将最上层的用纸P向对位辊对4给送。 另外,在打印机本体内,配设了用于将用纸P从供纸卡盒61经过二次转印夹持排出到装置外的用纸搬送路径。在该用纸搬送路径的比二次转印辊5的位置更靠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里,配设了将用纸P分出地来搬送去二次转印部(二次转印夹持)对位辊对4。对位辊对4以对应于通过上述多个的成像部构成的图像站的调色剂像的形成时机的规定的时机,来将供纸卡盒61搬送来的用纸P向二次转印辊5和转印带11之间的二次转印部(二次转印夹持)分出。用纸先端传感器对于用纸P的先端到达对位辊对4进行检测。这里,在作为记录媒介的用纸P里,除了普通纸以外,还包括有厚纸、明信片、信封、薄纸、铜版纸(涂层纸或美术纸等)、描图纸、OHP片材、记录片材等。另外,在供纸卡盒61以外,还可以设置能够对用纸P进行手动供给的手动供纸机构。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0包括了用于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用纸P里的作为定影手段的定影装置100、作为记录媒介排出手段的排纸辊7、作为记录媒介载置手段的排纸盘17,以及作为多个的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罐9Y、9C、9M、9K。排纸辊7用于将定影结束后的用纸P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000的本体外部里。排纸盘17被配设在图像形成装置1000的本体上部里,并载置通过排纸辊7而被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000的本体外部里用纸P。
多个的调色剂罐9Y、9C、9M、9K分别充填有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等各色的调色齐U,并可以装卸地安装在被设置于打印机本体上部中的排纸盘17下侧的多个的罐收容部里。另外,在各个调色剂罐9Y、9C、9M、9K和各显影装置40Y、40C、40M、40K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补给路径,调色剂就是借助于该补给路径来从各个调色剂罐9Y、9C、9M、9K被补给到所对应的显影装置40Y、40C、40M、40K里的。装设在转印装置71里的转印带清洁装置13包括有被配设为与转印带11相向而对地抵接的清洁刷和清洁刮板,在此,省略了其详细的图示。通过该清洁刷和清洁刮板,转印带11上的残留调色剂等异物被刮掉除去后使得调色剂11得到清洁。转印带清洁装置13设置有用于将从转印带11除去的残留调色剂搬出并废弃的未图示的排出机构。接着,对上述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0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当图像形成装置1000中的成像动作开始时,各成像部中的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就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在图中顺时针转动方向里被转动驱动,并且,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的表面通过带电装置30Y、30C、30M、30K被均匀带电为规定的极性。当来自于光写入装置8的激光分别照射到被带电的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的表面里后,就在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的表面里形成了静电潜像。这时,在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里曝光的图像情报是将所希望的全彩色图像分解成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等的颜色情报后的单色的图像情报。在这样形成的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上的静电潜像里,通过各显影装置40Y、40C、40M、40K供给的调色剂,静电潜像就作为调色剂图像被显像化(可视像化)了。另外,当成像动作开始后,驱动棍(二次转印支持棍)72在图1的反时针转动方向里被转动驱动,并使得转印带11在图的箭头Al方向里作环绕移动。然后,在各一次转印辊12Y、12C、12M、12K里,被施加了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经稳定电压或稳定电流控制的电压。由此,就在各一次转印辊12Y、12C、12M、12K和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之间的一次转印夹持中形成了规定的转印电场。
`
然后,随着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的转动,当感光体鼓20Y、20C、20M、20K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到达一次转印夹持时,通过在上述一次转印夹持中形成的转印电场,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上的调色剂图像就被依次重叠转印到转印带11上。这样,就在转印带11的表面里载置了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了。另外,没有被全部转印到转印带11里的各感光体鼓20¥、20(:、201、201(上的调色剂,通过清洁装置50Y、50C、50M、50K来被除去。之后,各感光体鼓20Y、20C、20M、20K的表面通过未图示的除电装置被除电后,表面电位就得到初始化。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下部中,当给送辊3开始转动驱动时,用纸P就从供纸卡盒61被送出到搬送路径里。被送出到搬送路径里的用纸P通过对位辊对4来对准时机后,被送到二次转印辊5和驱动辊(二次转印支持辊)72之间的二次转印夹持里。这时,在二次转印辊5里被施加有与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带电极性相反的转印电压,由此,就在二次转印夹持里形成了转印电场。然后,随着转印带11的环绕移动,当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图像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里时,通过形成在上述二次转印夹持里的转印电场,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图像就被一起转印到用纸P上了。另外,这时没有被全部转印到用纸P里的转印带11上的残留调色剂通过转印带清洁装置13被除去,并且,被除去的调色剂被搬送回收到未图示的废调色剂收容器里。之后,用纸P被搬送到定影装置100里,并通过定影装置100来将用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该用纸P里。然后,用纸P通过排纸辊7被排出到装置外,并堆放在排纸盘17上。以上的说明虽然是在用纸P里形成全彩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但也可以使用四个成像部中的某一个来形成单色图像,或使用两个或三个成像部来形成双色或三色的图像。接着,对于能够在上述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0里使用的定影装置100的更为具体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图2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100的一个构成例的概要构成图。在图2中,定影装置100包括了由可以转动的加热转动体构成的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121,和由与定影带121相向而对后被设置为可以转动的对向转动体构成的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辊122以及作为对定影带121进行加热的热源的卤素发热管123。还有,在图2所示的定影装置100中,设置了 3根以卤素发热管123的加热光(辐射热)对定影带121进行直接加热的方式的,在定影带121的内侧里作为改变发热领域的热源的卤素发热管123。通过在每一根卤素发热管123里改变发热领域,就可以在对应于各种宽度的用纸宽度的范围中来加热定影带121。另外,对于将重点放在LT系列的尺寸的用纸P里来构成的方法的装置的说明就是,3根卤素发热管123分别是在定影带121的用纸宽度方向上,在LTT尺寸(书信纵向尺寸)以下的用纸P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对于对应于定影带121的用纸宽度方向中央部的领域进行加热的作为用纸中央部热源的卤素发热管123A,和用于加热用纸宽度大于LTT尺寸的DLT尺寸(双书信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的作为第一端部热源的卤素发热管123B,以及用于加热用纸宽度大于DLT尺寸的A3T尺寸(A3纵向尺寸)的用纸P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的作为第二端部热源的卤素发热管123C。然后,在对LTT以下的尺寸进行印刷时,就仅点亮卤素发热管123A而不点亮卤素发热管123B或卤素发热管123C。在印刷DLT尺寸的用纸P时,点亮卤素发热管123A和卤素发热管123B。而在印刷A3T尺寸(A3纵向尺寸)的用纸P时,就点亮卤素发热管123A和卤素发热管123C。在图2所示的定影装置100中,从定影带121的用纸宽度方向来看,卤素发热管123A和卤素发热管123B及卤素发热管123C各自成为顶点后形成了三角形,并且将各卤素发热管配置为使得卤素发热管123C比卤素发热管123A和卤素发热管123B更靠夹持形成部件124侧(即里侧)里。由此,在上述的将重点放在LT系列的尺寸(LTT尺寸或DLT尺寸等)的用纸P里来构成的方法的装置中,对于使用频率高于A3T尺寸的LTT尺寸或DLT尺寸等的用纸P的印刷时,可以使得卤素发热管123A或卤素发热管123B对定影带121的传热效率为优先。这里,由于DLT尺寸的用纸P和LTY尺寸(书信横向尺寸)的用纸P的用纸宽度(垂直于用纸搬送方向的用纸宽度方向中的用纸宽度)相同,即使采用LTY尺寸的用纸P来代替DLT尺寸的用纸P也 是同样的。另外,由于A3T尺寸的用纸P和A4Y尺寸(A4横向尺寸)的用纸P的用纸宽度相同,即使采用A4Y尺寸的用纸P来代替A3T尺寸的用纸P也是同样的。还有,“T尺寸(纵向尺寸)”是指以用纸P的长边平行于用纸搬送方向的姿势来搬送用纸P后进行印刷的情况,“Y尺寸(横向尺寸)”是指以用纸P的短边平行于用纸搬送方向的姿势来搬送用纸P后进行印刷的情况。另外,定影装置100还包括有借助于定影带21与相向而对的加压辊122 —起形成夹持部N的夹持形成部件124,和借助于被设置为围住夹持形成部件124的钣金132后作为支持夹持形成部件124的支持部件的支撑125,以及将卤素发热管123放射的光向定影带121反射的反射部件126。更进一步地,定影装置100还包括有检测定影带121的温度的作为温度检测手段的温度传感器127,和将用纸P从定影带121分离的作为记录媒介分离手段的分离部件128,以及将加压辊122向定影带121加压的未图示的加压机构等。定影带121从其内周侧开始,通过卤素发热管123以加热光来被直接加热。另外,夹持形成部件124被设置在以定影带121的内侧(即定影带121的内周侧)围成的内部里,并被配置为与定影带121的内面直接滑动,或借助于未图示的滑动片材来间接地滑动。还有,在图2的例子中,上述夹持部N的形状虽然呈平坦状,但也可以是凹形状或其他的形状。当上述夹持部的形状为凹形状时,由于用纸P的先端的排出方向靠向加压辊122而提高分离性,所以就能够抑制堵纸的发生。定影带21由具有可挠性的薄的环状的带部件(包括膜材)来构成。详细来说是,定影带121由镍或不锈钢(SUS)等的金属材料或聚酰亚胺(PI)等树脂材料形成的内周侧的底材,和由PFA(可溶性聚四氟乙烯)或PTFE(聚四氟乙烯)等形成的外周侧的脱模层来构成。通过脱模层就可以具有脱模性以使得调色剂不会附着。另外,也可以在底材和脱模层之间介在由硅酮橡胶、发泡性硅酮橡胶或氟素橡胶等橡胶材料形成的弹性层。设有硅酮橡胶层等的弹性层的情况下,将未定影图像压碎后定影时,带表面的微小的凹凸被转印到图像里后就不容易在图像的全黑部里留下橘皮状的光泽不均(橘皮图像)。为了有效地防止这种橘皮状的光泽不均(橘皮图像)的发生,例如以将硅酮橡胶层设定在规定的厚度(例如在IOOym以上)以上为好。通过该硅酮橡胶层的变形,带表面的微小的凹凸就被吸收,橘皮图像就得到改善。加压辊122包括芯棒122a,和由设置在芯棒122a的外周面侧里的发泡性硅酮橡胶、硅酮橡胶或氟素橡胶等构成的弹性层122b,以及由设置在弹性层122b的表面里的PFA或PTFE等构成的脱模层122c。加压辊122通过未图示的弹簧等加压手段被朝向定影带121侧加压后,借助于定影带121抵接到夹持形成部件124里。在该加压辊122和定影带121的压接的部位中,通过加压辊122的弹性层122b被按压变形,就形成了规定的宽度的夹持部N。另外,加压辊122被构成为驱动力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0的本体里的马达(未图示)等 驱动源借助于齿轮等传递后来转动驱动。当加压辊122转动驱动时,其驱动力在夹持部N处被传递到定影带121里,从而使得定影带121作从动转动。定影带121是通过加压辊122被带动转动的。图2的构成例中,加压辊122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等的驱动源来转动,并通过在夹持部N处将驱动力传递到定影带121里后,定影带121就转动了。定影带121在夹持部N处被夹入后转动,并在夹持部N以外中以两端部被后述的带保持部件140引导后移动。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加压辊122是实心的辊,但也可以是中空的辊。这时,也可以在加热辊122的内部里配设卤素发热管等的加热源。另外,在没有弹性层时,虽然热容量减小而使得定影性提高,但在将未定影调色剂压碎后定影时,带表面的微小的凹凸被转印到图像里后,就有可能在图像的全黑(beta)部里产生光泽不均。为了防止这一点,以设置厚度在100 μ m以上的弹性层122b为好。通过设置厚度在100 μ m以上的弹性层122b,由于弹性层122b的弹性变形能够吸收微小的凹凸,所以就能够避免光泽不均的发生。加压辊122的弹性层122b虽然可以是实心橡胶,但在加压辊122的内部没有热源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海绵橡胶等绝热性高的橡胶。通过使用海绵橡胶等的绝热性好的橡胶,由于定影带121的热量不再容易被夺走,所以更为优选。另外,由上述加热转动体构成的定影带121等的定影部件以及由对向转动体构成的加压辊122等的加压部件不局限于相互压接的情况,也可以是不进行压接而仅是接触的构成。卤素发热管123的两端部被分别固定在定影装置100的侧板(未图示)里。卤素发热管123构成为通过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0的本体里的电源部来输出控制后进行发热。通过该电源部进行的卤素发热管123的输出控制,例如是根据温度传感器127对定影带121的表面温度的检测结果,来进行对卤素发热管123的开/关或通电量的控制的。通过这种发热管23的输出控制·,就能够将定影带121的温度(定影温度)设定在所需的温度里。另外,作为加热定影带121的热源,除了卤素发热管以外,也可以采用IH(电磁感应加热)、阻抗发热体或炭加热管等。夹持形成部件124包括底座垫131,和设置在底座垫131的表面里的滑动片材(低摩擦片材)130。底座垫131在定影带121的轴方向或加压辊122的轴方向里被配设为连续的长边状,并在受到加压辊122的加压力后来决定夹持部N的形状。另外,夹持形成部件124的底座垫131通过支撑125来被固定支持。由此,就可以防止因加压辊122的压力而在夹持形成部件124里产生弯曲,并且可以在加压辊122的轴方向里获得均一的夹持宽度。夹持形成部件124的底座垫131由耐热温度在200°C以上的耐热性部件构成。由此,就在调色剂定影温度领域中防止夹持形成部件124的热变形,并在确保稳定的夹持部N的状态后,实现输出图像的稳定化。底座垫131可以采用PES (polyether sulfone)、PPS (polyphenylene sulfide) > LCP(liquid crystalpolymer)> PEN (polyether nitrile)、PAI (polyamide imide)、PEEK (polyether ether ketone)等的一般的耐热性树脂。滑动片材130只要被配设在底座垫131的至少与定影带121相向而对的表面里即可。由此,当定影带121转动时,通过定影带121对该滑动片材130的滑动,发生在定影带121里的驱动转矩就得到降低,对定影带121的摩擦力而导致的负荷也得到减轻。另外,也可以采用没有滑动片材130的构成。支撑125为了满足夹持形成部件124的弯曲防止功能,以不锈钢或铁等的高机械强度的金属材料来形成为好。另外,底座垫131为了确保强度,也以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来形成为好。作为底座垫131的材料,可以适用液晶聚合物(LCP)等的树脂、金属或陶瓷等。反射部件126被配设在支撑125和卤素发热管12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反射部件126固定在支撑125里的。作为反射部件126的材料可以列举有铝或不锈钢等。通过这样地配设反射部件126,从卤素发热管123放射到支撑125侧里的发热光(辐射热)就被反射到定影带121里。由此,就能够增多被照射到定影带121里的发热光的光量,从而能够有效地加热定影带121。另外,因为还可以抑制卤素发热管123的发热光被传递到支撑125等里,就可以抑制支撑125等被卤素发热管123的发热光等加热而引起的不必要的热量消费,并且还可以实现节能化。这里,即使在支撑125等的表面里进行绝热处理或镜面处理来代替反射部件126,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100为了进一步提高节能性及首次打印时间等,还进行了各种构成上的考虑。具体来说是,能够通过卤素发热管123在夹持部N以外的部位中对定影带121直接加热(直接加热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卤素发热管123和定影带121在图2左侧的部分之间什么也没有介在,所以在该部分中,是将卤素发热管123的发热光直接施加到定影带121里的。另外,为了实现定影带121的低热容量化,是将定影带121做薄且小直径化的。具体来说是,将构成定影带121的底材、弹性层、脱模层的厚度分别设定在20-50[μπι]、100-300 [ μ m] > 10-50 [ μ m]的范围里,并将全体的厚度设定在I [mm]以下。另外,定影带121的直径设定在20-40[_]里。为了实现进一步的低热容量化,以将定影带121全体的厚度设定在0.2 [mm]以下为好,而更为优选的是设定在0.16 [mm]以下为好。另外,定影带121的直径以在30[mm]以下为好。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加压辊122的直径设定在20-40[mm]里,来使得定影带121的直径和加压辊122的直径相同。但是,并不局限于该构成。例如,也可以使得定影带121的直径形成为小于加压辊122的直径。这时候,由于夹持部N中的定影带121的曲率要大于加压辊122的曲率,从夹持部N排出的记录媒介就会容易从定影带121分离。另外,如上所述,减小定影带121的直径后,虽然定影带121的内侧的空间变小,但通过将支撑25在两端侧中形成被弯曲后的凹状,并将卤素发热管123收容在形成该凹状的部分的内侧里,即使在较小的空间里,也能够配设支撑[125或卤素发热管123。图3所示是定影带121的端部的构成图,图3(a)所示是立体图,图3 (b)所示是平面图,图3(c)所示是从定影带121的转动轴方向看到的侧视图。还有,在图3(a)-图3(c)中,虽然仅图示了一侧的端部的构成,但因为反对侧的端部具有同样的构成,所以,以下通过图3仅对一侧的端部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3(a)或图3(b)所示,在与定影带121的表面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轴方向)中的端部里插入有带保持部件140,通过该带保持部件140,定影带121的端部就被保持为可以转动。另外,如图3(c)所示地,带保持部件140例如可以具有法兰状的形状,并在夹持部N的位置(配设夹持形成部件124的位置)处形成为开口的C字形。另外,带保持部件140被固定在侧板142里。支撑125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也被固定在侧板142里后被位置确定。侧板142与支撑125同样地,是由不锈钢或铁等的金属材料来形成。通过使得侧板142和支撑125为相同的材质,就容易提闻安装的精度。另外,从卤素发热管123BU23C的用纸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朝着带保持部件140,在定影带121及带保持部件140和卤素发热管123BU23C之间,配设了对卤素发热管123B、123C的发热光(辐射热) 进行遮蔽(遮光)的遮蔽板133。还有,对于遮光板133的详细说明将在后面叙述。另外,在定影带121的端面和与其相向而对的带保持部件140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保护定影带121的端部的作为保护部件的滑动环(未图示)。由此,当定影带121里发生轴方向的偏靠时,就能够防止定影带121的端部直接抵接到带保持部件140里,从而能够防止定影带121的端部的磨耗或破损。另外,滑动环相对于带保持部件140的外周是带有余量地被嵌入的。由此,当定影带121的端部接触到滑动环里时,虽然滑动环可以随着定影带121做从动转动,但是,滑动环也可以不做从动转动而是静止的。作为滑动环的材料,可以是耐热性良好的超级工程塑料,例如以适用PEEK、PPS、PA1、PTFE等为好。另外,在图2所示的定影装置100中,为了即使在较小的空间里,也能够尽量大地配设支撑125,反过来是将夹持形成部件124形成为集约化。具体来说是,将底座垫131的用纸搬送方向的宽度形成为小于支撑125的用纸搬送方向的宽度。更进一步地,在图2中,在将夹持形成部件124的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端部及下游侧端部中的各自相对于夹持部N或其假想延长线E的高度作为hi及h2,将上游侧端部及下游侧端部以外的夹持形成部件124的部分中相对于夹持部N或其假想延长线E的最大高度作为h3时,就构成为hi < h3、h2 ( h3。通过这种构成,因为夹持形成部件124的上游侧端部及下游侧端部不介在到支撑125的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及下游侧的各弯曲部和定影带121之间,所以就能够将支撑125的各弯曲部配设为接近于定影带121的内周面。由此,就能够在定影带121内的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大地配设支撑125,从而就能够确保支撑125的强度。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加压辊122引起的夹持形成部件124的弯曲,并提高定影性。为了进一步确保支撑125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125包括有和夹持形成部件124接触并在用纸搬送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里延伸的底座部125a,和从该底座部125a的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各端部朝着加压辊122的抵接方向(图2的左侧)延伸的竖立部125b。也就是说,通过在支撑125里设置竖立部125b,支撑125就具有在加压辊122的加压方向里延伸的横长的截面,截面系数变大后,就可以提高支撑125的机械强度。另外,将支撑125的竖立部125b在加压辊122的抵接方向里形成为更长时,就会提高支撑125的强度。因此,竖立部125b的先端以尽可能地接近定影带121的内周面为好。然而,在转动中,因为在定影带121里多少会发生一些摆动(移动的紊乱),将竖立部125b的先端过于接近定影带121的内周面里时,就有可能导致定影带121与竖立部125b的先端的接触。尤其是,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在采用薄的定影带121的构成中,因为定影带121的摆动幅度较大,所以就有必要注意竖立部125b的先端的位置设定。具体来说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支撑125的竖立部125b的先端和定影带121的内周面在加压辊122的抵接方向上的距离d设定为至少是2.0 [mm],尤其是在3.0 [mm]以上为好。另一方面,当定影带121具有一定厚度而基本上没有摆动时,可以将上述距离d设定为0.02 [mm]。还有,如本实施方式 所示,当竖立部125b的先端里安装有反射部件126时,有必要将上述距离d设定为不接触到定影带121里。如此,通过将支撑125的竖立部125b的先端尽可能地配设为接近于定影带121的内周面,就能够将竖立部125b在加压辊122的抵接方向里较长地配设。由此,即使是采用小口径的定影带121的构成,也可以提高支撑125的机械强度。
以下,参照图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100的基本动作。当图像形成装置1000的本体的电源开关被启动时,电力在被供给到卤素发热管123里的同时,加压辊122开始在图2中的顺时针转动方向里转动驱动。由此,定影带121通过其与加压辊122的摩擦力,就在图2中的反时针转动方向里从动转动。之后,经过上述图像形成工序而载置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T的用纸P在被未图示的导向板引导的同时,在图2的箭头Al方向里得到搬送后,就被送入处于压接状态的定影带121及加压辊122的夹持部N里。然后,通过由卤素发热管123加热的定影带121的热,以及定影带121和加压辊122之间的加压力,调色剂图像T就被定影到用纸P的表面里了。定影有调色剂图像T的用纸P从夹持部N开始在图2中的箭头A2方向里被搬出。这时,通过用纸P的先端和分离部件128的先端的接触,用纸P就从定影带121分离了。之后,被分离的用纸P如上所述地,通过排纸辊7被排出到机外,并被堆垛到排纸盘17里。根据图2所示构成例的定影装置100,因为能够通过夹持形成部件124来引导要进入到夹持部N里的定影带121,所以就在定影带121进入到夹持部N里之前,能够对定影带121的行为进行抑制,从而使得定影带121能够稳定顺利地进入夹持部N。像这样地通过夹持形成部件124来引导定影带121后,在定影带121的两端部以外的部位中,即使是在夹持形成部件124以外也不设置导向部件的构成中,也能够使得定影带121稳定顺利地转动。由此,因为能够在减轻转动时对定影带121的负荷后来抑制磨耗,所以就能够防止定影带121的破损或破断,从而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尤其是,像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00那样地,因为是低热容量化,所以即使将定影带121构成为较薄,也能够防止定影带121的破损或破断。

另外,根据图2所示构成例的定影装置100,因为能够通过夹持形成部件124来引导定影带121,所以就能够实现构成的简单化、集约化及低成本化。由此,因为能够进一步实现定影装置100的低热容量化,所以就能够缩短预热的时间,并且能够实现节能性的提高及首次打印时间的短缩化。另外,通过夹持形成部件124起到导向的作用,因为可以不另外设置导向,所以就在支撑125的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及下游侧的部分和定影带121的内周面之间,能够采用什么也不介在(互相之间直接相向而对地)的构成。由此,就可以将支撑125在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及下游侧中靠近定影带121的内周面来配设,以能够在定影带121内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大地来配设支撑125。其结果是,如上述各构成例的定影装置100所示地,即使是因为低热容量化而采用定影带121的小直径化的构成,也能够确保支撑125的强度,从而能够防止因加压辊122引起的夹持形成部件124的弯曲,并实现定影性的提高。更进一步地,在图2所示构成例的定影装置100中,在不使加压辊122抵接到定影带121里的状态下,通过将夹持形成部件124配设在离开定影带121内侧的位置里,就可以在夹持部N的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及下游侧的各自中,使得定影带121不会被用力推压到夹持形成部件124里。由此,就可以抑制定影带121接触到夹持形成部件124里引起的滑动负荷或磨耗。另外,由于定影带121接触到夹持形成部件124里的力的减弱,所以就可以实现定影带121对夹持部N的进入路径的最佳化。接着,对上述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100的控制进行说明。
图4所示是控制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要部例的模块图。作为控制手段的控制部200包括了控制器部200a和引擎控制部200b。控制器部200a包括有CPU、ROM、RAM等,并与引擎控制部200b、操作部151、外部通信接口部152等连接。控制器部200a通过执行事先编入的控制程序,来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00全体的控制,或来自于外部通信接口部152及操作部151的输入的控制等。例如,控制器部200a从借助于操作部151输入的用户那里来接受指令输入,并根据该指令输入来进行各种处理。另外,控制器部200a借助于外部通信接口部152,从外部的主计算机装置等来接受印刷任务(图像形成任务)的指令或图像数据后来控制引擎控制部200b,并控制将彩色图像或黑白图像形成在用纸P里后输出的图像形成动作。引擎控制部200b包括有CPU、ROM、RAM等,并通过执行事先编入的控制程序,来根据控制器部200a的指令进行用于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打印引擎(多个的成像部、光写入装置8、定影装置100等)的控制。例如,引擎控制部200b在图像形成动作模式中,或对卤素发热管123的通电进行控制,或对驱动转动加压辊122的加压辊驱动部129进行控制后,来使得由温度传感器127检测到的定影带121的温度成为规定的目标温度。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0具有图像形成动作模式、待机模式及睡眠模式等3个模式。这里所说的图像形成动作模式是指图像形成装置1000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状态。待机模式是指图像形成 装置1000等待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指令的状态。睡眠模式是指消费电力比待机模式更少的低电力消耗的状态。图像形成动作模式时,例如在定影装置100中,在执行了使得定影带121升温到规定的定影目标温度(例如是158-170[°c])里的预热动作后,来执行定影动作。待机模式时,定影装置100的定影带121被维持在比上述图像形成动作模式时的定影目标温度要低的规定的温度(例如是90[°C])里。睡眠模式时,对于定影装置100等的打印引擎或引擎控制部200b的通电被切断,并成为不能对卤素发热管123进行通电或加压辊122不能转动驱动的状态。下面,对本发明的特征部进行说明。图5所示是在定影装置100的用纸宽度方向一端侧的各用纸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及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卤素发热管123A、123B、123C和遮蔽板133的位置关系的模式图。卤素发热管123B的用纸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是以能够加热定影带121的DLT尺寸的用纸P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地来配置的,如果以发热光原样不动的发光发布来连续打印DLT尺寸的用纸P,定影带121中DLT尺寸的用纸P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温度就会过度上升。因此,通过遮蔽板133来遮蔽卤素发热管123B的发热光,以降低到达定影带121的DLT尺寸的用纸P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里的卤素发热管123B的发热光。另外,卤素发热管123C的用纸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是以能够加热定影带121的A3T尺寸的用纸P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地来配置的,如果以发热光原样不动的发光发布来连续打印A3T尺寸的用纸P,定影带121中A3T尺寸的用纸P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温度就会过度上升。因此,通过遮蔽板133来遮蔽卤素发热管123C的发热光,以降低到达定影带121的A3T尺寸的用纸P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里的卤素发热管123C的发热光。如此,通过遮蔽板133来遮蔽从卤素发热管123BU23C对定影带121的发热光,尤其能够抑制连续通过纸张时对应于定影带121中各用纸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里的过度的温度上升,并且能够防止定影带121的热引起的劣化或损伤。还有,在遮蔽板133里采用了耐热温度在400 [°C ]以上的耐热性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采用了不锈钢(SUS)制的厚度为0.5[mm]的钣金部件。通过使得遮蔽板133具有这样的耐热性,即使遮蔽板133通过遮蔽从卤素发热管123BU23C对定影带121的发热光而被加热,也能够抑制因遮蔽板133的温度上升而导致的劣化。另外,遮蔽板133的卤素发热管侧的表面的全反射率在80[% ]以下,从而在遮蔽板周围的部件因遮蔽板133的卤素发热管侧的表面反射的发热光而被加热后,对这些部件中因温度上升而导致的劣化进行控制。另外,是将遮蔽板133接触到支撑125里来设置的。通过使得遮蔽板133接触到支撑125来设置,就能够将因卤素发热管123的发热光而被加热的遮蔽板133的热传导到支撑125里,从而能够降低遮蔽板133的温度上升,并能够对因为遮蔽板133的过度的温度上升而导致的热劣化进行控制。另外,通过遮蔽板133来遮蔽从卤素发热管123对带保持部件140的发热光,就能够抑制带保持部件140的热劣化。这里,如果通过遮蔽板133来完全遮蔽卤素发热管123中对应于所述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里的端部部分,在使用DLT尺寸的用纸P来印刷时,就可以基本上完全遮蔽从卤素发热管123对所述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发热光。但是,像这样通过遮蔽板133来完全覆盖卤素发热管123B的所述端部部分后,在使用DLT尺寸的用纸P来印刷时,从卤素发热管123C对应于定影带121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的部分也被遮蔽板133遮蔽了。因此,能够通过卤素发热管123C来加热定影带121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的领域显著变窄,就有可能导致所述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的加热不能充分进行,并在所述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处发生因定影温度不够而导致的定影不良。 因此,作为遮蔽板133的形状,是在降低定影带121在DLT尺寸和A3T尺寸的用纸P的各自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的过度的温度上升的同时,能够抑制A3T尺寸的用纸宽度方向两端部中发生定影不良的形状。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地,在遮蔽板133里,用纸宽度方向上的DLT尺寸的用纸P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A3T尺寸的用纸P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的重叠部分里,形成有矩形装的切口部133a。图6所示是在定影装置100的用纸宽度方向一端侧的各用纸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及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卤素发热管123C和遮蔽板133的位置关系的模式图。以发热光原样不动的发光发布来连续打印DLT尺寸的用纸P时,定影带121中DLT尺寸的用纸P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温度就会过度上升。因此,通过遮蔽板133来一部分遮蔽卤素发热管123C的发热光,以降低到达定影带121的DLT尺寸的用纸P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里的卤素发热管123C的发热光。另外,卤素发热管123C的用纸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是以能够加热定影带121的A3T尺寸的用纸P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地来配置的,如果以发热光原样不动的发光发布来连续打印A3T尺寸的用纸P,定影带121中A3T尺寸的用纸P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温度就会过度上升。因此,通过遮蔽板133来遮蔽卤素发热管123C的发热光,以降低到达定影带121的A3T尺寸的用纸P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里的卤素发热管123C的发热光。
如此,通过遮蔽板133来遮蔽从卤素发热管123C对定影带121的发热光,尤其能够抑制连续通过纸张时对应于定影带121中各用纸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里的过度的温度上升,并且能够防止定影带121的热引起的劣化或损伤。这里,通过遮蔽板133来完全覆盖DLT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后,在使用DLT尺寸的用纸P来印刷时,从卤素发热管123C对应于定影带121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的部分也被遮蔽板133遮蔽了。因此,能够通过卤素发热管123C来加热定影带121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的领域显著变窄,就有可能导致所述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的加热不能充分进行,并在所述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处发生因定影温度不够而导致的定影不良。因此,作为遮蔽板133的形状,是在降低定影带121在DLT尺寸和A3T尺寸的用纸P的各自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的过度的温度上升的同时,能够抑制A3T尺寸的用纸宽度方向两端部中发生定影不良的形状。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地,在遮蔽板133里,用纸宽度方向上的DLT尺寸的用纸P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A3T尺寸的用纸P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的重叠部分里,形成有矩形装的切口部133a。图7(a)所示是图3(a)的A-A截面中通过卤素发热管123B的发热光来加热定影带121的加热范围的示意图。图7(b)所示是图3(a)的A-A截面中通过卤素发热管123C的发热光来加热定影带121的加热范围的示意图。这里,图3(a)的A-A截面是在定影带121的用纸宽度方向上,对DLT尺寸的用纸P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A3T尺寸的用纸P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的重叠的部分的截面图。

如图7(a)所示地,在定影带转动方向上的遮蔽板133的切口部133a和卤素发热管123B相向而对的范围中,从卤素发热管123B发出的发热光是通过切口部133a后来加热定影带121的。另一方面,在定影带转动方向上的遮蔽板133和卤素发热管123B相向而对的范围中,因为从卤素发热管123B发出的发热光被遮蔽板133遮蔽,定影带121就不会被来自于卤素发热管123B的发热光所加热。由此,在定影带121的用纸宽度方向上,在DLT尺寸的用纸P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A3T尺寸的用纸P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重叠的部分中,从卤素发热管123B发出的发热光就通过遮蔽板133以一定的比率得到遮蔽。因此,比起没有设置遮蔽板133的情况来,就能够降低DLT尺寸用纸印刷时的DLT尺寸的用纸P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过度的温度上升。如图7(b)所示地,在定影带转动方向上的遮蔽板133和卤素发热管123C相向而对的范围中,因为从卤素发热管123C发出的发热光被遮蔽板133遮蔽,定影带121就不会被来自于卤素发热管123C的发热光所加热。另一方面,在定影带转动方向上的遮蔽板133的切口部133a和卤素发热管123C相向而对的范围中,从卤素发热管123C发出的发热光是通过切口部133a后来加热定影带121的。由此,通过切口部133a,就能够由卤素发热管123C发出的发热光来加热定影带121的A3T尺寸的用纸P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因此,比起没有在遮蔽板133里形成切口部133a的情况来,因为能够在大范围内以卤素发热管123C来对定影带121的A3T尺寸的用纸P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进行加热,所以就能够抑制A3T尺寸用纸印刷时的A3T尺寸的用纸P的用纸宽度方向两端部中因定影温度不够而导致的定影不良。在这样的定影装置100中,在降低定影带121对应于各用纸尺寸(DLT尺寸或A3T尺寸等)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的过度的温度上升的同时,还能够抑制A3T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中发生的定影不良。以上说明是一例,本发明在下面的每一个方式中多获得特有的效果。(方式A)一种至少可以对DLT尺寸的用纸等的第一尺寸用纸和用纸宽度要比所述第一尺寸用纸大的A3T尺寸的用纸等的第二尺寸用纸进行通过纸张的定影装置100等的定影装置,其包括内部为中空的定影带121等的表面环状移动体,和与表面环状移动体的外周面抵接的加压辊122等的加压部件,和被配置在表面环状移动体的内周侧里、并借助于表面环状移动体与加压部件抵接后形成夹持部的夹持形成部件124等的夹持形成部件,和被配置在表面环状移动体的内周侧里,并通过发热管等的辐射热来加热表面环状移动体的卤素发热管123等的加热机构,和被设置在热源和表面环状移动体之间,并对辐射热进行遮蔽的遮蔽板133等的遮蔽部件,遮蔽部件在第一尺寸用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在用纸宽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里形成有切除部133a等的切口部。由此,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就能够在降低表面环状移动体对应于各用纸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的过度的温度上升的同时,还能够抑制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中发生的定影不良。(方式B)在(方式A)中,所述加热机构具有使得表面环状移动体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可以加热而在用纸宽度方向上改变加热领域的多个的热源,并且作为所述多个的热源,至少在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用纸宽度方向上,将用于加热第一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的卤素发热管123B等的第一端部热源,和用于加热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的卤素发热管123C等的第二端部热源,配置在表面环状移动体的表面移动方向中的互为不同的位置里,并 且遮蔽部件遮蔽从第一端部热源及第二端部热源分别朝向表面环状移动体所对应的各用纸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辐射热,并且切口部被形成在第一尺寸用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在用纸宽度方向上重叠的遮蔽部件的部分里。由此,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就能够在降低表面环状移动体对应于各用纸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的过度的温度上升的同时,还能够抑制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中发生的定影不良。(方式C) 在(方式B)中,所述第二端部热源位于比所述第一端部热源更靠表面环状移动体的表面移动方向下游侧里,并且,所述切口部是在用纸宽度方向上将所述遮蔽部件的表面环状移动体的表面移动方向下游侧的边缘切除成矩形状后形成的。由此,就能够通过第二端部热源来有效地加热表面环状移动体的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方式D)在(方式A)中,还包括有的保持部件140等的导向部件,其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面的两端部相向而对,并引导该定影部件以规定的轨迹来转动,其在遮蔽从所述热源对所述导向部件的热移动的位置里配置了所述遮蔽部件。由此,就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地,能够抑制所述导向部件的热劣化。(方式E)在(方式A)中,还包括有支撑125等的放热部件,其被设置为与所述遮蔽部件接触,并对该遮蔽部件传递来的热进行放热。由此,就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地,能够抑制因遮蔽部件过度的温度上升而导致的热劣化了。(方式F)在(方式A)中,所述遮蔽部件的加热机构侧表面的全反射率在80%以下。由此,就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地,能够抑制遮蔽部件的周边部件里因温度上升而导致的劣化。(方式G)在(方式A)中,所述遮蔽部件的耐热温度在400°C以上。由此,就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地,能够抑制遮蔽板133的温度上升而导致的劣化。(方式H)在(方式A)中,所述加热机构具有卤素发热管123A等的用纸中央部热源来加热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对应于用纸宽度方向中央部的领域,并且,从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用纸宽度方向来看时,用纸中央部热源和第一端部热源及第二端部热源分别称为顶点后形成三角形,并且,比起用纸中央部热源和第一端部热源来,是将第二端部热源配置在位于夹持形成部件一侧里。由此,就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地,在使用频率高的尺寸的用纸的印刷时,能够使得从热源到环状带的传热效率优先。(方式I)一种包括有感光体鼓2 0等的像载置体,和在像载置体上形成潜像的光写入装置8等的潜像形成机构,和使用调色剂对所述潜像显影并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装置40等的显影机构,和将所述调色剂像从所述像载置体上转印到记录媒介上的转印装置71等的转印机构,和将被转印到所述用纸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到用纸里的定影装置100等的定影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000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所述定影机构,包括有(方式A)所述的定影装置。由此,就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地,能够在降低表面环状移动体对应于各用纸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中的过度的温度上升的同时,还能够抑制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中发生的定影不良。下面,对于将包括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适用到彩色图像形成装置I里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I包括有装置本体2、光写入装置3、处理组件4、转印装置5、带清洁装置6、片材供送装置7、排纸盘8、对位辊对9、定影装置10等。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I是以由像载置体组成的感光体鼓被并列设置后的串列型构造来构成的,所述像载置体形成分别对应于黄色(Y)、青色(C)、品红色(M)、黑色(K)等各色的颜色分解后的颜色的图像。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不局限于串列型构造,也可以是其他的构造。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不局限于彩色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是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是复印机或传真机装置。装置本体2是由收容了各构成要素的框体来构成的,对于作为被收容在片材供送装置7里的记录媒介的用纸P进行搬送的搬送路径R形成在框体内部里。在装置本体2的排纸盘8的下部里,可以装卸地安装了充填有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等各色的调色剂的调色剂罐2aY、2aC、2aM、2aK。另外,在装置本体2的内部里设置了未图示的废调色剂收容器,在其进口部里连接有调色剂移送软管,从调色剂移送软管进入的废调色剂得到收容。光写入装置3包括了作为光源的未图示的半导体激光、耦合透镜、f Θ透镜、环形透镜、折返透镜以及转动多面镜等。该光写入装置3被构成为将对应于每一种颜色的写入光Lb照射到处理组件4里后在处理组件4里形成静电潜像。包含在所照射的激光里的图像情报是由将所需的全彩色图像分解为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等各色情报后的单色的图像情报来构成的。处理组件4由处理组件4Y、4C、4M、4K等4个处理组件构成。处理组件4Y包括有感光体鼓4d、带电辊4r、显影装置4g、清洁刮板4b。该处理组件4Y是依次执行带电、光写入、显影、转印、清洁及除电后来构成的。在该处理组件4Y中,首先是通过带电辊4r来将静电积蓄到感光体鼓4d里后进行带电,并在通过光写入装置3对带电后的感光体鼓4d的表面的光写入后,在感光体鼓4d里形成由静电图样构成的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显影装置4g将黄色调色剂附着到感光体鼓4d上的静电潜像里即显影后来形成调色剂像,并对转印装置5进行形成有调色剂像的转印。然后,通过清洁刮板4b来除去感光体鼓4d上残留的调色剂,再进一步地对残留在感光体鼓4d上的静电进行除去的除电后,准备下一次的转印。感光体鼓4d是在圆筒形的表面里设有由无机或有机的感光体构成的感光层,带电棍4r被配置为邻接于感光体鼓4d,并通过与感光体鼓4d之间的放电来使得感光体鼓4d带电。显影装置4g包括了供给黄色调色剂的供给部分和使得黄色调色剂附着到感光体鼓4d里的显影部分。清洁刮板4b包括了具有橡胶等的弹性力的带状部件和刷等的调色剂除去部件。显影装置4g可以装卸地被收容在装置本体2里。
·
处理组件4C、4M、4K也分别与处理组件4Y同样地构成,处理组件4C将青色的调色剂像、处理组件4M将品红色的调色剂像、处理组件4K将黑色的调色剂像,分别转印到转印装置5里。转印装置5包括有转印带5a、驱动辊5b、从动辊5c、一次转印辊5d、二次转印辊
5e0转印带5a由没有末端即环状的带构成,以被施加有张力的状态来架设在驱动辊5b和从动辊5c之间。另外,转印带5a通过驱动辊5b及从动辊5c可以在图中箭头Al的方向里转动,即被构成为可以环绕移动。一次转印棍5d包括了借助于转印带5a来按压处理组件4Y的感光体鼓4d的一次转印辊5dY,和同样地按压处理组件4C、4M、4K的感光体鼓4d的一次转印辊5dC、5dM、5dK。在处理组件4Y、4C、4M、4K和被按压的转印带5a的接触部分里,分别形成有一次转印夹持。二次转印辊5e通过借助于转印带5a的外周面来按压后,对驱动辊5b进行推压,并在二次转印辊5e和转印带5a的接触部分里,形成了二次转印夹持。带清洁装置6被配置在二次转印夹持和处理组件4Y之间。该带清洁装置6包括了在二次转印夹持中转印时除去残留在转印带5a的外周表面里的调色剂的调色剂除去部件(未图示),和将除去的废调色剂移送到废调色剂收容器里的调色剂移送软管。
片材供送装置7被配置在装置本体2的下部里,包括有收容用纸P的供纸卡盒7a,和供纸辊7b。在片材供送装置7中,从供纸卡盒7a通过供纸辊7b来的用纸P是被一页一页地取出后送到搬送路径R里的。排纸盘8被配置在光写入装置3的上方的装置本体2的上部里,包括有收容被记录了的用纸P的盘8a,和一对排纸棍8b。在排纸盘8里,是通过一对排纸辊Sb来将搬送路径R排出的用纸P —页一页地依次重叠地载置到盘8a里的。对位辊对9具有一对辊,被构成为对通过片材供送装置7的供纸辊7b送出后在搬送路径R里的用纸P的搬送进行调节。在搬送路径R上的对位辊对9和供纸辊7b之间,未图示的对位传感器被配置在装置本体2里后来对用纸P的先端部分的通过进行检测。当该对位传感器检测到用纸P的先端部分的通过后,经过规定时间,用纸P就碰触到对位辊对9里后作一旦停止。该对位辊对9以规定的时机将被碰触的用纸P夹入后转动,并搬送至二次转印夹持。作为规定的时机可以例举有通过转印带5a的转动,以全彩色来重叠后的调色剂图像被搬送至二次转印夹持的位置里的时机。定影装置10如图9所示地,包括有定影带21、加压辊22、发热管23、反射部件24、夹持形成部件25、支持部件26、分离部件27、一对保持部件28、一对保护部件29等。定影装置10还包括了收容这些各构成要素的框体31,和将保持部件28固定到框体31里的螺栓32,以及对定影带21中的定影温度等进行温度控制的未图示的控制部,并被构成为可以装卸在装置本体2里。在该定影装置10中,被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用纸P是在通过形成在定影带21和加压辊22之间的夹持部N 时被加热及加压后,来使得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用纸P里。然后,用纸P在从夹持部N被排出时从定影带21分离,并经过搬送路径R来朝向排纸辊Sb被搬送。定影带21如图10所示地,包括了带底材21a、形成在带底材21a的外周面里的弹性层21b,以及形成在弹性层21b的外周面里的脱模层21c。定影带21的厚度形成在Imm左右并具有可挠性。定影带21在通过其外周面的用纸P的宽度方向里形成为细长型,并且,垂直于宽度方向的截面被形成为直径在25mm左右的环状。还有,在定影带21中,也可以是没有弹性层21b的构造。没有弹性层21b时的定影带21的热容量变小,从而能够提高热响应性及节能性。定影带21中的前述直径对应于定影装置10的设定诸要素后,以15-120mm左右的范围内的尺寸来被适当地选择。定影带21如图9所示地,是随着加压辊22的箭头BI方向的转动被连带转动后,沿着箭头B2方向里转动的。也就是说,定影带21是以加压辊22为驱动源的。通过定影带21及加压辊22的转动,用纸P就在箭头B3方向进入夹持部N,并从夹持部N被排出了。带底材21a是具有所需机械强度的材料,例如可以由镍(Ni)、不锈钢(SUS)等的金属材料或聚酰亚胺(Polyimide)等的树脂材料来形成,并具有20-100 μ m左右的厚度。也就是说,是以厚度较小的金属膜材或树脂膜材来形成的。弹性层21b由硅酮橡胶(Q)或氟素橡胶(FKM)等的橡胶材料来形成,并具有20-900 μ m左右的厚度。通过设置该弹性层21b,在将热及压力施加到通过夹持部N的用纸P里时,因为用纸P及定影带21的表面里的凹凸而导致的加压力及热传导的不均匀就得到
了改善。也就是说,在将用纸P上的未定影图像压碎后定影到用纸P里时,会产生带表面的微小的凹凸被转印到图像里后在图像的全黑部里留下橘皮状的光泽不均(橘皮图像)的问题。当弹性层21b被设定在例如100 μ m以上时,通过弹性层21b的变形,微小的凹凸就会被吸收,从而就能够解决这种橘皮图像的课题。脱模层21c是相对于用纸P及调色剂图像为剥离性高的材料,也就是说,具有在调色剂或金属模等的制品的表面中不会引起对方材料的粘着或附着的性质,即具有良好的脱模性的材料来形成的。作为具有良好的脱模性的材料,具体地可以例举有PFACTetraFluoro ethylene-perfluoro Alkylvinyl ether copolymer)> PTFE (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PEI (Poly Ether Imide)、PES (Poly Ether Sulphone)等的树脂材料。该脱模层21c以1-200 μ m的厚度来形成。加压辊22如图9所示地,包括了由芯棒构成的辊22a、形成在辊22a的外周面里的弹性层22b,以及形成在弹性层22b的外周面里的脱模层22c。该加压辊22被构成为通过设置在装置本体2内的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输出的驱动力来转动。该驱动机构例如是通过马达等的驱动部和减速齿轮等的减速部来构成的。另外,该加压辊22通过未图示的加压部件被加压到定影带21侧里,并通过弹性层22b被按压后的弹性变形来构成夹持部N的一部分。辊22a具有所需的机械强度,并由导热性良好的碳素钢材(如SC、STKM)或铝材(AL)等的金属材料构成后形成 为实心的圆柱形。还有,棍22a也可以形成为中空的圆筒形,并在内部里设置卤素发热管等的热源后,通过该热源借助于辊22a、弹性层22b、脱模层22c来加热通过夹持部N的用纸P。弹性层22b与定影带21的弹性层21b同样地,是由硅酮橡胶(Q)或氟素橡胶(FKM)等的合成橡胶来形成的。该合成橡胶是以比较硬质没有发泡的实心橡胶来构成的。在辊22a的内部里,在以不设置热源的构造来构成时,也可以是以该合成橡胶发泡后的发泡弹性层即海绵橡胶来构成。该海绵橡胶因为在内部里具有气泡,绝热性就得到提高,被加热后的定影带21的热不容易传递到加压辊22里,也就是说,因为热量不容易被夺走而能够进一步地实现节能化。脱模层22c与定影带21的弹性层21b同样地,也就是说,在具有良好的脱模性的同时,是由具有提高弹性层22b的耐久性的功能,并且导热率高耐久性好的材料来形成的。例如,可以采用PFA或者涂敷了由PFA或PTFE构成的氟素树脂涂料的,或形成有硅酮橡胶层或氟素橡胶层的材料。发热管23是在定影带21的内周侧,并在从定影带21隔离的位置处被固定在框体31里的。该发热管23是通过具有单一的发光领域来以辐射热直接加热定影带21的公知的热源构成的。作为该热源是由辐射热发热管来构成的,可以例举有直接利用卤素灯的卤素加热管、由将碳纤维密封到惰性气体里后的石英管构成炭加热管、在陶瓷内部里埋入电阻配线后构成的陶瓷加热管等。对发热管23的通电及不通电的控制是由前述的控制部来进行的。
反射部件24如图10所示地,包括有被固定在框体31里的固定部24a、将发热管23放射出的辐射热朝向定影带21的内周侧反射的反射面部24b、覆盖支持部件26的罩盖部24c。固定部24a被形成在纸张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里,并在两端部中借助于保持部件28被固定在框体31里。反射面部24b位于支持部件26和发热管23的之间,并被配置在与发热管23相向而对的一侧里,具有围住发热管23地在中央部处弯曲的弯曲面。罩盖部24c被构成为对支持部件26在支持部26a的反对侧里开口的开口部分的用纸宽度方向的大致全体进行覆盖。通过该反射部件24,来自于发热管23的辐射热等引起的支持部件26被加热后的多余的热量消耗就得到抑制。还有,以在支持部件26的收容部26b的内周面里进行镜面处理来代替设置反射部件24后,也能够获得同样的反射效果。通过绝热材料来形成对发热管23传递来的热进行绝热的支持部件26的收容部26b的内周面侧时,也能够获得发热管23的绝热效果。夹持形成部件25在通过夹持部N的用纸P的宽度方向里形成为细长型,并且,而与宽度方向正交 的截面被形成为大致的长方形,并包括有定影带21 —边接触一边移动(滑动)的滑动面部25a,和与支持部件26连结的连结部25b。该夹持形成部件25被配置在定影带21的内周侧里,并被固定在框体31里。滑动面部25a具有形成在夹着定影带21和加压辊22相向而对的一侧里的平坦面。定影带21是通过加压辊22的加压力来接触到该平坦面里的。另外,在加压辊22对定影带21加压时,主要是弹性层22b被按压后沿着滑动面部25a的平坦面来变形到平坦里的。该加压辊22变形到平坦里的部分就构成了具有规定的夹持宽度的夹持部N。还有,滑动面部25a虽然是以具有平坦面的构造来构成,但也可以通过平坦面以外的构造来构成。例如,也可以将滑动面部25a构成为从加压辊22来看时,是具有向定影带21侧里凹进去后形成的弯曲面的构造。在具有这种弯曲面的构造的时候,由于通过夹持部N的用纸P的先端的排出方向会向加压辊22侧里倾斜,所以就容易从定影带21分离,因而就能够抑制用纸P在搬送途中所发生的堵塞(即堵纸)。支持部件26如图12、图13 (a)、图13(b)所示地,与夹持形成部件25同样地在用纸P的宽度方向里形成为细长型,并且,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截面是在发热管23侧里开口后来形成的。该支持部件26具有对夹持形成部件25进行支持的支持部26a,和在开口侧里收容发热管23及反射部件24的收容部26b,以及在两端部中被安装在框体31里的安装部26c。支持部件26被连结在夹持形成部件25的连结部25b里,并将夹持形成部件25支持为不会因加压辊22的加压力而在用纸宽度方向里弯曲。因此,夹持形成部件25通过支持部件26就可以在用纸P的宽度方向上获得均匀的夹持宽度。该支持部件26和夹持形成部件25同样地被配置在定影带21的内周侧里后,通过安装部26c来安装到框体31里,并通过未图示的缔结件来缔结到框体31里。分离部件27如图9、图12所示地,包括有分离板41、在分离板41的两端部将分离板41支持为可以转动的一对支持轴42,以及用于将分离板41按压到定影带21里而设置的未图示的推压弹簧。分离板41包括一对支持部41a、分离部41b及位置确定部41c。一对支持部41a被分别设置在分离板41的两端部里,并通过支持轴42来支持。分离部41b形成为平板状,并在通过了夹持部N的用纸P的先端处,使得用纸P从定影带21分离。位置确定部41c被分别设置在分离板41的两端部里,如图9所示,其先端部分是弯曲地形成后来接触到定影带21里,并通过该弯曲部分与定影带21的接触来确定分离板41的姿势。保持部件28如图14、图15所示地,具有法兰部51、底端部52、第一突出部53及第二突出部54,并且,各构成要素被形成为一体。该保持部件28在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即,是由超级工程塑料来形成的。作为该超级工程塑料可以例举有PPS(Polypheny -1ene sulfide)、PAI (Polyamide Imide) > PEEK (Polyetheretherketone)等的树脂材料。法兰部51被形成为平板状,形成有用于安装到框体31里的安装孔51a、51b,并在该安装孔51a、51b里分别插通有图9所示的螺栓32。在该法兰部51里形成有在第一突出部53的反对侧里突出的突起部51c,通过该突起部51c来确定将保持部件28安装到框体31里时的位置。底端部52被形成为从法兰部51向用纸P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里环状地突出,并在安装保护部件29后,与保护部件29—起对定影带21向用纸P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第一突出部53被形成为从底端部52向用纸P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里环状地突出,具有作为对定影带21的用纸宽度方向的两端侧进行引导的移动导向的作用。在第一突出部53及底端部52里,形成有在安装孔51a、51b的反对侧里的切口部52a,并如图12所示地,在该切口部52a的内侧里插入并保持有夹持形成部件25及支持部件26的各纟而部。因此,夹持形成部件25及支持部件26通过该保持部件28,在各两端部处被保持在框体31里。第二突出部54是第一突出部53的先端的一部分朝向用纸P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里进一步突出后形成的。另外,第二突出部54如图12所示地,被设置在与分离部件27中的分离板41的位置确定部41c相向而对的位置里。另外,该第二突出部54如图14所示地,相对于夹持部N被形成为位于比定影带21的转动方向中的夹持形成部件25更靠前方侧里,所述定影带21的转动方向是在箭头B3方向进入并从夹持部N被排出的用纸P的前进方向,同时还被安装在框体31里。另外,该第二突出部54如图10所示地,形成在对来自于发热管23的辐射热进行反射而与发热管23相向而对地被配置的反射部件24的背侧,即,位于与反射部件24和发热管23相向而对的反射面部24b反对的反对侧里。另外,该第二突出部54形成在支持部件26的背侧,即,位于与支持部件26和发热管23相向而对的收容部26b反对的反对侧里。该第 二突出部54具有与第一突出部53的摩擦系数不同的摩擦系数。具体来说是,第二突出部54的静摩擦系数及动摩擦系数被形成为分别小于第一突出部53的静摩擦系数及动摩擦系数。第二突出部54的摩擦系数也可以通过在与分离部件27中的分离板41的位置确定部41c相向而对的对向面部里涂敷氟素树脂(Fluorocarbon Polymers),来形成为小于第一突出部53的摩擦系数。另外,第二突出部54的摩擦系数也可以通过采用摩擦系数小于第一突出部53的摩擦系数的材料来形成第二突出部54的前述对向面部。也可以是将通过采用摩擦系数小于第一突出部53的摩擦系数的材料来形成的部件埋入或粘帖到前述的对向面部里后来形成。保护部件29如图10、图12所示地,是由中央部里具有贯通孔29a的圆盘来形成的,并在该贯通孔29a里插入了保持部件28的第一突出部53及第二突出部54。保护部件29被安装在保持部件28的底端部52里后,与底端部52 —起对定影带21朝向用纸P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在该保护部件29的平坦的侧面里,因为是随着定影带21的端部的碰触而一边接触一边转动的,所以是由较有弹力性、摩擦系数较小的表面平滑的材料来形成的。框体31如图12所示地,包括有对夹持形成部件25、支持部件26及保持部件28的右侧进行支持的右侧板31a,以及对夹持形成部件25、支持部件26及保持部件28的左侧进行支持的未图示的左侧板。另外,该框体31具有连结右侧板31a及左侧板的连结板,并且这些构成要素是被一体化的。在该框体31里设置了未图示的把手部,通过操作该把手部,就能够从图8所示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I的装置本体来装卸定影装置10 了。另外,遮蔽部件的构成也能够适用于定影装置。S卩,如图11所示地,同样可以设置如图3等所不的遮蔽板133和切口部133a,并具有如图3等所不的的功能和效果。同时,可以用图5、图6中的卤素发热管123来代替图11所示的发热管23,将图11所示的分离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适用到图2、图6的构成中。另外,图3等所示的遮蔽板133也可以适用到单侧基准的定影装置里。接着,参照图8来对上述彩色图像形成装置I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当彩色图像形成装置I中的成像动作开始时,各处理组件4Y、4C、4M、4K的感光体鼓4d就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在图中顺时针转动方向里被转动驱动,并且,各感光体鼓4d的表面通过带电辊4r被均匀带电为规定的极性。当来自于光写入装置3的激光分别照射到被带电的各感光体鼓4d的表面里后,就在各感光体鼓4d的表面里形成了静电潜像。这时,在各感光体鼓4d里光写入的图像情报是将所希望的全彩色图像分解成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等的颜色情报后的单色的图像情报。在这样形成的感光体鼓4d上的静电潜像里,通过各显影装置4g供给的调色剂,静电潜像就作为调色剂图像被显像化(可视像化)了。通过驱动辊5b在图的反时针转动方向里的转动驱动,转印带5a就在图的箭头所示方向里被移动驱动了。另外,在各一次转印辊5d里,被施加了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经稳定电压或稳定电流控制的电压。由此,就在各一次转印棍5d和各感光体鼓4d之间的一次转印夹持中形成了转印电场。然后,形成在各处理组件4Y、4C、4M、4K的感光体鼓4d里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形成在上述一次转印夹持中的转印电场,被依次重叠地转印到了转印带5a上。这样,就在转印带5a的表面里载置了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了。另外,附着在上述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后的各感光体鼓4d的表面里的残留调色剂会通过清洁刮板4b来除去 ,然后,各感光体鼓4d的表面上的电荷通过未图示的除电装置来除去,即受到了除电作用后,其表面电位就被初始化并准备下一次的图像形成。另外,相对于形成在各感光体鼓4d上的静电潜像,当通过显影手段来附着调色剂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动作开始时,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I的下部中,供纸辊7b就开始转动驱动。通过该转动驱动,被收容在片材供送装置7里的用纸P就被送出到搬送路径R里。被送出到搬送路径R里的用纸P通过对位辊对9来对准时机后,被送到二次转印辊5e和与其相向而对的驱动辊5b之间的二次转印夹持里。这时,在二次转印辊5e里被施加有与转印带5a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带电极性相反的转印电压,由此,就在二次转印夹持里形成了转印电场。然后,通过形成在二次转印夹持里的转印电场,转印带5a上的调色剂图像就被一起转印到用纸P上了。转印有作为未定影图像的调色剂图像的用纸P被搬送去定影装置10,并通过定影带21和加压辊22来加热加压用纸P后对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当用纸P被搬送去定影装置10时,发热管23的辐射热就直接传递到定影带21里。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用纸P通过未图示的分离机构从定影带21被分离后,再通过排纸辊8b被排出到排纸盘8的盘8a里。另外,残留在转印后的转印带5a上的调色剂通过带清洁装置6被除去,被除去的调色剂被搬送回收到废调色剂收容器里。以上的说明虽然是在用纸P里形成全彩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但也可以使用四个处理组件4Y、4C、4M、4K中的某一个来形成单色图像,或使用两个或三个处理组件来形成双色或三色的图像。在该定影装置10中,如图16(a)所示地,用纸P通过分离部件27有时会不从定影带21上被分离,而是在夹持部N的搬送方向的前方侧中堵塞,即发生堵住。这时候,就要执行由用户进行的除去堵住的用纸P的堵纸处理。在该处理中,分离部件27被除去的用纸P牵拉后,就如图16 (b)所示地,分离部件27会离开定影带21。当该用纸P被除去时,如图16(c)所示地,因为设置在分离部件27里的推压弹簧的回复力,就会发生分离部件27的位置确定部41c快速碰触到定影带21里的再接触的情况。然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10中,因为保持部件28的第二突出部54是与分离部件27的位置确定部41c相向而对地被设置的,所以,当位置确定部41c对定影带21的再接触时,就能够通过第二突出部54来承受定影带21。其结果是,通过保持部件28的第二突出部54就缓和了对定影带21的再接触所引起的冲击。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10因为是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所以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10包括有定影带21、加压辊22、发热管23、夹持形成部件25、支持部件26、一对分离部件27及一对保持部件28。然后,保持部件28在第一突出部53及第一突出部53的先端的一部分朝 着宽度方向的中央里进一步突出的同时,具有与分离部件27的位置确定部41c相向而对的第二突出部54。通过该构成,就能够获得以往的定影装置中发生的定影带的折曲或塑性变形的问题得到解决的效果。也就是说,在以往的定影装置中,在进行前述的堵纸处理时,当分离部件通过浮起的推压弹簧的回复力对定影带再接触时,回复力可能引起定影带的折曲或塑性变形。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10中,因为相对于该再接触的部分而在保持部件28里设置了与分离部件27的位置确定部41c相向而对的第二突出部54,在再接触时,通过第二突出部54就缓和了对定影带21的再接触导致的冲击。其结果就是,能够获得防止以往的定影装置中发生的定影带的折曲或塑性变形等损伤发生的效果。另外,由于保持部件28的第二突出部54被配置在定影带21的转动方向中比夹持形成部件25的更为前方侧里,当定影带21被驱动时,就避免了第二突出部54和定影带21的接触。也就是说,由于比定影带21的转动方向上的夹持形成部件25的更为前方侧是通过加压辊22被推出的一侧,所以定影带21的张力(N)就比较低,即是松弛的一侧。由于定影带21在这样的松弛状态下转动,定影带21就不会与第二突出部54较强地接触。其结果是,由于定影带21和第二突出部54的接触导致的摩擦力(N)减少,定影带21的转动阻力就减小,从而能够获得可以对转动定影带21的扭矩(N.m)的上升进行抑制的效果。另外,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10中,该第二突出部54如图10所示地,是形成在反射来自于发热管23的辐射热的反射部件24相对于发热管23的一侧的背侧里。其结果是,由于来自于发热管23的辐射热不会直接传递到第二突出部54里,就不需要将保持部件28选择为具有高耐热性的材料,从而获得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并能够选择低价且成型性更好的材料的效果。另外,由于发热管23的辐射热不会直接传递到第二突出部54里,所以就可以获得提高保持部件28的耐久性的效果。`另外,该第二突出部54被形成在支持部件26的里侧,即,位于和支持部件26与发热管23相向而对的收容部26b相反的反对侧里。其结果是,与反射部件24同样地,由于来自于发热管23的辐射热不会直接传递到第二突出部54里,就不需要将保持部件28选择为具有高耐热性的材料,从而提高了设计的自由度,并能够选择低价且成型性更好的材料。另外,即使是以通过在支持部件26和发热管23相向而对的面里涂敷或粘帖具有反射效果的材料等的镜面处理而形成的构造来代替反射部件24,因为设有支持部件26,所以从发热管23来的辐射热也不会被直接传递到第二突出部54里。因此,由于发热管23的辐射热不会被直接传递到第二突出部54里,就可以获得提高保持部件28的耐久性的效果。另外,第二突出部54的静摩擦系数及动摩擦系数在第二突出部54以外的部位是通过例如氟素树脂涂敷等的表面处理或不同材料,来形成为小于第一突出部53的静摩擦系数及动摩擦系数的。其结果是,与具有通常的设计值的定影带21不同的定影带被安装后,即使定影带21与第二突出部54接触,并且定影带21被施加有扭曲方向的力,由于前述的摩擦系数小于其他的部位,所以就不会在定影带21里发生扭曲。因此,就可以获得定影带21平滑地转动,并提高定影带21的耐久性的效果。另外,即使定影带21和第二突出部54接触,由于第二突出部54的摩擦系数小于其他部位,所以就能够获得定影带21的转动阻力减小,并能够对转动定影带21的扭矩(N.m)的上升进行抑制的效果。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I因为包括了定影装置10,所以就具有能够防止以往的堵纸处理时发生的定影带的折曲或塑性变形等损伤的发生的效果,并获得具有高耐久性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另外,由于定影装置10的保持部件不需要选择为具有高耐热性的材料,从而提高了设计的自由度,并能够选择低价且成型性更好的材料,所以就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来获得设计自由度高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另外,由于定影装置10的保持部件28的摩擦系数小,所以就可以获得定影带21的耐久性得到提高,并且耐久性较高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还有,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除了前述各实施方式所示之外,还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

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12年02月09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2-026628,和2012年11月30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2-262077,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权利要求
1.一种至少可以对第一尺寸用纸和用纸宽度要比所述第一尺寸用纸大的第二尺寸用纸进行通过纸张的定影装置,其包括: 表面环状移动体,其内部为中空; 加压部件,其与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外周面抵接; 夹持形成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内周侧里,并借助于该表面环状移动体与所述加压部件抵接后形成夹持部; 加热机构,其被配置在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内周侧里,并通过辐射热来加热该表面环状移动体; 遮蔽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热源和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之间,并对所述辐射热进行遮蔽,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件在所述第一尺寸用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所述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在用纸宽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里形成有切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机构具有使得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可以加热而在用纸宽度方向上改变加热领域的多个的热源,并且作为所述多个的热源,至少在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用纸宽度方向上,将用于加热第一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的第一端部热源,和用于加热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两端部的第二端部热源,配置在表面环状移动体的表面移动方向中的互为不同的位置里, 并且所述遮蔽部件遮蔽从所述第一端部热源及第二端部热源分别朝向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所对应的各用纸尺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辐射热, 并且所述切口 部被形成在所述第一尺寸用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所述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在用纸宽度方向上重叠的所述遮蔽部件的部分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部热源位于比所述第一端部热源更靠表面环状移动体的表面移动方向下游侧里, 并且,所述切口部是在用纸宽度方向上将所述遮蔽部件的表面环状移动体的表面移动方向下游侧的边缘切除成矩形状后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包括: 导向部件,其与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用纸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内周面相接地被设置,并引导该表面环状移动体以规定的轨迹做表面移动, 其特征在于,配置有所述遮蔽部件来遮蔽从所述加热机构对所述导向部件的辐射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热部件,其被设置为与所述遮蔽部件接触,并对该遮蔽部件传递来的热进行放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件的加热机构侧表面的全反射率在8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件的耐热温度在400°C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机构具有用纸中央部热源来加热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对应于用纸宽度方向中央部的领域,并且,从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用纸宽度方向来看时,所述用纸中央部热源和所述第一端部热源及第二端部热源分别称为顶点后形成三角形,并且,比起所述用纸中央部热源和所述第一端部热源来,是将所述第二端部热源配置在位于夹持形成部件一侧里。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像载置体; 潜像形成机构,其在像载置体上形成潜像; 显影机构,其使用调色剂对所述潜像显影并形成调色剂像; 转印机构,其将所述调色剂像从所述像载置体上转印到记录媒介上; 定影机构,其将被转印到所述记录媒介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到所述记录媒介里, 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定影机构,包括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
10.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 定影部件,其被构成为可以转动,并对记录媒介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 热源,其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加热; 加压部件,其通过外周侧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加压; 夹持形成部件,其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侧处与所述加压部件相向而对后形成夹持; 分离部件,其将通过所述夹持的所述记录媒介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 保持部件,其对所述定影部件垂直于所述记录媒介的搬送方向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进行保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从底端开始朝向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里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并且,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先端的一部分朝着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里进一步突出的同时,具有与所述分离部件相向而对的第二突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里具有确定所述分离部件的分离位置的位置确定部,并且,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二突出部被配置为与所述位置确定部相向而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二突出部被配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转动方向上的比所述夹持形成部件更为前方侧里。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被配置为与所述热源相向而对的反射部件来反射来自于所述热源的辐射热,并且,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和所述反射部件与所述热源相向而对一侧相反的反对侧里。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支持所述夹持形成部件的支持部件,并且,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和所述支持部件与所述热源相向而对一侧相反的反对侧里。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二突出部被形成为与所述第一突出部不同的摩擦系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第 二突出部具有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向而对的对向面部,并在所述对向面部里涂敷有氟素树脂。
1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何一项所 述的定影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在降低表面环状移动体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的过度的温度上升的同时,能够在通过纸张宽度领域端部处抑制定影不良的发生。定影装置(100)包括表面环状移动体(121)、加压部件(122)、夹持形成部件(124)、加热机构(123)、遮蔽部件(133),并在第一尺寸用纸的非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和第二尺寸用纸的通过纸张宽度领域在用纸宽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里形成有切口部(133a)。定影装置(10)通过设置在两端部对定影带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的构造,来防止分离部件引起的定影带的变形或损伤的发生。其包括定影带(21)、加压辊(22)、发热管(23)、反射部件(24)、夹持形成部件(25)、支持部件(26)、分离部件(27)、保持部件(28),所述保持部件(28)具有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3246192SQ20131004257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9日
发明者小川祯史, 佐藤雅彦, 吉川政昭, 吉永洋, 石井贤治, 内谷武志, 高木启正, 岩谷直毅, 瀬下卓弥, 今田高广, 后藤创, 长谷岳诚, 斋藤一哉, 下川俊彦, 汤浅周太郎, 川田哲平, 吉浦有信, 山地健介, 铃木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