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光缆施工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4864阅读:1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光缆施工放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道内光缆敷设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光缆施工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光通信的普及,光缆敷设工程规模巨大。目前井下管道光缆敷设过程中,没有较为合适的放线工具,仍以蛮力拉拽为主,这不仅浪费人力,还因拉拽过程中磨伤光缆,尤其在管道井口的转角位置。影响光通信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这种费力的施工方式更是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光缆施工放线装置。提升了井下管道光缆敷设质量,减免了敷设过程中对光缆造成的不必要损伤,节省人力物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管道光缆施工放线装置,管道包括竖直的井口和水平的管道,包括光缆线盘、起重架、舞蹈轮、井上变向轮和井下变向轮,所述起重架上安装有光缆线盘,光缆线盘上的光缆一端经过起重架后缠绕在舞蹈轮上,经舞蹈轮后进入井上变向轮变向,向下延伸进入井下的井下变向轮变向。

进一步地,所述光缆线盘可自动放线,光缆线盘通过转轴安装在起重架上,转轴一端通过放线电机与变速器连接,另一端与手动推进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起重架底部安装在底座上,起重架上部设有起重电机,在起重架的顶部设有变向轴,变向轴可转动安装在起重架顶部,光缆线盘上的光缆经过变向轴变向。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部设有支撑座和可锁的滚轮,底座通过支撑座和滚轮放置在竖直的井口以上的地面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变向轮支架和进井支架,所述变向轮支架的顶部与进井支架的顶部铰接连接,井上变向轮铰接连接在变向轮支架顶部;所述进井支架的中部与底座铰接可转动连接,井下变向轮固定安装在进井支架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进井支架为可伸缩支架,进井支架的底部设有安装固定座,安装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井内的井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井支架的安装固定座设置在竖直的井口与水平的管道交界以上位置,井下变向轮位于竖直的井口与水平的管道交界以下位置。

进一步地,进井支架上还转动安装有对井下变向轮作用的防脱轮,所述防脱轮安装在井下变向轮下方且防脱轮的外圆周面与井下变向轮的外圆周面间有可供光缆通过的空间。

进一步地,起重架与舞蹈轮间还设有导向夹轮和计米测量仪,导向夹轮包括两个竖向布置的限位轮和一个水平布置的限位轮,水平布置的限位轮设置在两竖向布置的限位轮之间,光缆穿过两竖向布置的限位轮之间的限位空间,计米测量仪与导向夹轮固定安装在限位板上,且计米测量仪设置在光缆穿出或穿入限位空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舞蹈轮为气压式可移动装置,包括上轮、下轮和带有气缸的伸缩杆,光缆分别缠绕在上轮和下轮上,气缸固定安装在上轮上,气缸的活塞杆与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底端与下轮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上下移动可带动下轮上下移动动作,下轮的上下移动可控制上轮和下轮上的光缆的放线张力和放线速度。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光缆施工放线装置,光缆通过起重架自动放线,经导向夹轮、舞蹈轮和变向轮进入井下管道内,实现敷设,降低了施工过程中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光缆敷设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光缆施工放线装置,光缆通过自动放线和舞蹈轮的张力控制,可以根据光缆敷设过程中管道下的拉力实施调整舞蹈轮对光缆的张力控制,既起到了防止光缆敷设过程中卡紧又实现了光缆敷设时省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光缆施工放线装置,光缆通过导向夹轮引入井下管道内,光缆在井上输送过程中受到变向导轮的限位作用,防止光缆晃动,减免了敷设时因不必要磨损影响光缆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光缆施工放线装置,通过井上变向轮和井下变向轮的变向,将光缆平稳的引入管道内,避免敷设时光缆在竖直的井口和管道转角位置发生磨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光缆施工放线装置,在底座装有滚轮,为可移动装置,搬运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起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进井支架在竖直的井口和水平的管道内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进井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舞蹈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导向夹轮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光缆线盘、(3)竖直的井口、(4)水平的管道、(5)起重架、(5-1)变向轴、(5-2)起重电机、(5-3)放线电机、(5-4)变速器、(5-5)手动进退器、(6-1)竖向布置的限位轮、(6-2)水平布置的限位轮、(7)计米测量仪、(8)井上变向轮、(9)滚轮、(10)支撑座、(11)舞蹈轮、(11-1)上轮、(11-2)下轮、(11-3)带有气缸的伸缩杆、(12)进井支架、(12-1)进井支架伸缩杆、(12-2)井下变向轮、(12-3)防脱轮、(13)变向轮支架、(14)固定座、(15)光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该发明管道包括竖直的井口3和水平的管道4,包括光缆线盘2、起重架5、舞蹈轮11、井上变向轮8和井下变向轮12-2。起重架上安装有光缆线盘2,光缆线盘2上的光缆15一端经过起重架5后缠绕在舞蹈轮11上,经舞蹈轮11后进入井上变向轮8变向,向下延伸进入井下的井下变向轮12-2变向。

如图2所示,光缆线盘可自动放线,光缆线盘通过转轴安装在起重架上,转轴一端通过放线电机5-3与变速器5-4连接,另一端与手动推进器5-5连接。光缆15通过起重架自动放线,经导向夹轮、舞蹈轮和变向轮进入井下管道内,实现敷设,降低了施工过程中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光缆敷设效率。

起重架底部安装在底座1上,起重架上部设有起重电机5-2,在起重架的顶部设有变向轴5-1,变向轴5-1可转动安装在起重架顶部,光缆线盘上的光缆经过变向轴变向。由放线电机和变速器提供动力,通过转板和销子带动光缆线盘,来实现自动放线。

底座底部设有支撑座10和可锁的滚轮9,底座1通过支撑座10和滚轮9放置在竖直的井口以上的地面上。使用时,把底座通过滚轮移动到合适位置,通过使用4个支撑座支撑地面,承受使用过程中的重力,并达到止动效果。

还包括变向轮支架13和进井支架12,变向轮支架13的顶部与进井支架12的顶部铰接连接,井上变向轮铰接连接在变向轮支架顶部。变向轮支架,为立体呈锥形支架,比较稳固。进井支架的中部与底座铰接可转动连接,根据进线方向的需要随时改变进井支架与底座的铰接倾斜方向,井下变向轮固定安装在进井支架的下端。

如图3和图4所示,进井支架为可伸缩支架,包括至少两条进井支架伸缩杆12-1,进井支架伸缩杆12的具体伸缩方式可以是两者套装,通过螺栓限制两者伸缩长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伸缩控制。进井支架的底部设有安装固定座14,固定座14通过螺栓固定在井内的井壁上。固定座是为了方便深井固定进井支架。进井支架为活动可拆卸装置,进井支架伸缩杆可以根据井的深度调整长短,螺孔方便固定并便于拆卸。

如图3所示,进井支架的安装固定座设置在竖直的井口与水平的管道交界以上位置,井下变向轮位于竖直的井口与水平的管道交界以下位置。通过井上变向轮和井下变向轮的变向,将光缆平稳的引入管道内,避免敷设时光缆在竖直的井口和管道转角位置发生磨损。

进井支架上还转动安装有对井下变向轮作用的防脱轮12-3,防脱轮12-3安装在井下变向轮下方且防脱轮的外圆周面与井下变向轮的外圆周面间有可供光缆通过的空间,很好的避免了敷设过程中的脱轮现象。

起重架与舞蹈轮间还设有导向夹轮和计米测量仪7,计米和放线张力均可由数据准确显示。如图6所示,导向夹轮包括两个竖向布置的限位轮6-1和一个水平布置的限位轮6-2,水平布置的限位轮设置在两竖向布置的限位轮之间,光缆穿过两竖向布置的限位轮之间的限位空间,计米测量仪与导向夹轮固定安装在限位板上,且计米测量仪设置在光缆穿出或穿入限位空间的位置。

如图5所示,舞蹈轮为气压式可移动装置,包括上轮11-1、下轮11-2和带有气缸的伸缩杆11-3,光缆分别缠绕在上轮和下轮上,气缸固定安装在上轮上,气缸的活塞杆与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底端与下轮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上下移动可带动下轮上下移动动作,下轮的上下移动可控制上轮和下轮上的光缆的放线张力和放线速度。光缆通过自动放线和舞蹈轮的张力控制,可以根据光缆敷设过程中管道下的拉力实施调整舞蹈轮对光缆的张力控制,既起到了防止光缆敷设过程中卡紧又实现了光缆敷设时省力。

使用时,把光缆线盘赶上底座相应位置,用手转动手动推进器,装好并夹紧线盘,打开起重电机开关,使线盘离开底座。然后,用手引光缆外端,经变向轴、导向夹轮、舞蹈轮、井上变向轮和井下变向轮,将光缆引入井下管道内,开始进行敷设。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