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664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导光板,用于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板包括板体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挡墙,所述板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边之间的两个第二边,所述两个第一边为导光板的非入射光边;所述两个挡墙分别凸设于所述两个第一边位置,所述挡墙包括支撑台阶及与所述支撑台阶朝向相反的抵持台阶,所述支撑台阶设于挡墙朝向板体的一侧,所述抵持台阶由所述挡墙背向所述板体的一侧延伸,所述支撑台阶用于支撑并定位装于背光模组的液晶面板,所述抵持台阶用于定位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所述第二边作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边用于接触光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器。
【专利说明】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液晶显示装置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电子设备的边框被设计得越来越窄。而背光模组则是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背光模组的边框也势必要越来越窄。
[0003]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均包括胶框,导光板被胶框包围,灯源柔性电路板通过遮光胶带固定于所述导光板和胶框上,光学膜片也通过遮光双面胶带固定在胶框上。可见胶框作为承载导光板、灯源柔性电路板及光学膜片的承载体,是背光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胶框的肉厚越来越薄,成型困难,而且组装过程中容易损坏。
[000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背光模组,具有窄边框,且易于组装的优势,为业界持续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使得背光模组及显示器具有窄边框,且具有易于组装的优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光板,用于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板包括板体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挡墙,所述板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边之间的两个第二边,所述两个第一边为导光板的非入射光边;所述两个挡墙分别凸设于所述两个第一边位置,所述挡墙包括支撑台阶及与所述支撑台阶朝向相反的抵持台阶,所述支撑台阶设于挡墙朝向板体的一侧,所述抵持台阶由所述挡墙背向所述板体的一侧延伸,所述支撑台阶用于支撑并定位装于背光模组的液晶面板,所述抵持台阶用于定位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所述第二边作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边用于接触光源。
[0008]其中,每个所述挡墙为长条形块体。
[0009]其中,所述挡墙的外表面涂覆反射涂层。
[0010]其中,所述板体包括所述第一边及第二边的表面设有均光结构,使得所述导光板所导出的光均匀,与所述表面相对的另一个表面涂覆有反射涂层。
[0011]其中,每个所述挡墙均包括至少两个于同一直线的间隔设置的挡块,相邻的两个所述挡块之间形成缺口。
[00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及光学膜片,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板体和两个相对的挡墙,所述板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边之间的两个第二边,所述两个第一边为导光板的非入射光边;所述两个挡墙分别凸设于所述两个第一边位置,所述挡墙包括支撑台阶及与所述支撑台阶朝向相反的抵持台阶,所述支撑台阶设于挡墙朝向导光板的表面,所述抵持台阶由所述挡墙背向导光板一侧延伸,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光学膜片定位于所述导光板之所述对挡墙之间且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板体层叠设置;所述抵持台阶卡持于所述背板边缘以将所述导光板定位于所述背板上;所述支撑台阶与所述光学膜片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撑台阶用于定位所述光学片及装于背光模组的液晶面板,所述第二边作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边用于接触光源。
[0013]其中,每个所述挡墙均包括至少两个于同一直线的间隔设置的挡块,相邻的两个所述挡块之间形成缺口,所述光学膜片边缘相对应所述缺口设有卡持片,所述卡尺片卡持于所述缺口内。
[0014]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粘贴于所述挡墙远离板体的表面与所述卡尺片上。
[0015]其中,所述挡墙为条形块体,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设于底板的侧板,所述抵持台阶抵持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
[00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上,并由所述支撑台阶支撑定位液晶面板,且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挡墙的支撑台阶之间通过双面胶固定。
[0017]本发明通过将所述导光板设计成具有一体成型结构的板体和两个挡墙的结构,通过在导光板上一体成型的挡墙结构来定位液晶面板及导光板与背板,使得背光模组及显示器无需边框,能够简化组装流程,降低成本。且使得使用所述导光板的显示器具有窄边框的有益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的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100,用于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与液晶面板的定位,所述导光板100包括板体20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挡墙40。所述板体2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边21和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边21之间的两个第二边22。所述两个第一边21为导光板100的非入射光边;所述两个挡墙40分别凸设于所述两个第一边21位置并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挡墙40包括支撑台阶41及与所述支撑台阶41朝向相反的抵持台阶43。所述支撑台阶41设于挡墙40朝向板体20的一侧,所述抵持台阶43由所述挡墙40背向板体20的一侧延伸,所述支撑台阶41用于支撑并定位装于背光模组的液晶面板,所述抵持台阶43用于将所述导光板100定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上,所述第二边22作为所述导光板100的入光边用于接触光源。
[002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板100的板体20呈长方形片状结构且一体成型,板体20与挡墙40形成收容空间,用于容置光学膜片70(如图2所示)。光学膜片70可以为多种类型的层叠设置,例如扩散片、棱镜片、偏光片等。
[0025]所述板体20包括所述第一边21及第二边22的表面设有均光结构,使得所述导光板100所导出的光均匀,与所述表面相对的另一个表面涂覆有反射涂层。所述挡墙40之外表面涂覆反射涂层。反射涂层能够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反射涂层亦可用反射片30代替。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墙40为长条形块体并且所述挡墙远离所述板体20的边缘设有表面401。所述支撑台阶41设于挡墙40朝向板体20的一侧,并且所述支撑台阶41的台阶面与所述表面401朝向相同切低于所述表面401。所述抵持台阶43设于与所述支撑台阶41相反的一侧并且台阶面朝向板体方向。
[0027]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每个所述挡墙50被均匀分割均成至少两个于同一直线的相互间隔穿插设置的挡块52与缺口 54,缺口 54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挡块52之间。所述缺口 54用于定位所述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每个挡块52上设有支撑台阶55及抵持台阶56。
[0028]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 54的底面设有遮光双面胶(未图示),所述遮光双面胶粘接于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导光板100的支撑台阶41之间。所述双面胶为遮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不但能够加固光学膜片的定位,使得光学膜片不脱离导光板100,遮光双面胶也能够防止在缺口 54处漏光。
[0029]请参阅图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60、光学膜片70、光源(未图/Jn )及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100,所述导光板100设于所述背板60上,所述光学膜片70定位于所述导光板100之所述对挡墙40之间,且所述光学膜片70与所述板体20层叠设置,所述抵持台阶43卡持于所述背板60边缘以将所述导光板100定位与所述背板60上;所述支撑台阶41与所述光学膜片70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撑台阶41用于定位所述光学膜片70及装于背光模组的液晶面板80,所述第二边44作为所述导光板100的入光边用于接触光源。所述光源设于所述背板60上,且与所述板体20之所述第二边22相邻接。
[0030]所述背板60包括底板61及侧板62,所述抵持台阶43抵持于所述侧板62远离所述底板61的端部。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双面胶80,所述双面胶80粘贴于所述挡墙40远离板体20的表面与所述光学膜片70上。
[003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90,所述液晶面板90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上,并由所述支撑台阶41支撑定位液晶面板90,且所述液晶面板90与所述挡墙40的支撑台阶41之间通过双面胶80固定。
[0032]本发明通过将所述导光板100设计成具有一体成型结构的板体20和两个挡墙40的结构,通过在导光板100上一体成型的挡墙40结构来定位液晶面板及导光板100与背板60,使得背光模组及显示器无需边框,能够简化组装流程,降低成本。且使得使用所述导光板的显示器具有窄边框的有益效果。
[0033]在使用本发明具有第二实施例的挡墙50的导光板100时,所述背光模组的所述光学膜片70边缘相对应所述缺口 54设有卡持片(图未示),所述卡尺片卡持于所述缺口 54内。组装时,将光学膜片70的卡持片对准缺口 54,然后将光学膜片70直接放置到导光板100上,使得光学膜片70的卡持片落入缺口 54内,实现了在水平面上的光学膜片70的定位。所述卡持片与所述缺口 54两侧的挡块52上通过双面胶粘帖。
[0034]然后再通过安装液晶面板在光学膜片70上方,所述支撑台阶55支撑定位液晶面板90,使得光学膜片70夹设在液晶面板90和导光板100之间并通过双面胶80固定,使得在组装过程中,光学膜片70、液晶面板90与导光板100之间能够快速定位。
[0035]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导光板,用于背光模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板体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挡墙,所述板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边之间的两个第二边,所述两个第一边为导光板的非入射光边;所述两个挡墙分别凸设于所述两个第一边位置,所述挡墙包括支撑台阶及与所述支撑台阶朝向相反的抵持台阶,所述支撑台阶设于挡墙朝向板体的一侧,所述抵持台阶由所述挡墙背向所述板体的一侧延伸,所述支撑台阶用于支撑并定位装于背光模组的液晶面板,所述抵持台阶用于定位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所述第二边作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边用于接触光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一体成型且每个所述挡墙为长条形块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的外表面涂覆反射涂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包括所述第一边及第二边的表面设有均光结构,使得所述导光板所导出的光均匀,与所述表面相对的另一个表面涂覆有反射涂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一体成型,每个所述挡墙均包括至少两个于同一直线的间隔设置的挡块,相邻的两个所述挡块之间形成缺口。
6.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及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板体和两个相对的挡墙,所述板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边之间的两个第二边,所述两个第一边为导光板的非入射光边;所述两个挡墙分别凸设于所述两个第一边位置,所述挡墙包括支撑台阶及与所述支撑台阶朝向相反的抵持台阶,所述支撑台阶设于挡墙朝向导光板的表面,所述抵持台阶由所述挡墙背向导光板一侧延伸,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光学膜片定位于所述导光板之所述对挡墙之间且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板体层叠设置;所述抵持台阶卡持于所述背板边缘以将所述导光板定位于所述背板上;所述支撑台阶与所述光学膜片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撑台阶用于定位所述光学片及装于背光模组的液晶面板,所述第二边作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边用于接触光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挡墙均包括至少两个于同一直线的间隔设置的挡块,相邻的两个所述挡块之间形成缺口,所述光学膜片边缘相对应所述缺口设有卡持片,所述卡尺片卡持于所述缺口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粘贴于所述挡墙远离板体的表面与所述光学膜片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为条形块体,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设于底板的侧板,所述抵持台阶抵持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
10.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上,并由所述支撑台阶支撑定位液晶面板,且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挡墙的支撑台阶之间通过双面胶固定。
【文档编号】G02B6/00GK104375323SQ201410654551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7日
【发明者】周革革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