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144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尤其涉及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



背景技术:

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正在普及。作为打印工序,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在感光体、中间转印体等像担载体形成调色剂像的工序;以及将像担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的工序;以及使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的工序。

调色剂像从像担载体向纸张的转印由转印体实现。转印体与像担载体接触而设置。对转印体施加与调色剂像为相反极性的电压(以下,也称为“转印电压”)。由此,调色剂像被从像担载体吸引到转印体,被转印到经过像担载体与转印体之间的纸张。

转印体的电阻值根据周围的环境等产生变动。另外,纸张的电阻值根据纸张的种类等产生变动。与此相伴,施加到转印体的转印电压也产生变动,打印质量降低。尤其为了得到特殊的画质、特殊的视觉效果、触觉效果等而使用的纸张(以下,也称为“特定纸”)的电阻值与普通纸不同,显著地表现出打印质量的降低。为了提高特定纸的打印质量,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手动地设定针对特定纸的转印电压的变动允许范围。关于用于减少该设定作业的负担的技术,在日本特开2010-145955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减少针对特定纸的转印电压的设定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5955号公报

若像担载体以及转印体长时间放置在容易产生臭氧的环境下、超低温度下,则像担载体以及转印体的电阻值会变得高于预期。与此相伴,电流难以在纸张中流动。另外,在电阻值高于预期的纸张(例如,劣质的纸张)被打印的情况下,电流也难以在纸张中流动。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即使微调转印电压,在纸张中流动的电流没有那么多变化,所以纸张的打印质量也没有那么多变化。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需要用户、服务人员将转印电压的变动允许范围设定得较宽,需要较多地进行为了实现所希望的打印质量的打印测试。因此,期望不是设定难以影响打印质量的转印电压,而是能够设定在打印时纸张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某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设定在调色剂像的转印时纸张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的图像形成装置。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设定在调色剂像的转印时纸张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又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设定在调色剂像的转印时纸张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程序。

根据某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像担载体,其用于担载调色剂像;转印体,其与上述像担载体接触而设置,用于通过对经过上述像担载体与上述转印体的接触部分的被转印体施加与上述调色剂像为相反极性的转印电压来将上述像担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上述被转印体;受理部,其受理用于将由在经过上述像担载体与上述转印体的接触部分的被转印体中流动的电流的下限值和该电流的上限值的至少一方表示的预先设定的电流范围变更为新的电流范围的设定;检测部,其用于检测在经过上述像担载体与上述转印体的接触部分的被转印体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以及控制装置,其将上述转印电压控制成由上述检测部检测的电流的大小落在上述新的电流范围内。

优选的是,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动作模式具有设定模式,上述受理部在上述动作模式是上述设定模式的期间,受理上述预先设定的电流范围的变更。

优选的是,上述受理部通过新受理上述电流的下限值以及上述电流的上限值的至少一方来受理上述预先设定的电流范围的变更。

优选的是,上述控制装置通过使上述转印电压从预先规定的初始电压依次变化,使在上述转印体与上述像担载体之间流动的电流的大小落在上述新的电流范围内,上述初始电压的大小与上述预先设定的电流范围的变更连动。

优选的是,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用于将与相互不同的多个打印条件的各个打印条件建立对应的电压调整量作为打印信息来储存,上述控制装置通过从上述打印信息获取与打印对象的被转印体中的打印条件建立对应的电压调整量,并使上述转印电压每次变化该电压调整量,使在上述转印体与上述像担载体之间流动的电流的大小落在上述新的电流范围内。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像担载体,其用于担载调色剂像;以及转印体,其与上述像担载体接触而设置,用于通过对经过上述像担载体与上述转印体的接触部分的被转印体施加与上述调色剂像为相反极性的转印电压来将上述像担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上述被转印体。上述控制方法具备:受理用于将由在经过上述像担载体与上述转印体的接触部分的被转印体中流动的电流的下限值和该电流的上限值的至少一方表示的预先设定的电流范围变更为新的电流范围的设定的步骤;检测在经过上述像担载体与上述转印体的接触部分的被转印体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的步骤;以及将上述转印电压控制成上述检测的步骤中检测到的电流的大小落在上述新的电流范围内的步骤。

根据又一方面,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程序。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像担载体,其用于担载调色剂像;以及转印体,其与上述像担载体接触而设置,用于通过对经过上述像担载体与上述转印体的接触部分的被转印体施加与上述调色剂像为相反极性的转印电压来将上述像担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上述被转印体。上述控制程序使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受理用于将由在经过上述像担载体与上述转印体的接触部分的被转印体中流动的电流的下限值和该电流的上限值的至少一方表示的预先设定的电流范围变更为新的电流范围的设定的步骤;检测在经过上述像担载体与上述转印体的接触部分的被转印体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的步骤;以及将上述转印电压控制成在上述检测的步骤中检测到的电流的大小落在上述新的电流范围内的步骤。

在某一方面中,能够设定在调色剂像的转印时纸张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通过与附图建立对应而理解的有关本发明的下面的详细说明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用于实现调色剂像从中间转印带向纸张的二次转印的构成的图。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作为受理部的一个例子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4是示出转印电压与转印电流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5是示出转印电压与转印电流的相关关系的图。

图6是示出与电流范围的下限值的设定连动的初始电压的图。

图7是示出与电流范围的上限值的设定连动的初始电压的图。

图8是示出打印信息的内容的图。

图9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C、1K、1M、1Y...图像形成单元;10...感光体;11...带电器;12...曝光部;13...显影器;14...显影辊;15C、15K、15M、15Y...调色剂瓶;17、42...清洁刮板;30...中间转印带;31...一次转印体;32...调色剂像;33...二次转印体;34...受理部;35...电压源;36...检测部;37...盒;38...从动辊;39...驱动辊;40...定时辊;41...搬运路径;48...托盘;50...定影装置;51...加热辊;52...加压辊;70...设定画面;71...图表;72~74...相关关系;75...输入区域;76~79...按钮;80、81...文本框;83...保存按钮;85...电流范围;87、88、90、91...箭头;100...图像形成装置;101...控制装置;102...ROM;103...RAM;104...网络接口;107...操作面板;120...存储装置;122...控制程序;124...打印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的部件以及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是相同的。因此,不重复进行对它们的详细说明。此外,以下所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也可以适当地选择性地组合。

[二次转印工序]

作为打印工序,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在感光体形成调色剂像的工序;将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的工序;以及将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纸张的工序。

以下,参照图1对由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的调色剂像32的二次转印工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用于实现调色剂像32从中间转印带30向纸张S的二次转印的构成的图。此外,将在下文中描述一次转印工序。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中间转印带30、二次转印体33、受理部34、电压源35、检测部36、驱动辊39、以及控制装置101。

中间转印带30是用于担载调色剂像32的像担载体。中间转印带30跨设于后述的从动辊38(参照图2)和驱动辊39。中间转印带30通过从驱动辊39接受驱动力而旋转,将调色剂像32搬运到二次转印体33。此外,虽然图1中示出了中间转印带30作为像担载体的一个例子,但像担载体也可以是后述的感光体10(参照图2)。

二次转印体33(转印体)与中间转印带30接触而设置。二次转印体33通过对经过与中间转印带30的接触部分的纸张S(被转印体)施加与调色剂像32为相反极性的转印电压来将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像32转印到纸张S。通过转印电压的施加,调色剂像32被从中间转印带30吸引到二次转印体33,从而被转印到经过像担载体与转印体之间的纸张。此外,虽然图1中示出了二次转印体33作为转印体的一个例子,但转印体也可以是后述的一次转印体31(参照图2)。另外,虽然图1中示出了纸张S作为转印调色剂像的被转印体的一个例子,但被转印体也可以是其它的纸张(sheet)。

受理部34受理用于将由经过中间转印带30与二次转印体33的接触部分的纸张S中流动的电流(以下,也称为“转印电流”)的下限值M1和该转印电流的上限值M2的至少一方表示的预先设定的电流范围变更为新的电流范围的设定。在图3中说明受理部34的详细内容。

电压源35对中间转印带30以及二次转印体33施加电压。电压源35是可变式的电压源,按照来自控制装置101的电压控制命令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电压源35电连接于二次转印体33的节点N2与地线之间。

中间转印带30、二次转印体33以及驱动辊39在节点N1、N2间相互接触,节点N1、N2与地线连接,所以在纸张S产生与节点N1、N2间的电阻R对应的转印电压。由此,转印电流在中间转印带30与二次转印体33之间流动。检测部36检测经过中间转印带30与二次转印体33的接触部分的纸张S中流动的转印电流的大小。检测部36例如是电流检测传感器。转印电流的大小例如由电流值表示。

控制装置101将转印电压控制成由检测部36检测到的转印电流的大小落在上述设定的电流范围内。更具体而言,在转印电流的大小小于下限值M1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1将用于使转印电压比当前升高的电压控制命令发送到电压源35。在转印电流的大小大于上限值M2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1将用于使转印电压比当前下降的电压控制命令发送到电压源35。控制装置101反复进行转印电流的检测和转印电压的控制直到转印电流落在电流范围内为止。

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0受理电流范围的设定。在电阻值高于预期的纸张(例如,劣质的纸张)被打印的情况下,与使转印电压变化相比,使转印电流变化能够高效地改变打印质量。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以及服务人员能够通过设定电流范围来较大地改变打印质量,能够减少为了实现所希望的打印质量的打印测试的次数。由此,作业负荷减少。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构造]

参照图2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示出了作为彩色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以下,对作为彩色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但图像形成装置100并不局限于彩色打印机。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00既可以是黑白打印机,也可以是FAX,还可以是黑白打印机、彩色打印机以及FAX的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多功能一体机)。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中间转印带30、一次转印体31、二次转印体33、盒37、从动辊38、驱动辊39、定时辊40、定影装置50、清洁刮板42以及控制装置101。

图像形成单元1Y从调色剂瓶15Y接受调色剂的供给而形成黄色(Y)的调色剂像。图像形成单元1M从调色剂瓶15M接受调色剂的供给而形成品红色(M)的调色剂像。图像形成单元1C从调色剂瓶15C接受调色剂的供给而形成青色(C)的调色剂像。图像形成单元1K从调色剂瓶15K接受调色剂的供给而形成黑色(BK)的调色剂像。

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分别沿着中间转印带30按中间转印带30的旋转方向的顺序配置。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分别具备感光体10、带电器11、曝光部12、显影器13、以及清洁刮板17。

带电器11使感光体10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曝光部12根据来自控制装置101的控制信号对感光体10照射激光,按照所输入的图像图案对感光体10的表面进行曝光。由此,与输入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在感光体10上形成。

显影器13一边使显影辊14旋转,一边对显影辊14施加显影偏压,使调色剂附着于显影辊14的表面。由此,调色剂从显影辊14转印到感光体10,与静电潜像对应的调色剂像显影于感光体10的表面。

感光体10和中间转印带30在设置有一次转印体31的部分相互接触。一次转印体31具有辊形状,并构成为能够旋转。通过对一次转印体31施加与调色剂像为相反极性的转印电压,调色剂像从感光体10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黄色(Y)的调色剂像、品红色(M)的调色剂像、青色(C)的调色剂像、以及黑色(BK)的调色剂像被依次重叠地从感光体10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由此,彩色的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30上形成。

中间转印带30张架于从动辊38和驱动辊39。驱动辊39与马达(未图示)连接。该马达例如被控制装置101控制。作为该马达的控制方法,例如采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控制装置101控制该马达,由此驱动辊39旋转。中间转印带30以及从动辊38与驱动辊39连动地旋转。由此,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像搬运到二次转印体33。

清洁刮板17被压接于感光体10。清洁刮板17回收在调色剂像从感光体10向中间转印带30的转印后残留在感光体10的表面的调色剂。

盒37中设置纸张S。纸张S从盒37一张张地被定时辊40沿着搬运路径41输送到二次转印体33。控制装置101根据纸张S被送出的时机控制施加到二次转印体33的转印电压。

二次转印体33具有辊形状,并构成为能够旋转。二次转印体33将与调色剂像为相反极性的转印电压施加到搬运中的纸张S。由此,调色剂像被从中间转印带30吸引到二次转印体33,从而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纸张S向二次转印体33的搬运时机与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像的位置相对应地被定时辊40控制。结果,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纸张S的适当的位置。

定影装置50具备加热辊51和加压辊52。定影装置50使纸张S经过加热辊51与加压辊52之间,并对纸张S进行加压以及加热。由此,转印到纸张S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S。之后,纸张S被排出到托盘48。

清洁刮板42被压接于中间转印带30。清洁刮板42回收在调色剂像从中间转印带30向纸张S的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30的表面的调色剂。被回收的调色剂被搬运螺杆(未图示)搬运,储存于废调色剂容器(未图示)。

[电流范围的设定画面]

参照图3对受理电流范围的设定的受理部34(参照图1)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作为受理部34的一个例子的设定画面70的图。

设定画面70受理用于将预先设定的电流范围变更为新的电流范围的设定。如图3所示,设定画面70包括图表71和输入区域75。设定画面70例如显示于后述的操作面板107(参照图10)的显示部。

图表71包括相关关系72~74、电流范围的下限值M1、电流范围的上限值M2以及初始电压V0。将在下文中描述初始电压V0的详细内容。相关关系72表示低电阻纸中的转印电压与转印电流的关系。相关关系73表示通常电阻纸中的转印电压与转印电流的关系。相关关系74表示高电阻纸中的转印电压与转印电流的关系。如图表71所示,纸张的电阻越高,相对于转印电压的增加量的、转印电流的增加量越少。

用户能够将转印电流的下限值M1以及转印电流的上限值M2输入到输入区域75。在输入区域75显示有按钮76~79。若按钮76被按下,则下限值M1上升。若按钮77被按下,则下限值M1下降。若按钮78被按下,则上限值M2上升。若按钮79被按下,则上限值M2下降。另外,用户能够对文本框80直接输入下限值M1。用户能够对文本框81直接输入上限值M2。优选的是,图表71中的下限值M1以及上限值M2的显示与对输入区域75的输入值连动。

图表71所示的下限值M1以及上限值M2与对输入区域75的输入值成比例关系。在图3的例子中,输入了“-5”作为输入区域75中的下限值M1的输入值。通过该输入,图表71中的下限值M1从60μA下降到50μA。即,输入区域75中的输入值每下降“1”,图表71所示的下限值M1下降“2μA”。

优选的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作为动作模式具有设定模式。设定画面70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模式是设定模式的期间受理预先设定的电流范围的变更。即,基于用户选择设定模式作为动作模式,图像形成装置100显示设定画面70。

若用户按下保存按钮83,则图像形成装置100将输入到输入区域75的下限值M1和上限值M2作为电流范围保存。其中,不需要设定下限值M1以及上限值M2双方,也可以设定下限值M1以及上限值M2中的任意一方。设定画面70通过受理新的转印电流的下限值M1以及转印电流的上限值M2的至少一方来受理预先设定的电流范围的变更。

通过这样设定电流范围,用户能够以喜欢的画质打印。例如,作为对画质造成影响的噪声,有粗糙度、白点。用户中也存在允许这样的噪声的用户。例如,也有期望抑制粗糙度而允许白点的用户。通过设定电流范围,用户能够实现所有的画质。

此外,在上述中,举出设定画面70作为受理部34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受理部34并不局限于设定画面70。例如,受理部34也可以是规定转印电流的下限值M1以及转印电流的上限值M2的设定文件。该情况下,用户对于设定文件设定转印电流的下限值M1以及上限值M2。设定文件例如储存于后述的存储装置120(参照图10)。

[转印电压的控制处理]

如上述那样,控制装置101(参照图1)将转印电压控制成转印电流落在电流范围内。以下,参照图4以及图5对控制装置101的转印电压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转印电压与转印电流的时间变化的图。图5是示出转印电压与转印电流的相关关系的图。

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101使转印电压从预先规定的初始电压V0依次变化,由此使转印电流的大小落在新设定的电流范围内。初始电压V0例如由ATVC(Auto Transfer Voltage Control:自动转换电压控制)预先规定。ATVC是指用于自动地规定转印电压的初始值的控制方法。更具体而言,采用ATVC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使一定的电流在中间转印带30(参照图1)与二次转印体33(参照图1)之间流动,并根据此时的电压计算中间转印带30与二次转印体33间的电阻值。之后,图像形成装置100基于规定电阻值与转印电压的相关关系的预先规定的表,确定出与计算出的电阻值对应的转印电压,并决定该转印电压作为初始电压V0

在时刻T0时,纸张的前端到达中间转印带30与二次转印体33的接触部分。基于该情况,控制装置101将初始电压V0施加到纸张。由此,在纸张中流动转印电流I0

在时刻T1时,控制装置101比较电流范围85和转印电流I0。由于转印电流I0的大小小于电流范围85的下限值M1,所以控制装置101使转印电压升高一定值ΔV。由此,转印电压从初始电压V0升高为电压V1。结果,在纸张中流动转印电流I1

在时刻T2时,控制装置101比较电流范围85和转印电流I1。由于转印电流I1的大小小于电流范围85的下限值M1,所以控制装置101使转印电压升高一定值ΔV。由此,转印电压从电压V1升高为电压V2。结果,在纸张中流动转印电流I2

在时刻T3时,控制装置101比较电流范围85和转印电流I2。由于转印电流I2的大小小于电流范围85的下限值M1,所以控制装置101使转印电压升高一定值ΔV。由此,转印电压从电压V2升高为电压V3。结果,在纸张中流动转印电流I3

在时刻T4时,控制装置101比较电流范围85和转印电流I3。由于转印电流I3的大小小于电流范围85的下限值M1,所以控制装置101使转印电压升高一定值ΔV。由此,转印电压从电压V3升高为电压V4。结果,在纸张中流动转印电流I4

在时刻T5时,控制装置101比较电流范围85和转印电流I4。由于转印电流I4的大小大于电流范围85的下限值M1,所以控制装置101维持当前的转印电压。这样,控制装置101通过使转印电压从初始电压V0每次增加一定值ΔV,使转印电流落在电流范围85内。

优选的是,控制装置101在判断了打印对象的纸张是否是高电阻纸后控制转印电压。更具体而言,参照图5,控制装置101在初始电压V0的施加时的转印电流小于电流范围85的下限值M1的情况下,判断为打印对象的纸张是高电阻纸。控制装置101在判断为打印对象的纸张是高电阻纸的情况下,反复进行转印电压的增加直到转印电流大于电流范围85的下限值M1为止。

在图5的例子中,转印电压的增加反复进行直到转印电流超过60μA为止。由此,转印电压成为2000V。在转印电流超过60μA之后,控制装置101将转印电压维持在2000V。在打印完成之前转印电流再次低于60μA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1解除维持转印电压的状态,再次反复进行转印电流的检测和转印电压的调整直到转印电流成为60μA以上为止。

进一步优选的是,控制装置101在判断了打印对象的纸张是否是低电阻纸后控制转印电压。控制装置101在初始电压V0的施加时的转印电流大于电流范围85的上限值M2的情况下,判断为打印对象的纸张是低电阻纸。控制装置101在判断为打印对象的纸张是低电阻纸的情况下,反复进行转印电压的减少直到转印电流小于电流范围85的上限值M2为止。

在图5的例子中,转印电压的减少反复进行直到转印电流低于150μA为止。由此,转印电压成为1300V。在转印电流低于150μA之后,控制装置101将转印电压维持在1300V。在打印完成之前转印电流再次高于150μA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1解除维持转印电压的状态,再次反复进行转印电流的检测和转印电压的调整直到转印电流成为150μA以下为止。

控制装置101在初始电压V0的施加时的转印电流是电流范围85的下限值M1以上并且是电流范围85的上限值M2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打印对象的纸张是通常电阻纸。控制装置101在判断为打印对象的纸张是通常电阻纸的情况下,不变更当前的转印电压而维持当前的转印电流。

[初始电压V0的连动]

参照图6以及图7进一步对初始电压V0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与电流范围的下限值M1的设定连动的初始电压V0的图。图7是示出与电流范围的上限值M2的设定连动的初始电压V0的图。

如上述那样,控制装置101通过使转印电压从预先规定的初始电压V0依次变化,使在中间转印带30与二次转印体33之间流动的电流的大小落在新设定的电流范围内。初始电压V0的大小与预先设定的电流范围的变更连动。

更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用户将转印电流的下限值M1变更为下限值M1’。此时,控制装置101与从下限值M1向下限值M1’的变更相对应地将初始电压V0变更为初始电压V0’。在图6的例子中,用户将转印电流的下限值M1从60μA变更为50μA,由此,初始电压V0从1500V升高为1700V。

控制装置101从变更后的初始电压V0’开始反复进行转印电压的调整直到转印电流超过下限值M1’为止。转印电流在纸张的打印时被实时调整。因此,转印电流在纸张经过中间转印带30(参照图1)与二次转印体33(参照图1)的接触部分的期间也被调整。因此,从纸张的前端部到达接触部分开始到调整为最佳的转印电流为止产生时间滞后。与转印电压的调整从初始电压V0开始相比,转印电压的调整从初始电压V0’开始时,到转印电流超过下限值M1’的时间变短(参照箭头87、88)。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00也能够改善纸张的前端部的图像质量。

参照图7,用户将转印电流的上限值M2变更为上限值M2’。此时,控制装置101与从上限值M2到上限值M2’的变更相对应地将初始电压V0变更为初始电压V0’。在图7的例子中,用户将转印电流的上限值M2从150μA变更为160μA,由此,初始电压V0从1500V下降为1300V。

控制装置101从初始电压V0’开始反复进行转印电压的调整直到转印电流低于上限值M2’为止。与转印电压的调整从初始电压V0开始相比,转印电压的调整从初始电压V0’开始时,到转印电流低于上限值M2’的时间变短(参照箭头90、91)。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00也能够改善纸张的前端部的图像质量。

如上所述,控制装置101使初始电压的大小与电流范围的设定连动。优选的是,控制装置101在电流范围的下限值M1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使初始电压比当前升高,在电流范围的上限值M2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使初始电压比当前下降。

[转印电压以及转印电流的调整量]

转印电流的大小根据打印条件产生变动,所以转印电流的变化程度也根据打印条件产生变动。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打印精度,优选转印电流以及转印电压根据打印条件调整。

以下,参照图8对根据打印条件决定转印电流以及转印电压的调整量的方法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打印信息124的内容的图。

打印信息124将电流调整量以及电压调整量与每个纸张的打印条件建立对应。纸张的打印条件例如包括纸张的搬运速度、纸张的种类、纸张面、纸张宽度、覆盖范围、以及打印时的环境。覆盖范围表示调色剂像的面积占纸张面积的比例。打印时的环境例如由图像形成装置100内部的温度、湿度表示。

打印信息124所规定的电流调整量表示相对于电流范围的设定画面70(参照图3)的输入值的、转印电流的变化量。对于电流调整量,对电流范围的下限值M1以及上限值M2分别进行规定。在电流范围的下限值M1中的电流调整量例如是5μA的情况下,针对设定画面70的输入值每变化“1”,电流范围的下限值M1就变化5μA。在电流范围的上限值M2中的电流调整量是30μA的情况下,针对设定画面70的输入值每变化“1”,电流范围的上限值M2就变化30μA。

打印信息124所规定的电压调整量相当于图4所示的一定值ΔV。如上述那样,控制装置101在转印电流的调整时使转印电压每次变化一定值ΔV。图像形成装置100从打印信息124获取与纸张打印时的打印条件建立对应的电压调整量。图像形成装置100在转印电流的调整时使转印电压每次变化获取到的电压调整量。

这样,图像形成装置100将与相互不同的多个打印条件的各个打印条件建立对应的电压调整量作为打印信息124来储存。打印信息124例如储存于后述的存储装置120(参照图10)。控制装置101从打印信息124获取与打印对象的纸张的打印条件建立对应的电压调整量。控制装置101通过使转印电压每次变化获取到的电压调整量,使在中间转印带30与二次转印体33之间流动的转印电流的大小落在已设定的新的电流范围内。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与打印条件相对应地使转印电压变化,能够进一步改善打印质量。

纸张的搬运速度、纸张的种类、纸张面、纸张宽度例如从打印时设定的打印设定获取。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环境基于内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湿度传感器(未图示)等确定。纸张的覆盖范围基于调色剂像的拍摄所得到的图像计算。

此外,在图8中,打印信息124以表格来表示,但打印信息124不一定需要以表格来表示。例如,打印信息124也可以由将打印条件作为说明变量,将电流调整量或者电压调整量由目的变量的关系式表示。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构造]

参照图9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构造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的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图9的处理通过控制装置101执行程序来实现。在另一方面中,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由电路元件或者其它的硬件执行。

在步骤S10中,控制装置101判断是否选择了设定模式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模式。作为一个例子,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设定模式、打印模式、以及扫描模式等作为动作模式。控制装置101在判断为选择了设定模式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0中为“是”),将控制切换到步骤S12。在不是这样的情况下(在步骤S10中为“否”),控制装置101将控制切换到步骤S20。

在步骤S12中,控制装置101执行受理用于将由在经过中间转印带30(参照图1)与二次转印体33(参照图1)的接触部分的纸张中流动的转印电流的下限值M1和该电流的上限值M2的至少一方表示的预先设定的电流范围变更为新的电流范围的设定的处理。

在步骤S20中,控制装置101判断是否开始了打印。控制装置101在判断为开始了打印的情况下(步骤S20中为“是”),将控制切换到步骤S22。在不是这样的情况下(步骤S20中为“否”),控制装置101将控制返回到步骤S10。

在步骤S22中,控制装置101执行检测在经过中间转印带30(参照图1)与二次转印体33(参照图1)的接触部分的被转印体中流动的转印电流的大小的处理。

在步骤S24中,控制装置101执行将转印电压控制成在步骤S22中检测到的转印电流的大小落在电流范围内的处理。更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01在转印电流小于电流范围的下限值M1的情况下升高转印电压。控制装置101在转印电流大于电流范围的上限值M2的情况下,降低转印电压。

在步骤S30中,控制装置101判断所有纸张打印是否结束。控制装置101在判断为对于所有纸张的打印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30中为“是”),结束转印电压的控制处理。在不是这样的情况下(步骤S30中为“否”),控制装置101将控制返回到步骤S22。

通过步骤S30的处理,反复进行步骤S22、S24的处理直至打印结束。由此,反复进行转印电流的检测和转印电压的控制,直至转印电流落在电流范围内。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硬件构成]

参照图10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硬件构成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要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如图10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控制装置10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3、网络接口104、操作面板107、以及存储装置120。

控制装置101例如由至少一个集成电路构成。集成电路例如由至少一个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至少一个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至少一个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它们的组合等构成。

控制装置101通过执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程序122等各种程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控制装置101基于受理控制程序122的执行命令,将控制程序122从存储装置120读出到ROM102。RAM103作为工作存储器发挥作用,暂时储存控制程序122的执行所需要的各种数据。

网络接口104连接有天线(未图示)等。图像形成装置100经由该天线在与外部的通信设备之间交换数据。外部的通信设备例如包括智能手机等便携式通信终端、服务器等。图像形成装置10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经由天线从服务器下载控制程序122。

操作面板107由显示部和触摸面板构成。显示部以及触摸面板相互重叠,操作面板107受理针对显示部的触摸操作。操作面板107例如受理针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打印操作、扫描操作等。显示部显示电流范围的设定画面70(参照图3)等。

存储装置120例如是硬盘、外部的存储装置等存储介质。存储装置120储存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程序122、打印信息124(参照图10)等。打印信息124的储存场所并不局限于存储装置120,打印信息124也可以储存于控制装置101的存储区域(例如,闪存等)、ROM102、RAM103、外部设备(例如,服务器)等。

控制程序122也可以不以单体程序来提供,而是组装到任意的程序的一部分来提供。该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与任意的程序协作来实现。即使是不包括这样的一部分的模块的程序,也不会脱离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程序122的主旨。并且,由控制程序122提供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实现。并且,也可以以至少一个服务器执行控制程序122的处理的一部分的所谓的云服务这样的方式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0。

[总结]

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0受理表示转印电流的可变动范围的电流范围的设定。在电阻值高于预期的纸张(例如,劣质的纸张)被打印的情况下,与使转印电压变化相比,使转印电流变化能够高效地改变打印质量。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以及服务人员能够通过设定电流范围来较大地改变打印质量,能够减少为了实现所希望的打印质量的打印测试的次数。由此,作业负荷减少。

应该认为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有点均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是由上述的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在包含有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