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483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盖板,具有顶板和侧板;以及固定件,具有抵接部和卡合部,该固定件可转动地形成于该侧板上,且转动于释放位置和锁固位置之间;其中,当该固定件在该释放位置时,该电路板可相对该盖板移动;当该固定件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该抵接部抵接该电路板,以限制该电路板在垂直于该顶板方向上的自由度,该卡合部接合该电路板的边缘,以限制该电路板在平行于该顶板方向上的自由度。该结构简化安装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将电路板固定于金属盖板内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装置除了前后盖的外观造型组件外,内部还具有液晶面板、实现各种电气功能及供应电源的电路板,对于电磁波干扰(electg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无线电波干扰(rad1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FI)及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 ESD)的防护也日益重要,因此需另外设置金属盖板来遮蔽电路板,以防止电子噪音信号的干扰和静电破坏,同时起到防护电器元件造成的火花掉落。
[0003]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包括金属盖板Ia和电路板2a,该金属盖板Ia上设有丝座4a,通过螺丝3a和该丝座4a配合紧固,以实现该电路板2a与该金属盖板Ia的固定。采用该螺丝3a不但能将该电路板2a固定在该金属盖板Ia上,还可将该电路板2a的接地端连接至该金属盖板Ia上,以达到上述目的。然而,随着产品毛利率降低,过多采用螺丝锁附,会造成零件数过多,存在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其能够方便电路板安装在盖板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包括,
[0007]盖板,具有顶板和侧板;以及
[0008]固定件,具有抵接部和卡合部,该固定件可转动地形成于该侧板上,且转动于释放位置和锁固位置之间;
[0009]其中,当该固定件在该释放位置时,该电路板可相对该盖板移动;当该固定件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该抵接部抵接该电路板,以限制该电路板在垂直于该顶板方向上的自由度,该卡合部接合该电路板的边缘,以限制该电路板在平行于该顶板方向上的自由度。
[0010]较佳的,该电路板的边缘对应该固定件设有缺口部,当该固定件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该卡合部接合该缺口部,以限制该电路板在平行于该顶板方向上的自由度。
[0011]较佳的,该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还包括,
[0012]基座,该基座承接该电路板,并与该抵接部配合以限制该电路板在垂直于该顶板平面方向的自由度。
[0013]较佳的,该抵接部上设有凸部,该电路板对应该固定件位置设有接地层,当该固定件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该凸部抵接该接地层。
[0014]较佳的,该抵接部上设有弹片结构,该电路板对应该固定件位置设有接地层,当该固定件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该弹片结构抵接该接地层。
[0015]较佳的,该固定件是对该侧板进行冲压成型而成。
[0016]较佳的,该抵接部以对该侧板进行冲压下料再冲压折边的方式成型,该卡合部以对该抵接部的自由端进行冲压折边的方式成型。
[0017]较佳的,该侧板上形成有多个该固定件。
[0018]较佳的,该盖板由金属材料制成。
[001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电路板和盖板,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用以将该电路板固定并电性连接至该盖板。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盖板具有的侧板上形成固定件,实现将电路板与盖板固定,以防止电器元件造成的火花掉落;通过固定件和电路板的电性连接,防止电子噪音信号的干扰、起到静电防护的作用,同时,该结构减少生产安装过程中的零件数量,降低成本,简化安装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发明图2所示D区域第一实施例的固定件处于释放状态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发明图2所示D区域第一实施例的固定件处于锁固状态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发明图2所示D区域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件处于释放状态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发明图2所示D区域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件处于锁固状态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发明图2所示D区域第三实施例的固定件处于释放状态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发明图2所示D区域第三实施例的固定件处于锁固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30]参照图2至图4所示,揭示了本发明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包括盖板1、电路板2以及固定件3,该固定件2用于将该盖板I与该电路板2固定。
[0031]该盖板I具有顶板11和侧板12,如图2所示,该顶板11与该侧板12形成容置空间,用于容纳该电路板2。该盖板I上设置有基座111,进一步的,该基座111设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该顶板11或者该侧板21的内壁上,用于承接该电路板2,使该电路板2平行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且保证该电路板2上的电器元件与该顶板11相距一段距离,如此,该盖板I防止该电器元件裸露在外部,起到保护该电器元件的同时,不会与该电器元件接触而造成该电器元件的挤压或者磨损;另外,该基座111与该固定件3配合以限制该电路板2在垂直于该顶板11平面方向的自由度;该盖板I具有导电功能,于实际应用中,可选择金属材料制成,以防止电器元件造成的火花掉落,防止电磁干扰及静电损坏。
[0032]该电路板2的边缘对应该固定件3设有缺口部22,该缺口部22可针对该固定件3的结构做对应调整,以适应该缺口部22与该固定件3的相互配合,当该固定件3转动至锁固位置时,该固定件3与该缺口部22结合,以限制该电路板2在平行于该顶板11方向上的自由度,同时,该缺口部22限制该固定件3的过度旋转造成金属疲劳而断裂。该电路板2为电源供应电路板,当然,该电路板2亦可为显示卡、音效卡、电源转换电路板或其他介面下寸ο
[0033]参照图3和图4,该固定件3具有抵接部31、卡合部32和连接部33,该固定件3可转动地形成于该侧板12上,且转动于释放位置和锁固位置之间,该固定件3通过该连接部33与该侧板12连接于L边,其中,当该固定件3在该释放位置时(如图3所示),该电路板2可相对该盖板I移动;当该固定件3以与该侧板12连接的边(图中所示L边)为转轴,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如图4所示),该抵接部31抵接该电路板2,以限制该电路板2在垂直于该顶板11平面方向上的自由度,防止该电路板2从该盖板I中脱落,该卡合部32接合该电路板2的边缘,进一步的,该卡合部32接合该电路板2的该缺口部22,以限制该电路板2在平行于该顶板11平面方向上的自由度。同时,该抵接部31与该基座111配合以限制该电路板2在垂直于该顶板11平面方向移动。优选的,该侧板12上设置有多个该固定件3,根据实际需要成均匀或对称分布。
[0034]进一步的,该抵接部31上设有凸部311,该凸部311可用冲压装置在该抵接部31上冲压而成,该凸部311朝向该电路板2方向突出,当该固定件3绕L边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该凸部311与该电路板2压接,起到与该电路板2进一步压紧的作用,防止出现间隙性位移,使该固定结构更可靠;同时,该电路板2对应该固定件3位置设有接地层21,该凸部311抵接该接地层21,实现该电路板2的接地连接,将该电路板2上的电子噪音信号或者静电传送至该盖板I上,达到消噪、防静电的效果。
[0035]或者,该抵接部31上的该凸部311为导电弹片结构,该导电弹片结构可以是导电橡胶或导电泡绵,并朝向该电路板2方向设置,当该固定件3绕L边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该导电弹片结构与该电路板2压接,此时,起到与该电路板进一步压紧的作用,防止出现间隙性位移,使该固定结构更可靠;同时,该电路板2对应该固定件3位置设有接地层21,该导电弹片结构抵接该接地层21,实现该电路板2的接地连接,将该电路板2上的电子噪音信号或者静电传送至该盖板I上,达到消噪、防静电的效果。
[0036]下面对图3和图4所示的该固定件3的形成过程作进一步说明,该固定件3可以是对该侧板12采用冲压的方式制成,即采用对该侧板12进行冲压下料再折边的方式成型;具体而言,首先,可以用冲压机对该侧板12冲压下料形成连接部33,其次,对该连接部33靠近盖板I的一端进行第一次冲压折边形成该抵接部31,此时,该连接部33与该抵接部31垂直(成L型)或成一定角度,再对该抵接部31的自由端进行第二次冲压形成该卡合部32,此时该抵接部31与该卡合部32垂直(成L型)或成一定角度。该固定件3 —体成型于该侧板12上,无需增加额外的零部件固定该电路板2,减少零部件使用,简化安装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0037]参照图5和图6公开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示意图,固定件3具有抵接部31’、卡合部32’和连接部33’,该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特征在于该抵接部31’、该卡合部32’和该连接部33’的结构位置关系,下面对图5和图6所示的该固定件3的形成过程作进一步说明,该固定件3可以是对该侧板12’采用冲压的方式制成,即采用对该侧板12’进行冲压下料再折边的方式成型;具体而言,首先,可以用冲压机对该侧板12’冲压下料形成连接部33’,其次,对该连接部33’远离盖板I的一端进行一次冲压折边形成该抵接部31’,此时,该连接部33’与该抵接部31’垂直(成L型)或成一定角度;对该连接部33’进行一次冲压形成该卡合部32’,此时该连接部33’与该卡合部32’垂直(成L型)或成一定角度,对应部件所起作用为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此外,该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具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所有特征及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0038]参照图7和图8公开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特征在于该固定件3的结构,该固定件3具有抵接部31”、卡合部32”,该固定件3可转动地形成于侧板12”上,且转动于释放位置(如图7所示)和锁固位置(如图8所示)之间,该固定件3通过该卡合部32”与该侧板12”连接于L”边,其中,当该固定件3在该释放位置时,电路板2”可以移动;当该固定件3以L”边为转轴,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该抵接部31”抵接该电路板2”的表面,该电路板2”的边缘对应该固定件3的位置设有缺口部22”,该卡合部32”接合该电路板2”边缘的该缺口部22”,即该卡合部32”的一侧边缘连接于该侧板12”并以L”边为轴转动的同时,该卡合部32”还与该缺口部22”卡合,以限制该电路板2”的位置移动。
[0039]下面结合图7和图8所示的该固定件3的结构对其形成过程作进一步说明,该固定件3可以是对该侧板12”采用冲压的方式制成,即采用对该侧板12”进行冲压下料再折边的方式成型;具体而言,首先,可以用冲压机对该侧板12”冲压下料形成卡合部32”,其次,对该卡合部32”远离盖板I的一侧进行一次冲压折边形成该抵接部31”,成型过程更加简单。
[004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例,该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电路板2,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用以将该电路板2固定并电性连接至该盖板I。该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该盖板I具有的该侧板12上形成该固定件3,实现将该电路板2与该盖板I固定,以防止电器元件造成的火花掉落,通过该固定件3和该电路板2的电性连接,防止电子噪音信号的干扰、起到静电防护的作用;在该固定件2的抵接部31上形成一凸部311与该电路板2压接,起到与该电路板2进一步压紧的作用,防止出现间隙性位移,使该固定结构更可靠;同时,本实施例减少了生产安装过程中的零件数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41]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具有顶板和侧板;以及 固定件,具有抵接部和卡合部,该固定件可转动地形成于该侧板上,且转动于释放位置和锁固位置之间; 其中,当该固定件在该释放位置时,该电路板可相对该盖板移动;当该固定件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该抵接部抵接该电路板,以限制该电路板在垂直于该顶板方向上的自由度,该卡合部接合该电路板的边缘,以限制该电路板在平行于该顶板方向上的自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的边缘对应该固定件设有缺口部,当该固定件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该卡合部接合该缺口部,以限制该电路板在平行于该顶板方向上的自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座,该基座承接该电路板,并与该抵接部配合以限制该电路板在垂直于该顶板平面方向的自由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抵接部上设有凸部或弹片结构,该电路板对应该固定件位置设有接地层,当该固定件转动至该锁固位置时,该凸部或该弹片结构抵接该接地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是对该侧板进行冲压成型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抵接部以对该侧板进行冲压下料再冲压折边的方式成型,该卡合部以对该抵接部的自由端进行冲压折边的方式成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合部以对该侧板进行冲压下料成型,该抵接部以对该卡合部进行冲压折边的方式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板上形成有多个该固定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板由金属材料制成。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固定结构,用以将该电路板固定并电性连接至该盖板。
【文档编号】G02F1/13GK104199200SQ20141042263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6日
【发明者】陈振强, 林世安 申请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