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制品、塑料镜片和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959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光学制品、塑料镜片和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以塑料镜片(包括太阳镜镜片)为代表的光学制品以及使用有该塑料镜片的眼镜(包括太阳镜)。



背景技术:

作为耐热性得到改善的可见光区域用塑料镜片,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的镜片。

专利文献1的镜片具备交替层积有低折射率层与高折射率层的7层以上的防反射膜,自镜片基材侧起第3层为低折射率层的sio2,第3层比其他层厚,由此可降低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使光学特性良好,并可谋求耐热性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1128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镜片的结构简单,具有充分的防反射性能并且耐热性优异,但耐热性还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并且防反射性能和耐热性能优异的光学制品、塑料镜片、眼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制品,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在基体的单面或双面直接或隔着中间膜形成的光学多层膜,上述光学多层膜是低折射率层与高折射率层按照交替方式进行叠合并层积5层以上而得到的膜,上述高折射率层包含对波长为500纳米的光的大气中折射率为2.11以上的二氧化锆层,上述大气中折射率为2.11以上的上述二氧化锆层的物理膜厚的合计为上述光学多层膜的总物理膜厚的20%以上。

技术方案2的发明如上述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低折射率层包含对波长为500纳米的光的大气中折射率为1.476以上的二氧化硅层。

技术方案3的发明如上述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大气中折射率为2.11以上的上述二氧化锆层的上述大气中折射率为2.18以下。

技术方案4的发明如上述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大气中折射率为1.476以上的上述二氧化硅层的上述大气中折射率为1.484以下。

技术方案5的发明如上述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多层膜仅由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锆构成。

技术方案6的发明如上述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大气中折射率为2.11以上的上述二氧化锆层和上述大气中折射率为1.476以上的上述二氧化硅层通过离子辅助蒸镀法形成。

技术方案7的发明涉及一种塑料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有上述发明的光学制品。

技术方案8的发明涉及一种眼镜,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有上述发明的塑料镜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起到下述效果:能够提供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兼具优异的防反射性和高耐热性的光学制品、塑料镜片、眼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a1~a3中的可见光区域的分光反射率分布的曲线图。

图2是示出比较例a1、a2中的可见光区域的分光反射率分布的曲线图。

图3是示出实施例b1中的可见光区域的分光反射率分布的曲线图。

图4是示出比较例b1中的可见光区域的分光反射率分布的曲线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c1~c4中的可见光区域的分光反射率分布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比较例c1~c4中的可见光区域的分光反射率分布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实施例d1~d2中的可见光区域的分光反射率分布的曲线图。

图8是示出比较例d1~d2中的可见光区域的分光反射率分布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方式并不限于以下内容。

在本发明的光学制品中,在基体的单面或双面形成有光学多层膜。

在本发明中,基体可以为任何材质,优选具有透光性。作为基体的材料(基材),可以采用例如聚氨酯树脂、硫代聚氨酯树脂、环硫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醚砜树脂、聚4-甲基戊烯-1树脂、二乙二醇双烯丙基碳酸酯树脂、或者它们的组合。另外,作为折射率高(特别是用作眼镜镜片)且优选的材质,可以举出将环硫基与多元硫醇和/或含硫多元醇加成聚合而得到的环硫树脂、或者该环硫树脂与其他树脂的组合。

另外,光学多层膜适宜具有下述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光学多层膜形成于双面的情况下,优选任一膜均具有下述特征,进一步优选任一膜均为相同的层积结构。

即,光学多层膜为具有交替层积有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的5层以上的层的结构。以最基体侧的层(最靠近基体的层)为第1层时,奇数层为低折射率层,偶数层为高折射率层。

另外,低折射率层使用二氧化硅(silica,sio2)形成,高折射率层使用二氧化锆(zirconia,zro2)形成。

进而,按下述方式形成高折射率层:在所有的高折射率层(二氧化锆)的物理膜厚的合计(高折射率层的总物理膜厚)中,对波长为500纳米(nm)的光的大气中折射率为2.11以上的层的物理膜厚的小计为总物理膜厚的两成(20%(百分比))以上。

更进一步优选低折射率层(二氧化硅)在波长500nm下的大气中折射率为1.476以上。

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通过真空蒸镀法、离子辅助蒸镀法、离子镀法、溅射法等形成,大气中折射率根据形成法、形成时的设定等的不同而变化。从容易得到上述的大气中折射率的方面考虑,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优选通过进行离子辅助的真空蒸镀法(离子辅助蒸镀法)来形成。

高折射率层的上述大气中折射率小于2.11时,主要在耐热性方面较差。低折射率层的上述大气中折射率小于1.476时也是同样的。

高折射率层的上述大气中折射率超过2.18时,与通常的二氧化锆的上述大气中折射率偏离较大,导致膜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成本。低折射率层的上述大气中折射率超过1.484时也是同样的。

在本发明中,可以在光学多层膜与基体之间和光学多层膜表面中的至少一处附加硬涂层膜、防污膜(防水膜/防油膜)等其他膜,在双面形成光学多层膜的情况下,可以使所附加的其他膜的种类彼此不同、或者使有无膜彼此不同。

采用硬涂层膜作为附加在光学多层膜与基体之间的膜的情况下,硬涂层膜优选通过在基体表面均匀地施加硬涂层液来形成。

另外,作为硬涂层膜,可以优选使用含有无机氧化物微粒的有机硅氧烷系树脂。有机硅氧烷系树脂优选通过将烷氧基硅烷水解缩合而得到。另外,作为有机硅氧烷系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γ-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硅酸乙酯或它们的组合。这些烷氧基硅烷的水解缩合物可通过将该烷氧基硅烷化合物或者它们的组合在盐酸等酸性水溶液中水解来制造。

另一方面,作为无机氧化物微粒的材质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氧化锌、二氧化硅(silica微粒)、氧化铝、氧化钛(titania微粒)、氧化锆(zirconia微粒)、氧化锡、氧化铍、氧化锑、氧化钨、氧化铈的各溶胶单独或任意2种以上的混晶。从确保硬涂层膜的透明性的方面考虑,无机氧化物微粒的直径优选为1nm以上100nm以下,更优选为1nm以上50nm以下。另外,从以适当的程度确保硬涂层膜的硬度、强韧性的方面考虑,无机氧化物微粒的混配量(浓度)优选在硬涂层膜的总成分中占40重量%(重量百分比)以上60重量%以下。除此之外,可以在硬涂层液中附加作为固化催化剂的乙酰丙酮金属盐以及乙二胺四乙酸金属盐中的至少一者等,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对基体的密合性的确保、形成的容易性、所期望的(半)透明色的赋予等要求而添加表面活性剂、着色剂、溶剂等。

硬涂层膜的物理膜厚优选为0.5μm(微米)以上4.0μm以下。关于该膜厚范围的下限,根据若比其薄,则难以得到充分的硬度来确定下限。另一方面,关于上限,根据若比其厚,则产生涉及物性的问题(裂纹、脆化的产生等)的可能性会飞跃性地增高来确定上限。

进一步地,从提高硬涂层膜的密合性的方面考虑,可以在硬涂层膜与基体表面之间附加底涂膜。作为底涂膜的材质,可以举出例如聚氨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或它们的组合。底涂膜优选通过在基体的表面均匀地施加底涂液来形成。底涂液为在水或醇系溶剂中混合上述的树脂材料和无机氧化物微粒而成的混合液。

在上述光学制品中,优选基体为塑料镜片基体,光学制品为塑料镜片。另外,使用该塑料镜片,能够制作防止可见光区域的光的反射,并且耐热性优异的眼镜,而且费用低。

实施例

[实施例a1~a3和比较例a1~a2]

接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实施例a1~a3以及不属于本发明的比较例a1~a2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对于同种的塑料镜片基体和中间膜,分别形成不同种类的光学多层膜,制作涉及塑料镜片的实施例a1~a3和比较例a1~a2。中间膜、光学多层膜形成在各塑料镜片基体的双面,在相同的塑料镜片基体中各面为相同的膜构成。

塑料镜片基体均是作为眼镜用塑料镜片的标准大小的圆形,是度数为s-2.00的非球面镜片基体,为环硫树脂制(折射率1.76,阿贝值31)。

另外,中间膜为通过底涂液的涂布形成的底涂膜、以及通过硬涂层液的涂布形成的硬涂层膜。

与塑料镜片基体相接的底涂膜如下制作。

首先,在容器中将封端型的多异氰酸酯(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coronet2529)25g(克)、聚酯多元醇(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nippollan1100)18g、乙基溶纤剂100g混合。

接下来,添加氧化锡与氧化钨的复合溶胶140g、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0.15g,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底涂液。氧化锡与氧化钨的复合溶胶为甲醇分散溶胶,平均粒径处于10nm以上15nm以下的范围内,重量比例为:相对于氧化锡100,氧化钨为40,固体成分为30%(百分比)。

之后,如下对塑料镜片基体的各面涂布底涂液。

即,利用旋涂法使底涂液均匀地遍布在塑料镜片基体表面,在120℃的环境中放置0.5小时,从而使底涂液发生热固化。

这样形成的底涂膜的物理膜厚均为1μm。

与底涂膜相接的硬涂层膜如下制作。

首先,在容器中将甲醇206g、甲醇分散二氧化钛系溶胶(日挥触媒化成株式会社制造,固体成分30%)300g、γ-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0g、γ-环氧丙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0g、四乙氧基硅烷60g混合,向该混合液中滴加0.01n(当量浓度)的盐酸水溶液,搅拌进行水解。接着加入流量调整剂0.5g和催化剂1.0g,在室温充分搅拌,制作硬涂层液。

如下对形成有底涂膜的塑料镜片基材的各面涂布硬涂层液。

即,利用旋涂法使硬涂层液均匀地遍布,在120℃的环境中放置1.5小时,从而使硬涂层液发生热固化。

这样形成的硬涂层膜的物理膜厚均为2.5μm。

光学多层膜如下形成。

在实施例a1~a3和比较例a1、a2的光学多层膜中,将最靠近基体的层设为低折射率层的第1层,交替蒸镀低折射率层(sio2)和高折射率层(zro2),共计5层。这些光学多层膜中的各层的物理膜厚均如下[表1]所示。

【表1】

另外,在这些光学多层膜中,改变低折射率层以及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了提高折射率,在光学多层膜中的各层的蒸镀时进行离子辅助。作为离子,使用氧离子(离子化的氧气)。

通过改变离子辅助照射的有无或者离子辅助的条件,折射率会不同。概要来说,先进行离子辅助的一方折射率较高。另外,在进行离子辅助的情况下,例如在增加离子辅助的加速电流值时,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增加。

这些光学多层膜中的离子辅助的加速电流值以及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对波长500nm的光的大气中折射率分别如下[表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a1~a3和比较例a1、a2的光学多层膜中,若为相同例,则低折射率层(第1、3、5层)的折射率彼此相同,对于高折射率层(第2、4层)也是同样的。

【表2】

之后,对于实施例a1~a3和比较例a1、a2,利用测定机计测可见光区域(例如波长400nm~780nm)附近的分光反射率分布,并且对于耐热性,利用如下所示的耐热试验进行研究。

即,首先将实施例a1~a3和比较例a1、a2分别投入到设定为60℃的烘箱内。投入的同时开始计测投入时间,投入时间每经过5分钟,暂停投入时间的计测,从烘箱中取出,目视确认是否产生裂纹。在产生了裂纹的时刻,结束各耐热试验。另一方面,在未产生裂纹的情况下,返回烘箱,再次开始计测投入时间,每一温度的投入时间累积达到30分钟时,结束在该温度下的投入,在高一阶(10℃)的温度,从最初开始重新计测投入时间,并同样地投入到烘箱中。

在[图1]中示出了实施例a1~a3的分光反射率分布,在[图2]中示出了比较例a1、a2的分光反射率分布。另外,在上述[表2]的右起第1列中示出各自的视感反射率。

在任一例中,在400nm~690nm区域的反射率均为2%以下。另外,在任一例中,视感反射率均极低(为1.16%以下)。即使为折射率高的环硫树脂制造的基体(1.76基体)也可赋予良好的防反射性能。

另外,关于耐热试验的结果,在上述[表2]的右起第2列中示出。

在比较例a1、a2中,在90℃5分钟、30分钟即在小于100℃时产生裂纹,耐热性比较不好。

与之相对,在实施例a1~a3中,呈现出优异的耐热性,实施例a1中的结果为100℃10分钟,实施例a2、a3中的结果为100℃30分钟、110℃30分钟,均通过了90℃的试验,也通过了100℃5分钟。

根据上述,在比较例a1、a2中,低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小于1.476,高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小于2.11,可充分防止反射,但耐热性能还有提高的余地。

与之相对,在实施例a1~a3中,低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为1.476以上,高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为2.11以上,由此可防止反射,具有充分的光学性能,并且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

[实施例b1和比较例b1]

对于实施例a1等,将蒸镀时的离子辅助中的离子由氧气替换成氩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流量比2:1),除此以外,制作包括中间膜和物理膜厚在内的同样的实施例b1和比较例b1。

通过调整离子辅助的加速电流值,如下[表3]所示,实施例b1中的低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波长500nm)为1.480,高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波长500nm)为2.11。另外,比较例b1中的低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为1.475,高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为2.07。

【表3】

对于实施例b1等也进行了分光反射率分布的测定和耐热试验。

在[图3]中示出了实施例b1的分光反射率分布,在[图4]中示出了比较例b1的分光反射率分布。另外,在上述[表3]的右起第1列中示出实施例b1等的视感反射率,在上述[表3]的右起第2列中示出耐热试验的结果。

在实施例b1和比较例b1中,在整个400nm~720nm的波长区域,均呈现出优异的光学性能,反射率为2%,视感反射率也为1%以下。

关于耐热性能,在比较例b1中,在100℃5分钟即在100℃的最初检测中产生裂纹,耐热性能比较差;而在实施例b1中,可耐受100℃30分钟,在110℃5分钟时结束检测,具备优异的耐热性能。

并且,由实施例a1~a3和实施例b1可知,在成膜时的离子辅助中的离子(导入气体)的种类为氧气或者为氩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均能够谋求兼具光学性能与耐热性能,可知重要的不是导入气体(离子)的种类而是各层的大气中折射率的高低。经研究,若大气中折射率为规定值以上,则以膜的密度更高的状态形成,可在不牺牲光学性能的条件下提高耐热性。

[实施例c1~c4和比较例c1~c4]

与实施例a1等同样地形成基体和中间膜,进一步形成下[表4]所示的膜构成1~4的光学多层膜,制作实施例c1~c4。膜构成1为5层结构,将最靠近基体侧设为低折射率层的第1层,各层的物理膜厚如[表4]所示。另外,膜构成2~3也同样地为具有[表4]的物理膜厚组的5层结构。进而,膜构成4为具有[表4]的物理膜厚组的7层结构。实施例c1~c4的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在与实施例a1的离子辅助条件同等的条件下成膜,如下[表5]所示,低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均为1.476,高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均为2.11。

另一方面,对于实施例c1~c4,仅改变低折射率层与高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制作比较例c1~c4。比较例c1~c4的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在与比较例a1的离子辅助条件同等的条件下成膜,如下[表6]所示,低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均为1.469,高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均为2.04。

【表4】

【表5】

【表6】

对实施例c1等也进行了分光反射率分布的测定和耐热试验。

在[图5]中示出了实施例c1~c4的分光反射率分布,在[图6]中示出了比较例c1~c4的分光反射率分布。另外,在上述[表4]、[表5]的下数第1行中示出实施例c1~c4、比较例c1~c4的视感反射率,在上述[表4]、[表5]的下数第2行中示出耐热试验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c1~c4和比较例c1~c4的耐热试验结果中,将在100℃5分钟也未产生裂纹的情况(试验结果为100℃10分钟以上)表示为“○”,将在100℃5分钟以前产生裂纹的情况(试验结果为100℃5分钟以下)表示为“×”。

在实施例c1~c4、比较例c1~c4中,均表现出充分的防反射性能,在435nm~650nm的波长区域的反射率为3%以下,视感反射率为1.23%以下。

关于耐热性能,在比较例c1~c4中均未能通过100℃5分钟(×),另一方面,在实施例c1~c4中均通过了100℃5分钟(○)。

从而,与比较例c1~c4相比,实施例c1~c4具有充分的光学性能,同时耐热性也优异。

比较例c1~c4依次具有膜构成1~4,具有相互不同的多彩的膜构成,但低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均为1.469、高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为2.04,这一点是相同的,由此耐热性能比较差。

与之相对,实施例c1~c4依次具有膜构成1~4,具有相互不同的多彩的膜构成,但低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均为1.476、高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为2.11,由此在任一膜构成中耐热性能均提高。

[实施例d1~d2和比较例d1~d2]

与实施例a1等同样地形成基材和中间膜,进一步地,除了各层的大气中折射率以外,与实施例a1等同样地形成光学多层膜,制作实施例d1~d2和比较例d1~d2。

实施例d1~d2以及比较例d1~d2中的第1层到第5层的大气中折射率(波长500nm)在下[表7]中示出。在[表7]中,标记有“○”的层在与实施例a1同样的离子辅助条件下进行成膜,低折射率层的情况下的大气中折射率为1.476,高折射率层的情况下的大气中折射率为2.11。未标记有“○”的层在与比较例a1同样的离子辅助条件进行成膜,低折射率层的情况下的大气中折射率为1.469,高折射率层的情况下的大气中折射率为2.04。另外,在[表7]中,将标记有“○”的层的物理膜厚的合计表示为“满足规定的折射率的膜厚”,进一步将该膜厚相对于第1~5层的总计膜厚的比例表示为“满足规定的折射率的膜厚/总膜厚”。

【表7】

实施例d1与实施例a1等同,在光学多层膜的总膜厚350nm中,所有的层都满足规定的折射率,满足规定的折射率的膜厚的合计为350nm,比例为100%。

实施例d2中,高折射率层的第2、4层满足规定的折射率,所有的低折射率层都不满足规定的折射率,满足规定的折射率的膜厚的合计为70nm,比例为20%。

在比较例d1中,低折射率层的第5层满足规定的折射率,第1~4层不满足规定的折射率,满足规定的折射率的膜厚的合计为95nm,比例为27%。

在比较例d2中,高折射率层的第4层满足规定的折射率,第1、2、3、5层不满足规定的折射率,满足规定的折射率的膜厚的合计为30nm。比例为11%。

对实施例d1~d2等也进行了分光反射率分布的测定和耐热试验。

在[图7]中示出了实施例d1~d2的分光反射率分布,在[图8]中示出了比较例d1~d2的分光反射率分布。另外,在上述[表7]的下数第1行中示出实施例d1~d2、比较例d1~d2的视感反射率,在上述[表7]的下数第2行中示出耐热试验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d1~d2、比较例d1~d2的耐热试验的结果以与实施例c1等同样的方式表示。

在实施例d1~d2、比较例d1~d2中,在400nm~720nm的波长区域,反射率均为2.5%以下、视感反射率均为1.23%以下,可知均具备充分的防反射性能。

关于耐热性能,在实施例d1中,满足规定的折射率的膜厚相对于总膜厚的比例为100%,能够通过100℃5分钟(○)。另外,在实施例d2中,仅高折射率层满足规定的折射率,满足规定的折射率的膜厚相对于总膜厚的比例为20%,能够通过100℃5分钟(○)。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仅低折射率层的第5层满足规定的折射率,满足规定的折射率的膜厚相对于总膜厚的比例为27%,为20%以上,但未能通过100℃5分钟(×)。另外,在比较例d2中,仅高折射率层的第4层满足规定的折射率,满足规定的折射率的膜厚相对于总膜厚的比例为11%,小于20%,未能通过100℃5分钟(×)。

根据上述,如实施例d2那样,若高折射率层满足规定的折射率,并且使上述比例为20%以上,则能够谋求兼具光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另一方面,如比较例d1那样,即使低折射率层满足规定的折射率,并且使上述比例为20%以上(27%),也得不到充分的耐热性。进而,如比较例d2那样,即使高折射率层满足规定的折射率,若上述比例小于20%(11%),则也得不到充分的耐热性。即,为了兼具光学性能和充分的耐热性,需要至少按照大气中折射率为2.11以上的高折射率层(二氧化锆)的物理膜厚为总物理膜厚的20%以上的方式来形成高折射率层,优选而非必须使低折射率层(二氧化硅)的大气中折射率为1.476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兼具光学性能与充分的耐热性的实施例a1~d2均按照大气中折射率为2.11以上的高折射率层(二氧化锆)的物理膜厚占光学多层膜的总物理膜厚的20%以上的方式来形成。

[总结等]

如实施例a1~d2那样,若按照大气中折射率(波长500nm)为2.11以上的高折射率层的物理膜厚占光学多层膜的总物理膜厚的20%以上的方式来形成光学多层膜,则在光学多层膜中能够以均为高水平的状态兼具光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在光学多层膜中,若低折射率层与高折射率层的合计小于5层,则难以维持优异的防反射性能。另外,低折射率层与高折射率层的合计可以为5层,可以为6层,可以为7层,也可以为7层以上,但从光学多层膜的形成容易性和成本的方面考虑,优选为20层以下,更优选为7层以下。

进而,若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按照满足规定的大气中折射率(低折射率层的情况为1.476以上、高折射率层的情况为2.11以上)的方式来形成,则能够以非常容易形成的状态提供具有高维度地兼具光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光学多层膜的光学制品。

为了低成本地实现该规定的大气中折射率,优选通过离子辅助蒸镀形成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

另外,对于提高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的大气中折射率来说,从难以实现的蒸镀条件或者形成方法或成本的方面考虑存在界限,若低折射率层中为1.484以下,并且高折射率层中为2.18以下,则为容易实现的蒸镀条件或形成方法,在成本上也是现实的。

使用实施例a1~d2的塑料镜片能够制作出兼具可见光区域的防反射性和耐热性的眼镜。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光学制品,其特征在于,

该光学制品具备在基体的单面或双面直接或隔着中间膜形成的光学多层膜,

所述光学多层膜是低折射率层与高折射率层以所述低折射率层为最靠近所述基体的第1层按照交替方式进行叠合并层积5层以上而得到的膜,

所述高折射率层包含对波长为500纳米的光的大气中折射率为2.11以上的二氧化锆层,

所述大气中折射率为2.11以上的所述二氧化锆层的物理膜厚的合计为所述光学多层膜的总物理膜厚的20%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层包含对波长为500纳米的光的大气中折射率为1.476以上的二氧化硅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中折射率为2.11以上的所述二氧化锆层的所述大气中折射率为2.18以下。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学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中折射率为1.476以上的所述二氧化硅层的所述大气中折射率为1.484以下。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多层膜仅由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锆构成。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中折射率为2.11以上的所述二氧化锆层和所述大气中折射率为1.476以上的所述二氧化硅层通过离子辅助蒸镀法形成。

7.一种塑料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有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制品。

8.一种眼镜,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镜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