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效可调节的柱状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426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柱状透镜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效可调节的柱状透镜。



背景技术:

柱状透镜片是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单元、背投显示器、投射屏、立体显示器等中使用的元件。通常,在玻璃、塑料片等透明基板的表面条状地形成了凹状透镜。柱状透镜技术也被称为双凸透镜或微柱透镜3d技术,其最大的优势便是其亮度不会受到影响。

现有的柱状透镜的外形为盘状,圆盘表面设置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透镜单元,透镜单元为凸形结构,凸形结构的底部为凹槽,透镜单元的下方均设置有led灯,即led放置于凹槽中,led灯导通后光线穿过透镜单元照亮四周,但是这种柱状透镜只能安装固定数量的led灯,导致发光总量受到限制,进一步的导致光效或光源受到限制。因此这种盘状柱状透镜很难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形成30~110°的发光角度、光效和光源不受任何限制的光效可调节的柱状透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效可调节的柱状透镜,它包括底盘,所述的底盘顶表面上且由底盘中心部到底盘外边缘顺次设置有多圈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为环形凸起,相邻两圈环形凸起之间构成环形凹槽,环形凸起横截面的顶表面为外弧面,外弧面为拱形面,环形凸起横截面的底表面为内弧面,内弧面为开口朝下的拱形面,内弧面与外弧面形成30~110°的发光角度。

所述的环形凸起为圆环状。

每圈环形凸起均同轴设置。

所述的透镜单元为条形凸起,所述底盘上并排有多个条形凸起。

所述的条形凸起横截面的顶表面为外弧面,外弧面为拱形面,条形凸起横截面的底表面为内弧面,内弧面为开口朝下的拱形面。

相邻两个条形凸起平行设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够形成30~110°的发光角度、光效和光源不受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中,1-底盘,3-外弧面,4-内弧面,5-环形凸起,6-条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光效可调节的柱状透镜,它包括底盘1,所述的底盘1顶表面上且由底盘1中心部到底盘1外边缘顺次设置有多圈透镜单元,每圈环形凸起5均同轴设置,所述透镜单元为环形凸起5,环形凸起5为圆环状,相邻两圈环形凸起5之间构成环形凹槽,环形凸起5横截面的顶表面为外弧面3,外弧面3为拱形面,环形凸起5横截面的底表面为内弧面4,内弧面4为开口朝下的拱形面,内弧面4与外弧面3形成30~110°的发光角度。由于内弧面4为开口朝下的拱形面,因此内弧形面4的下方构成连续的环形腔,因此客户可根据需求在环形腔内布置任意数量的led,方便随时改变led的数量,进一步的以改变光效或光源,因此这种柱状透镜相比传统透镜,不受到光效的限制,满足客户的需求。

实施例二: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的透镜单元为条形凸起6,所述底盘1上并排有多个条形凸起6。所述的条形凸起6横截面的顶表面为外弧面3,外弧面3为拱形面,条形凸起6横截面的底表面为内弧面4,内弧面4为开口朝下的拱形面。由于条形凸起6横截面的底表面为内弧面4,因此内弧面4的下方构成直线型腔体,因此客户可根据需求在直线型腔体内布置任意数量的led,方便随时改变led的数量,进一步的以改变光效或光源,因此这种柱状透镜相比传统透镜,不受到光效的限制,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效可调节的柱状透镜,它包括底盘(1),底盘(1)顶表面上且由底盘(1)中心部到底盘(1)外边缘顺次设置有多圈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为环形凸起(5),相邻两圈环形凸起(5)之间构成环形凹槽,环形凸起(5)横截面的顶表面为外弧面(3),环形凸起(5)横截面的底表面为内弧面(4),内弧面(4)与外弧面(3)形成30~110°的发光角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能够形成30~110°的发光角度、光效和光源不受任何限制。

技术研发人员:曾一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依菲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3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