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排版模数的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6990发布日期:2018-12-28 18:4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排版模数的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LC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排版模数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由两片导电玻璃(ITO)基板和边框组成。栅格状的液晶边框位于两片导电玻璃基板之间,并形成灌注液晶层的封闭的液晶盒,该液晶盒内被栅格状的液晶边框分隔成多个像素单元格。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显示器将越来越大。在相同分辨率的前提下,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尺寸增大,导电玻璃基板中单位面积所需的排版模数(即液晶边框所围成的液晶盒内的像素单元格数)便会相应地减少。然而,因为液晶盒内的每个单元格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即液晶边框的栅格宽度是固定的,所以排版模数的减少,液晶边框的面积也会大面积下降。当液晶边框的面积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两片导电玻璃基板在进行贴盒时,因液晶边框粘合力不够,在未固化状态下非常容易分离,从而导致产品的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小排版模数的液晶显示器在生成过程中,因液晶边框面积小,导致粘合力不够,从而致使产品报废的问题,提供一种小排版模数的液晶显示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小排版模数的液晶显示器,包括2片导电玻璃基板、以及设置在2片导电玻璃基板之间的,并由液晶边框所围成的液晶盒;其不同指出是,还进一步包括辅助边框,该辅助边框环设在液晶盒的外围,并位于2片导电玻璃基板之间。

上述方案中,辅助边框为栅格状。

上述方案中,辅助边框与液晶边框材质相同。

上述方案中,辅助边框与液晶边框均为环氧树脂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通过在液晶盒(即液晶边框)外围增加辅助边框来增加两片导电玻璃基板之间的边框面积,以增强两片两片导电玻璃基板的粘接力,进而避免两片导电玻璃基板在贴盒时(未固化)分离,保证导电玻璃基板能够正常完成贴盒,防止产品报废;

2、辅助边框与液晶盒尺寸相当,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液晶显示器在切割时,因受力不均而产生的崩裂问题;

3、由于辅助边框能够与液晶盒的液晶边框采用相同的工艺,两者能够同时完成丝印,因此具有制造方便,易于实现,生成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小排版模数的液晶显示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一种小排版模数的液晶显示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上导电玻璃基板;2、下导电玻璃基板;3、液晶盒;4、液晶边框;5、辅助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行”、“列”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和2,一种小排版模数的液晶显示器,其主要由上导电玻璃基板1、下导电玻璃基板2、液晶边框4和辅助边框5组成。液晶边框4和辅助边框5均设置在上导电玻璃基板1和下导电玻璃基板2。

辅助边框5与液晶边框4材质相同,且均为具有粘性的丝印材料。在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辅助边框5与液晶边框4均采用环氧树脂制成。液晶边框4形成灌注液晶层的液晶盒3。液晶边框4的内部为栅格状,这样便能够将整个灌注有液晶层的液晶盒3部分分隔为多个像素单元格。而为了能够增加上导电玻璃基板1和下导电玻璃基板2在贴盒时的粘合力,液晶边框4也即液晶盒3的外围环设有辅助边框5。这些辅助边框5可以设置在液晶盒3的左右两侧,或者液晶盒3的上下两侧,或者液晶盒3的四周。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辅助边框5仅设置在液晶盒3的左右两侧。辅助边框5可以为实心结构,也可以采用栅格状结构。考虑到实心结构的辅助边框5会过大地增加丝印网与被转印导电玻璃基板的粘合力,从而导致导电基板玻璃粘附在丝印网上,而不能顺利将液晶边框4和辅助边框5转印到导电玻璃基板上,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辅助边框5与液晶边框4一样,也为栅格状,其区别仅是辅助边框5中没有灌注液晶层,而液晶边框4中灌注有液晶层。由于辅助边框5与液晶边框4的材质和结构相一致,因此能够大大降低工艺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但这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获得的其它实施方式,均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