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在背光源上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0225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在背光源上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光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在背光源上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背光源是通过各种光学级膜片、FPC灯条、以及导光板综合搭配,使整个背光源显示均匀,导光板是利用具有极高反射率的高科技材料光学级PMMA/PC颗粒,然后结合模具(增加有网点工艺)、注塑成型的。利用网点分布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PMMA/PC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网点,再结合整体背光源的各个辅料,可使整体背光均匀发光。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在背光源上的导光板,点线交错,有效地实现了小点密集反射、折射,使得导光板导光均匀,且表现更稳定。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源通过网点层、磨砂层、增光膜片、FPC、胶框、导光板复合设计而成。该导光板可提升光线到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可以增加整个背光源的亮度以及使得整个背光源显示区域更亮。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在背光源上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

锯齿面1,为能量入光面;

网点反射面2,具有凸凹不规则的网点;

出光面3;和

侧边反射面4;

其中,所述锯齿面1为所述导光板一侧面,所述侧边反射面4为所述导光板的其余侧面,所述网点反射面2为所述导光板的底面,所述出光面3为所述导光板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锯齿面1为能够分散点光源能量的锯齿状面;有利于表面更均匀。

优选地,所述网点反射面2为凸凹不规则的网点面,各网点深度相差0.001--0.003mm;目的为了将能量均匀分布到每个显示区域。

优选地,所述网点反射面(2)的凸网点为突出的顶部为圆形状的锥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出光面3为常规磨砂面,有加工纹路,纹路方向与光源入光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出光面3为普通镜面。

优选地,所述侧边反射面4由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与胶框接触形成光线反射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点线交错,有效地实现了小点密集反射,使得导光板导光更均匀,亮度更高,且表现更稳定。

另外,在网点反射面设置有圆形状为突出的锥形结构,其借光反射面将光线反弹至上方,可以有效提升光能量到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增加导光板的亮度、提升版面的均匀性,且其构造简单而导光方向明确,易于事先仿真与设计布局,较易控制成本与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在背光源上的中尺寸导光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在背光源上的中尺寸导光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锯齿面,2-网点反射面,3-出光面,4-侧边反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使用在背光源上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

锯齿面1,为能量入光面;所述锯齿面1为能够分散点光源能量的锯齿状面;有利于表面更均匀。

网点反射面2,具有凸凹不规则的网点;各网点深度相差0.001--0.003mm;目的为了将能量均匀分布到每个显示区域。凸网点为突出的顶部为圆形状的锥形结构。

出光面3,所述出光面3为常规磨砂面,有加工纹路,纹路方向与光源入光方向平行;和

侧边反射面4;所述侧边反射面4由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与胶框接触形成光线反射面

其中,所述锯齿面1为所述导光板一侧面,所述侧边反射面4为所述导光板的其余侧面,所述网点反射面2为所述导光板的底面,所述出光面3为所述导光板的顶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后、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互为相对概念或是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替换和改进等等,这些修改、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