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支撑件、背光模组及电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2209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防震支撑件、背光模组及电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震支撑件,包括支撑杆、用于固定防震支撑件的锥形弹件、与锥形弹件配合的弹性件;支撑杆的一端与待承件的底部触接,另一端与锥形弹件和弹性件固定连接,弹性件设置于锥形弹件的上方;锥形弹件的较大端朝向弹性件,弹性件的最低点低于锥形弹件的最高点,锥形弹件和弹性件配合夹持固定在待承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和电视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弹性件设置于锥形弹件的正上方,且弹性件的最低点低于锥形弹件的最高点,使得锥形弹件和弹性件相对背板不能移动,从而使得防震支撑件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专利说明】防震支撑件、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震领域,尤其涉及防震支撑件、电视机模组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液晶电视机已经被用户广泛的使用,其液晶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一般由背板、灯条、扩散板、光学膜片、中框等组成,灯条安装于背板底部均匀排布,灯与扩散板间有较大空间,用于光线混合,使光更均匀。由于扩散板较软,仅依靠背板对扩散板四周的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往往会导致扩散板下弯,使得灯到扩散板之间的距离发生不可控的改变,最终导致光在通过扩散板及光学膜片后出光不均匀,致使液晶电视机的显示效果明暗不均。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改进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背光模组中,使用扩散板支撑柱3将扩散板I支撑起来,支撑柱3卡扣安装于背板2上,支撑柱3底部为倒锥形的弹片4,背板2上开有直径小于倒锥形最大直径处的圆孔5,在安装时倒锥形弹件4发生弹性形变装入背板圆孔5内,装入后倒锥形弹件4回弹可防止支撑柱3脱落。如果弹片4与背板2在作用力方向上的配合间隙为零,则变形后无法安装;若为间隙配合则安装后出现回弹间隙,该回弹间隙致使支弹片4与背板2间出现间隙。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电视扬声器的震动,使支撑柱3随之震动,从而产生机震,支撑柱3的震动与扬声器的震动混合,使得用户听到的声音失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由于支撑扩散板而产生机震现象。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震支撑件,所述防震支撑件所述防震支撑件包括支撑杆、用于固定所述防震支撑件的锥形弹件、以及与所述锥形弹件配合的弹性件;
[0005]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待承件的底部触接,另一端与所述锥形弹件和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锥形弹件的上方;
[0006]所述锥形弹件的较大端朝向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锥形弹件的最高点,所述锥形弹件与所述弹性件配合、夹持固定在所述待承件的下方。
[0007]优选地,所述防震支撑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锥形弹件和弹性件的连杆;
[0008]所述锥形弹件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基板;
[0009]所述第一弹片包括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用于与待承件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一配合部的第一连接臂;
[0010]所述第二弹片包括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用于与所述待承件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和第二配合部的第二连接臂;
[0011]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2]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设置在连杆的两侧。
[0013]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左下方延伸,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第一弹性部关于所述连杆对称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防震支撑件还包括用于遮挡所述弹性件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连杆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以及与所述基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设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沿延伸方向的长度不同。
[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扩散板、背板,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的防震支撑件;
[0017]所述防震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的支撑杆、用于固定的锥形弹件、以及与所述锥形弹件配合的弹性件;
[0018]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扩散板的底部触接,另一端与所述锥形弹件和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锥形弹件的上方;
[0019]所述锥形弹件的较大端朝向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锥形弹件的最闻点;
[0020]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锥形弹件适配的安装孔,所述锥形弹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后,所述锥形弹件与所述背板的下表面触接,所述弹性件的最低点与所述背板的上表面触接。
[0021]优选地,所述防震支撑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锥形弹件和弹性件的连杆;
[0022]所述锥形弹件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基板;
[0023]所述第一弹片包括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用于与背板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一配合部的第一连接臂;
[0024]所述第二弹片包括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用于与所述背板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和第二配合部的第二连接臂;
[0025]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6]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设置在连杆的两侧。
[0027]优选地,所述防震支撑件还包括用于遮挡所述弹性件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0028]优选地,所述连杆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与所述基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设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沿延伸方向的长度不同。
[002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电视机,包括扩散板、背板,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的防震支撑件;
[0030]所述防震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的支撑杆、用于固定的锥形弹件、以及与所述锥形弹件配合的弹性件;
[0031]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扩散板的底部触接,另一端与所述锥形弹件和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锥形弹件的上方;
[0032]所述锥形弹件的较大端朝向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锥形弹件的最闻点;
[0033]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锥形弹件适配的安装孔,所述锥形弹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后,所述锥形弹件与所述背板的下表面触接,所述弹性件的最低点与所述背板的上表面触接。
[003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弹性件设置于锥形弹件的正上方,且弹性件的最低点低于锥形弹件的最高点,当防震支撑件安装好以后,锥形弹件和弹性件将背板夹持在二者之间,使得锥形弹件和弹性件相对背板不能移动,从而使得防震支撑件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用于电视机时,防震支撑件不再随喇叭的震动而震动,从而阻止了机震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用户更好的体验电视机的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改进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图1中M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震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震支撑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0]图6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7为图6中N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2]图8为图7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3]图9为本实用新型防震支撑件装配过程的一结构示意图;
[0044]图10为本实用新型防震支撑件装配过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4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6]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按照图3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
[004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震支撑件,参照图3至图5,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震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震支撑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防震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待承件的支撑杆30、用于固定防震支撑件的锥形弹件10、与锥形弹件10配合的弹性件20,以及用于连接锥形弹件10和弹性件20的连杆50 ;支撑杆30的一端与待承件的底部触接,另一端与连杆50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50的另一端与锥形弹件10固定连接,弹性件20设置于支撑杆30和连杆50的连接处;锥形弹件10的较大端朝向弹性件20,弹性件20的最低点低于锥形弹件10的最高点。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是相对于建立的XYZ坐标系中的Z轴而言,越靠近Z轴的上部分,位置越高,越靠近Z轴的下部分,位置越低。
[004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以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为支撑扩散板60为例。支撑杆30与连杆50连接的一端呈矩形板设置,另一端呈三角形板设置,三角形的底边与矩形的宽重合,使得三角形的顶点与扩散板60接触,以减小支撑杆30与扩散板60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支撑杆30在扩散板上的阴影。在支撑杆30和连杆50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件20,弹性件20优选为开口向下的罩形弹片,弹性件20包括第一弹性部21和第二弹性部22,第一弹性部21的一端与连杆50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左下方延伸,第二弹性部22与第一弹性部21关于连杆50对称设置,即第二弹性部22的一端与连杆50固定连接,另一端朝连接点的右下方延伸。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21和第二弹性部22都设置成扇形,有利于增加第一弹性部21和第二弹性部22与背板70的接触面积,使弹性件20受力更加均衡。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20还可以为如弹簧一类的弹性结构。
[0049]锥形弹件10包括第一弹片11、第二弹片12,以及用于支撑第一弹片11和第二弹片12的基板13 ;第一弹片11包括与基板13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13、用于与背板70配合的第一配合部111,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固定部113和第一配合部111的第一连接臂112 ;第二弹片12包括与基板13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123、用于与背板70配合的第二配合部121,以及用于连接第二固定部123和第二配合部121的第二连接臂122 ;连杆50与基板13朝向弹性件20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113和第二固定部123相对设置在连杆50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112的形状为朝连杆50—侧凹的凹弧,第二连接臂122与第一连接臂112关于连杆50对称设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112和第二连接臂122的形状也可以为直线。通过将锥形弹件10设置成锥形,并倒置与连杆50连接,使得锥形弹件10在被挤压时,第一弹片11和第二弹片12可以朝连杆50的方向弯曲。
[0050]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弹性件20设置于锥形弹件10的正上方,且弹性件20的最低点低于锥形弹件10的最高点,当防震支撑件安装好以后,锥形弹件10和弹性件20将背板70夹持在二者之间,使得锥形弹件10和弹性件20相对背板70不能移动,从而使得防震支撑件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用于电视机时,防震支撑件不再随喇叭的震动而震动,从而阻止了机震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用户更好的体验电视机的使用。
[0051]进一步地,参照图3至图7,图6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N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防震支撑件还包括用于遮挡弹性件20的挡板40,挡板40与支撑杆30靠近连杆50的一端固定连接。
[005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挡板40位于弹性件20的正上方,挡板40在背板70上的投影,完全覆盖弹性件20在背板70上的投影。挡板40为以连杆50为圆心的圆形板,弹性件20为以连杆50为对称轴的两个扇形,圆形板的直径大于两扇形之间的最长连线。通过挡板40的设置,将弹性件20完全遮挡,使弹性件20不会在扩散板60上出现阴影。
[0053]进一步地,参照图3至图7,连杆50包括与基板13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第一延伸部51和第二延伸部52,第一延伸部51和第二延伸部52分设在连接部的两侧,第一延伸部51和第二延伸部52形状不同。
[005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连杆50为长方体型,长方体的上底面与支撑杆30固定连接,下底面与锥形弹件10的基板13固定连接,左侧面与第一弹片11相对,右侧面与第二弹片12相对,前端设置有用于防呆的缺角。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杆50的第一延伸部51和第二延伸部52设置成不同形状,使得当防震支撑件插入背板70的方向不准确时,不能插入,从而有利于提闻防震支撑件的安装正确率,进而有利于提闻安装效率。
[005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背光模组。
[0056]参照图6至图10,图8为图7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防震支撑件装配过程的一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防震支撑件装配过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包括扩散板60、背板70,以及用于支撑扩散板60的防震支撑件;防震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扩散板60的支撑杆30、用于固定的锥形弹件10、与锥形弹件10配合的弹性件20,以及用于连接锥形弹件10和弹性件20的连杆50 ;支撑杆30的一端与扩散板60的底部触接,另一端与连杆50固定连接,连杆50的另一端与锥形弹件10固定连接,弹性件20设置于支撑杆30和连杆50的连接处;锥形弹件10呈锥形或V型设置,锥形弹件10的较大端朝向弹性件20,弹性件20的最低点低于锥形弹件10的最高点;背板70上开设有与锥形弹件10适配的安装孔,锥形弹件10穿过安装孔后,锥形弹件10与背板70的下表面触接,弹性件20的最低点与背板70的上表面触接。
[0057]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10所示,锥形弹件10包括第一弹片11、第二弹片12,以及用于支撑第一弹片11和第二弹片12的基板13 ;第一弹片11包括与基板13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13、用于与背板70配合的第一配合部111,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固定部113和第一配合部111的第一连接臂112 ;第二弹片12包括与基板13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123、用于与背板70配合的第二配合部121,以及用于连接第二固定部123和第二配合部121的第二连接臂122 ;连杆50与基板13朝向弹性件20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113和第二固定部123相对设置在连杆50的两侧。在支撑杆30和连杆50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件20,弹性件20优选为开口向下的罩形弹片,弹性件20包括第一弹性部21和第二弹性部22,第一弹性部21的一端与连杆50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左下方延伸,第二弹性部22与第一弹性部21关于连杆50对称设置,即第二弹性部22的一端与连杆50固定连接,另一端朝连接点的右下方延伸。
[0058]锥形弹件10张开时,第一弹片11与第二弹片12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安装孔的孔径,保证锥形弹件10在通过安装孔后不能从安装孔中自然脱落。弹性件20的最大尺寸大于安装孔的孔径,以保证弹性件20不能通过安装孔。在锥形弹件10安装的过程中,锥形弹件10的较小端先通过安装孔,当第一弹片11和第二弹片12之间的距离大于安装孔的孔径时,安装孔的边缘挤压第一弹片11和第二弹片12,使得第一弹片11和第二弹片12朝连杆50的方向收缩,同时弹性件20的第一弹性部21和第二弹性部22与背板70的上表面接触,并被扩张开;当第一弹片11和第二弹片12之间的最大距离通过安装孔后,第一弹片11和第二弹片12在背板70的下侧张开,同时第一弹性部21和第二弹性部22以与背板70的接触点为支点回弹,使得连杆50往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弹片11和第二弹片12的顶部与背板70的下侧接触。
[0059]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弹性件20设置于锥形弹件10的正上方,且弹性件20的最低点低于锥形弹件10的最高点,当防震支撑件安装好以后,锥形弹件10和弹性件20将背板70夹持在二者之间,使得锥形弹件10和弹性件20相对背板70不能移动,从而使得防震支撑件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用于电视机时,防震支撑件不再随喇叭的震动而震动,从而阻止了机震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用户更好的体验电视机的使用。
[006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视机,该电视机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防震支撑件,防震支撑件的结构参照上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061]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弹性件20设置于锥形弹件10的正上方,且弹性件20的最低点低于锥形弹件10的最高点,当防震支撑件安装好以后,锥形弹件10和弹性件20将背板70夹持在二者之间,使得锥形弹件10和弹性件20相对背板70不能移动,从而使得防震支撑件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用于电视机时,防震支撑件不再随喇叭的震动而震动,从而阻止了机震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用户更好的体验电视机的使用。
[006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震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支撑件包括支撑杆、用于固定所述防震支撑件的锥形弹件、以及与所述锥形弹件配合的弹性件;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待承件的底部触接,另一端与所述锥形弹件和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锥形弹件的上方; 所述锥形弹件的较大端朝向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锥形弹件的最高点;所述锥形弹件与所述弹性件配合,夹持固定在所述待承件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支撑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锥形弹件和弹性件的连杆; 所述锥形弹件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基板; 所述第一弹片包括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用于与待承件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一配合部的第一连接臂; 所述第二弹片包括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用于与所述待承件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和第二配合部的第二连接臂; 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设置在连杆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左下方延伸,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第一弹性部关于所述连杆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支撑件还包括用于遮挡所述弹性件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震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与所述基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设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沿延伸方向的长度不同。
6.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扩散板、背板,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的防震支撑件; 所述防震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的支撑杆、用于固定所述防震支撑件的锥形弹件、与所述锥形弹件配合的弹性件;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扩散板的底部触接,另一端与所述锥形弹件和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锥形弹件的上方; 所述锥形弹件的较大端朝向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锥形弹件的最闻点; 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锥形弹件适配的安装孔,所述锥形弹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后,所述锥形弹件与所述背板的下表面触接,所述弹性件的最低点与所述背板的上表面触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支撑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锥形弹件和所述弹性件的连杆; 所述锥形弹件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基板; 所述第一弹片包括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用于与背板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一配合部的第一连接臂; 所述第二弹片包括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用于与所述背板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和第二配合部的第二连接臂; 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设置在连杆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支撑件还包括用于遮挡所述弹性件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与所述基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设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沿延伸方向的长度不同。
10.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4084208SQ201420488284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7日
【发明者】杨宝磊 申请人: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