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透光增亮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731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高透光增亮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有着能耗低、重量轻、无辐射、无闪烁等优点,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显示器,但液晶作为一种被动发光材料,需要依靠背光模组才能实现图像的显示,一般来说,背光模组由光源、反射膜、导光板、光学模组组成,其中光学模组包含下扩散膜、下增亮膜、上增亮膜、上扩散膜;导光板及扩散膜可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化成均匀的面光源,而增亮膜能将原本发散的光线集中至轴向方向,从而提高液晶显示器正视亮度。但是现有的增亮膜透光效果差,影响其使用情况,因此,需要一种高透光增亮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高透光增亮膜。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高透光增亮膜,包括基层和微棱镜结构,所述基层包括上增亮膜和下增亮膜,所述微棱镜结构包括上棱镜和下棱镜,所述上增亮膜上表面上设有上棱镜,所述上增亮膜与下增亮膜之间设有下棱镜,所述下增亮膜下表面上设有高透增透膜,所述高透增透膜为用混合材料制成的三层增透膜。

所述上棱镜和下棱镜均为圆弧波峰棱镜和尖型波峰棱镜依次交替构成的棱镜。

所述圆弧波峰棱镜的高度比尖型波峰棱镜的高度高1µm—3µm。

所述上棱镜的圆弧波峰棱镜与下棱镜的尖型波峰棱镜相对应。

所述上增亮膜和下增亮膜为PET膜。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新型高透光增亮膜,采用高透增透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改善了透光效果,优化了增亮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高透光增亮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增亮膜;2、下增亮膜;3、上棱镜;4、下棱镜;5、高透增透膜;6、圆弧波峰棱镜;7、尖型波峰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高透光增亮膜,包括基层和微棱镜结构,所述基层包括上增亮膜(1)和下增亮膜(2),所述微棱镜结构包括上棱镜(3)和下棱镜(4),所述上增亮膜(1)上表面上设有上棱镜(3),所述上增亮膜(1)与下增亮膜(2)之间设有下棱镜(4),所述下增亮膜(2)下表面上设有高透增透膜(5),所述高透增透膜(5)为用混合材料制成的三层增透膜;所述上棱镜(3)和下棱镜(4)均为圆弧波峰棱镜(6)和尖型波峰棱镜(7)依次交替构成的棱镜;所述圆弧波峰棱镜(6)的高度比尖型波峰棱镜(7)的高度高1µm—3µm;所述上棱镜(3)的圆弧波峰棱镜(6)与下棱镜(4)的尖型波峰棱镜(7)相对应;所述上增亮膜(1)和下增亮膜(2)为PET膜。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基层包括上增亮膜和下增亮膜,微棱镜结构包括上棱镜和下棱镜,上增亮膜上表面上设有上棱镜,上增亮膜与下增亮膜之间设有下棱镜,下增亮膜下表面上设有高透增透膜,高透增透膜为用混合材料制成的三层增透膜,采用高透增透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改善了透光效果,优化了增亮效果,实用性强。

在本实施方案中,此高透光增亮膜采用的高透增透膜是由用混合材料制成的三层增透膜,透光性能更好,优化了增亮效果,同时采用圆弧波峰棱镜和尖型波峰棱镜相互交替构成的微棱镜结构,且圆弧波峰棱镜的高度比尖型波峰棱镜的高度高1µm—3µm,具有较强的耐划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