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支撑调整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208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上支撑调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调整架(2)、支撑板(3)、镜框(4)及挂臂板(5)及驱动组件(6),所述调整架(2)固连于底板(1)上,所述镜框(4)固连于支撑板(3)的前端面,所述驱动组件(6)为两个,分别固连于调整架(2)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电机(61)、波纹管联轴器(62)、螺纹杆(63)及定位板(64),所述波纹管联轴器(62)的一联轴器端与所述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波纹管联轴器(62)的另一联轴器端与螺纹杆(63)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64)上设有贯穿定位板(64)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63)穿过螺纹孔,所述支撑板(3)后端面外凸构成两个连接座(31),连接座(31)与驱动组件(6)之间连接有弹性连接件(65),螺纹杆(63)的端头与连接座(31)紧密接触,所述挂臂板(5)一端固连于支撑板(3)上端,挂臂板(5)的另一端设有转轴(51),所述转轴(51)的端头上连接有转动球头(52),所述调整架(2)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容纳支撑转动球头(52)的球槽座(21),所述转动球头(52)置入球槽座(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支撑调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还包括减速器(66),所述减速器(66)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所述减速器(66)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波纹管联轴器(62)的一联轴器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支撑调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3)的端头设为球形端头,所述连接座(31)设有凹槽(34),所述螺纹杆(63)的端头与凹槽(34)之间以球面低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支撑调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臂板(5)的下端面与调整架(2)的上端面之间留有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支撑调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后端面与调整架(2)的前端面之间留有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支撑调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槽座(21)为垂直分布的两个圆柱形孔槽所构成,位于上方的圆柱形孔槽的直径大于转动球头(52)的直径且高度小于转动球头(52)的直径,位于下方的圆柱形孔槽的直径小于转动球头(52)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支撑调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槽座(21)中位于上方的圆柱形孔槽内壁设有承力锥筒垫(2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