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条固定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954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灯条固定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条固定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背光模组中,灯条与背板之间普遍采用螺钉连接或双面胶黏贴的方式固定连接。其中,采用螺钉连接的固定方式时,通常需要人工锁付,且螺钉数量较多,人力和物料成本较高,而且固定前灯条定位困难,发生偏移异常后拆解困难,耗费大量工时;采用双面胶黏贴的固定方式时,需将灯条完全黏贴在背板上,返工麻烦,有残胶时报废率高,也有固定前定位困难,易发生偏移的问题,在灯条和背板间增加双面胶后,还会造成灯条散热异常,容易损坏灯条。

上述将灯条固定在背板的方式,无论使用螺钉连接还是双面胶黏贴都需要额外增加物料及人工,组装繁琐,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同时造成背光模组的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灯条固定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旨在解决灯条固定方式采用其他辅助物料而增加成本,组装繁琐的问题,简化灯条固定于背板的组装工序、节省工时并降低背光模组的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灯条固定结构,用于灯条与背板的定位和固定,包括灯条和背板,所述灯条上开设有若干个预定位孔和至少一限位定位孔;所述背板上凸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预定位孔一一对应预定位连接的挂耳以及至少一与所述限位定位孔配合固定连接的定位柱,所述挂耳的尺寸小于预定位孔的尺寸;所述挂耳包括:

一连接部,其凸出于所述背板;

一压合部,其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上部,且与所述背板上端面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灯条通过所述预定位孔套入所述挂耳并移动所述灯条卡入所述间隙从而紧密贴合所述背板。

如上所述的灯条固定结构,所述灯条固定结构还包括若干个凸设于所述背板上且限位所述灯条端部的限位挡块。

如上所述的灯条固定结构,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挂耳和所述限位挡块之间,且所述定位柱、挂耳和限位挡块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如上所述的灯条固定结构,所述挂耳、定位柱和限位挡块横向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所述压合部横向延伸出所述连接部的上部并与所述背板上端面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如上所述的灯条固定结构,所述灯条固定结构还包括一纵向设置在所述背板上且限位所述灯条端部的阻挡条。

如上所述的灯条固定结构,所述定位柱设置有两个,分别分布于所述背板的横向两侧,所述限位定位孔对应设置两个,分别分布于所述灯条两端靠近端部的一侧。

如上所述的灯条固定结构,所述挂耳、定位柱由所述背板冲压一体成型。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灯条固定结构。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显示器,包括上述的灯条固定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背板上设置挂耳及定位柱,灯条上开设预定位孔和限位定位孔,灯条通过预定位孔便能套入挂耳预定位于背板上;同时通过将限位定位孔套设固定连接在定位柱上,实现灯条的固定限位,无需借助螺钉或双面胶等辅助物料便将灯条固定于背板上,解决了灯条组装繁琐的问题,简化了组装工序、节省工时并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成本;

2、本发明在将灯条固定于背板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背板上的若干个挂耳和设置在灯条上的若干预定位孔的配合,实现灯条的预定位限位;同时挂耳可使灯条紧贴背板,灯条产生的热量能有效通过背板散发,避免灯条损坏;因采用挂耳结构,灯条拆装简便,有效避免了灯条发生偏移异常后拆解困难,耗费工时的问题;

3、本发明通过在背板上设置若干个与灯条端部接触的限位挡块,进一步对灯条限位定位,有效避免灯条滑出,保证背光模组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灯条与背板的装配完成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背板的平面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背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4,一种灯条固定结构,用于灯条2与背板1的定位和固定,包括灯条2和背板1,其中:

在灯条上开设若干个预定位孔21和至少一限位定位孔22。在本实施例中,预定位孔横向排列设置在灯条上,限位定位孔设置两个,分别对称分布于灯条两端靠近端部的一侧。

背板可为金属材质,在背板上凸设有若干个与预定位孔一一对应预定位连接的挂耳3以及至少一与限位定位孔22配合固定连接的定位柱4。在本实施例中,挂耳3包括连接部32和压合部31,连接部32凸出背板1,而压合部31设于连接部32的上部,且与背板1上端面之间形成间隙。

具体地,连接部32为一竖直设置的连接块,压合部31为一横向延伸出连接块上部的压合块,且压合块与背板上端面之间形成该间隙,灯条2通过多个预定位孔套入一一对应的挂耳实现对灯条的预定位限位,避免灯条发生偏移;在灯条卡入该间隙后并向连接块一侧移动直至连接块与灯条的预定位孔的内侧壁相抵时,灯条紧密贴合背板,灯条产生的热量能有效通过背板散发,避免灯条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4为两个对称凸设于背板横向两侧的圆柱体形的限位凸包,限位定位孔22对应为圆柱形孔。在灯条卡入挂耳实现对灯条预定位限位后,只需将灯条两端的限位定位孔套设于背板横向两侧的限位凸包上便可实现对灯条的精准固定限位,使灯条稳固安装在背板上。无需借助螺钉或双面胶等辅助物料便将灯条固定于背板上,解决了灯条组装繁琐的问题,简化了组装工序、节省工时,同时因采用挂耳结构,灯条拆装简便,有效避免了灯条发生偏移异常后拆解困难,耗费工时的问题。

此外,为使灯条进一步限位定位,避免灯条滑出,在本实施例中,灯条固定结构还包括若干个凸设于背板上且限位灯条端部的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与灯条端部接触,实现对灯条的进一步固定限位。

具体地,挂耳的压合块为长条形,预定位孔对应为长条形孔,挂耳的压合块、连接块依次由下向上穿过预定位孔后卡扣在灯条上。在本实施例中,挂耳的尺寸小于预定位孔的尺寸,定位柱位于挂耳和限位挡块之间,且定位柱、挂耳和限位挡块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其中,挂耳尺寸小于预定位孔尺寸使灯条拆装简便,而并非将灯条卡死固定在背板上,当灯条出现异常后有利于更换;定位柱位于挂耳和限位挡块之间有利于灯条的组装,在灯条通过预定位孔套入挂耳预定位后,只需向灯条两端施加一垂直背板的压力,将限位定位孔套入限位凸包即可对灯条固定限位。

进一步地,挂耳、限位凸包、以及限位挡块均由背板冲压一体成型,可有效简化组装工序,降低背板的成本。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上述实施例一的所述挂耳的形状,其可根据背板的结构以及灯条的不同的装配方式而改变形状,挂耳的压合块在连接块的侧面横向延伸或在连接块的背面横向延伸等,本实施例中的挂耳结构仅供参考。

实施例二:

本实施与实施例一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限位挡块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挡块被替换为一纵向设置在背板上的阻挡条,用于限位灯条的端部,同样可避免灯条滑出,结构简单。本实施例的其他部件的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骜述。

基于上述灯条固定结构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灯条固定结构。背光模组可为直下式背光模组,也可为侧入式背光模组,改进点主要在于改变以往灯条固定在背板上的装配方式,无需借助螺钉或双面胶等辅助物料便将灯条固定于背板上,解决了灯条组装繁琐的问题,简化了组装工序、节省工时并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成本,具体请参考上述灯条固定结构,在此不再骜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上述的灯条固定结构,显示器可为液晶电视、平板电脑等,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的灯条固定结构,具体请参考上述背光模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灯条固定结构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

一、本发明通过在背板上设置挂耳及定位柱,灯条上开设预定位孔和限位定位孔,灯条通过预定位孔便能套入挂耳预定位于背板上,同时通过将限位定位孔套设固定连接在定位柱上,实现灯条的固定限位,无需借助螺钉或双面胶等辅助物料便将灯条固定于背板上,解决了灯条组装繁琐的问题,简化了组装工序、节省工时并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成本。

二、本发明在将灯条固定于背板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背板上的若干个挂耳和设置在灯条上的若干预定位孔的配合,实现灯条的预定位限位;同时挂耳可使灯条紧贴背板,灯条产生的热量能有效通过背板散发,避免灯条损坏;因采用挂耳结构,灯条拆装简便,有效避免了灯条发生偏移异常后拆解困难,耗费工时的问题。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发明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