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盒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560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显影盒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附接和拆卸的显影盒以及使用电子照相技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诸如使用电子照相处理的打印机之类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感光鼓首先被均匀地充电。充电的感光鼓被选择性地曝光以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在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由调色剂显影以在感光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诸如纸之类的记录介质上。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和加压,以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

对于这种图像形成装置,各个处理装置(诸如感光鼓、显影设备和充电辊)的维护、调色剂再填充等是必要的。因此,为了便于各个处理装置的维护、调色剂再填充等,已经投入使用了其中集成了感光鼓、充电辊和显影设备的处理盒。这种处理盒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是可附接和可拆卸的。通过更换处理盒,用户可以执行各个处理装置的维护、调色剂再填充等。

在一些处理盒中,其中集成了清洁感光鼓的表面的清洁刮刀、感光鼓、充电辊等的感光器盒以及其中集成了显影辊等的显影盒能够单独地附接和拆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单独更换感光器盒和显影盒。在采用这种设计的情况下,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各自分别更换感光器盒和显影盒。

其中感光器盒和显影盒被单独更换的这种设计经常采用使感光鼓和显影辊接触或分离的机构。在更换显影盒期间,显影盒在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的状态下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使得显影辊不相对于感光鼓滑动。

近年来,使用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已经变得普及。在这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分别对应于多种颜色的调色剂的感光鼓沿着用于形成在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的一次转印的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布置在单个行中。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被称为直列式(inline)图像形成装置。在一些直列式图像形成装置中,多个感光鼓在与垂直方向相交的方向上被布置在单个行中。直列式设计可以容易地满足增加多功能打印机中的应用或图像形成的速度的需求。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4-102425中公开的技术中,在将显影盒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时,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盖被打开,以暴露设置于主体的开口。显影盒从该开口被插入到主体中。在显影盒正被插入到主体的状态下,显影盒由导轨引导,以产生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的状态。在显影盒已经被附接到主体的状态下关闭盖使得引导显影盒的导轨移动,以使得显影辊与感光鼓接触。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102425中公开的技术中,显影盒在由可相对于主体移动的导轨引导的同时附接到主体或从主体拆卸。由于显影盒和导轨之间的微小间隙,在显影盒的附接或拆卸时,可能发生显影盒相对于导轨的微小移动。因此,存在显影盒相对于主体摆动(wobble)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存在显影辊与感光鼓接触的风险。可以想到在显影辊和感光鼓之间提供足够的间隙,以防止显影辊和感光鼓接触。然而,在于显影辊和感光鼓之间提供足够的间隙的情况下,存在图像形成装置尺寸增大的风险。在如上所述的直列式设计中在显影辊和感光鼓之间设置间隙的情况下,存在图像形成装置在感光鼓对准的方向上的尺寸进一步增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显影盒在显影盒被附接到装置的主体或从装置的主体拆卸时被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显影盒是如下的显影盒:其能够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和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拆卸,所述显影盒包括:

第一单元,当显影盒处于所述主体中的预定附接位置时,所述第一单元被固定到所述主体;以及

第二单元,支撑显影剂载体,所述显影剂载体与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图像载体接触,所述第二单元被组装成相对于第一单元能移动以用于显影剂载体相对于图像载体的接触或分离,

使得显影盒被引导到预定附接位置的插入方向和显影剂载体与图像载体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不同,以及

使得第二单元包括与设置于所述主体的限制部接触的受限部,当显影盒没有到达预定附接位置时,所述受限部与所述限制部接触,并且当显影盒处于预定附接位置时,所述受限部不与所述限制部接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显影盒和主体;

其中,图像载体是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载体,

其中,显影剂载体是承载用于使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

其中,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显影剂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本发明可以防止显影盒在显影盒被附接到装置的主体或从装置的主体拆卸时被损坏。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引导机构的配置的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1的鼓盒的外部透视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1的鼓盒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1的显影盒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1的显影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1的显影盒的侧视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通过其显影框体被相对于远侧端部保持部定位的配置的图;

图9a和图9b是示出显影辊和感光鼓接触和分离的操作的图;

图10是示出将显影盒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或从其拆卸的操作的图;

图11a至图11c是示出相对于主体附接的显影盒的图;

图12是示出相对于主体附接的显影盒的图;

图13是示出相对于主体附接的显影盒的图;

图14是示出显影盒被相对于主体附接的状态的图;和

图1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引导机构的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基于实施例示意性地详细说明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方式。然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部件的尺寸、材料和形状,部件的相对布置等应当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装置的配置和各种条件而适当地改变。也就是说,尺寸、材料、形状和相对布置不旨在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实施例。

(实施例1)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配置>

首先,将使用图2来描述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100(以下称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配置。如图2所示,能够被附接和拆卸的四个鼓盒9(9y、9m、9c和9k)和四个显影盒4(4y、4m、4c和4k)通过附接构件(未示出)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在本实施例中,显影盒4和鼓盒9相邻。在本实施例中,将鼓盒9和显影盒4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方向的上游侧被定义为近侧表面侧,并且将附接方向的下游侧定义为远侧表面侧。在本实施例中,将鼓盒9和显影盒4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方向为水平方向。在图2中,鼓盒9和显影盒4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被设置在一起。

各个鼓盒9设置有电子照相感光鼓1(以下称为感光鼓1)(1a、1b、1c和1d)和充电辊2(2a、2b、2c和2d),感光鼓1为作为主体侧构件的图像载体,充电辊2被设置于感光鼓1的周边。各个鼓盒9设置有清洁构件6(6a、6b、6c和6d),清洁构件6(6a、6b、6c和6d)清除作为剩余在感光鼓1上的显影剂的调色剂。在本实施例中,诸如感光鼓1、充电辊2和清洁构件6之类的处理装置被集成为鼓盒9。

各个显影盒4(4y、4m、4c和4k)包括诸如显影辊25(25a、25b、25c和25d)和显影刮刀35(35a,35b,35c和35d)之类的处理装置,显影辊25为作为盒侧构件的显影剂载体。充电辊2使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充电,并且显影辊25用调色剂使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清洁构件6在于感光鼓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已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之后去除剩余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

在鼓盒9和显影盒4下方,设置有扫描器盒3,其通过基于图像信息选择性地曝光感光鼓1而在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下部中,附接用于容纳记录介质s的盒子17。图像形成装置100设置有用于将记录介质s经过二次转印辊69和定影部74输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部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具体地,图像形成装置100设置有馈送辊54,其一次一张地分离并馈送盒子17内的记录介质s。图像形成装置100设置有输送所馈送的记录介质s的输送辊对76以及用于使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和记录介质s同步的对准(resist)辊对55。

在鼓盒9和显影盒4的上方,设置有中间转印盒5,其作为用于将形成在各个感光鼓1(1a、1b、1c和1d)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的中间转印装置。中间转印盒5包括驱动辊56、从动辊57和布置在与各种颜色的感光鼓1相对的位置的一次转印辊58(58a、58b、58c和58d)。中间转印盒5包括布置在与二次转印辊69相对的位置的相对辊59。转印带14由驱动辊56、从动辊57、一次转印辊58和相对辊59卷绕。

转印带14循环以与所有的感光鼓1相对并接触。一次转印辊58(58a、58b、58c或58d)被施加有用于将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转印带14上的电压。布置于转印带14内的相对辊59和二次转印辊69被施加有用于将转印带14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的电压。

在感光鼓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下,旋转的感光鼓1首先由充电辊2均匀充电。充电的感光鼓1由扫描器盒3选择性地曝光以在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由显影辊25显影。因此,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形成在各个感光鼓1上。

对准辊对55与在感光鼓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操作同步地将记录介质s输送到二次转印位置,在二次转印位置中,相对辊59和二次转印辊69经由转印带14接触。如上所述,二次转印辊69被施加有用于将转印带14上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的转印偏压。因此,彩色调色剂图像被形成在记录介质s上。然后,其上形成有彩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s被定影部74加热和加压,以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s上。其上已经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s通过排出辊72排出到排出部75。定影部74被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部。

<盒的整体配置>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鼓盒9和显影盒4。首先,将使用图3和图4来描述鼓盒9的配置。图3是根据实施例1的鼓盒9的外部透视图。图4是根据实施例1的鼓盒9的示意性截面图。在本实施例中,鼓盒9(9y、9m、9c和9k)的配置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鼓盒9和显影盒4的插入方向,插入方向的上游侧被定义为近侧,并且插入方向的下游侧被定义为远侧。感光鼓1由近鼓轴承10和远鼓轴承11可旋转地支撑于鼓盒9(9y、9m、9c或9k)的清洁框体27。在感光鼓1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上,感光鼓1的一端侧设置有包括鼓耦接部(coupling)16a的凸缘16。

在感光鼓1的周边,如上所述,设置有充电辊2和清洁构件6。清洁构件6由用弹性构件形成的橡胶刮刀7和清洁支撑构件8配置。橡胶刮刀7的前端部7a在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与感光鼓1接触。由清洁构件6从感光鼓1的表面去除的残留调色剂落到去除调色剂室27a。用于防止去除调色剂室27a内的调色剂脱出的保持片材21与感光鼓1接触。

作为驱动源的主体驱动马达(未示出)的驱动力被传递到鼓盒9,以根据图像形成操作旋转和驱动感光鼓1。充电辊2经由充电辊轴承28能够旋转地附接到鼓盒9。充电辊2通过充电辊加压构件33在感光鼓1的方向上加压以根据感光鼓1旋转。

接下来,将使用图5和图6来描述显影盒4。图5是根据实施例1的显影盒4的示意性截面图。图6是根据实施例1的显影盒4的分解透视图。在该实施例中,容纳黄色调色剂的显影盒4y、容纳品红色调色剂的显影盒4m和容纳青色调色剂的显影盒4c配置相同。容纳黑色调色剂的显影盒4k的配置也相似。

显影盒4包括在与感光鼓1接触的同时在箭头b方向上旋转的显影辊25和在与显影辊25接触的同时旋转的调色剂供给辊34。显影盒4包括用于限制显影辊25上的调色剂层的厚度的显影刮刀35和调色剂输送构件36。显影盒4包括作为第二单元的显影框体31,除了显影辊25之外,显影框体31还支撑调色剂供给辊34、显影刮刀35和调色剂输送构件36。

显影框体31包括其中布置有显影辊25的显影室31c和设置于显影室31c下方的调色剂容纳室31a。显影框体31的调色剂容纳室31a设置有调色剂输送构件36,该调色剂输送构件36用于搅拌所容纳的调色剂并经由开口部31b将调色剂从调色剂容纳室31a输送到显影室31c。调色剂容纳室31a和显影室31c由分隔壁31d分隔。分隔壁31d设置有开口部31b,在调色剂通过调色剂输送构件36从调色剂容纳室31a输送到显影室31c时,调色剂通过开口部31b。

如图6所示,显影辊25和调色剂供给辊34经由作为显影框体31的一部分的、设置于显影辊2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上的两侧的近显影轴承12和远显影轴承13可旋转地支撑于显影框体31。在调色剂供给辊34的远侧端部设置有显影耦接部23。在调色剂供给辊34的近侧端部设置有调色剂供给齿轮30。在显影辊25的近侧端部设置有与调色剂供给齿轮30啮合的显影齿轮29。因此,通过作为驱动源的主体驱动马达(未示出)的驱动力被传递到显影耦接部23,调色剂供给辊34和显影辊25根据图像形成操作而被旋转和驱动。在显影齿轮29和调色剂供给齿轮30的外侧,设置有作为显影框体31的一部分的齿轮盖20。

在显影框体31的显影辊2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设置有作为第一单元的近侧端部保持部37和远侧端部保持部38。远侧端部保持部38设置有提升孔38a,该提升孔38a与设置于远显影轴承13的凸起13a接合。近侧端部保持部37设置有升孔37a,该升孔37a与设置于齿轮盖20的凸起20a接合。近侧端部保持部37和远侧端部保持部38能够相对于连接远显影轴承13的凸起13a和齿轮盖20的凸起20a的旋转中心轴y旋转。因此,近侧端部保持部37和远侧端部保持部38各自相对于显影框体31可独立地旋转。

<远侧端部保持部的移动限制部的配置>

接下来,使用图6至图8,将描述限制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旋转的配置。图7是根据实施例1的显影盒4的侧视图。图8a和图8b是示出显影框体31被相对于远侧端部保持部38定位的配置的图(沿图7中的线k-k的截面图)。

如图6所示,作为用于限制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旋转的装置的限制构件40被附接到远显影轴承13。在限制构件40内部,设置有可附接到远显影轴承13的弹簧支撑部13b的限制弹簧41。相对于限制构件40,限制弹簧41施加作用在显影盒4的插入方向上的推动力(urgingforce)。远侧端部保持部38设置有能够与限制构件40的限制部40a接合的槽部38b。如上所述,远显影轴承13沿着中心轴设置有凸起13a,显影框体31围绕该中心轴摆动,并且远侧端部保持部38设置有能够与凸起13a接合的提升孔38a。

远侧端部保持部38在提升孔38a和凸起13a接合并且限制构件40的限制部40a和槽部38b接合的状态下被组装到显影框体31(参见图7和图8a)。因此,远侧端部保持部38和限制构件40的接合限制了远侧端部保持部38绕沿着凸起13a的中心轴的转动。当限制构件40在图8中的p方向上从远侧端部保持部38和限制构件40接合的状态被按压时,限制构件40在压缩布置在限制构件40内部的限制弹簧41的同时在p方向上移动。这使得限制构件40的限制部40a和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槽部38b脱开(参见图8b)。因此,显影框体31能够相对于远侧端部保持部38围绕沿着远显影轴承13的凸起13a的中心轴转动。也就是说,远侧端部保持部38和显影框体31之间的相对移动是允许的。

以这种方式,通过使远侧端部保持部38和限制构件40接合并限制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转动,在显影盒4未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下,显影框体31相对于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转动被限制。在显影盒4已经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下,限制构件40通过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限制释放部(未示出)在p方向上按压。因此,远侧端部保持部38和限制构件40脱开,并且远侧端部保持部38能够相对于显影框体31转动(从而允许相对移动)。

<对接触和分离操作的描述>

接下来,将使用9a和图9b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感光鼓1和显影辊25接触或分离的移动的操作。图9a和图9b是示出显影辊25和感光鼓1接触和分离的操作的图。如图9a和图9b所示,显影框体31的下部设置有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加压力的显影加压接收部31e。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设置有显影盒加压构件80,其可在图9a和图9b中的g1方向和g2方向上移动。

如上所述,在已经附接了显影盒4的状态下,限制构件40被限制释放部在p方向上按压,远侧端部保持部38和限制构件40脱开,并且显影框体31能够相对于远侧端部保持部38转动。在这种状态下,显影盒加压构件80在图9a中的g1方向上移动,使得显影盒加压构件80的加压部80a与显影加压接收部31e接触。因此,显影框体31在箭头y1方向上摆动,并且显影辊25以预定压力按压感光鼓1。在显影盒加压构件80已经在图9b中的g2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显影盒加压构件80的分离部80b与显影分离加压接收部31f接触,以使显影框体31在箭头y2方向上摆动并使显影辊25和感光鼓1分离。利用这种配置,在不在记录介质s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可以使显影辊25和感光鼓1处于分离状态。因此,可以防止由于显影辊25的变形导致的图像质量的劣化。

<用于使显影盒4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或从其拆卸的配置>

接下来,使用图1和图10至图14,将描述使显影盒4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操作。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引导机构的配置的图。图10是示出显影盒4被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或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拆卸的操作的图。图11至图13是示出显影盒4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附接的图。图14是示出显影盒4已经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附接的状态的图。

在本实施例中,显影盒4(4y、4m、4c和4k)被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开口部101(101a、101b、101c和101d)。显影盒4在与显影辊25(25a、25b、25c或25d))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图10中的箭头f方向)被从近侧朝向远侧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

如图11a至图11c所示,能够打开或关闭的近盖110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中的近侧。打开近盖110露出用于插入显影盒4的开口部101。在开口部101的上侧,如图12所示,设置有作为从近侧延伸到远侧的引导构件的第一上引导件105和仅布置在近侧的第二上引导件11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引导件105和第二上引导件115为槽形(凹陷形状)。在开口部101的下侧,设置有作为从近侧延伸到远侧的引导构件的第一下引导件104和作为仅布置在近侧的限制部的第二下引导件1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下引导件104和第二下引导件114为槽形(凹陷形状)。

在远侧端部保持部38中,第一上引导肋(rig)38g在与显影盒4的附接或拆卸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水平方向)正交的上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大致垂直方向)上突出,并且第一下引导肋38h在向下方向上突出。在显影框体31中,作为在显影辊2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上延伸的受限部的第二上引导肋31g在向上方向上突出,并且作为在显影辊25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上延伸的受限部的第二下引导肋31h在向下方向上突出。如上所述,在显影盒4未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状态下,显影盒4的显影框体31相对于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转动被限制构件40限制。以这种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限制机构,以限制显影框体31相对于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转动。

当将显影盒4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时,设置于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第一上引导肋38g首先与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侧的第一上引导件105接合。设置于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第一下引导肋38h与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侧的第一下引导件104接合。在该状态下,显影盒4在图10中的箭头f方向被推动,使第一下引导肋38h和第二下引导肋31h相对于第一下引导件104和第二下引导件114滑动。

然后,在显影框体31进入开口部101时,设置于显影框体31的第二上引导肋31g与作为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侧的限制部的第二上引导件115接合。设置于显影框体31的第二下引导肋31h与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侧的第二下引导件114接合。在这种状态下,第一上引导肋38g与第一上引导件105接合,并且第一下引导肋38h与第一下引导件104接合。因此,显影盒4处于由第一下引导件104、第一上引导件105、第二下引导件114和第二上引导件115支撑的状态(参见图1和图13)。在本实施例中,当显影盒4在与显影盒4和鼓盒9对齐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投影时,设置第二上引导肋31g和第二上引导件115的位置被容纳在显影盒4中。当显影盒4在与显影盒4和鼓盒9对齐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投影时,设置第二下导向肋31h和第二下导向件114的位置被容纳在显影盒4中。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上引导件105的宽度w1和第一上引导肋38g的宽度v1的关系以及第一下引导件104的宽度w2和第一下引导肋38h的宽度v2的关系为如下所示。以类似的方式,第二上引导件115的宽度w3和第二上引导肋31g的宽度v3的关系以及第二下引导件114的宽度w4和第二下引导肋31h的宽度v4的关系为如下所示。

wi-vi=1.0mm(其中i等于1至4)

在显影盒4已经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状态下,显影辊25和感光鼓1之间的间距dd被设置为4mm。因此,在显影盒4已经被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状态下,即使显影盒4已经移动,也可以防止显影辊25和感光鼓1接触。

如图11b所示,当显影盒4被插入到预定位置时,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第一下引导肋38h的攀爬部380b攀爬到设置于第一下引导件104的远侧上的远侧加压构件106。设置于近侧端部保持部37的攀爬部37b攀爬到设置于第一下引导件104的近侧上的近侧加压构件107。此时,设置于显影框体31的第二上引导肋31g和第二上引导件115已经脱开,并且第二下引导肋31h和第二下引导件114已经脱开。

设置于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对接部38c到达并接触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中的远侧板98。因此,在显影盒4的插入方向上,显影盒4被定位。对接部38c和远侧板98接触的位置是附接位置。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远侧板98设置有用于按压显影盒4的限制构件40的限制释放部90。通过在显影盒4已经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状态下由限制释放部90按压限制构件40,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槽部38b和限制构件40脱开。

图11c是示出显影盒4已经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定位的状态的图。与关闭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近盖110的操作相配合,包括远侧加压构件106、近侧加压构件107、主体加压弹簧108和主体加压弹簧109的第一下引导件104向上移动。随着该操作,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远侧定位部380d与远侧板98的对接部98a接触(参见图14)。近侧端部保持部37的近侧定位部37c与近侧板99的对接部99a接触。因此,显影盒4被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定位。

此外,如图14所示,远侧端部保持部38设置有用于限制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旋转的凸起38e。在显影盒4已经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状态下,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凸起38e在远侧板98的旋转止动孔部98b中配合(fit)。因此,可以防止远侧端部保持部38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旋转100。

以类似的方式,近侧端部保持部37设置有用于限制近侧端部保持部37的旋转的旋转止动件37d。在显影盒4已经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状态下,近侧端部保持部37的旋转止动件37d与设置于第一下引导件104的主体旋转止动部1104配合。因此,可以防止近侧端部保持部37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旋转。

以上述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在显影盒4已经完全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状态下,远侧端部保持部38和近侧端部保持部37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固定。通过在显影盒4已经完全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状态下使槽部38b和限制构件40脱开,显影框体31能够相对于远侧端部保持部38转动。在显影盒4已经完全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状态下,第二上引导肋31g和第二上引导件115脱开,并且第二下引导肋31h和第二下引导件114脱开。因此,显影框体31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转动,并且显影辊25和感光鼓1能够接触或分离。

在将显影盒4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期间,显影框体31相对于远侧端部保持部38的旋转可以由限制构件40限制。在将显影盒4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期间,显影框体31的第二下引导肋31h和第二下引导件114接合,并且显影框体31的第二上引导肋31g和第二上引导件115接合。因此,在将显影盒4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期间,显影框体31的转动受到限制。如上所述,在将显影盒4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期间,远侧端部保持部38被位于在与显影盒4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因此,防止了显影框体31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转动,并且防止显影辊25和感光鼓1接触。在将显影盒4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期间,可以减少显影盒4的摆动,并且可以防止显影辊25和感光鼓1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仅远侧端部保持部38相对于显影框体31的转动被限制构件40限制。然而,这不是必须的限制。例如,近侧端部保持部37相对于显影框体31的转动也可以由限制构件40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配置使得各个引导肋在与多个处理盒的对准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突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旋转限制配置的布置使得当在与对准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投影时,该位置被容纳在显影盒中。也就是说,旋转限制配置不在对准方向上向外凸出,并因此该配置不影响该多个处理盒的布置和设计。因此,在直列式图像形成装置中,相邻处理盒之间的间隙可以保持为最小,以实现上述旋转限制,同时避免装置尺寸的增加。

(实施例2)

接着,将使用图15说明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与实施例1中相同功能的部分(省略其描述)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图1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引导机构的配置的图。如图1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显影框体131由第二下引导件214引导。显影框体131的第二下引导肋131h包括l形部分131h1,并且是钩形的。在显影盒4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或从其拆卸时与第二下导向肋131h接合的第二下引导件214包括凹部214a,并且是钩状的。

在本实施例中,钩状的第二下引导肋131h和第二下引导件214可以防止在显影盒4的附接或拆卸期间显影盒4在向上方向(图15中的u方向)上移动。具体地,即使显影盒4已经在向上方向上升起,显影框体131中的第二下导向肋131h的l形部分131h1和第二下导向件214的凹部214a处于接合的状态。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可以防止显影盒4在u方向上移动。在显影盒4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或从其拆卸时,也可以减小显影盒4在上下方向上的摆动。因此,在显影盒4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或从其拆卸时,可以防止显影辊25和感光鼓1接触。

以上述方式,在实施例2中,显影框体131的第二下引导肋131h为钩形,并且与第二下引导肋131h接合的第二下引导件214为钩形。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正常配置和姿态下,第二下引导件214限制第二下引导肋131h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因此,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限制显影盒4的移动。

在各个实施例中,第二上引导肋31g和第二下引导肋31h(或第二下引导肋131h)(在一侧上)为突起形(突起部)。第二上引导件115和第二下引导件114(或第二下引导件214)(在另一侧上)为凹形。然而,这不是必需的限制性。例如,可以使第二上引导肋31g和第二下引导肋31h(或第二下引导肋131h)为凹形,并且第二上引导件115和第二下引导件114(或者第二下引导件214)为突起形。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