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光源、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7830发布日期:2019-06-13 13:53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光源、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光源、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化为高亮度且均匀性较好的面光源,从而使液晶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目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模组普遍采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简称LED)作为光源,根据光源的分布位置,背光源模组可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随着显示面板不断朝着窄边框、全面屏的方向发展,LED发光中心距离背光可视区左右边缘距离。因上文提及的市场需求是背光外形角落增大,背光可视区距离背光外形的距离减小。当达成这个设计概念时。LED需要往中间集中。LED发光中心距离背光可视区左右边缘距离越来越大,LED居中后,LED发光角角无法照亮背光左右两角,背光模组左右角落呈现暗区。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发现,手机外形设计圆角结构为发展趋势:事实上,背光模组不可视区域的宽度与背光模组上可视区域距背光模组边界的距离有关,而该距离又与铁框的厚度、铁框内壁与LED芯片间的间隙以及LED芯片的规格有关。采用上述结构时,位于导光板入光两侧的侧边部会出现暗区,如图1所示,图示结构需要满足光源端200角落尺寸设计会越来越大如,导光板100可视区距离背光外形的距离B会越来越小。这样就使得导光板100出光面的出射光线分布不均匀,光源会往中间集中,此时LED进入导光板的光线角度A较小,左右两角易出现暗区300,影响背光源模组的光学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光源、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以改善异形结构背光模组的光学品质。

本实用信息提供了一种LED光源,包括外形支架、树脂层、LED灯珠和发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珠和所述树脂层通过U型凹槽固定在所述外形支架上,所述树脂层外凸于所述外形支架,所述树脂层内壁上存在的明暗差别的反光膜,所述的反光膜明暗度随与所述的LED灯珠的距离而变化,所述发光面包括正面以及设置于树脂层两侧的第一倾斜面,以及位于所述外形支架的第二倾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在同一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不在同一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正面之间的夹角为20°~5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导光板、邻接LED光源的FPC、以及以上任一项所述的LED光源,且所述LED光源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端面相对设置,所述LED光源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投影为扇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背光源模组,由于背光源模组的光学品质得以改善,因此该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LED光源、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外形支架的灯条装配侧内壁设置至少一个容纳槽,从而使得在将LED灯珠装配到该背光模组装配框上的时候,柔性电路板上用于设置LED芯片的LED设置区的部分区域可以伸入到容纳槽中,同时通过在由于LED发光面左右两侧开了一个切角,形成异形发光面,从而使LED的发光角增加,摒弃了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与背光模组装配框间存在较大间隙的做法,减小了背光模组装配框内壁与LED芯片间的间隙。从而减小了背光模组上可视区域距背光模组边界的距离,减小了显示屏上黑边的宽度,提升了显示屏的屏占比,增强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光源出光面侧示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部分:导光板100;光源200;暗角3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导光板10;FPC20;LED光源30;树脂层31;外形支架32;LED灯珠33;第一倾斜面34;第二倾斜面35;发光角度E。

具体实施方式

为改善背光源模组的光学品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背光源模组以及显示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背光源,应用于侧入光式背光源模组中,本实用信息提供了一种LED光源,包括外形支架32、树脂层31、LED灯珠33和发光面34,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珠33和所述树脂层31通过U型槽固定在所述外形支架上32,U型槽上宽下窄,树脂层31外凸于所述外形支架32,在树脂层31内壁上存在的明暗差别的反光膜,反光膜明暗度随与LED灯珠33的距离而变化,发光面包括正面(未示出)以及设置于树脂层31两侧的第一倾斜面34,其中,还包括位于外形支架32一侧的第二倾斜面35。

其中,第一倾斜面34与所述正面的夹角为20°~5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LED光源30、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外形支架32配合LED灯珠33,外形支架32可以为LED灯珠33提供固定的发光场所,数个LED灯珠33作为发光组件,充当光源的作用,树脂层31内壁上存在的明暗差别的反光膜,在距离LED灯珠33较远位置时,反光膜发光面较亮,距离LED灯珠33较近的位置,反光膜发光面纹理相对较暗,可以将不同方向入射过来的光集中反射出去,提高了反射光进入导光板的均匀度和反射效率,LED光线经过外形支架32内壁反射后,整个光线形成一个扇形的发光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导光板10、LED光源30、邻接LED光源30的FPC20,且所述LED光源30与所述导光板10的入光端相对设置,出光面在导光板10上的投影为扇形,在LED光源30两侧开了一个切角形成多个发光面,使光源的发光角增加,侧面的光线可以通过该切角射出,LED灯珠33发射的光经过光入射面进入导光板,固定在光反射面上,加大LED发光角度后,发光光线照射角度增大,实际操作中,我们通过不同LED光源的规格来调整U型槽角度、树脂层厚度,达到更大的发光面积,光线可覆盖光源端的两角,解决背光两角暗区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背光源模组,由于背光源模组的光学品质得以改善,因此该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