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7655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光栅作为一种光学识别产品,经常成对出现在例如打印机、投票机、识别机等机器中。由于光栅需定期清洁表面以保证识别效果,因此,两个光栅相对是可以拆开的。

目前,在安装两光栅时,将其中一个光栅都是固定安装,另一个安装成活动的。活动的光栅有做成单独拆卸结构的,也有将光栅固定在一个门板上,然后拆卸整个门板或是旋转门板以达到分离两个光栅的目的。

在清洁时,先将做成单独拆卸结构的活动的光栅拆卸下来,或将连同光栅与门板一起拆卸下来,使光栅离开原有的固定位置,清洁后再将光栅进行安装,在拆卸与安装光栅的过程中,容易对光栅表面造成损伤。而拆卸门板需要拨动相对较大较多的零件,而小产品的空间较小,对门板的操作有所限制。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轻便小巧的可以使光栅分离的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使两光栅实现旋转分离的光栅固定装置,以适用于结构较紧凑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光栅固定装置,包括能够固定光栅、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包括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两侧设有第一侧壁, 其中一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过孔,另一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支座包括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两侧设有第二侧壁,其中一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过孔转动的第二凸台,另一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能够供所述第一凸台穿过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一凸台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过孔转动;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端部设有倒扣。

进一步的,两所述第二侧壁上均沿其边沿设有向外翻折的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壁上设有若干固定光栅的第一固定孔。

进一步的,两所述固定部上均设有若干固定光栅的第二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内侧或外侧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孔与第二凸台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二侧壁的端部,且两所述第二侧壁的端部伸出所述第二底壁的边沿,两所述第二侧壁的端部伸出所述第二底壁边沿的距离至少能够使所述第一底壁在转动过程中不与所述第二底壁干涉。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光栅固定装置结构简单、轻巧,仅需两个支座即可实现两光栅的旋转,无需多余配件;两光栅固定后,通过旋转的方式即可使两光栅实现相对运动,适用于结构比较小的产品上。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连接后的截面图;

图3是利用本实用新型固定光栅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是利用本实用新型固定光栅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光栅固定装置,包括能够固定光栅、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支座10和第二支座20,第一支座10包括第一底壁11,第一底壁11两侧设有第一侧壁12,其中一第一侧壁12上设有第一过孔13,另一第一侧壁12上设有第一凸台14;第一支座10包括第二底壁21,第二底壁21两侧设有第二侧壁22,其中一第二侧壁22上设有能够穿过第一过孔13、并能够相对第一过孔13转动的第二凸台23,另一第二侧壁22上设有能够供第一凸台14穿过的第二过孔24,第一凸台14能够相对第二过孔24转动。如此,将第一支座10与第二支座20连接时,使第一凸台14穿过第二过孔24,第二凸台23穿过第一过孔13,使得第一支座10与第二支座20能够相对转动,形成转旋转件,当将两光栅分别安装在第一支座10与第二支座20上时,即可使两光栅相对旋转分离。

为了确保第一支座10与第二支座20旋转时较平稳,不会晃动,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凸台14或第二凸台23的端部设有倒扣30,可以在第一凸台14跟第二凸台23分别穿过第二过孔24跟第一过孔13后,使用工具将第一凸台14或第二凸台23的端面挤出一个倒扣30挂住第二过孔24或第一过孔13。通过对工具力道的控制调整倒扣30与第二过孔24或第一过孔13的间隙,可以确保第一凸台14与第二凸台23在挂住第二过孔24跟第一过孔13的前提下保证良好的旋 转性能。

为使第一支座10与第二支座20能够分别固定光栅,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底壁11上设有若干固定光栅的第一固定孔15,在两第二侧壁22上均沿其边沿设有向外翻折的固定部25,两固定部25上均设有若干固定光栅的第二固定孔26。固定光栅时,将两光栅分别通过螺栓锁紧的第一支座10与第二支座20上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凸台14与第二凸台23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壁12与第二侧壁22的内侧或外侧上,安装较方便。

另外,本实用新型将第二过孔24与第二凸台23分别设置在两第二侧壁22的端部,且两第二侧壁22的端部伸出第二底壁21的边沿,两第二侧壁22的端部伸出第二底壁21边沿的距离至少能够使第一底壁11在转动过程中不与第二底壁21干涉。如此,第一支座10与第二支座20在相对转动时,较顺畅,可以转动任意角度。

如图3至图4所示,使用时,将第一支座10与第二支座20转动连接好,将两光栅40分别安装在第一支座10与第二支座20上,通过转动其中一个光栅40,即可使两光栅40相对运动,实现分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