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显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360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显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微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显微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微米级的物质或生物采用肉眼或常用放大镜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它的形态的,因此,通常需要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目前,市场上的显微镜的体积较大,且携带不便,对于需要携带显微镜出行的人们来说,是极为不便的,另一方面,市场上现有的显微镜的价格较高,体积大,将其生产成儿童玩具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体积小巧、方便携带的显微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显微装置,体积小巧,方便携带,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显微装置,体积小巧,方便携带,生产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显微装置,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主体、位于所述主体内的反光部件、位于所述反光部件与所述外壳之间的光学部件以及载物片;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入光孔和成像孔,所述成像孔的位置与所述光学部件的位置相匹配,所述成像孔和入光孔的位置与所述反光部件的位置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与所述第一外壳相匹配的第二外壳,所述主体位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所述入光孔和所述成像孔位于所述第一外壳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壳上设置有载物片安装位,所述载物片安装位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载物片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所述载物片安装位位于所述反光部件与所述光学部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主体位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其包括反光部件安装位,所述反光部件安装位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倾斜的角度相等,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的锐角夹角均为45°,其内壁还设置有高反射层,所述高反射层为金属涂层。

优选地,所述反光部件为设置于所述反光部件安装位的反光镜或反光涂层。

优选地,所述反光部件为反光镜,所述反光镜包括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位于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反光镜位于所述第二斜面。

优选地,所述光学部件为光学玻璃球,所述光学玻璃球的放大倍数不小于为20倍。

优选地,所述光学部件的放大倍数为20-800倍。

优选地,所述光学部件与所述便携式显微装置可拆卸连接,一个所述便携式显微装置配置至少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光学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显微装置,体积小巧,方便携带,生产成本低,直接匹配智能手机或其它外部光源和摄像装置即可观察微米级的物品,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医疗领域,尤其偏远地区,携带的运输均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显微装置,所述光学部件的放大倍数为20倍以上,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微米级的物品,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放大倍数的光学部件,应用广泛,成本低,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显微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显微装置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显微装置的光路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便携式显微装置,包括外壳1、位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主体2、位于所述主体2内的反光部件3、位于所述反光部件3与所述外壳1之间的光学部件4以及载物片5;

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入光孔11和成像孔12,所述成像孔12的位置与所述光学部件4的位置相匹配,所述成像孔12和入光孔11的位置与所述反光部件4的位置相匹配。

所述外壳1用于安装所述便携式显微装置,保护其内部部件,所述外壳1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为分体结构,其包括第一外壳1a和与所述第一外壳1a相匹配的第二外壳1b,所述主体位于所述第一外壳1a与所述第二外壳1b之间,所述入光孔11和所述成像孔12位于所述第一外壳1a上,所述第二外壳1b上还设置有载物片安装位13,所述载物片安装位13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载物片5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且位于所述反光部件3与所述光学部件4之间。

所述入光孔11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1a上的通孔,所述入光孔11的位置与所述反光部件3的位置相匹配,便于光源从所述入光孔11进入所述便携式显微装置,经过所述反光部件3反射至所述载物片上,从而保证需要显微观察的物质被光源照亮,保证需要显微观察的物质被观测到。

所述成像孔12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1a上的通孔,所述成像孔12的位置与所述光学部件4的位置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像孔12的形状呈圆形,且圆形成像孔12的直径小于所述光学部件4的直径,便于所述光学部件4的固定连接,且所述成像孔12、光学部件4、载物片安装位13以及反光部件3的位置相匹配,便于所述反光部件3反射的光依次经过所述载物片安装位13、光学部件4以及成像孔12,最终所述光学部件4成像后经所述成像孔12呈现出来。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显微装置的体积小巧,故光学部件4的体积也非常小巧,故经过成像孔12呈现出来的图像通过人眼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直观的呈现出来被观测的物品,我们还需要借助外置摄像装置,所述外置摄像装置可以为相机,也可以为手机摄像装置或其它摄像装置,本实施例中,外置摄像装置可以借助手机摄像装置来完成,且外置光源也可以借助手机闪光灯来实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显微装置,配合外置光源和摄像装置即可呈现显微图像,体积小巧,方便携带。

为了匹配不同型号的手机闪光灯及摄像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光孔11呈椭圆形,所述成像孔12的形状为圆形,匹配了市场上各种型号的手机的闪光灯与摄像机之间的位置及距离的差别。

所述主体2位于所述第一外壳1a与所述第二外壳1b之间,其包括反光部件安装位21,用于安装所述反光部件3,且所述反光部件安装位21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对设置, 且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倾斜的角度相等,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外壳1底部之间的锐角夹角均为45°。

更佳地,为了提高所述光源的出光效率,增加所述待观察物品的被照射的亮度,所述反光部件安装位21的内壁还设置有高反射层,所述高反射层为位于所述反光部件安装位的内壁的金属涂层。

所述反光部件3为设置于所述反光部件安装位21的反光镜或反光涂层,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部件3为安装于所述反光部件安装位21内部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包括第一反光镜31和第二反光镜32,所述第一反光镜31位于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反光镜32位于所述第二斜面,即所述第一反光镜31与所诉第二反光镜32相对倾斜设置,此处,由于从外部入射的光源经过所述入光孔垂直入射,经过所述第一反光镜31后,被第一反光镜31反射至第二反光镜32,再被所述第二反光镜31反射后垂直出射,照射到安装于所述载物片安装位的载物片5上,载物片5被照亮,即可实现被观测物品的观测。

所述光学部件4位于所述载物片5与所述成像孔12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部件4为光学玻璃球,所述光学部件的放大倍数为20倍以上,具体的,所述光学部件的放大倍数为20-800倍,便于观察微米级物品,具体的放大倍数可以根据实际的用途及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更佳地,所述光学部件4与所述便携式显微装置可拆卸连接,一个所述便携式显微装置可以配置至少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所述光学部件4,人们根据待观测物品的尺寸大小,选择合适放大倍数的光学部件,以达到清楚的观察待观察物品的目的。

所述载物片5由透明材质制成,便于光源发出的光透过所述载物片照射到待观测物品上,可以由透明玻璃制成,也可以由透明陶瓷制成,用于承载待观察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显微装置,工作时,将待观察物品置于所述载物片5上,放入所述载物片安装位13,外部光源从所述入光孔11射入,被所述反光部件3反射到所述载物片5上,照射待观察物品,光学部件4将待观察物品成像后经所述成像孔12射出,将外置摄像机置于所述成像孔12上,即可观察到待观察物品的形态等信息,若采用手机作为光源和摄像机构,直接打开闪光灯,开启摄像功能并将摄像头对准成像孔即可观察,方便快捷,成本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显微装置,体积小巧,方便携带,生产成本低,直接匹配智能手机或其它外部光源和摄像装置即可观察微米级的物品,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医疗领域,尤其偏远地区,携带的运输均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显微装置,所述光学部件的放大倍数为20倍以上,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微米级的物品,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放大倍数的光学部件,应用广泛,成本低,通用性强。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