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板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7144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包含偏光膜的偏光板。作为获得该偏光膜的方法,例如提出了如下的方法:对具有树脂基材和聚乙烯醇(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进行拉伸,然后实施染色处理,从而在树脂基材上得到偏光膜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利用这样的方法,能够获得厚度薄的偏光膜,因而有助于近年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为此而受到关注。

但是,上述偏光膜通常与保护薄膜层叠来作为偏光板使用。这种情况下,存在将上述树脂基材从偏光膜剥离的情况,这时,存在容易发生树脂基材的剥离不良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832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树脂基材的剥离性优异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的工序:对具有长条状的树脂基材和设置在该树脂基材的单侧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层叠体进行拉伸及染色,从而在该树脂基材上制作偏光膜的工序;在层叠体的偏光膜侧层叠保护薄膜,从而制作偏光薄膜层叠体的工序;和利用具有朝向刀刃逐渐变窄的楔形形状的切割刀对偏光薄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切割的工序。在进行切割时,以使切割刀的相对较厚的部分位于树脂基材侧、切割刀的相对较薄的部分位于保护薄膜侧的方式,使切割刀的刀刃与偏光薄膜层叠体抵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旋转式的上述切割刀和底刀进行切割,所述切割刀的刀刃部与所述底刀的刀刃部局部重叠。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重叠的重叠长度L(mm)和上述偏光薄膜层叠体的厚度d(mm)满足d≤L≤d+15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切割刀的旋转速度相对于上述偏光薄膜层叠体的输送速度为90%~1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上述切割之后将上述树脂基材从上述偏光薄膜层叠体剥离的工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护薄膜表面的压痕硬度超过0.21GPa。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护薄膜具有树脂薄膜和在该树脂薄膜的单侧形成的表面处理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表面处理层表面的铅笔硬度为H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表面处理层具有防眩性。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提供偏光板。该偏光板利用上述制造方法来获得。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以使切割刀的刀刃部抵接树脂基材侧的方式对在设置在树脂基材上的偏光膜层叠保护薄膜而得到的偏光薄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端部进行切割,能够获得优异的树脂基材的剥离性。其结果,能够在维持高的生产率的同时制造外观优异的偏光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部分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切割工序的一例的示意图,是表示切割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切割工序的一例的示意图,(a)是从侧面观察切割刀及底刀的图,(b)是表示利用切割刀进行切割的状况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层叠体

11 树脂基材

12 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偏光膜)

20 保护薄膜

100 偏光薄膜层叠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的工序:对具有长条状的树脂基材和设置在该树脂基材的单侧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层叠体进行拉伸、染色,从而在树脂基材上制作偏光膜的工序;在层叠体的偏光膜侧层叠保护薄膜,从而制作偏光薄膜层叠体的工序;和利用切割刀对偏光薄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端部进行切割的工序。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A.偏光膜的制作

A-1.层叠体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部分截面图。层叠体10具有树脂基材11和设置在树脂基材的单侧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12。层叠体10通过在长条状的树脂基材11上设置聚乙烯醇系树脂层12来制作。作为层叠体的制作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合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树脂基材上涂布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以下称为“PVA系树脂”)的涂布液,根据需要进行干燥,从而制作层叠体。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树脂基材上层叠包含PVA系树脂的薄膜,从而制作层叠体。这里,包含PVA系树脂的薄膜可以使用任意适合的粘接层来层叠。

作为上述树脂基材的形成材料,可以采用任意适合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等酯系树脂、环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它们的共聚物树脂。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其中,特别优选使用非晶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作为非晶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进一步包含间苯二甲酸作为二羧酸的共聚物、进一步包含环己烷二甲醇作为二醇的共聚物。

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100℃以下。这是因为,在对层叠体进行拉伸时,能够抑制PVA系树脂层的结晶化,并且能够充分确保拉伸性(尤其是水中拉伸的拉伸性)。其结果,能够制作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例如偏光度)的偏光膜。另一方面,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6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基于JIS K 7121求出的值。

树脂基材的吸水率优选为0.2%以上、更优选为0.3%以上。这样的树脂基材能够吸收水,水发挥增塑剂的作用,从而能够塑化。其结果,能够大幅降低拉伸应力,能够使拉伸性优异。另一方面,树脂基材的吸水率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通过使用这样的树脂基材,能够防止制造时树脂基材的尺寸稳定性显著降低导致所得偏光膜的外观恶化等不良情况。另外,能够防止在水中拉伸时断裂、PVA系树脂层从树脂基材剥离。需要说明的是,吸水率是基于JIS K 7209求出的值。

树脂基材的厚度优选为20μm~300μm、更优选为50μm~200μm。可以对树脂基材表面实施表面改性处理(例如电晕处理等),也可以在其上形成易粘接层。通过这样的处理,能够得到树脂基材和PVA系树脂层的密合性优异的层叠体。

作为用于形成上述PVA系树脂层的PVA系树脂,可以采用任意适合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是通过使聚醋酸乙烯酯皂化而得到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是通过使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而得到的。PVA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摩尔%~100摩尔%、优选为95.0摩尔%~99.95摩尔%、更优选为99.0摩尔%~99.93摩尔%。皂化度可以基于JIS K 6726-1994求出。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皂化度的PVA系树脂,能够得到耐久性优异的偏光膜。皂化度过高时,有发生凝胶化的担心。

PVA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平均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优选为1200~4500、更优选为1500~4300。需要说明的是,平均聚合度可以基于JIS K 6726-1994求出。

上述涂布液代表性的是使用使上述PVA系树脂溶解于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作为该溶剂,例如可以列举出:水、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各种二醇类、三羟甲基丙烷等多元醇类、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等胺类。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二种以上使用。其中,优选为水。溶液的PVA系树脂浓度可以设定为任意适合的值。例如,可以根据PVA系树脂的聚合度、皂化度等来设定。溶液的PVA系树脂浓度例如相对于溶剂100重量份为3重量份~20重量份。

在上述涂布液中,可以包含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出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作为增塑剂,例如可以列举出乙二醇、甘油等多元醇。作为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列举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这些添加剂可以出于使得到的PVA系树脂层的均一性、染色性、拉伸性进一步提高的目的而使用。另外,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出易粘接成分。通过使用易粘接成分,能够使树脂基材和PVA系树脂层的密合性提高。其结果,能够抑制例如PVA系树脂层从树脂基材剥离等不良情况,从而良好地进行后述的染色、水中拉伸。作为易粘接成分,例如使用乙酰乙酰基改性PVA等改性PVA。

作为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合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出:辊涂法、旋涂法、线棒涂布法、浸渍涂布法、模涂法、帘幕式涂布法、喷涂法、刮刀涂布法(Comma coating method等)等。涂布液的涂布·干燥温度例如为20℃以上、优选为50℃以上。

PVA系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3μm~40μm、更优选为3μm~20μm。层叠体的宽度(拉伸前)可以设定为任意适合的值。代表性的是为1500mm以上、优选为2000mm~5000mm。

A-2.拉伸

作为层叠体的拉伸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合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为固定端拉伸(例如使用拉幅机的方法),也可以为自由端拉伸(例如使层叠体通过圆周速度不同的辊之间进行单轴拉伸的方法)。另外,也可以为同时双轴拉伸(例如使用同时双轴拉伸机的方法),还可以为逐次双轴拉伸。层叠体的拉伸可以在一个阶段进行,也可以分多阶段进行。分多阶段进行时,后述的层叠体的拉伸倍率(最大拉伸倍率)为各阶段的拉伸倍率的乘积。

拉伸可以是边使层叠体浸渍在拉伸浴中边进行的水中拉伸方式、也可以是空中拉伸方式。优选实施至少一次水中拉伸,更优选组合空中拉伸和水中拉伸。利用水中拉伸,能够以比上述树脂基材、PVA系树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代表性的是80℃左右)低的温度进行拉伸,能够抑制PVA系树脂层的结晶化地高倍率地拉伸PVA系树脂层。其结果,能够制造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的偏光膜。组合空中拉伸和水中拉伸时,优选在空中拉伸之后进行水中拉伸。需要说明的是,能够良好地进行水中拉伸的情况下,能够使树脂基材和PVA系树脂层的密合性优异,能够使通过后述的切割工序来提高树脂基材的剥离性的效果变得显著。

作为层叠体的拉伸方向,可以选择任意适合的方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沿长条状的层叠体的长度方向拉伸。具体而言,将层叠体沿长度方向输送,拉伸方向为其输送方向(MD)。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沿长条状的层叠体的宽度方向拉伸。具体而言,将层叠体沿长度方向输送,拉伸方向为与其输送方向(MD)正交的方向(TD)。

层叠体的拉伸温度可以根据树脂基材的形成材料、拉伸方式等设定为任意适合的值。采用空中拉伸方式时,拉伸温度优选为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更优选为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0℃以上、特别优选为Tg+15℃以上。另一方面,层叠体的拉伸温度优选为170℃以下。通过在如上所述的温度下进行拉伸,能够抑制PVA系树脂迅速结晶化,从而抑制由该结晶化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妨碍基于拉伸的PVA系树脂层的取向)。

作为拉伸方式采用水中拉伸方式时,拉伸浴的液温优选为40℃~85℃、更优选为50℃~85℃。为如上所述的温度时,能够抑制PVA系树脂层的溶解地高倍率地拉伸。具体而言,如上所述,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因与PVA系树脂层的形成的关系而优选为60℃以上。该情况下,拉伸温度低于40℃时,存在即使考虑基于水而使树脂基材塑化也无法良好地拉伸的担心。另一方面,拉伸浴的温度越高,PVA系树脂层的溶解性越高,存在无法获得优异的光学特性的担心。

采用水中拉伸方式时,优选使层叠体浸渍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硼酸水中拉伸)。通过使用硼酸水溶液作为拉伸浴,能够对PVA系树脂层赋予能够耐受拉伸时施加的张力的刚性、和不溶于水的耐水性。具体而言,硼酸在水溶液中生成四羟基硼酸根阴离子,能够通过氢键与PVA系树脂交联。其结果,能够赋予PVA系树脂层以刚性和耐水性,能够良好地进行拉伸,能够制作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的偏光膜。

上述硼酸水溶液优选通过使硼酸和/或硼酸盐溶解于作为溶剂的水中来得到。硼酸浓度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10重量份。通过使硼酸浓度为1重量份以上,能够有效地抑制PVA系树脂层的溶解,能够制作更高特性的偏光膜。需要说明的是,除硼酸或硼酸盐以外,还可以使用使硼砂等硼化合物、乙二醛、戊二醛等溶解于溶剂中而得到的水溶液。

优选在上述拉伸浴(硼酸水溶液)中配混碘化物。通过配混碘化物,能够抑制吸附于PVA系树脂层的碘的溶出。碘化物的具体例如下所述。碘化物的浓度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优选为0.05重量份~15重量份、更优选为0.5重量份~8重量份。

层叠体在拉伸浴中的浸渍时间优选为15秒钟~5分钟。

层叠体的拉伸倍率(最大拉伸倍率)相对于层叠体的初始长度优选为5.0倍以上。这样高的拉伸倍率可以通过采用例如水中拉伸方式(硼酸水中拉伸)来获得。层叠体的由水中拉伸获得的拉伸倍率优选为2.0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最大拉伸倍率”是指层叠体即将断裂之前的拉伸倍率,另行确认层叠体断裂的拉伸倍率,“最大拉伸倍率”是指比层叠体断裂的拉伸倍率的值低0.2的值。

水中拉伸优选在后述的染色之后进行。

A-3.染色

上述染色代表性的是通过用二色性物质对PVA系树脂层进行染色来进行。优选通过使PVA系树脂层吸附二色性物质来进行。作为该吸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出:使PVA系树脂层(层叠体)浸渍在包含二色性物质的染色液中的方法、对PVA系树脂层涂覆该染色液的方法、对PVA系树脂层喷雾该染色液的方法等。优选为使PVA系树脂层浸渍在染色液中的方法。这是因为,二色性物质能够良好地吸附。

作为上述二色性物质,例如可以列举出碘、有机染料。这些二色性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二种以上使用。二色性物质优选为碘。使用碘作为二色性物质时,上述染色液优选为碘水溶液。碘的配混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0.5重量份。为了提高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优选在碘水溶液中配混碘化物。作为碘化物,例如可以列举出:碘化钾、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锌、碘化铝、碘化铅、碘化铜、碘化钡、碘化钙、碘化锡、碘化钛等。其中,优选为碘化钾。碘化物的配混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优选为0.02重量份~20重量份、更优选为0.1重量份~10重量份。

对于染色液的染色时的液温,为了抑制PVA系树脂的溶解,优选为20℃~50℃。使PVA系树脂层浸渍在染色液中时,为了确保PVA系树脂层的透射率,浸渍时间优选为5秒钟~5分钟。另外,染色条件(浓度、液温、浸渍时间)可以以最终获得的偏光膜的偏光度或者单片透射率在规定的范围的方式进行设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得到的偏光膜的偏光度为99.98%以上的方式来设定浸渍时间。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以得到的偏光膜的单片透射率为40%~44%的方式设定浸渍时间。

A-4.其它

对于上述层叠体,除了拉伸、染色以外,还可以适当实施用于使其PVA系树脂层形成偏光膜的处理。作为用于形成偏光膜的处理,例如可以列举出不溶化处理、交联处理、清洗处理、干燥处理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处理的次数、顺序等没有特别限定。

上述不溶化处理代表性的是通过使PVA系树脂层浸渍在硼酸水溶液中来进行。通过实施不溶化处理,能够对PVA系树脂层赋予耐水性。该硼酸水溶液的浓度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4重量份。不溶化浴(硼酸水溶液)的液温优选为20℃~50℃。不溶化处理优选在上述水中拉伸、上述染色处理之前进行。

上述交联处理代表性的是通过使PVA系树脂层浸渍在硼酸水溶液中来进行。通过实施交联处理,能够对PVA系树脂层赋予耐水性。该硼酸水溶液的浓度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5重量份。另外,在上述染色处理之后进行交联处理的情况下,优选进一步配混碘化物。通过配混碘化物,能够抑制吸附于PVA系树脂层的碘的溶出。碘化物的配混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5重量份。碘化物的具体例如上所述。交联浴(硼酸水溶液)的液温优选为20℃~60℃。交联处理优选在上述水中拉伸之前进行。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照染色处理、交联处理及水中拉伸的顺序来进行。

上述清洗处理代表性的是通过使PVA系树脂层浸渍在碘化钾水溶液中来进行。上述干燥处理中的干燥温度优选为30℃~100℃。

A-5.偏光膜

上述偏光膜实质为吸附有二色性物质并使其取向了的PVA系树脂膜。偏光膜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7μm以下、特别优选为5μm以下。另一方面,偏光膜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偏光膜优选在波长380nm~780nm的任意波长处表现出吸收二色性。偏光膜的单片透射率优选为40.0%以上、更优选为4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2.0%以上、特别优选为43.0%以上。偏光膜的偏光度优选为99.8%以上、更优选为99.9%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95%以上。

B.偏光薄膜层叠体的制作

对上述层叠体(PVA系树脂层)实施上述各种处理之后,在层叠体的偏光膜(PVA系树脂层)侧层叠保护薄膜,从而制作偏光薄膜层叠体。具体而言,在上述层叠体上以各自的长度方向对齐的方式层叠长条状的保护薄膜。

通过上述拉伸,层叠体可能发生卷曲。卷曲容易在层叠体的宽度方向端部发生。作为发生卷曲的原因之一,认为是由拉伸导致的收缩。对层叠体进行拉伸时,PVA系树脂层和树脂基材的收缩力存在差异(通常,PVA系树脂层的收缩力更大),由于该收缩力之差,可能发生卷曲。收缩方向通常为与拉伸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沿长度方向对层叠体进行拉伸(纵向拉伸)时,可能会与拉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在树脂基材侧发生凸的卷曲。另一方面,沿宽度方向对层叠体进行拉伸(横向拉伸)时,具体而言,利用拉幅机的夹具把持层叠体的端部进行拉伸时,在拉伸之后,可能会在夹具把持部附近发生由施加在宽度方向外部的张力导致的卷曲。像这样,不管是纵向拉伸、还是横向拉伸,均存在在层叠体的宽度方向端部发生卷曲的倾向。在层叠体上层叠保护薄膜而得到的偏光薄膜层叠体能够良好地抑制卷曲。

上述保护薄膜的宽度例如根据层叠体的偏光膜的宽度来设定。具体而言,可以比偏光膜的宽度大,也可以比其小,还可以大致相同。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设定得比偏光膜的宽度大。这种情况下,优选以保护薄膜向偏光膜的两宽度方向外部伸出的方式进行层叠。保护薄膜的宽度可以设定为任意适合的值。代表性的是为500mm以上且3000mm以下、优选为1000mm以上且2500mm以下。

上述保护薄膜包含树脂薄膜。作为树脂薄膜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三醋酸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环烯烃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等。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是指丙烯酸系树脂和/或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使用例如具有戊二酰亚胺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具有戊二酰亚胺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以下也称为戊二酰亚胺树脂)记载在例如日本特开2006-30903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1756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2832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2833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56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00918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61744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84840号公报中。这些记载作为参考被援用到本说明书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保护薄膜具有上述树脂薄膜和在树脂薄膜的单侧形成的表面处理层。这时,保护薄膜以树脂薄膜位于层叠体侧的方式层叠于层叠体。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可显著地获得通过后述的切割方法而提高树脂基材的剥离性的效果。

上述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代表性的是为20.0μm以下、优选为3.0μm~15.0μm、更优选为5.0μm~10.0μm。

表面处理层表面的基于JIS K 5600-5-4的规定的载重500g下的铅笔硬度优选为H以上、更优选为2H以上。

作为表面处理层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热固化型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作为热固化型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例如可以使用具有丙烯酸酯基及甲基丙烯酸酯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固化型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出:有机硅树脂、聚酯树脂、聚醚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酰胺树脂、醇酸树脂、螺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多硫醇多烯树脂、多元醇等多官能化合物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的低聚物或预聚物等。

表面处理层可以具有防眩性。通过具有防眩性,能够防止例如因户外光线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发生反射导致的透射光的辨识性降低。防眩性可以通过对表面处理层表面赋予凹凸形状来获得。凹凸形状的赋予利用任意适合的方式来进行。作为代表例,可以列举出粗糙化(例如喷砂、压花加工)、配混微粒。使用微粒时,该微粒可以为无机系微粒、也可以为有机系微粒。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5μm~20μm。微粒的配混量相对于上述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2重量份~70重量份、更优选为5重量份~50重量份。

保护薄膜的厚度(保护薄膜具有树脂薄膜和在树脂薄膜的单侧形成的表面处理层时为其总厚度)代表性的是为10μm~100μm。

保护薄膜表面的压痕硬度例如超过0.21GPa、优选超过0.25GPa、更优选为0.30G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5GPa以上。在这样的范围内时,可显著地获得通过后述的切割方法而提高树脂基材的剥离性的效果。另外,能够得到耐划痕性、耐久性优异的偏光板。另一方面,保护薄膜表面的压痕硬度例如为0.50GPa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压痕硬度”是指利用微小压痕硬度试验机测定的压痕深度450nm处的值。

保护薄膜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3μm~2.0μm。需要说明的是,算术平均粗糙度Ra基于JIS B0601的规定。

保护薄膜的层叠代表性的是使用粘接剂。具体而言,在偏光膜表面,使用粘接剂贴合保护薄膜。作为粘接剂,使用任意适合的粘接剂。使用例如水系粘接剂、溶剂系粘接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粘接剂,使用包含PVA系树脂的水系粘接剂。水系粘接剂中所含的PVA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从粘接性方面考虑优选为100~5000左右、更优选为1000~4000。平均皂化度从粘接性方面考虑优选为85摩尔%~100摩尔%左右、更优选为90摩尔%~100摩尔%。

水系粘接剂中所含的PVA系树脂优选含有乙酰乙酰基。这是因为,能够使PVA系树脂层和保护薄膜的密合性优异、耐久性优异。含有乙酰乙酰基的PVA系树脂例如通过使PVA系树脂与双烯酮以任意的方法反应来得到。含有乙酰乙酰基的PVA系树脂的乙酰乙酰基改性度代表性的是为0.1摩尔%以上、优选为0.1摩尔%~40摩尔%左右、更优选为1摩尔%~20摩尔%、特别优选为2摩尔%~7摩尔%。需要说明的是,乙酰乙酰基改性度是利用NMR测得的值。

水系粘接剂的树脂浓度优选为0.1重量%~15重量%、更优选为0.5重量%~10重量%。

粘接剂的涂布时的厚度可以设定为任意适合的值。例如,以在加热(干燥)之后得到具有目标厚度的粘接剂层的方式设定。粘接剂层的厚度优选为10nm~300nm、更优选为10nm~200nm、特别优选为20nm~150nm。

优选在层叠保护薄膜之后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5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以上、特别优选为8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层叠保护薄膜之后进行的加热也可以兼作对上述层叠体的干燥处理。另外,也可以在后述的切割之后进行加热,但优选在切割之前进行加热。这是因为,能够以更高的精度进行切割。

偏光薄膜层叠体的厚度例如为30μm~150μm。

C.切割

上述偏光薄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端部被切割(slit)为带状。切割得到的切割片优选包含上述树脂基材和偏光膜和保护薄膜。切割宽度例如自偏光膜或保护薄膜的端部起为10mm~100mm。如上所述,层叠体的宽度方向端部容易发生卷曲,在宽度方向端部容易发生层叠体和保护薄膜的接合不良(例如皱褶)。通过切割将该接合不良部去除,能够抑制后述的树脂基材的剥离不良(例如断裂)。

图2及图3是表示切割工序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切割部分的立体图,图3的(a)是从侧面观察切割刀及底刀的图,图3的(b)是表示利用切割刀进行切割的状况的说明图。具有层叠体10和保护薄膜20的偏光薄膜层叠体10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101、101沿着长度方向30被切割刀切割。通过使用切割刀,能够使生产率优异。另外,能够抑制切割端的变形,能够避免由变形导致的树脂基材的剥离性降低。

如图3所示,使用切割刀1和用于支撑偏光薄膜层叠体100的底刀2对偏光薄膜层叠体100进行切割。切割刀1及底刀2以各自的刀刃局部重叠的方式被支撑。重叠长度L根据例如要切割的偏光薄膜层叠体的厚度来设定。重叠长度L优选相对于偏光薄膜层叠体的厚度d(mm)满足d≤L≤d+0.15mm的关系。重叠长度L例如为0.2mm~2.0mm。切割刀轴1a及底刀轴2a以相对于偏光薄膜层叠体100平行的方式配置。以树脂基材11朝向切割刀1的方式沿箭头方向输送偏光薄膜层叠体100。使偏光薄膜层叠体100通过切割刀1和底刀2之间,从而将宽度方向端部切割(slit)成带状。偏光薄膜层叠体100的输送速度例如设定在10m/分钟~50m/分钟的范围。

底刀2不固定在底刀轴2a上而是自由地旋转(例如沿逆时针方向)。切割刀1利用任意适合的支撑机构以与底刀2抵接的方式弹簧施力而安装于切割刀轴1a,与切割刀轴1a成为一体而发生旋转(例如沿顺时针方向)。切割刀与底刀的接触压力例如根据后述的刀的形状来设定。切割刀与底刀的接触压力例如为2.0N~10.0N。切割刀的旋转速度优选与偏光薄膜层叠体的输送速度为相同程度、或者比偏光薄膜层叠体的输送速度快。具体而言,切割刀的旋转速度相对于偏光薄膜层叠体的输送速度被设定为例如90%~130%,优选为95%~130%、更优选为98%~130%。

切割刀及底刀的外径例如为90.0mm~110.0mm。对于底刀2而言,为了在切割位置支撑偏光薄膜层叠体100,如图所示,其刀刃使用宽刀刃。在图示例中,切割刀1的一个侧面1b为垂直面、另一侧面1c为楔面。楔面的楔角例如为20°~60°。需要说明的是,切割得到的切割片通过例如卷取或吸引去除。

在图示例中,以使得朝向刀刃逐渐变窄的楔形形状的切割刀1的相对较厚的部分位于树脂基材11侧、切割刀1的相对较薄的部分位于保护薄膜20侧的方式使切割刀1的刀刃与偏光薄膜层叠体100抵接,通过像这样使切割刀的刀刃与偏光薄膜层叠体的树脂基材侧抵接,能够边抑制对切割部(尤其是保护薄膜的端面)造成损伤边切割偏光薄膜层叠体。具体而言,能够实施拉伸处理的树脂基材比保护薄膜柔软,不易因切割刀而受损。其结果,能够抑制切割部产生裂纹等不良情况,显著提高后述的树脂基材的剥离性。树脂基材表面的压痕硬度(切割时)例如为0.25GPa以下、优选为0.21GPa以下。

D.剥离工序

在上述切割之后,将树脂基材从偏光薄膜层叠体剥离。根据本发明,通过进行如上所述的切割,能够获得优异的树脂基材的剥离性。其结果,能够维持高生产率地制造外观优异的偏光板。需要说明的是,剥离了的树脂基材例如通过卷取而被回收。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各特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1.厚度

使用数字测微计(ANRITSU CORPORATION制造、产品名“KC-351C”)进行测定。

2.吸水率

基于JIS K 7209进行测定。

3.玻璃化转变温度(Tg)

基于JIS K 7121进行测定。

4.铅笔硬度

基于JIS K 5600-5-4(载重:500g)进行测定。

5.压痕硬度

在薄膜(层叠体)的表面隔着厚度100μm的环氧树脂层贴合玻璃板,作为测定用样品。将样品载置在微小压痕硬度试验机(MTS公司制造、产品名“NanoIndenter SA2”)的样品台(铝台)上,在温度25℃、测定传感器接近速度5n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实施例1]

(层叠体的制作)

作为树脂基材,使用长条状的吸水率0.75%、Tg75℃的非晶质的间苯二甲酸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IPA共聚PET)薄膜(宽度:4000mm、厚度:100μm)。

对树脂基材的单面实施电晕处理,然后在60℃下在该电晕处理面涂布包含聚乙烯醇(聚合度4200、皂化度99.2摩尔%)90重量份及乙酰乙酰基改性PVA(聚合度1200、乙酰乙酰基改性度4.6%、皂化度99.0摩尔%以上、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OHSEFIMER Z200”)10重量份的水溶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10μm的PVA系树脂层,制作层叠体。

对得到的层叠体,在115℃的烘箱内,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之间沿长度方向自由端单轴拉伸至2.0倍(空中拉伸)。其后,将层叠体卷取成卷状。

边将层叠体从卷取成卷状了的层叠体卷退卷,边分别对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切割,使得切割后的宽度为2500mm。

接着,将层叠体浸渍在液温30℃的不溶化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硼酸3重量份而得到的硼酸水溶液)中30秒钟(不溶化处理)。

然后,将层叠体浸渍在液温30℃的染色浴中,并且以得到的偏光板成为规定的透射率的方式调节碘浓度、浸渍时间。在本实施例中,将层叠体浸渍在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碘0.2重量份、碘化钾1.0重量份而得到的碘水溶液中60秒钟(染色处理)。

接着,将层叠体浸渍在液温30℃的交联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碘化钾3重量份、硼酸3重量份而得到的硼酸水溶液)中30秒钟(交联处理)。

之后,边将层叠体浸渍在液温70℃的硼酸水溶液(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硼酸4重量份、碘化钾5重量份而得到的水溶液)中,边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之间沿长度方向将该层叠体单轴拉伸至2.7倍(水中拉伸)。

之后,将层叠体浸渍在液温30℃的清洗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碘化钾4重量份而得到的水溶液)中10秒钟,然后利用60℃的暖风使其干燥60秒钟(清洗·干燥工序)。

如上操作,在树脂基材(厚度40μm)上形成了厚度5μm的偏光膜。

接着,在层叠体的偏光膜表面涂布PVA系树脂水溶液(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OHSEFIMER(注册商标)Z-200”、树脂浓度:3重量%),然后贴合形成有厚度10μm的防眩层(铅笔硬度:2H)的厚度40μm的具有戊二酰亚胺结构的甲基丙烯酸树脂薄膜,在维持在60℃的烘箱中加热5分钟,得到具有保护薄膜/偏振片/树脂基材的结构的偏光薄膜层叠体(厚度:85μm)。偏光薄膜层叠体的保护薄膜表面的压痕硬度为0.42GPa,树脂基材表面的压痕硬度为0.19GPa。

其后,如图2及图3所示,使切割刀的刀刃(楔角:45°)与树脂基材侧抵接,以距偏光膜的端边分别为30mm的方式对偏光薄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切割。切割时,切割刀和底刀的接触压力为5N,切割刀和底刀的重叠长度L为0.24mm,切割刀的旋转速度相对于偏光薄膜层叠体的输送速度为102%。

如上操作,得到偏光板。

[实施例2]

进行切割时,使切割刀及底刀的旋转速度相对于偏光薄膜层叠体的输送速度为9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偏光板。

[实施例3]

在厚度40μm的具有戊二酰亚胺结构的甲基丙烯酸树脂薄膜上不形成防眩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偏光板。这里,甲基丙烯酸树脂薄膜表面的压痕硬度为0.28GPa。

[实施例4]

在层叠体的偏光膜表面贴合三醋酸纤维素薄膜(KONICA MINOLTA,INC.制造、商品名“KC4UY”、厚度40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偏光板。这里,三醋酸纤维素薄膜表面的压痕硬度为0.26GPa。

[实施例5]

在层叠体的偏光膜表面贴合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JSR公司制造、商品名“ARTON”、厚度35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偏光板。这里,降冰片烯树脂薄膜表面的压痕硬度为0.22GPa。

[比较例1]

进行切割时,使切割刀的刀刃从偏光薄膜层叠体的保护薄膜侧抵接,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偏光板。

[比较例2]

进行切割时,使切割刀的刀刃从偏光薄膜层叠体的保护薄膜侧抵接,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操作,制作偏光板。

[比较例3]

进行切割时,使切割刀的刀刃从偏光薄膜层叠体的保护薄膜侧抵接,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操作,制作偏光板。

[比较例4]

进行切割时,使切割刀的刀刃从偏光薄膜层叠体的保护薄膜侧抵接,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操作,制作偏光板。

从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偏光板将树脂基材沿长度方向剥离,评价其剥离性。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表1

各实施例中,能够不发生断裂地连续剥离。而各比较例中,发生剥离不良(断裂)。

利用显微镜(倍率:10倍)对各偏光板的端面(切割面)进行观察,在各实施例中未确认到裂纹,而在各比较例中,保护薄膜(尤其是表面处理层)上确认到裂纹。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偏光板适宜用作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便携电话、数码相机、摄像机、便携游戏机、车辆导航系统、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钟表、微波炉等的液晶面板、有机EL设备的防反射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