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固定装置及用于装配该光缆固定装置的辅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315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光缆固定装置及用于装配该光缆固定装置的辅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通信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光缆固定装置及用于装配该光缆固定装置的辅助机构。



背景技术:

光缆交接箱和光缆分纤箱均为现代光缆通信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这两种设备均有多条光缆进入或者离开;但是传统的交接箱或者分纤箱的出入口缺乏对于光缆的固定,导致在后续的布线中,如果光缆受到过大的拉力,可能会影响光缆在箱内的走线。

公告号为CN205015527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在光缆分纤箱、分路箱中使用的皮线光缆固定槽梳,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固定槽梳,固定槽梳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单根光缆的皮线卡槽,固定槽梳两端均设置有层叠固定机构。

上述方案中在需要固定更多电缆时,可以通过层叠固定机构将多个固定槽梳叠加起来,固定槽梳表面两端还贯穿开设有螺钉安装孔,最后通过螺钉将多个叠加起来的固定槽梳安装于交接箱或分纤箱的进出口处。

但是由于需要固定的层数(指固定槽梳的叠加数量)是不同的因此与之相适应的螺钉长度也是不同的,如果螺钉长度过长,则导致固定不紧密,如果螺钉长度过短,则无法将多个固定槽梳固定于箱体上。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固定装置,无需考虑固定的层数,均能通过螺栓固定箱体与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光缆固定装置,包括上下依次层叠的梳槽,所述梳槽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夹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槽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转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有首尾卡接配合的连接结构,位于底端的所述连接件底端设置有受力于相邻连接件的带动实现与外部箱体固定配合的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设置有螺栓的梳槽摆正(夹紧槽朝上放置),由各个夹紧槽固定光缆,在所有夹紧槽均固定有光缆后;将未设置有螺栓的梳槽放置于前一个梳槽上表面,并通过连接件上的连接结构完成两个梳槽的连接;通过上述方式依次连接多个梳槽,直至所有光缆完成固定;由于连接件与连接孔转动连接,在转动最上端的连接件时,最下端的连接件同步转动,从而可以通过转动最上端的连接件将固定螺栓拧入到箱体上,完成箱体与光缆固定装置的固定;通过这样的方式固定光缆固定装置和箱体,从而解决了因螺栓的长度限制,导致无法有效的固定光缆固定装置和箱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截面呈T型的圆柱体,所述连接件圆周面限制环,所述转动孔孔壁开设有与限制环转动配合的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环与环槽的配合限制连接件的活动度,使其仅具备以转动孔轴线为转动中心自转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两端分别为大圆端以及小圆端,所述小圆端延伸出梳槽下表面,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开设于大圆端与小圆端配合的容纳槽、设置于小圆端圆周面的若干卡块以及开设于容纳槽圆周面与卡块卡接配合的L型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连接多个梳槽时,对准各个连接件(即小圆端插入到大圆端的容纳槽内),当完成多个梳槽的叠加后,检查各个梳槽是否处于面贴合状态,转动最上端的连接件,使卡块转入到L型卡槽的下部,完成两个梳槽(指第一个梳槽和第二个梳槽)的连接;当卡块碰触到L型卡槽内壁后,由其推动连接件(指第二个梳槽上的连接件)转动,再次连接两个梳槽(指第二个梳槽和第三个梳槽);以此推论完成所有梳槽的连接;从而仅需转动最上端的连接件即可完成所有梳槽的连接,相比于一个一个依次连接,其大大减少了连接梳槽所花费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型卡槽包括竖直段以及水平段,所述竖直段宽度大于卡块宽度,所述水平段高度大于卡块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段宽度大于卡块宽度,使得卡块更容易插入到竖直段;水平段高度大于卡块厚度,使得卡块更容易在水平段内滑动,从而减小转动连接件所需要的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槽下表面设置有弹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连接件时,通过压迫叠加起来的梳槽,弹性层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相邻梳槽之间的缝隙变小,使得卡块与水平段上下避免均存在一定的间隙,避免转动连接件时还需要克服卡块与水平段的摩擦力;当松开叠加起来的梳槽时,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推动相邻梳槽相互远离,相邻梳槽之间的缝隙变大,卡块抵触于水平段的上避免,从而通过卡块与水平段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相邻两个连接件发生非正常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槽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梳槽下表面开设有与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和定位孔的插接配合,避免相邻两个梳槽发生偏离,影响相邻梳槽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缆固定装置还包括盖合件,所述盖合件通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与梳槽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端面设置有与六角扳手配合的六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合件盖合梳槽(指位于最上方的梳槽)上表面,避免叠加于最上方的梳槽无法固定光缆的能力(因夹紧槽有一个朝上的开口),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通过在第二连接件上端面开设六角槽,为转动各个连接件提供便利,也为拧紧螺栓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光缆固定装置的辅助机构,用于辅助多个梳槽的相互连接,使得多个梳槽的连接更加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装配光缆固定装置的辅助机构,包括便于安装的光缆交接箱,还包括与位于底端的梳槽配合的下夹板以及与盖合件配合的上夹板,所述下夹板上表面一端竖直设立有至少两个滑移柱,所述上夹板贯穿开设有与滑移柱配合的滑移孔,所述上夹板上表面设置有与六角槽配合的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上滑移上夹板,增大上下夹板之间的间距,将需要叠加的梳槽依次叠放于夹板上;向下滑移上夹板,由上夹板配合下夹板夹持住叠放起来的梳槽,防止梳槽发生移动影响其连接;最后通过锁紧件转动第二连接件,完成各个梳槽及盖合件的连接;从而通过先将各个梳槽和盖合板夹持柱,再对其进行连接,使得不需要另外施力扶稳各个梳槽及盖合件,为叠加梳槽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件包括与上夹板转动连接的转动部、设置于转动部底端与六角槽配合的六角体以及固定于转动部顶端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部实现锁紧件与上夹板的转动连接;并通过六角体实现类似六角扳手的拧紧效果;并通过把手转动六角体,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施力点,使得施力更加轻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设置夹紧槽固定光缆,并通过连接件连接叠放的梳槽,从而以多层叠加的方式固定更多的光缆;同时由于连接件的转动能力,使得在转动最上方的连接件时,能够同步带动最下方的连接件转动;在最下方的连接件上设置固定螺栓,从而通过转动最上方的连接件带动固定螺栓拧入到箱体内,完成光缆固定装置与箱体的螺栓连接;以这样的方式螺栓连接箱体与光缆固定装置,避免因螺栓长度的限制,导致光缆固定装置无法可靠有效地与箱体连接固定;

其二,通过设置上下夹板夹持住叠放的梳槽,防止梳槽发生非正常移动;并通过锁紧件与六角槽的配合,使得转动连接件更加便捷,同时为拧紧固定螺栓提供有效省力的施力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示梳槽的整体结构;

图2为本实施例一梳槽的半剖视图,主要表示梳槽的内部结构;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表示连接件的整体结构;

图4为本实施例一底端梳槽的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示梳槽的底部结构;

图5为本实施例一盖合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示盖合件的结构;

图6为本实施例二辅助机构配合固定槽的示意图,主要表示辅助机构的结构;

图7为本实施例二辅助机构的局部剖视图,主要表示辅助机构的结构。

图中:1、梳槽;11、夹紧槽;12、弹性层;13、定位柱;14、定位孔;15、盖合件;16、六角槽;17、第二连接件;2、连接件;21、转动孔;23、固定螺栓;24、大圆端;25、小圆端;26、容纳槽;27、卡块;28、L型卡槽;281、竖直段;282、水平段;29、限制环;291、环槽;31、下夹板;311、通槽;312、支脚;32、上夹板;33、滑移柱;34、滑移孔;35、锁紧孔;36、转动部;37、六角体;38、把手;39、轴承;391、丝杆;392、螺纹孔;393、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光缆固定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梳槽1,其中梳槽1整体为矩形,其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若干夹紧槽11,由夹紧槽11夹持光缆,从而由夹紧槽11对光缆进行固定;由于单个梳槽1能够固定的光缆数量有限,为固定更多的光缆可以通过多个梳槽1叠加的方式提供更多的固定位置,梳槽1上表面两端分别贯穿开设有转动孔21,转动孔21内转动连接有连接件2,连接件2设置有首尾配合的连接结构,从而通过连接件2的连接结构连接固定多个叠加起来的梳槽1;位于最底端的连接件2下端面焊接固定有固定螺栓23(标示于图4),由于连接件2与连接孔21的转动配合,使得在转动最上端的连接件2时,所有连接件2同步转动,位于最下端连接件2上的固定螺栓23(标示于图4)随之转动拧入到光缆交接箱上,从而完成光缆固定装置与箱体的螺栓固定;以这样的方式固定箱体和光缆固定装置,避免受限于螺栓长度,导致无法有效固定不同叠加层数的梳槽1这一问题。

为连接件2不仅能连接相邻的梳槽1又能同步转动,如图2、图3所示,连接件2与转动孔21均为圆柱状且间隙配合,从而连接件2具备转动能力;连接件2圆柱面一体成型有限制环29,转动孔21孔壁开设有与限制环29间隙配合的环槽291,使得连接件2仅具备以转动孔21轴线为转动中心旋转的自由度(避免连接件2上下滑动);连接件2为截面呈T型的圆柱体,其上下两端分别为大圆端24以及小圆端25,小圆端25延伸出梳槽1下表面,连接结构包括开设于大圆端24且与小圆端25配合的容纳槽26、一体成型于小圆端25靠近下端圆周面的四个卡块27以及开设于容纳槽26圆周面与卡块27配合的L型卡槽28,L型卡槽28包括宽度大于卡块27的竖直段281以及高度大于卡块27的水平段282,从而使得相邻的梳槽1相互贴合时,卡块27与水平段282上下表面均无接触;在通过连接件2连接叠放的梳槽1时,将各个梳槽1上下表面贴合对准(卡块27穿过竖直段281),当梳槽1的叠放完成后,转动最上端的连接件2,使得卡块27进入到水平段282内,至抵触于水平段282的内壁面,完成第一个和第二个梳槽1的连接(指最上端的两个梳槽1);继续转动最上端的连接件2,卡块27推动水平段282的内壁面,从而带动第二个连接件2转动(指第二个梳槽1上的连接件2),同样通过卡块27与L型卡槽28配合完成两个梳槽1(指由上往下第二个梳槽1和第三个梳槽1)的连接。

为实现上述依次转动连接件2的技术要求,卡块27需要与水平段282间隙配合,因此连接件2在完成连接后缺乏有效的限制,极易发生非正常转动,为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如图1、图3所示,梳槽1下表面粘附有弹性层12,弹性层12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橡胶;在需要转动连接件2时,向下压迫梳槽1,使得相邻梳槽1的间隙变小,卡块27不与水平段282上壁面或下壁面接触,因此不存在摩擦力;当需要限制相邻连接件2的相对转动时,松开对于梳槽1的压迫,弹性层12释放弹性势能推动相邻梳槽1相互远离,推动卡块27抵触于水平段282上壁面,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限制相邻两个连接件2的相对转动。

为便于对准相邻两个梳槽1,如图1、图4所示,梳槽1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四个定位柱13,梳槽1下表面开设有与定位柱13插接配合的定位孔14,通过定位柱13插入到定位孔14内,从而完成相邻两个梳槽1的对准,同时还起到限制相邻两个梳槽1发生相对横向位移的作用。

在上述设计中,位于最上端的梳槽1其夹紧槽11上端开口没有进行有效的闭合,仅依靠夹紧槽11与光缆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为光缆提供有效的固定,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如图1、图5所示,光缆固定装置还包括盖合件15,从而通过盖合件15闭合夹紧槽11的上端开口,避免光缆非正常脱离梳槽1;盖合件15通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7与梳槽1连接,第二连接件17与连接件2的不同点在于其上端面开设有与六角扳手配合的六角槽16(第二连接件17其余结构与连接件2相同),可以通过六角扳手转动连接件2,也可以通过六角扳手拧紧固定螺栓23(标示于图4),更便于施工人员施力。

实施例二:用于装配光缆固定装置的辅助机构,如图5、图6所示,包括与位于底端的梳槽1配合的下夹板31以及与盖合件15配合的上夹板32,其中下夹板31上表面一端焊接固定有两个滑移柱33,上夹板31贯穿开设有与滑移柱33配合的滑移孔34,通过下夹板31配合上夹板32夹持住叠放起来的梳槽1,防止在转动连接件2(标示于图1)的过程中,因梳槽1的非正常移动而影响相邻梳槽1的连接;为便于转动连接件2(标示于图1),上夹板32上表面设置有与六角槽16配合的锁紧件35,如图5、图7所示,锁紧件35包括与上夹板32转动连接的转动部36、一体成型于转动部36底端与六角槽16配合的六角体37以及固定于转动部36顶端的把手38,转动把手38带动六角体37转动,六角体37带动连接件2(标示于图1)转动,由六角体37提供施力点,使得施工人员更容易施力。

为下夹板31与上夹板32能够提供更有效可靠的夹紧力,如图6、图7所示,下夹板31于两个滑移柱33之间固定设置有轴承39,轴承39内圆固定设置有丝杆391,上夹板32开设有与丝杆391配合的螺纹孔392,丝杆391穿过螺纹孔392端设置有转盘393;在需要夹紧梳槽1时,顺时针转动转盘393带动丝杆391转动,丝杆391与螺纹孔392配合产生螺纹推进力,推动上夹板32向下移动配合下夹板31夹持住梳槽1;当需要松开对于梳槽1的夹持时,逆时针转动转盘293即可推动上夹板32向上移动松开梳槽1。

由于位于底端的梳槽1需要放置于下夹板31上表面,但是该梳槽1具有延伸出其下表面的固定螺栓23,为避免因固定螺栓23导致该梳槽1无法平稳放置于下夹板31上表面,如图4、图7所示,下夹板31表面贯穿开设有供固定螺栓23穿过的通槽311;同时为避免因固定螺栓23的长度过长,导致需要厚度更大的下夹板31(若厚度不够,固定螺栓23将支撑于下夹板31的放置面,同样无法平稳放置该梳槽1),为节约制造成本,下夹板31下表面焊接固定有四个支脚312。

辅助机构配合光缆固定装置固定光缆时,逆时针转动转盘293,张开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将具有固定螺栓23的梳槽1放置于下夹板31上表面,将光缆依次放置于各个夹紧槽11内(一个夹紧槽11对应一根光缆);当每个夹紧槽11内均具有光缆后,将下一个梳槽1(指不具有固定螺栓23的梳槽1)放置于前一个梳槽1的上表面,此时两个梳槽1呈上表面贴合下表面状态(卡块27穿过竖直段281),并继续由夹紧槽11夹持光缆;以此方式直至所有光缆均由一个夹紧槽11夹持;由盖合件15盖合位于最上端的梳槽1;对准上夹板32与盖合件15(指六角体37对准六角槽16),顺时针转动转盘393,推动上夹板32下移至配合下夹板31夹紧梳槽1;此时六角体37卡接于六角槽16内,通过转动把手38带动六角体37转动,六角体37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件2转动,直至所有梳槽1(包括盖合件15)完成卡接;逆时针转动转盘393松开对于梳槽1的夹持,弹性层12推动各个梳槽1相互远离,卡块27紧密抵触于水平段282上壁面,完成所有光缆的单独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