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硒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1427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硒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硒鼓。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输出设备,而目前激光打印机因为其具备打印速度快、打印质量好的特点逐渐成为办公设备中的主流。激光打印机上包括显影装置(通常成为旋转鼓)、上色装置和转印装置等,显影装置根据计算机提供的信息在其表面分布静电,而上色装置通常被称为硒鼓,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盛装碳粉,碳粉本身也带有静电,因此当旋转鼓经过硒鼓时,后者的碳粉颗粒便会吸附在前者表面那些不带有静电的点上(或者吸附在带有静电的点上,根据不同型号或原理的打印机而有所不同),由于旋转鼓表面其它地方都还带有静电,因此带有同样静电的碳粉颗粒便不会在这些地方被吸附。通过转印装置将在该图像载体上的可视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如纸张上。承载着该可视图像的打印介质通过定影装置,其中,在高温下固定该图像于打印介质上,并将打印介质排除到定影装置的外侧。

由此可见硒鼓是打印机中最常见的耗材,通常情况下在硒鼓的墨粉容器中的墨粉用尽之后就需要更换新的硒鼓,而事实上,旧硒鼓中其他相关部件仍然完好,可以继续发挥效用,但因为墨粉用尽就需要一同更换,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十分不经济。因此,人们就想到在硒鼓中将墨粉容器设计为能够单独更换墨粉的结构。然而,目前更换墨粉的过程十分复杂,墨粉容器在硒鼓的内部,准备适合打印机型号的激光打印机专用碳粉,携带激光打印机硒鼓加粉时的工具,包括:螺丝刀、斜口钳(尖口钳)、棉花、毛刷、皮老虎(或电吹风)等,可见拆解添粉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分体式硒鼓。

一种分体式硒鼓,包括墨粉容器,所述墨粉容器的内腔的表面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可在所述滑轨中滑动的墨盒,所述墨粉容器与所述滑轨长度方向相交的端面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墨盒通过所述安装口进入所述墨粉容器的内腔中,所述安装口的边沿贴合在所述墨盒外侧表面上;所述墨盒的底部设有可活动的底板,所述墨盒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底板与所述滑槽相匹配并能在所述滑槽中沿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墨盒打开和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的边沿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贴合在所述墨盒外侧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端面上设有拉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墨盒在所述墨粉容器内腔中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墨盒内腔的表面上,另一端与所述墨粉容器的外表面平齐,在所述墨粉容器的外表面上设有卡栓,所述卡栓为长条形,所述卡栓一端与所述墨粉容器轴连接,所述卡栓的另一端与所述墨盒接触的侧面上设有预定高度的凸起,在所述墨盒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构成所述墨盒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硒鼓采用分体式墨粉容器设计,墨粉容器中设有可与墨粉容器分离的墨盒,只要墨粉容器中的墨粉用尽,抽离旧墨盒,插入同样形状的新墨盒即可以实现新墨粉添加,实现了对硒鼓中墨粉的方便高效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硒鼓中墨粉容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粉容器侧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粉容器的墨盒侧视图及其细节图(A为局部视图,视图比例2:1)。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分体式硒鼓,包括墨粉容器100,一般情况下硒鼓具有外壳,墨粉容器100装设在硒鼓外壳中,同时硒鼓外壳中还装设有其他的部件,例如显影刮刀、显影辊、充电辊、OPC(有机光导材料)辊等等,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墨粉容器100进行改进,其他部件不在此赘述。本实用新型墨粉容器100的内腔的表面上设有滑轨110,滑轨110可以采用多种类型,比如槽式的,采用L型单轨,左右对称设置两根,当然也可采用套盒式的。滑轨110上设有可在其中滑动的墨盒200,墨盒200的尺寸与滑轨110之间的空间尺寸相符合,使墨盒200能够在其中沿直线方向自由移动。墨粉容器100与滑轨110长度方向相交的端面上设有安装口,滑轨110或者其延长线必然能够与墨粉容器100相交,在相交的墨粉容器100端面上设置安装口能够使墨盒200通过从而进入墨粉容器100的内腔中,为了保证在使用时墨粉容器100的相对密封,即除了原本设计墨粉的规定出口外,墨粉容器100的其余位置都不允许泄漏墨粉,因此需要使安装口的边沿贴合在墨盒200外侧表面上,达到密封的效果,优选的,在安装口的边沿上还加设密封垫,通过密封垫贴合在墨盒200外侧表面,以使密封效果更好。如图3所示,墨盒200的底部设有可活动的底板300,为了保证底板300可活动,在墨盒200的底部设有滑槽310,底板300与滑槽310相匹配并能在所述滑槽310中沿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墨盒200打开和关闭。优选的,为了方便底板300的移动,从而方便墨盒200的打开和关闭,在底板300的端面上设有拉手320。墨盒200采用如上的设计确保了更换墨粉的方便高效性,只需将新墨盒200通过滑轨110插入到墨粉容器100中,再拉开底板300,让墨盒200中的墨粉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墨粉容器100的内腔中,再将底板300推入到墨盒200中,将墨盒200关闭,也将墨粉容器100关闭,就实现了墨粉的更换,无需再对硒鼓进行复杂的拆解。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如图2所示,墨盒200在墨粉容器100内腔中的一端抵靠在墨盒200内腔的表面上,而另一端则与墨粉容器100的外表面平齐,这样使得墨盒200即作为盛装墨粉的容器,又能使其成为密封墨粉容器100的结构,为了使墨盒200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墨粉容器100中,形成稳固的密封结构,在墨粉容器100的外表面上设有卡栓111,卡栓111能够将放置在墨粉容器100中的墨盒200位置固定,该卡栓111为长条形,其一端与墨粉容器100轴连接,采用类似销钉的结构,用销钉将卡栓111固定在墨粉容器100端面上,而卡栓111的另一端与墨盒200接触的侧面上设有预定高度的凸起(图中未示出),并且在墨盒200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凹槽(图中未示出),当将卡栓111移动至墨盒200表面,使凸起和凹槽匹配,卡栓111就将墨盒200固定住,而将卡栓111从墨盒200表面上完全移开,墨盒200就能够从墨粉容器100中抽离。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上述提到的底板300构成墨盒200的底部,墨盒200的底部完全就是可移动的底板300能够使墨盒200中的墨粉在底板300抽离后完全掉入到墨粉容器100中,从而避免在墨盒200的角落里有墨粉残留。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