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2322发布日期:2019-01-29 16:5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它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态下呈液态,但是它的分子排列却和固体晶体一样非常规则,因此取名液晶,它的另一个特殊性质在于,如果给液晶施加一个电场,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这时如果给它配合偏振光片,它就具有阻止光线通过的作用(在不施加电场时,光线可以顺利透过),如果再配合彩色滤光片,改变加给液晶电压大小,就能改变某一颜色透光量的多少,也可以形象地说改变液晶两端的电压就能改变它的透光度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特别是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受液晶显示器的市场拉动,背光源产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液晶显示装置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须要藉助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高精细、大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必须有高性能的背光技术与之配合,因此当液晶显示产业努力开拓新应用领域的同时,背光技术的高性能化亦扮演着幕后功臣的角色。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引入了两个导光板和分别与两个导光板对应的不同波长的两种光源,并且在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之间引入了第一反射片,实现了不同波段光分时显示或同时显示技术,而且还有利于提升不同波段光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收容框,包括基底和环绕所述基底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基底和所述延伸部形成一容置空间;

沿垂直于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所述第一导光板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反射片,所述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反射片和所述第二导光板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与所述第一导光板对应的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导光板对应的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单独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的波长为λ1,所述第二光源的波长为λ2,其中,780nm<λ1≤1310nm,380nm≤λ2≤780nm;所述第一反射片对所述第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的反射率大于其对所述第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的反射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中,引入了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和分别与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对应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的波长780nm<λ1≤1310nm,能够提供红外光;第二光源的波长380nm≤λ2≤780nm,能够提供可见光;由于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单独控制,因此可实现不同波段光即红外光和可见光的分时显示技术或同时显示技术;在正常显示条件下,可控制可见光发光;在特殊显示条件下,可控制红外光发光,搭配其他设备获取红外显示的内容,从而实现隐蔽显示的目的。此外,在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之间引入的第一反射片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其对红外光的反射率,也就是说该第一反射片对红外光的透过率较高,由于红外光的波长780nm<λ1≤1310nm,在实现红外显示时,就会有更多的红外光线穿过该第一反射片,从而有利于提升红外显示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有利于提升红外显示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截面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一种回路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俯视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截面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与遮光胶带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特别是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受液晶显示器的市场拉动,背光源产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液晶显示装置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须要藉助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高精细、大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必须有高性能的背光技术与之配合,因此当液晶显示产业努力开拓新应用领域的同时,背光技术的高性能化亦扮演着幕后功臣的角色。

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其光源主要针对可见光,这就使得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较为局限。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引入了两个导光板和分别与两个导光板对应的不同波长的两种光源,并且在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之间引入了第一反射片,实现了不同波段光分时显示或同时显示技术,而且还有利于提升不同波段光的显示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一种截面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100,包括:

收容框10,包括基底11和环绕基底11设置的延伸部12,基底11和延伸部12形成一容置空间20;

沿垂直于基底11所在平面的方向依次设置在基底11上的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反射片41,第一导光板31、第一反射片41和第二导光板32均位于容置空间20中;

与第一导光板31对应的第一光源51,与第二导光板32对应的第二光源52,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单独控制,第一光源51的波长为λ1,第二光源52的波长为λ2,其中,780nm<λ1≤1310nm,380nm≤λ2≤780nm;第一反射片41对第二光源52所发出的光线的反射率大于其对第一光源51所发出的光线的反射率。

具体地,请继续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一种截面图,该实施例中,在基底11和延伸部12形成的容置空间20中一次设置有第一导光板31、第一反射片41和第二导光板32,第一导光板31位于第二导光板32靠近基底11的一侧,还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对应的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第一光源51的波长780nm<λ1≤1310nm,能够提供红外光;第二光源52的波长380nm≤λ2≤780nm,能够提供可见光;由于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单独控制,因此可实现不同波段光即红外光和可见光的分时显示技术或同时显示技术;在正常显示条件下,可控制可见光发光;在特殊显示条件下,可控制红外光发光,搭配其他设备获取红外显示的内容,从而实现隐蔽显示的目的。此外,在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之间引入的第一反射片41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其对红外光的反射率,也就是说该第一反射片41对红外光的透过率较高、反射率低,在实现红外显示时,就会有更多的红外光线穿过该第一反射片41,从而有利于提升红外显示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有利于提升红外显示效果;此外,在可见光显示时,由于第一反射片41的反射作用,能够使得更多的可见光被反射至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因而还有利于提升可见光的有效利用率,进而有利于提升可见光显示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有利于提升可见光显示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780nm≤λ1≤1310nm,这样是红外光的波段较大,实现红外显示时,就会有更多的红外光线穿过第一反射片41,从而更加有利于提升红外显示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有利于提升红外显示效果。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的一种回路图,第一光源51中可包含多个第一led61,各第一led61为红外led,用于发射红外光线;第二光源52中可包含多个第二led62,各第二led62为白光led,用于发射可见光。第一光源51中的红外led与第二光源52中的白光led分别位于不同的回路,由不同的开关电路即k1和k2分别控制,当仅需要白光led发光时,仅开启控制白光led的开关k1即可;当仅需要红外led发光时,仅开启控制红外led的开关k2即可;当需要白光led和红外led同时发光时,同时开启控制红外led和白光led的开关即可。如此实现了背光模组100对红外显示和可见光显示的分时显示或同时显示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仅对第一导光板31、第一反射片41、第二导光板32、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说明,并不代表实际的尺寸规格,仅为示意性说明。此外,除图1所示实施例所提供的相对位置关系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31、第一反射片41、第二导光板32、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还可体现为其他的相对位置关系,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后续将会详细说明。

可选地,请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第一反射片41对第一光源51所发出的光线的反射率为a,a≤30%。由于第一光源51所发出的光线为红外光,因此第一反射片41对红外光的反射率a≤30%,当第一光源51发出的红外光通过第一导光板31到达第一反射片41时,仅有极少量的红外光被反射,而大部分的红外光将透过该第一反射片41到达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因而,当第一反射片41对红外光的反射率a≤30%时,有利于提升在红外显示时红外光的有效利用率,更加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红外显示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的红外显示效果。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片41对红外光的反射率a还可设定为其他值,例如a≤10%等,这样更有利于提升红外光的有效利用率。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第一反射片41对第二光源52所发出的光线的反射率为b,b≥70%。由于第二光源52所发出的光线为可见光,因此第一反射片41对可见光的反射率b≥70%,当第二光源52发出的可见光到达第一反射片41时,由于第一反射片41对可见光的反射率极高,第二光源52发出的可见光中一部分光线直接进入第二导光板32,另一部分光线通过第一反射片41的反射作用后进入导光板,如此,在第一反射片41的反射作用下,有更多的光线进入第二导光板32中,如此增加了到达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的可见光的量,更加有利于提升可见光的有效利用率,从而更加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可见光显示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在可见光下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第一反射片41的厚度为d1,其中,50μm≤d1≤200μm。具体地,本申请将位于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之间的第一反射片41的厚度设置为50μm≤d1≤200μm,当d1≥50μm时,既能使第一反射片41有效发挥对红外光的透过作用以及对可见光的反射作用,同时还使第一反射片41的厚度不至于过薄,有利于减小在背光模组100的生产使用过程中第一反射片41发生断裂的可能。此外,当d1≤200μm时,使第一反射片41有效发挥对红外光的透过作用以及对可见光的反射作用的同时,还使得第一反射片41的厚度不至于过大,从而有利于减小背光模组100的整体厚度,有利于实现背光模组100及显示装置的薄型化需求。可选地,作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一种实施例,第一反射片41的厚度例如可设置为d1=100μm。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第一反射片41采用多层聚酯膜复合结构,例如可以是采用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系树脂为原料制成的多层膜结构,例如esr(enhancedspecularreflector)结构,采用多层聚酯膜复合结构构成第一反射片41时,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具有非常高的反射率,在反射可见光时,反射损失小,从而使得第二光源52发出的光得以有效利用,进而在可见光显示时有利于提高画面的显示亮度和对比度。更重要的是,采用多层聚酯膜复合结构作为第一反射片41时,对红外光的反射率极低,经由第一导光板31射出的红外光在到达第一反射片41后,大部分红外光将透过该第一导光板31到达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因而还有利于提升红外光的有效利用率,进而在红外显示时有利于提高画面的显示亮度和对比度。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第一光源51位于基底11朝向第一导光板31的一侧,第一光源51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led61;第二光源52位于延伸部12朝向第二导光板32的一侧,第二光源52包括多个第二led62。

具体地,请参见图1,由于第一光源51位于背光模组100的底部位置,第二光源52位于背光模组100的侧面位置,第一光源51发出的红外光从背光模组100的底部射入第一导光板31中,经由第一反射片41和第二导光板32等膜层到达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第二光源52发出的可见光从第二导光板32的侧面进入第二导光板32中,经过第二导光板32等膜层到达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在单纯进行红外显示时,背光模组100体现为直下式光源结构;在单纯进行可见光显示时,背光模组100体现为侧入式光源结构;当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同时发光时,背光模组100体现为直下式光源和侧入式光源相结合的结构。如此,实现了不同波段光即红外光和可见光的分时显示技术或同时显示技术,拓展了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应用范围。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1,第一导光板31为扩散板,第一导光板31沿垂直于基底11方向的厚度d2小于第二导光板32沿垂直于基底11方向的厚度d3。具体地,当第一光源51位于背光模组100的基底11上时,第一导光板31可采用扩散板构成,第一光源51发出的红外光在到达该扩散板后,该扩散板能够将红外光打散,使得从扩散板射出的光线更加均匀,避免光线出现萤火虫不良现象(即部分区域亮度较高,部分区域亮度较低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提供均匀的平面光,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此外,由于第一光源51为直下式光源,第一光源51从第一导光板31朝向基底11的一侧射入第一导光板31,采用此种结构时,可以将第一导光板31的厚度d2设计的较小,例如小于第二导光板32的厚度,如此有利于减小背光模组100的整体厚度,使得背光模组100满足薄型化需求。

可选地,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另一种截面图,参见图3,该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设置在基底11上的第二反射片42,第二反射片42位于第一led61和基底11之间。

具体地,请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光源51中的第一led61与基底11之间引入了第二反射片42,第一光源51发出的红外光线中,一部分光线直接进入第一导光板31,还有一部分光线到达第二反射片42,通过第二反射片42的反射作用后进入第一导光板31。该第二反射片42的引入,使得第一光源51发出的更多的红外光线得以有效利用,有效提升了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射出的红外光线的量,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在红外显示模式下显示画面的亮度及对比度。

可选地,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另一种截面图,请参见图4,该实施例中,第一光源51位于延伸部12朝向第一导光板31的一侧,第一光源51包括多个第一led61;第二光源52位于延伸部12朝向第二导光板32的一侧,第二光源52包括多个第二led62。

具体地,请继续参见图4,该实施例示出了背光模组100的另一种结构图,该实施例中,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均位于收容框10形成的容置空间20的侧壁上,第一光源51朝向第一导光板31,第一光源51中各第一led61发出的光线射入第一导光板31中;第二光源52朝向第二导光板32,第二光源52中各第二led62发出的光线射入第二导光板32中;此种结构的背光模组100体现为侧入式结构,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均位于容置空间20的侧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通过对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的控制实现红外光和可见光的分时显示技术或同时显示技术,从而使得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位于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的同一侧或者不同侧。具体地,图4所示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位于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的同一侧,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还可分别位于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的不同侧,例如请参见图5,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另一种截面图。

可选地,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另一种截面图,请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设置在基底11上的第三反射片43,第三反射片43位于第一导光板31和基底11之间。

具体地,请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采用侧入式光源结构,在第一导光板31和基底11之间引入了第三反射片43,第一光源51射出的红外光线一部分进入第一导光板31,还有一部分到达第三反射片43,该第三反射片43能够对到达第三反射片43的红外光线起到反射的作用,将该部分光线反射至第一导光板31中,从而增加了进入第一导光板31中的红外光线的量,有利于提升红外光线的有效利用率,进而有利于提升红外显示时显示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第一导光板31沿垂直于基底11方向的厚度d2等于第二导光板32沿垂直于基底11方向的厚度d3。

具体地,当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均位于容置空间20的侧壁时,该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均属于侧入式背光源,第一光源51发出的红外光和第二光源52发出的可见光将分别进入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中,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分别将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发出的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进而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射出。在此种结构中,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所发挥的作用相同,均是用于将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如此,可将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采用相同的结构形成,当将第一导光板31在垂直于基底11方向的厚度d2设计得与第二导光板32在垂直于基底11方向的厚度d3相同时,采用统一的规格尺寸形成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即可,无需为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分别单独定制不同的尺寸,此种方式有利于简化背光模组100中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的制作流程,简化背光模组100的生产工序,从而有利于提升背光模组100的生产效率。

可选地,请参见图1,图3-图6,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还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二导光板32远离基底11一侧的扩散片81、下棱镜片82和上棱镜片83。如此,在背光模组100的出光方向,即在第二导光板32远离基底11的一侧设置扩散片81时,该扩散片81能够将从第一导光板31和第二导光板32射出的光线打散,从而有利于为显示装置提供均匀的面光源。经由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射出的光在通过下棱镜片82和上棱镜片83时,只有入射光在某一角度范围之内的光才可以通过折射作用出射,其余的光因不满足折射条件而被棱镜边沿反射回光源,再由光源底部的反射片作用而重新出射。这样,背光模组100中的光线在下棱镜片82和上棱镜片83的作用下,不断的循环利用,原本向各个方向发散的光线在通过上棱镜片83和上棱镜片83后,被控制到可视角度范围内,例如70°的角度范围内,从而达到轴向亮度增强的效果,进而达到了增加显示装置可视范围内亮度的作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300,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300的一种俯视图,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300的一种截面图,包括显示面板200和背光模组100,该背光模组10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其中显示面板200的结构可参见图9,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300中显示面板200的一种俯视图;

请参见图8和图9,显示面板200远离出光面的一侧和背光模组100通过遮光胶带400贴合,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211和环绕显示区211的非显示区212,遮光胶带400位于非显示区212,请参见图10,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300中显示面板200与遮光胶带400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具体地,请结合图7-图10,当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应用到显示装置300中时,可采用遮光胶带400将显示面板200的底部与背光模组100贴合,利用背光模组100中第一光源51和/或第二光源52为显示面板200的正常显示提供光源。显示面板200和背光模组100通过一圈遮光胶带400贴合,遮光胶带400能够有效避免背光模组100发出的光线从二者结合的位置漏出,因而有利于提升背光模组100的光线利用率。

可选地,请参见图8,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300中,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显示面板221,第一显示面板2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201和第一彩膜基板202以及位于第一阵列基板201和第一彩膜基板202之间的液晶203;背光模组100包括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第一光源51的波长为λ1,第二光源52的波长为λ2,其中,780nm<λ1≤1310nm,380nm≤λ2≤780nm;

第一光源51和/或第二光源52发出的光线为第一显示面板221的显示提供光源。

具体地,请参见图8,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300中,引入了两种光源,其中,第一光源51的波长780nm<λ1≤1310nm,能够提供较高波段的红外光;第二光源52的波长380nm≤λ2≤780nm,能够提供可见光;由于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单独控制,因此可实现不同波段光即红外光和可见光的分时显示技术或同时显示技术;在正常显示条件下,可控制可见光发光;在特殊显示条件下,可控制红外光发光,搭配其他设备获取红外显示的内容,从而实现隐蔽显示的目的。当然,还可控制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同时发光,从而实现了可见光和红外光同时显示或分时显示的技术。

可选地,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300的另一种截面图,该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20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显示面板221和第二显示面板222,第一显示面板221位于第二显示面板222靠近背光模组100的一侧,第一显示面板221与背光模组100贴合;

第一显示面板2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201和第一彩膜基板202以及位于第一阵列基板201和第一彩膜基板202之间的液晶203,第二显示面板22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阵列基板204和第二彩膜基板205以及位于第二阵列基板204和第二彩膜基板205之间的液晶203;

背光模组100包括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第一光源51的波长为λ1,第二光源52的波长为λ2,其中,780nm<λ1≤1310nm,380nm≤λ2≤780nm;

第一光源51发出的光线为第一显示面板221的显示提供光源,第二光源52发出的光线为第二显示面板222的显示提供光源;或者,第一光源51发出的光线为第二显示面板222的显示提供光源,第二光源52发出的光线为第一显示面板221的显示提供光源。

具体地,图11所提供的显示装置300中,引入了两个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2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201、第一彩膜基板202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液晶,第二显示面板22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阵列基板204、第二彩膜基板205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液晶,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分别为第一显示面板221和第二显示面板222中的一者提供光源,例如第一光源51为第一显示面板221提供光源,第二光源52为第二显示面板222提供光源,如此,在可见光状态,背光模组100中的第二光源52提供可见光,第二显示面板222进行显示;在红外光状态,背光模组100中的第一光源51提供红外光,第一显示面板221进行显示;在红外光和可见光同时显示状态,背光模组100中的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同时发光,第一显示面板221和第二显示面板222分别实现红外光显示和可见光显示,本申请将红外光显示和可见光显示分别设定在不同的显示面板200上时,逻辑上更加容易实现。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11,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300中,第一显示面板221和第二显示面板222同时显示或分时显示,如此实现了红外显示和可见光显示分时显示或同时显示的技术。

可选地,图1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221靠近出光面的一侧和第二显示面板222远离出光面的一侧通过压敏胶223粘贴。如此,实现了第一显示面板221和第二显示面板222之间的可靠固定,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300中,第一显示面板221和第二显示面板222之间的压敏胶223优选采用透明的结构,如此,在第一显示面板221进行显示时,其显示的图像能够顺利透过第二显示面板222,从而有利于用户查看,不影响显示装置300中第一显示面板221的正常显示效果。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中,引入了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和分别与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对应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的波长780nm<λ1≤1310nm,能够提供较高波段的红外光;第二光源的波长380nm≤λ2≤780nm,能够提供可见光;由于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单独控制,因此可实现不同波段光即红外光和可见光的分时显示技术或同时显示技术;在正常显示条件下,可控制可见光发光;在特殊显示条件下,可控制红外光发光,搭配其他设备获取红外显示的内容,从而实现隐蔽显示的目的。此外,在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之间引入的第一反射片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其对红外光的反射率,也就是说该第一反射片对红外光的透过率较高,由于红外光的波长780nm<λ1≤1310nm,在实现红外显示时,就会有更多的红外光线穿过该第一反射片,从而有利于提升红外显示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有利于提升红外显示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