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及其前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572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及其前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成像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前盖装置,还涉及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设备,是利用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集合的产品,是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其具体技术内涵是一种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

本发明所涉及的虚拟现实设备是一种结构外观类似眼镜的设备,可直接在设备内配合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直接的成像,以带给使用者类似真实环境的感官体验。

目前市场上的此类设备主要包括几个相互扣合的盖体及支架结构,并在其中设置光学装置及其他电子元件辅助还原图像,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虚拟现实设备还存在一定结构上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通常虚拟现实设备都设置用于数据交换的连接设备,常见的设置如传输接头或传输接口,而设置传输接头的设备中,由于方便传输接头的插接其后一般会设置软质的连接线,而这种结构突出于设备外侧,大大影响了设备的外观,令其外观不令人满意,并且,外露的传输接头也容易磨损或遭到其他各种外力的破坏。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现有的虚拟现实设备的传输接头外露容易损坏并且影响其外观等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前盖装置,该前盖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的虚拟现实设备的传输接头外露容易损坏并且影响其外观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前盖装置的虚拟现实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前盖装置,包括前盖主体,所述前盖主体内伸出连接线及与所述连接线连接的传输接头,所述前盖主体的内侧装配面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连接线及所述传输接头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形状尺寸与所述连接线及所述传输接头的形状及尺寸匹配。

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收纳槽位于所述前盖主体与所述前盖主体侧面的开口端相邻的一侧。

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收纳槽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紧所述传输接头的凸起结构,所述传输接头的外侧面设置与所述凸起结构卡紧配合的凹点。

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凸起结构具体为圆台状凸出,所述圆台状凸出垂直于所述收纳槽的深度方向。

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前盖主体设置有两个不同种类的传输接头,所述前盖主体设置有并排排列的两个所述收纳槽。

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前盖主体的内侧装配面上设置有凹陷结构,两个所述收纳槽均设置于所述凹陷结构内。

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传输接头的背离所述收纳槽的一侧设置有凸出的钩状结构。

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收纳槽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所述传输接头走线的开槽结构。

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收纳槽的内壁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收纳槽的深度方向的导向槽。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前盖装置,包括前盖主体,所述前盖主体内伸出连接线及与所述连接线连接的传输接头,所述前盖主体的内侧装配面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连接线及所述传输接头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形状尺寸与所述连接线及所述传输接头的形状及尺寸匹配。在前盖主体的内侧面设置收纳槽,收纳槽的形状恰好可以将传输接头和连接线容纳进去,由于收纳槽设置于前盖主体内侧装配面上,所以将传输接头插入收纳槽之后传输接头及连接线就不会外露于设备之外,有效地保护了传输接头及连接线防止其受到磨损等破坏,并且由于传输接头藏于内部,设备的外观也会更加美观。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设备,该虚拟现实设备包括眼镜设备主体和上述任一种前盖装置。由于上述的前盖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前盖装置的虚拟现实设备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设备的前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设备的前盖装置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收纳槽1、前盖主体2、传输接头3、导向槽4、圆台状凸出5、凹点6、凹陷结构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前盖装置,以有效地解决现有的虚拟现实设备的传输接头外露容易损坏并且影响其外观等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设备的前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设备的前盖装置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前盖装置,包括前盖主体2,所述前盖主体2内伸出连接线及与所述连接线连接的传输接头3,所述前盖主体2的内侧装配面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连接线及所述传输接头3的收纳槽1,所述收纳槽1的形状尺寸与所述连接线及所述传输接头3的形状及尺寸匹配。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虚拟现实设备在前盖装置外还扣接有用于将移动终端装于设备上的上盖,而收纳槽正设置于前盖装置正对上盖的面上,并且位置上位于上盖里面。

在前盖主体的内侧面设置收纳槽,收纳槽的形状恰好可以将传输接头和连接线容纳进去,由于收纳槽设置于前盖主体内侧装配面上,所以将传输接头插入收纳槽之后传输接头及连接线就不会外露于设备之外,有效地保护了传输接头及连接线防止其受到磨损等破坏,并且由于传输接头藏于内部,设备的外观也会更加美观。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收纳槽1位于所述前盖主体2与所述前盖主体2侧面的开口端相邻的一侧。所以收纳槽临近开口容易将传输接头拔出使用。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收纳槽1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紧所述传输接头3的凸起结构,所述传输接头3的外侧面设置与所述凸起结构卡紧配合的凹点6。为防止传输接头位置不稳固,容易从收纳槽脱出,在收纳槽内壁上设置凸起结构,通过凸起结构将传输接头卡紧;其中凹槽与凸起结构在结构上相互适应完成凹凸配合。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凸起结构具体为圆台状凸出5,所述圆台状凸出5垂直于所述收纳槽1的深度方向。本实施例提供的圆台状凸出是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具体优选方案,采用这种圆台结构,可以令凸起结构与凹槽之间的凹凸结构配合更加牢固,并且这种圆台的结构也令配合的结构更加容易脱出拆卸。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前盖主体设置有两个不同种类的传输接头3,所述前盖主体设置有并排排列的两个所述收纳槽1。方案中优选的是,接头分别采用USB接头和type-c接头。为满足设备多样化的数据传输及连接需求本实施例设置两种不同的传输接头,并且对应的设置两个尺寸与各自传输接头匹配的收纳槽。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前盖主体的内侧装配面上设置有凹陷结构7,两个所述收纳槽1均设置于所述凹陷结构7内。采用这种凹陷结构令两个不同的收纳槽在位置结构上相互靠近,以便使用者取出传输接头,并且将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设置在相近的位置也更加符合设计的原理及使用者的使用习惯。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传输接头3的背离所述收纳槽1的一侧设置有凸出的钩状结构。参考附图中可以清楚看出,传输接头的背面设置有一弯钩状的结构,此钩状结构优选的与传输接头的外壳固定连接一体,主要用于方便手持,方便用户将传输接头插入或拔出收纳槽,令使用不再受限于传输接头较小的尺寸,方便了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收纳槽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所述传输接头3走线的通孔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传输接头的连接线设置于前盖主体内部,通过通孔结构将连接线导出,这种设计可以最大限度上将连接线收纳与前盖装置的内部,令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有流线感。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收纳槽1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所述传输接头3走线的开槽结构。本实施例在收纳槽的内壁设置开槽用于走线,这种设计令抽拉传输接头的操作更加容易进行,将连接线拉出的操作也就更加顺畅。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前盖装置中,所述收纳槽1的内壁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收纳槽1的深度方向的导向槽4。导向槽4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传输接头插入收纳槽的插入角度正确,保证装入传输接头过程顺利。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前盖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设备,该虚拟现实设备包括眼镜设备主体和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由于该虚拟现实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前盖装置,所以该虚拟现实设备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