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101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处理装置,其可以防止纸张装载部件的破损以及脱落。该后处理装置具有:第1装载部,其装载记录材料;延长部件,其与所述第1装载部的一端侧连结,对所述记录材料进行支撑;以及第2装载部,其将多张记录材料作为记录材料摞而装载,配置为能够沿与所述记录材料摞的排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移动,所述延长部件,以不能向与所述第2装载部接近的方向旋转、且能够向与所述第2装载部远离的方向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第1装载部连结。
【专利说明】 后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已知一种片材装载托盘,其由装载片材的片材装载部、安装在该片材装载部上的辅助托盘部、以及将片材装载部和辅助托盘部可转动地结合的铰链部构成,通过使辅助托盘部转动,从而可以扩大能够装载的片材的全长,该片材装载托盘由将铰链部作为转动轴的凸起部、以及可转动地支撑该凸起部的轴承部构成,由弹性体形成凸起部
[0003](专利文献I)。
[0004]已知一种纸张托盘驱动装置,其具有:上下驱动单元,其用于使纸张托盘向上下方向移动;电动机,其用于将纸张托盘向上下方向驱动;以及传递机构,其将电动机的旋转向上下方向传递,在该纸张托盘驱动装置中,传递机构具有:蜗杆,其通过电动机而旋转;蜗轮,其能够与蜗杆啮合且能够沿轴向移动;与蜗轮同轴的齿轮;以及预紧单元,其进行预紧,以使蜗杆和蜗轮能够啮合,该传递机构在蜗轮和齿轮上设置有能够沿旋转方向嵌合且能够沿轴向脱离的凹部和凸部
[0005](专利文献2)。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 - 167547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 - 1861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纸张装载部件的破损以及脱落的后处理装置。
[000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I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I装载部,其装载记录材料;延长部件,其与所述第I装载部的一端侧连结,对所述记录材料进行支撑;以及第2装载部,其将多张记录材料作为记录材料摞而装载,配置为能够沿与所述记录材料摞的排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移动,所述延长部件相对于所述第I装载部连结,不能向与所述第2装载部接近的方向旋转、且能够向与所述第2装载部远离的方向旋转。
[0010]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中,具有:支撑轴,其设置在所述第I装载部上,可旋转地连结所述延长部件;以及孔,其形成在所述延长部件的一端侧,使所述支撑轴插入,所述支撑轴由至少一部分具有圆筒剖面形状的第I支撑轴部、和具有双D型切口剖面形状的第2支撑轴部构成,所述孔具有:第I连结部,其具有使所述第I支撑轴部插入的凹部剖面形状;以及咬合脚部,其使所述第2支撑轴部插入。
[0011]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或2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中,所述第2支撑轴部的所述双D型切口剖面形状的切口面,以所述延长部件不能向接近所述第2装载部的方向旋转地与所述第I装载部连结的状态作为基准位置,在所述延长部件的旋转方向上形成在大于或等于90度的范围内。
[0012]发明的效果
[0013]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纸张装载部件的破损以及脱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I的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2 Ca)是在纸张的排出侧观察的后处理装置200主体的斜视图,(b)是将延长托盘TRlb与上部托盘主体TRla连结的状态的斜视图。
[0016]图3是上部托盘主体TRla的斜视图。
[0017]图4 (a)是延长托盘TRlb的斜视图,(b)是连结孔部241R、241L的放大图。
[0018]图5是用于说明上部托盘主体TRla和延长托盘TRlb的连结方法的要部剖面图。
[0019]图6是上部托盘TRl的剖面示意图,(b)是表示使上部托盘TRl向与装载托盘TR2远离的方向旋转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7 Ca)是后处理装置200的斜视图,(b)是表示使上部托盘TRl向与装载托盘TR2远离的方向旋转的状态的斜视图。
[0021]图8是后处理装置300的斜视图。
[0022]图9是上部托盘TR100的纸张装载面侧的斜视图。
[0023]图10是用于说明上部托盘TR100的旋转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11是在纸张的排出侧观察的对比例的后处理装置400主体的斜视图。
[0025]符号的说明
[0026]I…图像形成系统
[0027]2…图像形成装置
[0028]3…纸张处理装置
[0029]10…控制装置
[0030]20…送纸装置
[0031]30…感光体单元
[0032]40…显影装置
[0033]50...转印装置
[0034]60…定影装置
[0035]69…排出辊对(图像形成装置2)
[0036]100…输送装置
[0037]200、300、400…后处理装置
[0038]210…汇集托盘
[0039]220…装订机构
[0040]TR1、TR10、TR100…上部托盘
[0041 ]TRla, TRlOa, TRlOOa…上部托盘主体
[0042]TRlb、TR10b、TRlOOb…延长托盘
[0043]234…支撑轴
[0044]235…双D型切口面
[0045]236…支撑部
[0046]241R、241L…连结孔部
[0047]242…咬合脚部
[0048]243…旋转支撑部
[0049]301…脚部(上部托盘主体)
[0050]301a…前端部(脚部)
[0051]302…旋转支承部(后处理装置主体)
[0052]TR2、TR2O…装载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下面,参照附图,举出下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具体例子,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具体例子。
[0054]另外,在使用以下附图的说明中,附图是示意性的,应注意到各尺寸的比例等与现实不同,为了容易理解,适当省略了除了在说明中所需的部件以外的图示。
[0055]此外,为了使以后的说明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前后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左右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上下方向设为Z轴方向。
[0056]“第I实施方式”
[0057]( I)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动作
[0058]图1是表示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I的概略结构图。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I具有: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2,其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以及纸张处理装置3,其对通过图像形成装置2形成了色调剂像的纸张P实施后处理。下面,参照附图,对图像形成系统I的整体结构及动作进行说明。
[0059](1.1)图像形成装置2的整体结构和动作
[0060]图像形成装置2具有控制装置10、送纸装置20、感光体单元30、显影装置40、转印装置50、定影装置60而构成。在图像形成装置2的上面(Z方向)配置输送装置100,将记录有图像的纸张P向后处理装置200引导。
[0061]控制装置10具有:图像形成装置控制部11,其对图像形成装置2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器部12,其准备与打印处理要求对应的图像数据;曝光控制部13,其对曝光装置LH的点灯进行控制;以及电源装置14等。电源装置14向后述的带电辊32、显影辊42、一次转印辊52、二次转印辊53等施加电压,并且向曝光装置LH供给电力。
[0062]控制器部12将从外部的信息发送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等)输入的打印信息变换为潜像形成用的图像信息,在预先设定的定时,将驱动信号向曝光装置LH输出。本实施方式的曝光装置LH由线状地配置LED (Light Emitting D1de)而成的LED头构成。
[0063]在图像形成装置2的底部设置有送纸装置20。送纸装置20具有纸张装载板21,在纸张装载板21的上表面装载多张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装载在纸张装载板21上并由限制板(未图示)确定宽度方向位置的纸张P,在从上侧被纸张拉出部22—张一张地向前方(-X方向)拉出后,输送至阻挡辊对23的啮合部。
[0064]感光体单元30具有作为像保持体的感光体鼓31,它们在送纸装置20的上方(Z方向)并列地设置,进行旋转驱动。沿感光体鼓31的旋转方向,配置有带电辊32、曝光装置LH、显影装置40、一次转印辊52、清洁刮板34。在带电辊32上,相对而接触地配置对带电辊32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辊33。
[0065]显影装置40具有在内部收容显影剂的显影壳体41。在显影壳体41内配置有:显影辊42,其与感光体鼓31相对而配置;以及一对螺旋推运器44、45,其在该显影辊42的背面侧斜下方将显影剂向显影辊42侧搅拌输送。在显影辊42上,接近配置有对显影剂的层厚进行限制的层限制部件46。
[0066]各显影装置40除了在显影壳体41中收容的显影剂之外,大致相同地构成,分别形成黄(Y)、品红(M)、青色(C)、黑(K)的色调剂像。
[0067]旋转的感光体鼓31的表面通过带电辊32而带电,利用从曝光装置LH射出的潜像形成光而形成静电潜像。在感光体鼓31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辊42而显影为色调剂像。
[0068]转印装置50具有:中间转印带51,其对利用各感光体单元30的感光体鼓31形成的各颜色的色调剂像进行多重转印;以及一次转印辊52,其将利用各感光体单元30形成的各颜色的色调剂像向中间转印带51上依次进行转印(一次转印)。另外,还具有二次转印辊53,该二次转印辊53将在中间转印带51上重叠并转印的各颜色的色调剂像,向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上集中转印(二次转印)。
[0069]在各感光体单元30的感光体鼓31上形成的各颜色的色调剂像,通过从由图像形成装置控制部11控制的电源装置14等施加了规定的转印电压的一次转印辊52,向中间转印带51上依次进行静电转印(一次转印),形成重叠有各颜色的色调剂的重叠色调剂像。
[0070]中间转印带51上的重叠色调剂像,伴随着中间转印带51的移动而被输送至配置有二次转印辊53的区域(二次转印部T)。如果将重叠色调剂像输送至二次转印部T,则与该定时相对应,从送纸装置20向二次转印部T供给纸张P。并且,在二次转印辊53上,从由图像形成装置控制部11控制的电源装置14等施加规定的转印电压,在从阻挡辊对23送出并由输送引导部引导的纸张P上,集中转印中间转印带51上的多重色调剂像。
[0071]感光体鼓31表面的残留色调剂通过清洁刮板34而被去除,向废弃显影剂收容部中回收。感光体鼓31的表面通过带电辊32而再次带电。此外,没有被清洁刮板34去除干净而附着在带电辊32上的残留物,被与带电辊32接触并旋转的清洁辊33的表面捕捉并积蓄。
[0072]定影装置60具有定影辊61和加压辊62,利用定影辊61和加压辊62的压接区域,形成啮合部N (定影区域)。
[0073]在转印装置50中转印了色调剂像后的纸张P,在色调剂像未定影的状态下经由输送引导部向定影装置60输送。输送至定影装置60的纸张P,通过一对定影辊61和加压辊62,在压接和加热的作用下将色调剂像定影。
[0074]形成定影色调剂像后的纸张P,由输送引导部65a、65b引导,从排出棍对69向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2上面的输送装置100排出。
[0075](1.2)纸张处理装置的结构和动作
[0076]纸张处理装置3具有:输送装置100,其将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出的纸张P进一步向下游侧输送;以及后处理装置200,其包含例如将纸张P集中而摞起的汇集托盘210及对纸张P的端部进行装订的装订机构(装订部)220等。
[0077]输送装置100具有:入口辊110,其对经由图像形成装置2的排出辊对69输出的纸张P进行接收;第I输送辊120,其将由该入口辊110接收到的纸张P向下游侧输送;以及第2输送辊130,其朝向后处理装置200输送纸张P。
[0078]后处理装置200在从输送装置100接收纸张P的接收辊201的下游侧具有第I后处理输送路径SI和第2后处理输送路径S2,该第I后处理输送路径SI和第2后处理输送路径S2通过后处理切换门G而被选择。
[0079]第I后处理输送路径SI与上部托盘TRl连接,从该第I后处理输送路径SI,利用排出辊202将未进行后处理的纸张P排出。
[0080]后处理装置200具有:汇集托盘210,其设置在第2后处理输送路径S2的下游侧,将多张纸张P集中而进行收容;以及作为一对辊的排出辊204,其朝向汇集托盘210排出纸张P。
[0081]另外,后处理装置200具有:桨叶207,其进行旋转,以将纸张P向汇集托盘210的末端引导部210b推入;以及对齐部208,其用于使纸张P的端部对齐。
[0082]另外,后处理装置200具有对在汇集托盘210上集中堆积的纸张摞PB的端部进行装订的装订机构220,装订后的纸张摞PB通过送出辊(纸张摞输送辊)209输送并排出。
[0083]另外,后处理装置200具有作为第2装载部的装载托盘TR2,该装载托盘TR2积累由送出辊209排出的纸张摞PB,以使得使用人员容易取得。
[0084](2)上部托盘的结构
[0085]图2 (a)是在纸张的排出侧观察的后处理装置200主体的斜视图,(b)是将延长托盘TRlb与上部托盘主体TRla连结的状态的斜视图,图3是上部托盘主体TRla的斜视图,图4 Ca)是延长托盘TRlb的斜视图,(b)是连结孔部241R、241L的放大图,图5是用于说明上部托盘主体TRla和延长托盘TRlb的连结方法的要部剖面图。下面,参照附图,对上部托盘TRl的结构进行说明。
[0086]上部托盘TRl由固定在后处理装置200的主体框架FR上的上部托盘主体TRlaJP与上部托盘主体TRla连结的延长托盘TRlb构成,对由排出辊202排出的纸张P进行装载。
[0087]在上部托盘TRl的下方,配置用于安装后述的装载托盘TR2的托盘安装板200a,利用设置在后处理装置200主体上的升降装置(未图示)进行升降。
[0088](2.1)上部托盘主体
[0089]如图3所示,上部托盘主体TRla在一端侧具有定位连接部233,并具有在两端侧的侧壁231R、231L上形成的固定部232R、232L,利用公知的紧固部件(螺钉:未图示)向后处理装置200的主体框架FR上固定。
[0090]在上部托盘主体TRla的另一端侧,一体地形成作为第I支撑轴部的支撑轴234,其连结延长托盘TRlb。对于支撑轴234,一部分为圆筒剖面形状,在一端侧形成有作为第2支撑轴部的双D型切口面235。
[0091]另外,在连结延长托盘TRlb的一端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支撑部236,以从下方支撑用于装载纸张P的延长托盘TRlb。
[0092](2.2)延长托盘
[0093]如图4(a)、(b)所示,在延长托盘TRlb的一端侧,一体地形成连结孔部241R、241L,其与上部托盘主体TRla的支撑轴234嵌合。
[0094]连结孔部241R、241L分别具有咬合脚部242和作为第I连结部的旋转支撑部243。咬合脚部242使在上部托盘主体TRla上形成的双D型切口面235嵌入,旋转支撑部243具有凹部剖面形状,使在上部托盘主体TRla上形成的支撑轴234嵌入。
[0095]如图5所示,上部托盘主体TRla和延长托盘TRlb的连结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即,在将延长托盘TRlb相对于上部托盘主体TRla大致垂直地直立的状态下,使咬合脚部242和旋转支撑部243对准上部托盘主体TRla的支撑轴234,并向图5中的箭头A方向嵌入。
[0096]然后,通过使延长托盘TRlb向图5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利用上部托盘主体TRla的支撑部236从下方支撑,从而成为作为第I装载部的上部托盘TRl。
[0097](3)后处理装置的动作和上部托盘的作用
[0098]图6 Ca)是上部托盘TRl的剖面示意图,(b)是表示使上部托盘TRl向与装载托盘TR2远离的方向旋转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7 Ca)是后处理装置200的斜视图,(b)是表示使上部托盘TRl向与装载托盘TR2远离的方向旋转的状态的斜视图,图11是在纸张的排出侧观察的对比例的后处理装置400主体的斜视图。
[0099]下面,在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200的动作进行说明之前,说明作为对比例而以能够拉出延长托盘TRlOb的方式构成的后处理装置400的问题点。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共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100](3.1)对比例的后处理装置
[0101]后处理装置400具有:上部托盘主体TR1a,其固定在后处理装置400的主体框架FR上;以及延长托盘TR1b,其与上部托盘主体TRlOa连结。延长托盘TRlOb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上部托盘主体TRla拉出(在图11中,参照箭头A)。
[0102]在上部托盘TRlO的下方,配置有对后处理后的纸张摞PB进行装载的装载托盘TR20。装载托盘TR20利用设置在后处理装置400主体上的升降装置(未图示)进行升降(在图11中,参照箭头B)。
[0103]在如上述所示构成的后处理装置400中,将纸张P向上部托盘TRlO排出并装载。
[0104]另外,例如在汇集托盘210上集中堆积并由装订机构220装订后的纸张摞PB,通过送出辊209排出而装载在装载托盘TR20上。另外,装载托盘TR20构成为,与所装载的纸张摞PB的最上面的高度相对应而进行升降。
[0105]如上述所示构成的装载托盘TR20,在使用人员将排出的纸张摞PB取出后,以与上部托盘TRlO接近的方式上升。
[0106]另一方面,在以装载托盘TR20上装载大量纸张摞PB的状态直接上升的情况下,可能由于与固定在其上方的上部托盘TRlO接触而使上部托盘TRlO破损。
[0107](3.2)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
[0108]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200中,延长托盘TRlb可旋转地与固定在后处理装置200的主体框架FR上的上部托盘主体TRla连结,对由排出辊202排出的纸张P进行装载。
[0109]在上部托盘TRl的下方,可升降地配置装载托盘TR2,对由送出辊209排出的纸张摞PB进行装载。
[0110]延长托盘TRlb在咬合脚部242向双D型切口面235嵌入后,相对于上部托盘主体TRla的支撑轴234的圆筒形状而形成向下咬合,以不能向与装载托盘TR2接近的方向旋转、且能够向与装载托盘TR2远离的方向旋转的方式连接。
[0111]因此,在与上部托盘主体TRla的支撑轴234连结的状态下,例如,即使在装载托盘TR2移动而从下方接触的情况下,延长托盘TRlb也会向从装载托盘TR2的移动方向远离的方向旋转,防止上部托盘TRl的破损或脱落(参照图7 (b))。
[0112]“第2实施方式”
[0113]图8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300的斜视图,图9是上部托盘TR100的纸张装载面侧的斜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上部托盘TR100的旋转的剖面示意图。下面,参照附图,对后处理装置300中的上部托盘TR100的结构及作用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后处理装置200共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114]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300中,上部托盘TR100具有:上部托盘主体TR10a,其可旋转地配置在后处理装置300的主体框架FR上;以及延长托盘TR10b,其与上部托盘主体TRlOOa连结。延长托盘TRlOOb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上部托盘主体TRlOOa拉出。
[0115]在上部托盘主体TRlOOa上,在一端侧形成多个凸起部303,将凸起部303插入至设置在后处理装置300主体的排纸壁部310上的方孔部(未图示)中,成为上部托盘TR100的旋转支撑部。
[0116]如图10所示,上部托盘主体TRlOOa在下表面(纸张装载面的背面)侧,一体地形成有脚部301。另外,在后处理装置300主体上直立设置有旋转支承部302。
[0117]在如上述所示构成的后处理装置300中,如果上部托盘主体TRlOOa从下方受到接触,则在图10 (b)中的箭头C的范围内,从下方向上方旋转,在脚部301的前端部301a与旋转支承部302抵接的状态下停止旋转。
[0118]因此,即使在装载托盘TR2移动而从下方接触的情况下,也可以向从装载托盘TR2的移动方向远离的方向旋转,抑制上部托盘TR100的破损。
[0119]图10 (b)中的箭头C的范围可以设定为,能够在上部托盘TR100受到接触时防止破损的范围。作为一个例子,通过设定为5度?10度的范围,从而即使在检测到装载托盘TR2的移动停止后,装载托盘TR2向上部托盘TR100侧惯性移动而接触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上部托盘TR100的破损。
【权利要求】
1.一种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I装载部,其装载记录材料; 延长部件,其与所述第I装载部的一端侧连结,对所述记录材料进行支撑;以及 第2装载部,其将多张记录材料作为记录材料摞而装载,配置为能够沿与所述记录材料摞的排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移动, 所述延长部件相对于所述第I装载部连结,不能向与所述第2装载部接近的方向旋转、且能够向与所述第2装载部远离的方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支撑轴,其设置在所述第I装载部上,可旋转地连结所述延长部件;以及 孔,其形成在所述延长部件的一端侧,使所述支撑轴插入, 所述支撑轴由至少一部分具有圆筒剖面形状的第I支撑轴部、和具有双D型切口剖面形状的第2支撑轴部构成, 所述孔具有:第I连结部,其具有使所述第I支撑轴部插入的凹部剖面形状;以及咬合脚部,其使所述第2支撑轴部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支撑轴部的所述双D型切口剖面形状的切口面,以所述延长部件不能向接近所述第2装载部的方向旋转地与所述第I装载部连结的状态作为基准位置,在所述延长部件的旋转方向上形成在大于或等于90度的范围内。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4281023SQ201410079824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日
【发明者】高得铉, 徐京仁, 石川拓也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