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226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2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4-0191084的优先权,为了所有目的在此援引该专利申请作为参考,如同完全在这里阐述一样。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壁挂式显示装置,其包括平坦后盖、非折叠型前部电路模块、以及具有墙壁安装通孔的上部边缘支撑结构,从而显示装置在与墙壁紧密接触的情况下简单地安装到墙壁。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各种需求日益增加。近来,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LED)之类的各种显示装置已投入使用。在这些显示装置中,LCD包括:包括作为用于控制每个像素区域的开启/关闭状态的开关装置的薄膜晶体管的阵列基板;包括滤色器和/或黑矩阵的上基板;包括形成在其间的液晶材料层的显示面板;用于控制薄膜晶体管的驱动单元;和用于向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BLU)。在LCD中,根据施加在设置于像素区域中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压电极之间的电场调节液晶材料的排列状态并调节光的透射率,由此显示图像。在LCD的情形中,应当存在从外部提供光的背光单元,背光单元可包括诸如光源、导光板、反射板、上部片(uppersheet)之类的子单元,并可包括作为用于安装这些子单元的支撑结构的一个或多个框架或底架。作为这种框架或底架,采用用于支撑背光单元的后表面和一部分侧表面的作为板状构件的底盖、以及相对于底盖设置成支撑背光单元与显示面板之间的部分的引导板或引导片。一般来说,底盖由金属材料构成且引导板由塑料材料构成。此外,顶壳能够用作与底盖和引导板协同作用并与底盖和引导板接合的框架,且顶壳从显示装置的侧表面延伸到显示面板的一部分前表面,从而保护显示面板。这种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是液晶模块(LCM),除了作为显示装置的支撑结构的底盖之外,诸如包括LCM的电视、显示器之类的安放式装置或安放式电子装置可使用前盖和后盖作为形成最外侧结构的结构。因为这种后盖应当在其中形成有容置显示装置的容置空间,所以后盖形成为具有复杂结构的塑料结构。此外,为了覆盖并保护安装在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的系统板,后盖应当具有恒定的厚度。此外,为了将诸如TV或安放式装置之类的显示装置固定地安装在墙壁上,应当在墙壁上安装单独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装配比较麻烦;此外,因为显示装置从墙壁大幅度突出,所以其外观不美观。此外,因为诸如TV之类的常规安放式装置分离地包括各种输入/输出连接器,所以为了连接诸如机顶盒和音响装置等之类的外部装置,需要至少4到5条电缆。因而,多个连接器或电缆的这种使用会比较麻烦且不方便,且外观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提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显示装置,其能够在与墙壁紧密接触的同时安装在墙壁上且能够使用单条电缆。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用于支撑一部分背光单元的光源罩的结构以及后盖的结构被优化,从而以非折叠COF方案与显示面板连接的前部电路模块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前下表面上并使用平坦后盖,从而显示装置在与墙壁紧密接触的同时安装在墙壁上。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在显示装置的上边缘支撑部中形成有墙壁安装通孔,从而即使没有单独的安装构件,显示装置仍可简单地安装在墙壁上。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设置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电源端子的单个连接器,从而当显示装置与外部装置连接时能够使用单条电缆。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即使没有单独的安装构件,显示装置也能在与墙壁紧密接触的同时安装在墙壁上,且显示装置使用单条输入/输出电缆,由此具有出色的外观。为了实现前述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背光单元支撑构件,所述背光单元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下侧,且所述背光单元支撑构件具有设置在所述背光单元支撑构件的前表面上以容置所述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容置部;边缘支撑构件,所述边缘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侧且其中形成有墙壁安装通孔;以及平板式后盖,所述平板式后盖设置成覆盖所述背光单元的后表面。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源极印刷电路板(S-PCB);背光单元支撑构件,所述背光单元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下侧,且所述背光单元支撑构件具有设置在所述背光单元支撑构件的前表面上以容置所述源极印刷电路板的驱动电路容置部;边缘支撑构件,所述边缘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侧且其中形成有墙壁安装通孔;平板式后盖,所述平板式后盖设置成覆盖所述背光单元的后表面;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电源端子;以及通过电缆和所述连接器连接的系统板和电源板。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平板式后盖,所述平板式后盖设置成覆盖所述背光单元的后表面,使得所述背光单元夹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平板式后盖之间;顶壳,所述顶壳具有与所述平板式后盖平行地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平板式后盖垂直地延伸的第二部分;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背光单元支撑构件,所述背光单元支撑构件设置所述顶壳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平板式后盖之间,所述背光单元支撑构件具有设置在所述背光单元支撑构件的前表面上以容置所述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容置部,且所述背光单元支撑构件具有与所述平板式后盖共面的延伸部;以及边缘支撑构件,所述边缘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侧且其中形成有墙壁安装通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即使没有单独的安装构件,显示装置也能在与墙壁紧密接触的同时安装在墙壁上,且显示装置使用单条输入/输出电缆,由此具有出色的外观。详细地说,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后盖的结构以及用于支撑一部分背光单元的诸如光源罩之类的背光单元支撑结构被优化,从而使用非折叠COF方案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前下表面上并使用平坦后盖,从而显示装置在与墙壁紧密接触的同时安装在墙壁上。此外,显示装置在其上边缘支撑部中形成有墙壁安装通孔,从而即使没有单独的安装构件,显示装置仍能在与墙壁紧密接触的同时简单地安装在墙壁上。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设置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电源端子的单个连接器,从而当显示装置与外部装置连接时能够使用单条电缆,由此确保了出色的外观。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结合附图的下文详细描述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图解根据相关技术的包括显示装置的安放式电子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侧部的剖面图;图3图解了图1的显示装置安装在墙壁上的状态;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整体的透视图;图5是沿线I-I’获取的与图4的显示装置的下部对应的剖面图,图6是沿线II-II’获取的与图4的显示装置的上部对应的剖面图;图7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单个连接器的详细构造;以及图8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安装在墙壁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尽管显示在不同的图中,但将由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此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下文描述中,当对本文所含的已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会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主题不清楚时,将省略此详细描述。此外,当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组件时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之类的术语。这些术语的每一个不是用来限定相应组件的本质、等级或次序,而是仅用于区分该相应组件与其他组件。在描述一具体结构元件与另一结构元件“连接”、“接合”或“接触”的情形中,应当解释为包含另一结构元件可与多个结构元件“连接”、“接合”或“接触”的情形以及该具体结构元件与另一结构元件直接连接或直接接触的情形。图1是图解根据相关技术的包括显示装置的安放式电子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侧部的剖面图。如图1中所示,包括显示装置的安放式装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具有一般构造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改进)包括诸如液晶模块(LCM)之类的显示装置100、用于覆盖显示装置的一部分侧表面和一部分前表面且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前盖210、用于覆盖显示装置的一部分侧表面和整个后表面的后盖220或背盖、安装在显示装置的后表面上的系统板部230、以及在上面装配显示装置或安放式装置的竖起部240。尽管LCD为显示装置100的代表例,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此外,可使用所有类型的显示装置,如PDP、OLED等作为显示装置。下面将参照图2描述具有一般构造的显示装置100的详细构造。显示装置包括:诸如液晶显示面板之类的显示面板160、设置在显示面板160下部以向显示面板160照射光的背光单元130、以及通过在显示装置的整个后表面上延伸来支撑背光单元130且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形成的底盖120。此外,可进一步设置引导板140,引导板140具有在固定到底盖120的同时连接背光单元130和显示面板160的结构,且引导板140由塑料材料制成。在引导板140的一部分上表面上贴附双面胶带,且将显示面板160设置在上面,从而能够固定地安装显示面板160。此外,显示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顶壳110,顶壳110覆盖底盖120和引导板140的最外侧表面并弯曲延伸至显示面板160的一部分前表面,由此保护显示面板160的前边缘。顶壳110在包围显示装置100的侧表面的同时延伸至显示面板160的一部分前表面,由此保护显示面板160和膜上芯片(Chip-On-Film,COF)电路部,COF电路部是用于将作为设置于底盖120后侧上以驱动显示装置100的印刷板(PCB)的系统板部230与显示面板160连接的连接电路。当显示面板16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160可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具有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通过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的交叉区域限定的像素、以及作为用于调节每个像素处的透光度的开关装置的薄膜晶体管;包括滤色器和/或黑矩阵等的上基板;以及形成在阵列基板与上基板之间的液晶材料层。同时,能够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不限于这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可包括自身发光的显示装置,如OLED以及PDP。如图2中所示,背光单元130(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可包括多个子单元,如包括诸如LED之类的光源、用于固定光源的保持部、和光源驱动电路的光源模块;用于将光扩散至整个面板区域的导光板(LGP)或扩散板;用于将光向着显示面板反射的反射板;用于控制光源的开启/关闭状态的LED柔性印刷电路;以及为了亮度提高、光扩散和保护的目的而布置在导光板上部的一个或多个光学膜或片。此外,组成显示装置100的、作为由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的板状构件的底盖120包括用于支撑整个显示装置的后部、以及从后部延伸以覆盖背光单元130的一部分侧表面的侧部。引导板140是与底盖120接合的塑料结构,以在覆盖背光单元130的一部分前表面的同时将显示面板160贴附在引导板的上侧。同时,如图1中所示,除显示装置100之外,还使用前盖210和后盖220组成安放式电子装置。前盖210是覆盖显示装置100的整个不平滑侧表面并以“L”形朝向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延伸的构件,由此前盖210覆盖并保护显示装置的一部分前表面。同时,安放式电子装置中的后盖220包括用于覆盖显示装置的后表面(即底盖120的整个后表面)的后部、以及从后部弯曲延伸从而以与前盖210的外侧表面的末端接触的方式与所述末端接合的侧部。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显示装置”是指诸如包括显示面板和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单元的LCM(液晶模块)之类的显示装置,其甚至包括诸如电视、计算机显示器之类的安放式电子装置或安放式装置和诸如智能电话和电子板之类的移动电子装置(这些是包括这种LCM的完整产品)的概念。就是说,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显示装置”是指诸如LCM的显示装置以及作为包括这种显示装置的应用产品的安放式装置。在图1和2的显示装置中,使用所谓的完全折叠(full-folding)方案,即其中显示面板的系统板部230安装在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从而通过COF与位于前表面上的显示面板连接。在系统板部或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设置在显示面板后方的完全折叠方案的情形中,后盖220的体积增加,特别是,为了保护这种系统板部,后盖220为具有恒定体积的多面体形。图3图解了图1的显示装置安装在墙壁上的状态。同时,如图3中所示,为了将如图1和2中的具有后盖的显示装置300(例如TV等)固定在墙壁310上,在墙壁310上固定地装配单独的安装支架320,并将显示装置300固定地装配在安装支架320的安装结构中。因而,将显示装置安装在墙壁上非常困难,只有专业的服务人员能够将壁挂安装式显示装置安装在墙壁上。因此,安装不方便,且即使在安装之后,由于安装支架320、厚的后盖220等,显示装置也不与墙壁紧密接触,从墙壁大幅度突出。此外,如图3的下部中所示,根据相关技术的诸如TV或显示器之类的显示装置包括用于输入/输出声音/图像信号的多个连接器或端子,如复合端子、S-视频端子、分量端子、HDMI端子,且包括用于向诸如LED之类的光源提供电力的多个电源连接器。因而,为了将诸如TV和显示器之类的显示装置连接到诸如机顶盒之类的外部装置或诸如电脑之类的安放式装置,需要多条连接电缆330,因此连接不方便且外观不美观。提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来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设置为非折叠型前部电路单元且使用平板式后盖,从而显示装置能够在与墙壁紧密接触的同时安装在墙壁上,并且在显示装置的上边缘支撑结构中形成墙壁安装通孔,从而即使没有单独的安装构件,使用线(string)也能将显示装置简单地安装在墙壁上。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整体的透视图,图5是沿线I-I’获取的与图4的显示装置的下部对应的剖面图,图6是沿线II-II’获取的与图4的显示装置的上部对应的剖面图。如图4中所示,除了显示装置的一般构造之外,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400可包括设置于显示装置的前下端部的前部电路模块410、以及边缘支撑构件420,边缘支撑构件420用于支撑显示装置的上边缘且其中形成有墙壁安装通孔422。此外,显示装置400可进一步包括单个连接器430,单个连接器430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电源端子。图5是沿线I-I’获取的与图4的显示装置的前下部区域对应的剖面图。如图5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包括:显示面板560;背光单元530,背光单元530设置于显示面板560的一侧上并包括用于向显示面板560提供光的光源模块532;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在显示面板560的下部上支撑一部分背光单元530且在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的前表面上形成有驱动电路容置部522,驱动电路容置部522容置用于驱动显示面板560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边缘支撑构件525,边缘支撑构件525与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相对地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上部上并支撑显示面板560和背光单元530中的至少一个,且边缘支撑构件525中形成有墙壁安装通孔527;平板式后盖580,平板式后盖580设置成覆盖背光单元530的后表面并具有平坦形状。同时,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可以是光源罩,如仅设置在显示面板560的下部的一个边缘上的LED罩。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中形成的驱动电路容置部中容置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可以是源极印刷电路板(S-PCB),这种S-PCB可通过不弯曲的非折叠型COF572与显示面板560的一侧连接。此外,显示装置可进一步包括顶壳510,顶壳510覆盖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的侧表面并朝向显示面板560的前表面的边缘的一侧弯曲延伸。可在顶壳510的内侧表面与COF之间另外设置用于散发电路产生的热量的散热构件576。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下部”是指当显示装置或安放式装置正常操作时的下部,该下部意味着布置有光源模块和背光单元支撑构件的边缘。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上部”是指当显示装置或安放式装置正常操作时的上部,该上部意味着布置有边缘支撑构件的边缘,其中在边缘支撑构件中形成有墙壁安装通孔。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前表面意味着用户看到的表面,即显示面板的前侧,后表面意味着后盖侧的方向,即与前侧相反的方向。同时,在本发明的前述实施方式中,其中形成有墙壁安装通孔527的边缘支撑构件包括用于支撑显示装置的上边缘的所有类型的构件,其可由安装箱、中间盖组件等代表,但并不限于此。之后,将更详细地描述图4到6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元件的详细构造。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显示面板56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但并不限于此,其被解释为包括所有类型的显示面板,如PDP、OLED等。当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56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560可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具有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通过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的交叉区域限定的像素、以及作为用于调节每个像素处的透光度的开关装置的薄膜晶体管;包括滤色器和/或黑矩阵等的上基板;以及形成在阵列基板与上基板之间的液晶材料层。此外,可在显示面板560的前上表面上另外设置触摸窗。此外,显示面板560可进一步包括上/下偏振板。此外,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背光单元530可包括多个子单元,如包括诸如LED之类的光源的光源模块532;用于将光扩散至整个面板区域的LGP536或扩散板;用于在显示面板方向上反射光的反射板534;用于控制光源的开启/关闭状态的LED柔性印刷电路(LEDFPC);以及为了亮度提高、光扩散和保护的目的而布置在LGP536上部的一个或多个光学膜或片538。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光源模块532可包括光源元件、以及支撑光源元件并包括用于驱动光源的LED驱动电路的具有长板结构的光源保持部或光源PCB。可使用LED、发光二极管条等作为光源模块532的光源元件,但光源元件并不限于此,能向显示面板提供所需光的所有类型的光源能够用作光源元件。LGP546可由通常通过对塑料片冲切、强力挤压或注塑成型而形成的矩形塑料片形成。此外,来自诸如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光源的光发射至LGP546的边缘并在LGP546的内部被全反射的同时扩散到显示面板的整个后表面,通过LGP546的平坦上表面发射的光用作显示面板的背光。反射板534位于LGP546的后表面上,将穿过LGP546的后表面的光反射到显示面板560,由此提高光的亮度。设置于LGP536上部的光学片538包括扩散片、至少一个集光片。光学片538用于扩散或收集穿过LGP536的光,从而更均匀的面光被引入显示面板560中。此外,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用于支撑背光单元530的光源模块532。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包括用于将显示面板驱动电路570同时容置在前部中心区域上的驱动电路容置部522,从而显示面板驱动电路570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前下表面上。此外,COF572,即用于将显示面板驱动电路570连接到显示面板560的连接电路,具有不弯曲且平坦延伸的所谓非折叠形状。在如图1到3所示的根据相关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系统板230设置在底盖的后表面上,从而应当使用弯曲的COF232将系统板230连接到显示面板160的前部。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因为系统板或显示面板驱动电路570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前下表面上,所以能够使用平板式后盖580作为显示装置的后表面,因而如图8中所示,显示装置能够在与墙壁紧密接触的同时安装在墙壁上。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可以是LED罩或底盖的一部分。此外,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应当解释为包括布置在显示装置的下边缘处并支撑一部分背光单元(更具体地,支撑背光单元的光源模块)并且在其部分前部区域上形成有驱动电路容置部的所有类型的构件。同时,驱动电路容置部522可由以矩形形状布置在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的前部中心上的台阶部形成,如图5中所示。就是说,在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的中心处能够固定住显示面板驱动电路570的边缘的台阶部形成为矩形形状,由此形成整体为矩形的容置空间。此时,当修改底盖且将底盖用作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的一个例子时,底盖可采用其他表述,例如底框架、金属框架、金属底架、底架。此外,底盖应当解释为包括作为用于固定显示面板和背光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支撑结构而布置在显示装置的最下部上的所有类型的框架或板状结构。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另外包括遮光盖540,遮光盖540布置在光学片538的边缘区域,支撑布置于上部的显示面板560并防止光泄漏到光学片的边缘。这种遮光盖540可由一般塑料材料形成为在与光学片538的一部分边缘重叠的同时布置在光学片538的上部并具有恒定宽度的长板状或带状结构。同时,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的前表面上形成的驱动电路容置部522中布置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570可对应于用于向形成在显示面板中的数据线提供数据输出信号或源极输出信号的源极PCB。此外,尽管在说明书中为了方便,描述了COF电路作为用于将显示面板驱动电路570连接到显示面板560的连接电路的一个例子,但可使用COF电路的其他表现形式,如FPC、膜上芯片、柔性印刷电路上芯片等。COF、FPC、TCP等一般是在柔性绝缘膜上形成有用于电连接不同电路配线的配线或电路的电学元件。尽管COF和TCP具有稍许差别,但COF和TCP具有下述共同特点,即电路配线形成在具有柔性的膜或带上且能够被绝缘。此外,COF和TCP能够在显示元件中执行相同功能,从而能够在COF和TCP彼此替换的同时使用COF和TCP。因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能够设置COF和TCP二者,将代表性地描述COF。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能够另外包括布置在COF572一侧上的驱动IC(D-IC)574,散热构件576可设置在顶壳510的内侧表面与COF572(或者上面设置有D-IC的一部分COF)之间。特别是,这种散热构件576可仅布置于在COF的整个区域之中布置有显示面板驱动电路570和D-IC574的区域上。散热构件576的例子可以是Al泡沫垫、热泡沫垫或直接封装电路的铝带,但并不限于此。此外,在一些情形中,散热构件576可以是以浮雕形式从顶壳510的内表面突出以与COF接触的突出结构,由此执行散热功能。通过使用这种散热结构,由诸如D-IC之类的电路产生的热量被适当发散到外部,由此防止由于过热而对电路造成损坏。此外,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用于覆盖和保护显示面板的前边缘和显示装置的侧表面的顶壳510,即金属“L”形板状构件,能够仅布置在其中布置有光源模块和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的显示装置的下边缘上。本说明书中的顶壳可解释为包括从显示装置的侧表面延伸至其一部分前表面并保护显示面板的一部分前表面的所有类型的盖和/或框架,不必限于术语“顶壳”。同时,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其中形成有墙壁安装通孔527的边缘支撑构件525包括形成显示装置的侧外部(包括显示装置的上部,该上部是与光源和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相对的边缘部分)并从其内部支撑一部分背光单元和显示面板的所有类型的支撑结构。在一些情形中,这种边缘支撑构件525可以是用于覆盖除显示装置的下边缘之外的其他三个表面的框架形。在此情形中,墙壁安装通孔527可仅沿三个表面的边缘之中的显示装置的上边缘形成。此外,墙壁安装通孔527可以是沿边缘支撑构件525的长度方向贯穿的孔或者可以是以恒定深度在边缘支撑构件525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在两端上的两个孔。这种边缘支撑构件525可由与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相同的材料制成并可被制造成在与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连接的同时整个封装四个侧部的框架形式。本说明书中的边缘支撑构件525不限于此术语,其可定义成其他术语,如安装箱和中间盖组件,且其应当解释为包括设置在包括显示面板的上边缘在内的外部区域上且在功能上从内部支撑显示面板的侧表面或背光单元的所有构件。图7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单个连接器的详细构造。为了通过单条电缆与外部装置连接,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包括单个连接器430,单个连接器430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电源端子。如图7中所示,这种单个连接器430可包括信号端子区域432和电源端子区域434,信号端子区域432中形成有多个信号端子或用户电缆端子,电源端子区域434中形成有多个电源端子或LED连接器端子。在信号端子区域432上布置有92或更多个信号端子引脚,包括GND端子、Rxim端子、Rxip端子(i=1,2,3……),且在电源端子区域434上布置有16或更多个电源端子引脚,包括Ri阴极(i=1,2,3……)、阳极R和阳极L。结果,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单个连接器430中可布置有100或更多的端子引脚,且显示装置可通过具有与此对应的连接器的单条电缆连接到外部装置,例如TV机顶盒。就是说,与通过各种电缆与外部装置连接的常规显示装置相比,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能够通过使用单个连接器430利用单条电缆与外部装置连接,从而安装方便且外观出色。同时,这种单个连接器优选形成在显示装置的下部上,即朝向下侧与显示面板驱动电路570相邻,但并不限于此,其可布置在显示装置的侧表面上。然而,因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应当与墙壁紧密接触,所以单个连接器不应当布置在显示装置的后表面上。图8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安装在墙壁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如图8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前部电路模块410在前部电路模块410具有非折叠COP形式的同时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前下部上。因此,显示装置400可包括平板式后盖480,且在位于显示装置上部的边缘支撑构件525中设置墙壁安装通孔527。就是说,因为诸如S-PCB之类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570位于设置于显示装置下部的背光单元支撑构件520的一部分前部中心表面处形成的驱动电路容置部中,且显示面板驱动电路570通过非弯曲COF572与显示面板560直接连接,所以与系统板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后表面上以致应当使用较厚的多面体后盖的常规显示装置相反,能够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平板式后盖480。因而,当这种显示装置安装在墙壁上时,平板式后盖480与墙壁紧密接触地直接设置在墙壁上。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常规显示装置使用的单独支架或单独固定结构来将显示装置固定在墙壁上,能够仅通过将线穿过形成在位于上部的边缘支撑构件525中的墙壁安装通孔527且之后将显示装置挂在钉子820上将显示装置简单地固定在墙壁上。此外,显示装置能够通过使用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且形成在显示装置的下部或侧表面上的单个连接器430,通过单条电缆830连接到外部装置(例如机顶盒等)。同时,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诸如LCM之类的显示面板内的前下表面上仅包括S-PCB570和D-IC,且系统板842和电源板844可包括在通过单个连接器430和单条电缆830连接的单独的外部装置或模块840中。就是说,在显示面板的前下部上仅包括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S-PCB和D-IC)。此外,系统板842和电源板844作为安放式装置的显示控制器包括在单独的外部装置或模块840中,且通过单个连接器430和单条电缆830连接外部装置或模块840,从而能够简化显示装置的连接电缆的构造。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包括:显示面板;向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平板式后盖,平板式后盖设置成覆盖背光单元的后表面,使得背光单元夹在显示面板与平板式后盖之间;顶壳,顶壳具有与平板式后盖平行地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与平板式后盖垂直地延伸的第二部分;驱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背光单元支撑构件,背光单元支撑构件设置顶壳的第一部分与平板式后盖之间,背光单元支撑构件具有设置在背光单元支撑构件的前表面上以容置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容置部,且背光单元支撑构件具有与平板式后盖共面的延伸部;和边缘支撑构件,边缘支撑构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上侧且其中形成有墙壁安装通孔。背光单元支撑构件的延伸部可将顶壳的第二部分与平板式后盖的一端分开。背光单元支撑构件的延伸部还可与顶壳的第二部分共面。边缘支撑构件的通孔可形成为与平板式后盖平行。边缘支撑构件、背光单元支撑构件的延伸部以及平板式后盖可以是共面的。平板式后盖可直接贴合到边缘支撑构件和背光单元支撑构件。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设置在显示装置的下边缘处的诸如光源罩之类的背光单元支撑结构以及后盖的结构被优化,从而显示面板驱动电路以非折叠COF方案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前下表面上,因此能够使用平坦后盖。因而,显示装置能够与墙壁紧密接触地进行安装。此外,显示装置在其上边缘支撑部中形成有墙壁安装通孔,从而即使没有单独的安装构件,显示装置也能在与墙壁紧密接触的同时简单安装在墙壁上。此外,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电源端子的单个连接器设置在显示装置的下表面或侧表面上,从而当显示装置与外部装置连接时,能够使用单条电缆,由此实现了安装的便利性并确保了出色的外观。尽管参照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精神,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各种形式进行变化和修改。因此,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仅是描述本发明的技术精神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技术精神。此外,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方式限制。应当根据所附权利要求书以包含在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均属于本发明的方式解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