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渐变式发光效果的背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994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具有渐变式发光效果的背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渐变式发光效果的背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即由背光源为液晶显示屏提供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LED 背光光源一般要求出光均匀,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一些产品要求光源显示呈现炫光效果,亮暗交替的渐变式效果等,使得产品的LOGO等光源显示具备独特的发光效果,因此需要对背光源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满足特殊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结构,以具有渐变式的发光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具有渐变式发光效果的背光源结构,包括胶框,依次安装在胶框上的导光板、柔性线路板及扩散膜,所述的柔性线路板上设有LED灯,所述的导光板包括两相对的入光面,一与该两入光面连接的底面,及与底面相对的出光面,所述的底面上设有大量网点,所述的网点从该两个入光面所在的两侧到中心位置处密度逐渐变小,直径逐渐变小。

其中,所述的导光板的入光面上设有若干槽形微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网点以两入光面中心呈规则形状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导光板上对应LED灯的位置上设有凹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满足光源呈现炫光效果、实现均匀渐变式的发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网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一实施例导光板网点的分布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胶框,2:导光板,21:入光面,22:底面,23:出光面,24:网点,25:凹槽,26:槽形微结构,3:柔性线路板,4:LED灯,5:扩散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渐变式发光效果的背光源结构,包括胶框1,依次安装在胶框1上的导光板2、柔性线路板3及扩散膜5,柔性线路板3上设有LED灯4。

结合图3所示,导光板2包括两个相对的入光面21,一与两入光面21连接的底面22,及与底面22相对的出光面23,底面22上设有大量网点24,网点24从该两个入光面21所在的两侧到中心位置处密度逐渐变小,直径逐渐变小。网点24以两入光面21中心呈规则形状对称分布。导光板2上对应LED灯4的位置上设有凹槽25。

如图2所示,导光板2的入光面21上设有若干槽形微结构26。槽形微结构26呈V形连续设置,V形的开口方向相同。

一实施例中,要求光源呈环形显示,环形两端最亮,由两端至中部由亮过渡到暗,达到渐变式环形发光效果。如图4所示,导光板2的网点24布置呈环形对称分布,环形的端部网点24最密,网点24直径最大,环形由端部往中部网点24的直径逐渐变小,网点24分布稀疏直至不分布网点, 该导光板2的网点24布设可达到渐变式环形发光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