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支撑柱及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2596发布日期:2018-09-14 22:58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支撑柱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等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

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两片玻璃基板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通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背光源例如ccfl(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阴极萤光灯管)或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设置在液晶面板后方,光线经扩散板均匀化后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

直下式背光模组具有性价比高、光学稳定性佳等优点。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一般包括:背框、设于所述背框顶部的扩散板、设于所述扩散板上的光学膜片组、两端分别与所述背框和扩散板接触的背光模组支撑柱以及设于所述背框底部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模组支撑柱的作用是为背光源提供一定高度的混光空间,从而获得出光均匀的平面背光源。然而,当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组受到正向外力作用时,应力会集中在与扩散板接触的背光模组支撑柱的顶端,而为了保证背光模组的良好光学品质,支撑柱的顶端都及其纤细脆弱,很容易因为外力而弯曲或断裂,这样会减少混光距离,导致背光出现灯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支撑柱,能够强化背光模组承受外力的能力,提升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承受外力的能力强,稳定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支撑柱,包括:支撑柱本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本体的顶部的缓冲头,所述缓冲头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所述支撑柱本体采用刚性材料制作。

所述支撑柱本体与缓冲头之间通过粘合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柱本体上形成有l形的卡槽,所述缓冲头上对应所述卡槽形成有l形的凸起,通过将所述凸起卡合至所述卡槽中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头与支撑柱本体。

所述支撑柱本体和所述缓冲头均呈圆台状,所述缓冲头的底面半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柱本体的顶面半径。

所述缓冲头的材料为橡胶,所述支撑柱本体的材料为塑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框、固定于所述背框中的多个背光模组支撑柱、设于多个背光模组支撑柱的顶部的扩散板、设于所述扩散板上的光线膜片组以及设于背框的底部的背光源;

所述背光模组支撑柱包括:支撑柱本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本体的顶部的缓冲头,所述缓冲头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所述支撑柱本体采用刚性材料制作;

所述支撑柱本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背框的底部,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缓冲头接触。

所述支撑柱本体与缓冲头之间通过粘合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柱本体上形成有l形的卡槽,所述缓冲头上对应所述卡槽形成有l形的凸起,通过将所述凸起卡合至所述卡槽中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头与支撑柱本体。

所述支撑柱本体和所述缓冲头均呈圆台状,所述缓冲头的底面半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柱本体的顶面半径。

所述缓冲头的材料为橡胶,所述支撑柱本体的材料为塑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支撑柱。该背光模组支撑柱包括:支撑柱本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本体的顶部的缓冲头,所述缓冲头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所述支撑柱本体采用刚性材料制作,通过在背光模组支撑柱的顶部设置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头,通过缓冲头与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组接触,能够避免背光模组支撑柱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保证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提升背光模组的稳定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能够强化背光模组承受外力的能力,提升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支撑柱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支撑柱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支撑柱,包括:支撑柱本体10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本体10的顶部的缓冲头20,所述缓冲头20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所述支撑柱本体10采用刚性材料制作。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本体10与缓冲头20之间通过粘合实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本体10与缓冲头20可通过支撑柱本体10与缓冲头20自身的附着力实现粘合,也可以通过涂布粘合剂实现粘合。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本体10与所述缓冲头20通过机械耦合的方式固定连接,具体为:所述支撑柱本体10上形成有卡槽11,所述缓冲头20上对应所述卡槽11形成有卡扣21,通过将所述卡扣21卡合至所述卡槽11中实现所述缓冲头20与支撑柱本体10的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卡槽11和卡扣21和均为l形。

具体地,为了保证背光模组的良好光学品质,本发明还设置所述支撑柱本体10和所述缓冲头20均呈圆台状,所述缓冲头20的底面半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柱本体10的顶面半径,从而使得所述背光模组支撑柱整体近似圆台状,且所述背光模组支撑柱的底面半径远大于所述背面模组支撑柱的顶面半径。

优选地,所述缓冲头20的材料为橡胶,所述支撑柱本体10的材料为塑料。更优选地,所述支撑柱本体10的材料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或聚酰胺(pa),所述缓冲头20的材料可以为聚氨酯(tpu)、聚异戊二烯(nr)或丁苯橡胶(sbr)。

当然,所述缓冲头20的材料和所述支撑柱本体10不限于此,其他合适的材料也可以用于制作本发明的缓冲头20和支撑柱本体1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背光模组支撑柱用于支撑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组从而为背光源提供一定高度的混光空间,从而获得出光均匀的平面背光源。所述背光模组支撑柱设置于背光模组中时,其缓冲头20与扩散板接触,光学膜片组设于扩散板上,当光学膜片组受到外力挤压时,缓冲头20能够吸收缓冲外力,防止背光模组支撑柱弯曲或断裂,影响背光源的混光距离,导致背光出现灯影。其中,所述光学膜片组一般包括棱镜片及扩散片等光学膜片。

请参阅图3,基于上述的背光模组支撑柱10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框50、固定于所述背框50中的多个背光模组支撑柱100、设于多个背光模组支撑柱100的顶部的扩散板60、设于所述扩散板60上的光线膜片组40以及设于背框50的底部的背光源30;

所述背光模组支撑柱100包括:支撑柱本体10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本体10的顶部的缓冲头20,所述缓冲头20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所述支撑柱本体10采用刚性材料制作;

所述支撑柱本体10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背框50的底部,所述扩散板60与所述缓冲头20接触。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本体10与缓冲头20之间通过粘合实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本体10与缓冲头20可通过支撑柱本体10与缓冲头20自身的附着力实现粘合,也可以通过涂布粘合剂实现粘合。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本体10与所述缓冲头20通过机械耦合的方式固定连接,具体为:所述支撑柱本体10上形成有卡槽11,所述缓冲头20上对应所述卡槽11形成有卡扣21,通过将所述卡扣21卡合至所述卡槽11中实现所述缓冲头20与支撑柱本体10的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卡槽11和卡扣21和均为l形。

具体地,为了保证背光模组的良好光学品质,本发明还设置所述支撑柱本体10和所述缓冲头20均呈圆台状,所述缓冲头20的底面半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柱本体10的顶面半径,从而使得所述背光模组支撑柱整体近似于一圆台状,且所述背光模组支撑柱的底面半径远大于所述背面模组支撑柱的顶面半径。

优选地,所述缓冲头20的材料为橡胶,所述支撑柱本体10的材料为塑料。更优选地,所述支撑柱本体10的材料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或聚酰胺(pa),所述缓冲头20的材料可以为聚氨酯(tpu)、聚异戊二烯(nr)或丁苯橡胶(sbr)。

当然,所述缓冲头20的材料和所述支撑柱本体10不限于此,其他合适的材料也可以用于制作本发明的缓冲头20和支撑柱本体1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光学膜片组40包括棱镜片及扩散片等光学膜片,扩散板60具有支撑棱镜片及扩散片的作用,所述缓冲头20与所述扩散板60直接接触,所述背光模组支撑柱100用于支撑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组40从而为背光源30提供一定高度的混光空间,从而获得出光均匀的平面背光源,当光学膜片组40受到外力挤压时,缓冲头20能够吸收缓冲外力,防止背光模组支撑柱100弯曲或断裂,影响背光源的混光距离,导致背光出现灯影。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支撑柱。该背光模组支撑柱包括:支撑柱本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本体的顶部的缓冲头,所述缓冲头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所述支撑柱本体采用刚性材料制作,通过在背光模组支撑柱的顶部设置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头,通过缓冲头与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组接触,能够避免背光模组支撑柱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保证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提升背光模组的稳定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能够强化背光模组承受外力的能力,提升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