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2115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包括架体、束管、动力系统、传动机构和绞合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具体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电机带动的同步带减速机构,整个装置共有18级传动,每个转动绞盘转角成线性等差数列,保证束管绞合的均匀性,确保绞合有更大的反向角,绞体的转动惯量更小,换向快,确保绞合换向点光滑、无直槽,使绞合转速有更大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全差动绞合装置涉及光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经过二次被覆的束管绞合(即正反方向交合)制成光缆的生产线上。

【背景技术】
[0002]原有经过二次被覆的束管绞合装置有4种机构形式:
[0003]1、早期的差动式SZ绞和装置
[0004]早期的SZ绞合装置采用电机通过同步齿形带传动,从主动到从动之间分几级绞盘。从第一级到最后的SZ成形头之间,在单位时间转动的角度成等差数列,能保证松套管的导向要求,由于传动链数目多,转动惯量很大,振动大,换向时间相对较长,因此直槽较大,缆的弯曲性能不好。且SZ绞合反转角较小,已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0005]2、气动盘式SZ绞合装置
[0006]气动盘式SZ绞合装置相对于早期的差动式结构,在生产速度方面得到了一定提高,但绞合头转速仅为850rpm,已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且连接钢丝容易损坏,更换也不太方便,急需对此部件进行改进。
[0007]3、扭力棒式SZ绞合装置
[0008]扭力棒式SZ绞合装置在初期具有一定的市场,它的优势成本较低,但SZ反向角较小,且扭力棒易坏,更换一次成本较高,生产速度也有一定的局限,发展空间有一定的局限。
[0009]4、半差动SZ绞合装置
[0010]半差动SZ绞合装置是气动盘式和差动式的组合,它结合了两种结构的优点,初期具有一定的市场,但绞合头转速仅为lOOOrpm,由于用户不断地追求生产效率,亦不能满足用户对生产速度的要求,且连接钢丝容易损坏,更换也不太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所述问题。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3]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包括架体、束管、动力系统、传动机构和绞合头,所述架体上设有动力系统和传动机构,动力系统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级传动机构、二级传动机构、三级传动机构和四级传动机构,所述每级传动机构各与一套动力系统连接,传动机构上装设多组转动绞盘,所述束管固定安装在传动机构中,束管通过绞盘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末端装设有绞合头,所述束管从绞合头内部穿过。
[0014]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和同步带减速机构,同步带减速机构与电机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上装设有18组转动绞盘,其中一级传动机构装设有6组转动绞盘,二级传动机构装设有5组转动绞盘,三级传动机构装设有4组转动绞盘,四级传动机构装设有3组转动绞盘。
[0016]进一步地,各级传动机构通过电气控制保证每级依次转角成线性等差数列。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绞合头装设有储纱筒。
[0018]全差动绞合装置采用多电机结构,其中4号电机转速最高,拖动四级传动机构,一方面减小了转动惯量,另一方面也有足够的力矩克服换向时的转动惯量,减小换向时间;3号电机转速低于4号电机,需要克服换向时的转动惯量相对小一点,可以带动三级传动机构;2号电机转速较低,带动二级传动机构,I号电机转速最低,带动一级传动机构;四个电机之间通过数字定位技术严格保持同步。多电机全差动绞合装置,其技术指标可达到:最高转速1400r/min,换向延迟< 5ms,具有冲击小,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1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具体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电机带动的同步带减速机构,整个装置共有18级传动,每个转动绞盘转角成线性等差数列,保证束管绞合的均匀性,确保绞合有更大的反向角,绞体的转动惯量更小,换向快,确保绞合换向点光滑、无直槽,使绞合转速有更大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包括架体1、束管2、动力系统、传动机构和绞合头7,所述架体I上设有动力系统和传动机构,动力系统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级传动机构3-1、二级传动机构3-2、三级传动机构3-3和四级传动机构3-4,所述每级传动机构各与一套动力系统连接,传动机构上装设多组转动绞盘3,所述束管2固定安装在传动机构中,束管2通过绞盘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末端装设有绞合头7,所述束管2从绞合头7内部穿过。
[0023]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4和同步带减速机构5,同步带减速机构5与电机4连接。
[0024]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上装设有18组转动绞盘3,其中一级传动机构3-1装设有6组转动绞盘3,二级传动机构3-2装设有5组转动绞盘3,三级传动机构3-3装设有4组转动绞盘3,四级传动机构3-4装设有3组转动绞盘3。
[0025]进一步地,各级传动机构通过电气控制保证每级依次转角成线性等差数列。
[0026]进一步地,所述的绞合头7装设有储纱筒6。
【权利要求】
1.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包括架体、束管、动力系统、传动机构和绞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设有动力系统和传动机构,动力系统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级传动机构、二级传动机构、三级传动机构和四级传动机构,所述每级传动机构各与一套动力系统连接,传动机构上装设多组转动绞盘,所述束管固定安装在传动机构中,束管通过绞盘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末端装设有绞合头,所述束管从绞合头内部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和同步带减速机构,同步带减速机构与电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上装设有18组转动绞盘,其中一级传动机构装设有6组转动绞盘,二级传动机构装设有5组转动绞盘,三级传动机构装设有4组转动绞盘,四级传动机构装设有3组转动绞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级传动机构通过电气控制保证每级依次转角成线性等差数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差动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合头装设有储纱筒。
【文档编号】G02B6/44GK203965689SQ201420382979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1日
【发明者】赵靳维, 邬家勇 申请人:合肥通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