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37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导光板,包括入光侧面(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及第三侧面(14),所述入光侧面(11)与所述第三侧面(1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12)与所述第二侧面(13)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面(12)、所述第二侧面(13)及所述第三侧面(14)上均设置有反射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当光线从入光侧面入射到设置有反射结构的侧面上时,该反射结构将光线反射回导光板中,在提高光利用率的同时,不会造成导光板的侧面出现亮带,从而提高背光模组出射光的均匀性。
【专利说明】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轻薄、耗电少、辐射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移动电话、电子词典等电子显示设备。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使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在室外使用的频率不断增加,人们对在视觉上的需求也在提高,希望能开发出亮度更高的液晶显示装置。
[0003]为此,需要提高背光模组的光利用率,而在组成背光模组的所有部件中,导光板(LGP)对提高背光模组的光利用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导光板设计,通常对导光板的侧面进行抛光处理,以此来提高背光模组的光利用率。然而,这种设计会造成导光板的侧面出现亮带,从而降低背光模组出射光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包括入光侧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所述入光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及所述第三侧面上均设置有反射结构。
[0005]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结构为彼此平行且连续分布的V型凸块。
[0006]进一步地,所述V形凸块为非对称V型凸块或者对称V型凸块。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结构为阵列间隔分布的网点。
[0008]进一步地,所述网点为内凹的圆槽或者外凸的圆柱。
[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及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侧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所述入光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光源邻近于所述入光侧面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及所述第三侧面上均设置有反射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结构为彼此平行且连续分布的V型凸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V形凸块为非对称V型凸块或者对称V型凸块。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结构为阵列间隔分布的网点。
[0013]进一步地,所述网点为内凹的圆槽或者外凸的圆柱。
[0014]本发明的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当光线从入光侧面入射到设置有反射结构的侧面上时,该反射结构将光线反射回导光板中,在提高光利用率的同时,不会造成导光板的侧面出现亮带,从而提高背光模组出射光的均匀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0016]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俯视图;
[0018]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导光板的俯视图;
[0019]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正视图;
[0020]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正视图;
[0021]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
[0023]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俯视图。
[0024]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10包括入光侧面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第三侧面14、出光面15及底面(未示出),其中,入光侧面11与第三侧面14相对设置,第一侧面12与第二侧面13相对设置,出光面15与底面相对设置,在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及第三侧面14上均设置有反射结构。
[0025]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结构为彼此平行且连续分布的V型凸块16,其中,该V型凸块16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其所在的侧面。优选的,V型凸块16为对称V型凸块。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参照图3, V型凸块16也可为非对称V型凸块。
[0026]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底面上可形成多个网点(未示出),使入射光向出光面15方向出射。
[0027]光线从入光侧面15入射到底面上的多个网点后,该多个网点改变入射光线的前进方向,使之朝出光面15的方向前进。而光线从入光侧面15入射到设置有V型凸块16的侧面上,该V型凸块16将光线反射回导光板10中,在提高光利用率的同时,不会造成导光板10的侧面(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和第三侧面14)出现亮带。
[0028]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正视图。
[0029]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结构为阵列间隔分布的网点17,其中,该网点17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其所在的侧面。优选的,该网点17为内凹的圆槽。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参照图5,网点17也可为外凸的圆柱。
[0030]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底面上可形成多个网点(未示出),使入射光向出光面15方向出射。
[0031]光线从入光侧面15入射到底面上的多个网点后,该多个网点改变入射光线的前进方向,使之朝出光面15的方向前进。而光线从入光侧面15入射到设置有网点17的侧面上,该网点17将光线反射回导光板10中,在提高光利用率的同时,不会造成导光板10的侧面(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和第三侧面14)出现亮带。
[0032]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参照图6,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0及多个光源20。
[0034]导光板10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包括入光侧面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第三侧面14、出光面15及底面(未示出),其中,入光侧面11与第三侧面14相对设置,第一侧面12与第二侧面13相对设置,出光面15与底面相对设置,在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及第三侧面14上均设置有反射结构。多个光源20彼此间隔地面向入光侧面11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光源20可为发光二极管(LED)。
[0035]除上述组件外,背光模组还可包括反射片、扩散片、棱镜片、增亮膜等(未示出),其中,反射片紧贴导光板10的底面,扩散片、棱镜片、增亮膜依次迭加于导光板10的出光面15上。由于这些组件是本领域技术人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0036]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导光板,包括入光侧面(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及第三侧面(14),所述入光侧面(11)与所述第三侧面(1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12)与所述第二侧面(13)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12)、所述第二侧面(13)及所述第三侧面(14)上均设置有反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为彼此平行且连续分布的V型凸块(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凸块(16)为非对称V型凸块或者对称V型凸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为阵列间隔分布的网点(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17)为内凹的圆槽或者外凸的圆柱。
6.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20)及导光板(10),所述导光板(10)包括入光侧面(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及第三侧面(14),所述入光侧面(11)与所述第三侧面(1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12)与所述第二侧面(13)相对设置,所述光源(20)邻近于所述入光侧面(11)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12)、所述第二侧面(13)及所述第三侧面(14)上均设置有反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为彼此平行且连续分布的V型凸块(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凸块(16)为非对称V型凸块或者对称V型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为阵列间隔分布的网点(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17)为内凹的圆槽或者外凸的圆柱。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4330920SQ201410624156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7日
【发明者】张彦学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