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6847发布日期:2018-11-14 01:1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装置技术中,显示面板主要分为液晶显示面板和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两种主流的技术。其中,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施加电压,形成能够控制液晶分子偏转的电场,进而控制光线的透过实现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采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当有电流通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时,发光材料就会发光,进而实现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曲面显示技术,比如曲面屏手机,智能手表以及可折叠显示屏幕等,随着用户对手机设计感及用户体验的要求提升,曲面屏逐渐成为终端厂商的追逐热点,柔性曲面屏的开发已经成为各面板厂商的研究重点。目前手机曲面屏产品中,已经出现了oled曲面屏,和lcd柔性曲面屏,而lcd柔性曲面屏由于相对稀缺,它已是各大面板厂的争相研究开发的对象。对于曲面显示面板来讲,如何提高显示面板在弯曲状态下的显示效果,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显示面板在弯曲状态下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分为弯曲区域和非弯曲区域;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而置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多个隔垫物;

所述隔垫物在所述弯曲区域内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隔垫物在所述非弯曲区域内的分布密度。

通过将隔垫物的分布密度设置为:弯曲区域内的分布密度大于非弯曲区域内的分布密度,可以提高弯曲区域内的隔垫物的支撑能力,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抗形变能力,改善弯曲区域的盒厚的均一性,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隔垫物的分布密度设置为:弯曲区域内的分布密度大于非弯曲区域内的分布密度,提高了弯曲区域内的隔垫物的支撑能力,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抗形变能力,改善了弯曲区域的盒厚的均一性,从而提高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圆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10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沿着图3中的x-x’方向的剖视图之一;

图12和图13分别为图11的局部示意图;

图14为沿着图3中的x-x’方向的剖视图之二;

图15和图16分别为单个格子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单个蜂窝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对于液晶显示面板,在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材料,以及起支撑作用的隔垫物。对于双曲面液晶显示面板来讲,由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两端的边缘区域呈曲面状态而非平面状态,所以在制作曲面的液晶显示面板时,由于衬底的应力形变,导致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材料向应力点两侧移动,导致应力点附近区域的盒厚高低不均,从而引起色偏、暗态漏光等问题的出现。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用于提高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至图1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分为弯曲区域a1和非弯曲区域a2;需要说明的是,弯曲区域a1和非弯曲区域a2均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除非显示区域b之外的区域)内。

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相对而置的阵列基板20和对向基板30,以及位于阵列基板20和对向基板30之间的多个隔垫物10,参见图11和图14所示;其中,图11和图14分别为沿着图3中的x-x’方向的剖视图,且图11为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的剖视图,图14为显示面板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时的剖视图;

隔垫物10在弯曲区域a1内的分布密度大于隔垫物10在非弯曲区域a2内的分布密度,参见图1至图10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但不管是何种显示面板,隔垫物均是起到支撑的作用;因此,通过将隔垫物10的分布密度设置为:弯曲区域a1内的分布密度大于非弯曲区域a2内的分布密度,均可以提高弯曲区域a1内的隔垫物10的支撑能力,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抗形变能力,改善弯曲区域a1的盒厚的均一性,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隔垫物10在弯曲区域a1内的具体分布密度,以及隔垫物10在非弯曲区域a2内的具体分布密度,在此并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提高显示面板在弯曲区域a1的抗形变能力,改善弯曲区域a1的盒厚的均一性即可。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隔垫物10可以均设置于阵列基板20面向对向基板30的一侧表面(如图12所示);或各隔垫物10可以均设置于对向基板30面向阵列基板20的一侧表面(如图13所示)。其中,图12和图13分别为图11的局部示意图;如此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隔垫物10的位置,从而大大增加隔垫物10设置的灵活性。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如图11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阵列基板20与对向基板30之间的液晶材料40;其中,液晶材料40填充于隔垫物10的间隙。从而,使得隔垫物10的间隙中分散有液晶材料40,保证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如oled显示面板)时,参见图14所示,对向基板30一般可以为偏光片、阻隔膜、触控面板或窗膜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对向基板30可以为偏光片,以保证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或者,对向基板30还可以为阻隔膜,以进一步阻隔水氧,保护显示面板;又或者,对向基板30还可以为触控面板,以实现触控功能;又或者,对向基板30还可以为窗膜,以防止显示面板被刮伤和撞击;又或者,对向基板30还可以是上述两种膜层、三种膜层或四种膜层的组合,以实现更多地功能;当然,对向基板30还可以是具有其他功能的膜层,在此并不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隔垫物10在弯曲区域a1内均匀分布,同时隔垫物10在非弯曲区域a2内均匀分布。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弯曲区域a1还是在非弯曲区域a2,隔垫物10都是均匀分布地,只是在弯曲区域a1内隔垫物10的分布密度,要大于在非弯曲区域a2内的隔垫物10的分布密度。如此,可以使得液晶材料40均匀地分散在各隔垫物10之间的间隙中,避免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造成影响,保证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包括的弯曲区域a1的数量,以及非弯曲区域a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并不限定;也就是说,显示面板中包括的弯曲区域a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并且,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形状,设置弯曲区域a1的数量,以拓宽显示面板在各方面的应用。显示面板可以为侧边双曲面显示面板,也可以是侧边单曲面显示面板,或者可折叠显示面板,本申请不做限定。

例如,在显示面板的形状为圆形时,显示面板可以包括一个弯曲区域a1,该弯曲区域a1可以设置于靠近显示面板边缘的位置,同时,该显示面板包括一个非弯曲区域a2,且该非弯曲区域a2被弯曲区域a1所包围,如图1所示。

当然,在显示面板的形状为方形时,显示面板同样可以包括一个弯曲区域a1,如图2所示;此时,弯曲区域a1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个侧边设置。

又例如,在显示面板的形状为方形时,显示面板可以包括:两个弯曲区域a1和一个非弯曲区域a2;其中,非弯曲区域a2设置于两个弯曲区域a1之间,如图3至图6所示,也就是说,两个弯曲区域a1分别靠近显示面板的相对的两个侧边设置,此时,该显示面板为双曲面显示面板。

又例如,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两三个或四个弯曲区域a1;且各弯曲区域a1分别靠近显示面板的不同侧边设置,如图7和图8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在显示面板包括偶数个弯曲区域a1时,弯曲区域a1一般靠近显示面板的相对侧边设置,如图3至图6,以及图8所示,以提高用户的观看感受。

当然,显示面板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的圆形和方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而已。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1、图13和图14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对向基板30之上的黑矩阵50;其中,隔垫物10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落入黑矩阵50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内。从而,可以使得隔垫物10避免对像素开口率的影响,提高显示效果。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隔垫物10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如图1至图3、图7和图8所示)、椭圆形(如图5所示)、圆形(如图1至图8所示)、菱形(如图4所示)和多边形(如图6所示)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从而,使得在显示面板的实际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隔垫物10的形状,提高设计的灵活性。

当然,对于隔垫物10的形状设置并不限于上述形状,只要能够保证隔垫物10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落入黑矩阵50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内即可,所以在此并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提高弯曲区域a1内的隔垫物10的支撑能力,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抗形变能力,可以只是增加弯曲区域a1内的隔垫物10的分布密度(即弯曲区域a1内的隔垫物10的分布密度大于非弯曲区域a2内的隔垫物10的分布密度),也就是说,通过优化隔垫物10的分布密度来提高显示面板的抗形变能力;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并不限于此,还可以进一步通过优化隔垫物10的设置结构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弯曲区域a1的隔垫物10的支撑力。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弯曲区域a1,隔垫物10可以设置为网格状或蜂窝状的网络结构,如图9和图10所示;而在非弯曲区域a2,隔垫物10可以设置为独立的柱状结构。也就是说,对弯曲区域a1内的隔垫物10的设置结构进行优化;而对于非弯曲区域a2内的隔垫物10的设置结构,则可以按照目前技术中的柱状结构进行设置,且各柱状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如此,可以在提高弯曲区域a1的隔垫物10的支撑力,提高显示面板的抗形变能力的同时,降低制作难度,降低制作成本。

此外,将弯曲区域a1内的隔垫物10设置为网格状或蜂窝状的网络结构,可以使得弯曲区域a1内的液晶材料40可以被分别锁定在各格子或各蜂窝中,避免液晶材料40向其他格子或蜂窝中移动,从而改善了弯曲时显示面板的盒厚不均一,提高了显示效果。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区域;其中,网络结构的一个网格或一个蜂窝可以与不小于50个像素区域相对应。从而,在保证正常显示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降低制作成本。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网络结构中的一个网格或一个蜂窝与像素区域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

参见表1所示,研究人员发现,提高显示效果的能力可以理解为:是否有利于降低制作难度,是否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是否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其中,随着一个网格或一个蜂窝对应的像素区域的个数的增加,制作难度会逐渐降低,制作成本也会逐渐降低,对像素区域的开口率的影响逐渐减小,显示效果逐渐增加。因此,在一个网格或一个蜂窝对应的像素区域的个数不小于50个时,既可以降低制作难度,降低制作成本,还可以降低对像素区域的开口率的影响,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表1

在具体实施时,对于非弯曲区域a2内的柱状结构的隔垫物10,其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一般为圆形,如图1至图10所示,而圆形的直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设置为10微米左右,但并不限于此,以使柱状隔垫物10既能起到支撑作用,又不会影响像素的开口率。

而对于弯曲区域a1内呈网络结构的隔垫物10来讲,以图9所示的网格状的网络结构为例,对于其中的一个格子,可以看作是由四个长方体结构的隔垫物10组成的,参见图15和图16所示的单个格子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而对于这四个隔垫物10的宽度,可以根据像素区域的结构进行不同的设置。需要指出的是,隔垫物10的宽度可以理解为隔垫物10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中短边的长度。

例如,若像素区域为长方形,且x方向上的长度大于y方向上的长度时,为了避免隔垫物10对像素的开口率产生影响,与x方向平行设置的隔垫物10的宽度l2要小于与y方向平行设置的隔垫物10的宽度l1,参见图15所示。

又例如,若像素区域为长方形,且x方向上的长度小于y方向上的长度时,为了避免隔垫物10对像素的开口率产生影响,与x方向平行设置的隔垫物10的宽度l2要大于与y方向平行设置的隔垫物10的宽度l1,参见图16所示。

当然,对于图10所示的蜂窝状的网络结构的隔垫物10,对于其中的一个蜂窝,可以看作是由多个长方体结构的隔垫物10组成,如图17所示的单个蜂窝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并且,对于每个隔垫物10的宽度,同样可以根据像素区域的结构进行不同的设置。需要指出的是,隔垫物10的宽度可以理解为隔垫物10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中短边的长度。

例如,若像素区域为长方形,且x方向上的长度大于y方向上的长度时,为了避免隔垫物10对像素的开口率产生影响,与x方向平行设置的隔垫物10的宽度l2要小于与y方向平行设置的隔垫物10的宽度l1。

又例如,若像素区域为长方形,且x方向上的长度小于y方向上的长度时,为了避免隔垫物10对像素的开口率产生影响,与x方向平行设置的隔垫物10的l2要大于与y方向平行设置的隔垫物10的宽度l1,参见图17所示。

在具体实施时,参见图9和图10所示,在弯曲区域a1,隔垫物10设置为网格状或蜂窝状的网络结构,在非弯曲区域a2,隔垫物10设置为独立的柱状结构的情况下,在向隔垫物10的间隙滴入液晶材料40时,对于弯曲区域a1,由于隔垫物10设置为网络结构,所以向各格子或各蜂窝中依次打点滴液晶材料40,使液晶材料40的量满足盒厚要求,在阵列基板20和对向基板30贴合之后,每个格子或每个蜂窝中的液晶材料40可以密封在各自的格子或蜂窝中,使得在制作弯曲区域a1时液晶材料40不会移动到相邻的格子或蜂窝中,从而有效改善弯曲区域a1盒厚的均一性。

当然,对于非弯曲区域a2,由于隔垫物10设置为独立的柱状结构,所以在滴入液晶材料40时,可以先计算出需要滴下的液晶材料40的量,然后采用目前技术中的方式滴入液晶材料40,在此不再详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8所示,可以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m。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如图18所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隔垫物的分布密度设置为:弯曲区域内的分布密度大于非弯曲区域内的分布密度,提高了弯曲区域内的隔垫物的支撑能力,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抗形变能力,改善了弯曲区域的盒厚的均一性,从而提高了显示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