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多影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5713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多影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组合。一种能够看到多次反射产生多影效果的光学组合。
多影镜是一种由若干块反射镜组成的光学组合。在几块反射镜中间的物体,经几块反射镜的多次反射,在任何一块反射镜上都呈现多影效果。但是由于反射镜没有透射光线的能力,所以只能处于反射镜的中间或从上方、下方才能见到多次反射产生的多影效果。例如万花筒就是多影镜的一个实例。万花筒由三块全反射镜组成等边三角形。在前面的碎彩色纸片,由于三块全反射镜的多次反射,形成多影排列,构成奇特的万花景象。但由于三块反射镜均没有透射光线的能力。所以只能从万花筒的后面才能看到多影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从分光镜(1)前看到中间物体的多影效果的光学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一块即具有透射光线能力又具有反射光线能力的分光镜(1)作为前镜。由一块或几块全反射镜(2)做为后镜或后侧镜(


图1)(图2)(图3)组成光学组合。此组合中间的多影原形(4)和光源(3)在反镜(2)上的影象反射到分光镜(1)上。由于分光镜(1)具有部分反射光线的能力,便将此影象反射回反射镜(2)上。这样经过多次反射,便能在反射镜(2)上得到多影原型(4)和光源(3)的多个影象。由于分光镜(1)还有部分透射光线的能力,便能在分光镜(1)前看到反射镜(2)上的多影奇观。
本实用新型中的分光镜(1)要既有透射光线的能力,又必须具有反射光线的能力。做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光镜(1)的光线透射率应该在30%-80%均能在本实用新型中明显地看到多影效果。
分光镜(1)可以用真空镀膜的方法来制作。在玻璃上镀制一层金属膜或多层介质膜,只要控制好膜层厚度均可以获得透射率各占一定比例的分光镜(1),也可以从化学镀银的方法在玻璃上镀一层银的薄膜来获得分光镜(1)。
反光镜的制作方法与分光镜(1)的制作方法一样。但膜层(2)厚度应达到全反射才行。
分光镜(1)和反射镜(2)的形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应视设计尺寸而定。分光镜(1)反射镜(2)和光源(3)及分影原形(4)的连接方式也须视不同的实施例而定。
本实用新型可在很多方面应用,下面略举几例实施例说明其效果。
一、可用于商店厨窗和柜台设计中。(图4)商店厨窗和柜台除了用商品来吸引顾客外,还应以新颖的设计来增加宣传效果。在厨窗设计中,将分光镜(1)放置在厨窗或柜台的前面。厨窗或柜台的后面放置反射镜(2)。中间放置光源(3),厨窗柜台中的商品(5)由于多次反射,便可在厨窗柜台前看到商品(5)的多个影象。加强了厨窗和柜台的宣传效果。
二、可用于灯箱广告设计中,在灯箱两面放置分光镜(1),在灯箱中间放置反射镜(2)。在两镜间放置光源(3)和所宣传的商品模型(6)。当光源发光时,在灯箱两侧便可以看到商品模型的多个影象。(图5)三、可用于家具设计中。(图6)家具设计中如组合柜(7),角柜(8),地柜(9)等均可应用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柜中均有各种格子,用来摆设各种装饰品(10)、选择若干格子,在前面装上分光镜(1),后面或侧面放置反射镜(2),中间装有光源(3),这样在格子中摆设的装饰品(10),在多次反射后便可在家具前看到装饰品(10)的多个影象,使人有更加美的感受。
四、可应用于灯具设计中。(图7)在灯具设计中如吊灯壁灯(12)、顶灯(13)、落地灯(14)等均可应用本实用新型。目前灯具中的外面装饰玻璃均为茶色玻璃,磨沙玻璃等。可将这些装饰玻璃换成分光镜(1),中间设置发光体(3)发光体(3)的后面放置反射镜(2)。当发光体(3)发光时,在各种灯具上,便可看到发光体(3)的多影奇观,使灯具更加绚丽多姿。
权利要求1.一种光学多影镜由分光镜(1)以及反射镜(2)组成,其特征是分光镜(1)和反光镜(2)之间的光源(3)和多影原形(4)由于反射镜(2)和分光镜(1)之间的多次反射而得到多影效果,分光镜(1)具有部分透射光线的能力,所以在分光镜(1)前面可以看到反射镜(2)中的多影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光学多影镜,其特征是分光镜(1)即有透射光线的能力又有反射光线的能力,其透射光线的能力应在30%-80%之间。
专利摘要本组合由透射率和反射率各占一定比例的分光镜(1)作为前镜。由高反射率的反射镜(2)作为后镜。中间有一定空间并放置光源(3)。此空间中的物体(4)在后反射镜(2)中的影象,反射到分光镜(1),由于分光镜(1)有反射光线的能力,便将此影象又反射到反射镜(2)。如此经过多次反射后,反射镜(2)上便得到了多个中间物体(4)的影象。分光镜(1)还有透射光线的能力,于是在分光镜(1)前便可看到反射镜(2)中的多个中间物体(4)的影象。
文档编号G02B27/10GK2037074SQ8820253
公开日1989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6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6日
发明者张小芬, 梁矩 申请人:张小芬, 梁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