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涂覆式下增光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7312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薄膜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层涂覆式下增光片。



背景技术:

光学薄膜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一类光学介质材料。光学薄膜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现代,光学薄膜已广泛用于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制造各种光学仪器,其中增光片便是光学薄膜中常用的一种,增光片是在透明性非常好的PET表面,使用丙烯酸树脂,精密成型一层分散一致的棱镜结构及背面光扩散层组合的光学薄膜,运用在液晶显示的增光,使光线经由增光之微结构进行光的回收与聚光,产生增亮的效果,传统的下增光片仅设置有一层,对光的扩散功能有限,使液晶片发出的光明亮刺眼,使用者若长期观察液晶屏会感到眼部不适,因此需要一种多层涂覆式下增光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层涂覆式下增光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多层涂覆式下增光片,包括第一PET层、第二PET层和第一棱角层,所述第一PET层上面设置有所述第一棱角层,所述第一PET层下面设置有第二棱角层,所述第二棱角层下面设置有所述第二PET层,所述第二PET层下面设置有粗糙磨砂层。

上述结构中,液晶屏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棱角层进入,经所述第一棱角层的重复反射和折射,增强了光的亮度,之后经所述第一PET层进入到所述第二棱角层,再经过所述第二棱角层的重复反射和折射,让光的亮度再次有所提高,之后进入到所述粗糙磨砂层,所述粗糙磨砂层相当于一张扩散片的作用,可使光线的出光变得柔和和均匀,同时能够提高下增光片的平整性,不易使下增光片变形。

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增光片的使用功能,所述第一棱角层和所述第二棱角层为棱角结构,棱角的角度在50°到70°之间,材质为丙烯酸树脂。

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增光片的使用功能,所述第一PET层和所述第二PET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增光片的使用功能,所述第一棱角层与所述第一PET层通过电耦合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增光片的使用功能,所述第一PET层与所述第二棱角层通过电耦合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增光片的使用功能,所述第二PET层与所述第二棱角层通过电耦合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增光片的使用功能,所述第二PET层与所述粗糙磨砂层通过电耦合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设置有双层增光片结构和粗糙磨砂层,使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避免了刺眼,消除了使用者长期观察液晶屏对眼部的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涂覆式下增光片的整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PET层;2、第二PET层;3、第一棱角层;4、第二棱角层;5、粗糙磨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层涂覆式下增光片,包括第一PET层1、第二PET层2和第一棱角层3,第一PET层1上面设置有第一棱角层3,第一棱角层3来对射入的光进行第一次反射和折射,第一PET层1下面设置有第二棱角层4,第二棱角层4来对射入的光进行第二次反射和折射,第二棱角层4下面设置有第二PET层2,第二PET层2下面设置有粗糙磨砂层5,粗糙磨砂层5相当于一张扩散片的作用,可使光线的出光变得柔和和均匀。

上述结构中,液晶屏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一棱角层3进入,经第一棱角层3的重复反射和折射,增强了光的亮度,之后经第一PET层1进入到第二棱角层4,再经过第二棱角层4的重复反射和折射,让光的亮度再次有所提高,之后进入到粗糙磨砂层5,粗糙磨砂层5相当于一张扩散片的作用,可使光线的出光变得柔和和均匀,同时能够提高下增光片的平整性,不易使下增光片变形。

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增光片的使用功能,第一棱角层3和第二棱角层4为棱角结构,棱角的角度在50°到70°之间,材质为丙烯酸树脂,第一PET层1和第二PET层2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第一棱角层3与第一PET层1通过电耦合连接,第一PET层1与第二棱角层4通过电耦合连接,第二PET层2与第二棱角层4通过电耦合连接,第二PET层2与粗糙磨砂层5通过电耦合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