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36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复印机与传真机等的有热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无损于设备运转率的抑制电力消耗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过去的复印机与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是把带电的感光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影,使调色剂附着在此静电潜影上并把可见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复印纸上之后,再通过热定影装置把转印在纸上的调色剂图像加热定影的,为了实现加热定影,要用加热器把热定影装置加热至既定的温度。然而,它存在的问题是把热定影装置加温至所定的温度所需的时间较长,因此,通常的复印机在不进行复印处理时也对加热器通电流以使热定影装置保持在可使用的温度附近,这就产生了在不进行复印处理时其电量消耗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考虑一种在不使用时能降低其耗电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有一种传真机(特开平5-30315号公报)就是预设使用频率高的时间带与使用频率低的时间带,在使用频率高的时间带中使加热器处于常通状态以把热定影装置保持在可使用温度附近,而在使用频率低的时间带中则把加热器断开以减少耗电。此外,还有一种复印机(特公平5-47833号公报),它把预设的不使用状态时间持续维持在比可使用的热定影装置温度低的温度下。
可是,在上述这些图像形成装置中,都要预先设定时间带或不使用状态的持续时间并以此来控制热定影装置的温度,不能相应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频率来对热定影装置进行温度控制,于是,在使用频率高时降低了热定影装置的温度,或者在使用频率低时能维持可使用温度的情况下,就会有损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运转率,而且也不能有效地降低排队等待时的电力消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它利用包含过去的图像形成次数的图像形成经历情报对排队中的热定影装置进行温度控制,能在无损于图像形成装置运转率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排队时的电力消耗。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有把感光体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后使纸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设有存储包含过去的图像形成处理进行次数等的图像形成经历情报的存储器,和利用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图像形成经历情报而算出使用频率,并根据此算出的使用频率控制排队等待时上述热定影装置温度的温度控制器。
上述温度控制器的特征是它包括使热定影装置在等待过程中总是降低一定温度的装置,以及按照使用频率来决定此一定温度的装置。
上述温度控制器的特征还包括一种装置,它在使用频率高时算出的热定影装置的等待时的温度高,使用频率低时的热定影装置的等待时的温度低,并控制在此算出的温度上。
上述温度控制器的特征是还包括一种装置,它可以相对于等待时间算出热定影装置维持在可形成图像温度的时间,使其在使用频率高时时间长,而在使用频率低时的时间短。
上述温度控制器的另外特征是包括一种装置,它把上述成像经历情报划分为一次处理的成像页数比规定页数多的页数多的处理频率与一次处理的成像页数比规定页数少的页数少的处理频率,并利用它的算出等待时上述热定影装置的温度。
进而,上述温度控制器的特征是它设有把上述成像经历情报按各规定的周期进行合计的合计装置,并按照相当周期的上述成像经历情报控制热定影装置温度的控制装置。
从下面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可以进一步地了解本说明的这些与其它的目的、特点与优点。


图1是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印机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该复印机结构的方框图,图3是表示该复印机控制部结构的方框图,图4是表示该复印机动作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RAM中存储的复印经历情报图,图6是表示热定影装置的图,图7是表示工作制式选择处理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定影装置温度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9表示定影装置的温度与等待时间及电力消耗,图10是表示另外实施例工作制式选择处理的流程图,图11表示另外实施例热定影装置的温度变化,图12表示另外实施例热定影装置的温度变化,图13表示另外实施例热定影装置的温度变化,图14表示另外实施例热定影装置的温度变化,图15表示另外实施例热定影装置的温度变化,
图16表示另外实施例热定影装置的温度变化,图17是表示周期的使用频率算出处理的流程图,图18是工作制式周期设定处理的流程图,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包括过去所进行的成像处理次数等成像经历情报进行存储,然后按此成像经历情报算出使用频率,根据所算出的使用频率控制等待时的热定影装置的温度,从而,就能根据成像装置的使用频率控制等待时的热定影装置的温度,在不损害运转率的情况下能有效地降低等待时所消耗的电力。
此外,还使在等待时的热定影装置的温度在等待时间中总是低一定温度,其中,对于使用频率高的成像装置此一定温度值较小,而使用频率低的成像装置此一定温度值较大,如果为使用频率高的成像装置,虽然等待时间长也能缩短能开始进行成像处理的等待时间,如果为使用频率少的成像装置,虽然等待时间短也能大幅度地降低电力消耗。
而且,算出的热定影装置的温度在使用频率高时数值高,在使用频率低时数值低,并控制在此算出的温度上,由于使用频率高的成像装置等待时的定影装置温度高,等待时间短;使用频率低的成像装置等待时的热定影装置的温度低,故能使消耗电力大大降低。
对于使用频率高的成像装置把热定影装置较长地维持在能成像处理的温度上,对使用频率低的成像装置则使此时间缩短、从而,对于等待时间长使用频率高的成像装置,使等待时间短,不致损害其运转率,而对于使用频率低的成像装置其待机时间短也能大大地降低电力消耗。
它还把上述成像经历情报划分为一次处理的成像页数比规定页数多的页数多的处理与一次处理的成像页数比规定页数少的页数少的处理,并用它们控制等待时的热定影装置的温度。
这样一来,在页数多处理的频率高、页数少处理的频率低的成像装置(即使相对地使用频率较低,一次地成像处理开始便好久时间地连续使用的成像装置)的场合,如果算出的热定影装置的数值高,使开始成像处理前的等待时间短能不损伤运转率,而且大大地减少电力消耗。
而在页数多处理频率低,页数少处理频率高的成像装置(例如,在办公室中的多页复印的频率低,页数少复印的频率高的成像装置)的场合下,相应于它们的使用频率控制等待时的热定影装置的温度,既不会损害运转率还能大大地降低电力消耗。
对多页处理频率高,页数少处理频率也高的成像装置(例如,复印中心等处的成像装置)则设定高的等待时的热定影装置的温度,以缩短等待时间不损害成像装置的运转率。
进而,把上述成像经历情报按各规定的周期进行合计,并用相当周期的上述成像经历情报控制热定影装置的温度。
当把规定周期作为各时间带时,例如在办公室等地休息时间等的使用频率低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抑制在这样的时间带中的电力消耗,而在用于通常休息时间极少的使用状况时由于不进行控制,故不会损害运转率。
若把每星期作为规定周期时,还能高效地抑制例如在办公室等处使用的复印机在休假日的电力消耗,而平时用于休假日极少使用频率是不进行控制的,故不损害其运转率。
由于本发明是如上所述地按成像装置的使用状况来进行定影装置的温度控制的,对于使用频率高的成像装置使其等待时间短,可马上进行复印而不会损害运转率,另一方面,对于使用频率低的成像装置则能有效地抑制等待时的电力消耗。
又由于对使用频率按时间带等周期地进行合计,利用相应周期的使用频率进行定影装置的温度控制,故可以进一步减少休息时间等使用频率极少时的电力消耗,同时由于在平时是利用休息时间的使用频率来进行热定影装置控制的,故无损于其运转率。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复印机的内部剖视图,复印机1设置有对置于原稿台2上的原稿22进行扫描的光学系统,把原稿图像转印列复印机上的成像部,使复印纸置位的供纸部,使转印到纸上的调色剂像定影的定影部、以及把印有原稿图像的复印纸排出的排纸部、光学系统中设置有复印灯20、反射器21及镜子4的曝光部3,以及把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导向成像部的镜子5、6、7与棱镜8.成像部中依次配置着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感光鼓9,位于上述感光鼓9周围的主充电器10,显影单元11,转印充电器12,剥离充电器15,消电充电器16,清洁器17。给纸部上安置着收容复印纸的纸盒13、14,定影部设置有上加热辊23,下加热辊24,定影加热器25及热敏电阻的定影装置,排纸盘19则设在排纸部中。
图2是该复印机的方框图,图3是控制部方框图,控制部30上连接着引入市电电源的电源电路31,设在操作板上的输入部32与显示部33,控制复印机本体动作的本体控制部34,控制流过定影加热器25电流的定影加热器控制电路35,以及热敏电阻26,控制部30设有CPU41,ROM42,RAM43,I/O部44,定时器45,并分别把ROM42,RAM43,I/O部44,定时器45连接在epu41上,开关市用电源的主开关31a设于电源电路31上,而输入部32、显示部33,本体控制部34,定影加热器控制电路35与热敏电阻26与I/O部相连。
复印机1操作图中未示的输入部32的复印键而开始其复印处理,开始复印后,点亮复印灯20,曝光部3沿图1中A向移动并对置于原稿台2上的原稿22进行扫描,从原稿22上反射的光经镜4、5、6和棱镜8到达感光鼓9上,感光鼓9在主充电器10作用下带电,并由于受到来自原稿22的反射光而形成原稿图像的静电潜像。在显影单元11上,将此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并由转印充电器12将它转印在由设在供给部中的供给盒13或14所供的纸上,转印有调色剂像的复印纸用剥离充电器15从感光鼓9上剥下,并送往定影装置18,感光鼓9用消电充电器16消去电荷,并由清洁器17除去残留在表面上的调色剂后再用主充电器10充上电荷、定影器18使复印纸用上加热辊23与下加热辊24进行调色剂图像的加热定影,然后向排纸托盘19上排出,进而,把表示复印机使用状况的进行复印的时间,此时的复印页数等使用频率数据(在本发明中称为成像经历情报)存储在RAM43中,按照此使用频率数据控制定影装置18的温度,下面,详细地说明定影装置18的温度控制。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复印机动作的流程图。在本说明书中把各流程图中的步骤表示为(i),复印机1的主开关31a接通(1)后,则进行初始化(2),进行使定影装置18温度上升等暖机动作(3),暖机结束,显示部33上进行等待显示,同时进入等待状态(4、5)。有关(5)的等待状态处理将在后述。
复印机1处于等待中时,进行输入复印倍率等复印条件的键操作或开始复印的复印键操作后,对其进行复印调入判定(6),脱离等待状态进行复印准备(7)。复印准备包括使定影装置18的温度成为可复印温度等处理。复印准备结束,显示部33进行可以复印显示(8),然后,操作复印键开始复印。在进行复印时,首先使变数i增值(9),把从定时器45中读出的现在的日期、星期、时刻存入RAM43的规定的区域(Di,Wi,ti)中(10)而进行复印处理(11)、复印处理结束后,把复印的页数存储在RAM43的规定区域(Mi)中(12)。然后,返回(4)再进入等待状态,把主开关31a关掉,处理结束(13)。
通过上述的处理把复印处理的经历存储在RAM43中(参见图5),i为进行复印的次数,Mi是复印页数,ti是复印开始时刻,Di是日期,Wi为星期,进而,也可以把此时的纸尺寸与发生堵纸的经历同时存入,在此,详细地说明等待状态(4),预先选好复印机的等待时的工作制式、根据RAM43所存的复印经历CPU41算出使用频率数据对此制式选择进行下面的处理,在此实施例中,所选制式为以下所示的制式1~6,各制式示出的温度为定影装置18的温度,用热敏电阻检测出此温度。
制式1平时维持在准备好的温度180度(可立即复印的温度)制式2复印结束后保持准备好的温度180度8分钟,8分钟后以-5度/分的比率下降16分钟后关闭复印灯25。
制式3复印结束后保持准备温度180度,4分钟,4分钟后以-10度/分的比率下降,至120度时保持此温度,16分钟后关闭复印灯25
制式4复印结束后保持准备温度180度2分钟,2分钟后160度,以-20度/分比率下降,至120度时,保持此温度,16分钟后关闭复印灯25,制式5复印结束后保持准备温度180°2分钟,2分钟后下降到120度16分钟后关闭复印灯制式6复印结束后立即关闭复印灯25上述制式1~6中的等待时的定影装置18的温度变化示于图6中。图7是决定制式处理的流程图,首先,算出单位时间内复印频率(21),复写频率Y以Y=M/X算出(M采样时间内复印次数,X=采样时间)采样时间X,例如(1)1995年1月23日9点至10点,1小时,(2)1995年1月23日9点至18点,9小时,(3)1995年1月1日0点至1995年2月1日0时的1个月期间,于是当算出的使用频率Y,Y≥10时选择制式1,10>Y≥7时,选择制式2,7>Y≥5时,选择制式3,5>Y≥3时,选择制式4,3>Y≥1时,选择制式5,Y≤1时,选择制式6(22~32),在此,以所选制式作为等待时的制式,按此制式控制定影装置18的温度。
现在详细地说明定影装置18的温度控制处理、图8是表示定影装置18的温度控制处理的流程图,选完制式后(21~23),读出复印结束后的经过时间(等待时间)(41)。用定时器45对此经过时间进行计数,然后,从所选制式与经过时间算出定影装置18的设定温度T(42)。例如,对于选定制式2,复印结束后经过10分钟时,算出T=180-(10-8)*5=170°,用热敏电阻26检出定影装置18的现在温度(43),将算出的设定温度T与检出的现在温度进行比较(44),在比较中,若现在定影装置18的温度高于算出的设定温度T则关闭定影加热器(46),反之若是低则打开定影加热器25(45)。这样的温度控制处理一直反复进行到下次复印指令调入时为止。这样做就使定影装置18的温度如图6中所示地变化。在此,由于使用频率高的复印机1的复印键操作次数高,要选高的制式(制式1与2);使用频率低的复印机复印键操作次数少,要选择较低制式(制式5与6),在选择使用频率高制式的复印机中等待时间短(从复印指令到能开始复印的时间短)、使用频率少时相应的等待时间变长,但等待中定影加热器25所费电量也小。即,既能使使用频率高的复印机1的运转率不受损害,也能有效地抑制使用频率低的复印机1中的等待时的电力消耗。图9中示出定影装置18的温度。在此温度下给出复印指令时的等待时间及电力消耗,选择制式1的复印机1(使用频率高的复印机1)中定影装置18的温度维持在180度,故等待时间为0,等待时间尽管长也可立即进行复印,不致损害运转率,而对于选择制式6的复印机1(使用频率低的复印机1),由于关闭了加热器,在给出复印指令时的等待时间虽长达40秒等待时的电力消耗为0,故等待时间短也能大幅度地降低电力消耗,这样,就能对应于复印机1的使用状况进行等待时的控制使得对于使用频率高的复印机1不损害其运转率,对于使用频率低的复印机1能有效地大幅度地降低其电力消耗。
下面,对用其它方法的制式选择方法加以说明,在上例中是以单位时间内的复印次数来选择制式的,现再对含有1次复印处理的处理页数分布的制式选择情况加以说明,其中,除了上述制式1~6之外还设有下面所示的3个制式。
(1)复印页数少复印(少页数处理)次数多,复印页数多复印处理(多页数处理)次数也多的复印中心制式。
(2)复印页数少复印(少页数的处理)次数多,复印页数多复印(多页数处理)次数多的循环制式,(3)复印页数少复印(少页数的处理)次数多,复印页数多复印(多页数处理)次数少的办公式制式。
图10是对其进行说明的制式选择处理的流程图,先设定规定的期间(51)。在此,设定1周为规定的期间,CPU41设定规定期间后利用复印经历算出每组复印页数的复印次数(52)。此例中是算出多于11页的复印(多页处理)次数Z1,与不足11页的复印(页数少的处理)次数Z2。然后根据此页数少处理次数与多页处理次数来选择复印中心制式,循环制式,办公室制式中的某一制式(53~57)。在此(1)多页处理与少页数处理次数共50次以上者,选择复印中心制式。
(2)对于多页处理多于50次且少页处理次数不足50次的场合,选择循环制式。
(3)对于多页处理次数不足50次,少页处理次数在50次以上的场合,选择办公室制式。
这样,对于选择复印中心制式场合无条件地选定上述制式1,对选择办公室制式的场合,则与上例同样地根据单位时间的复印次数选择制式1~6,对于选择循环制式的场合则在单位时间内复印次数多于3次时选择制式2,不足3次时选择制式5。
由于这样地设定等待时的制式,在办公室制式中使用频率大的场合下,即使等待时间长复印开始等待时间也是短的,在使用频率低的场合下,即使等待时间短也能大大减低电子消耗。此外,由于在复印中心制式下平常的等待时间为0,故不会损害复印机的运转率。若为循环制式当使用频率高就提高制式以缩短等待时间,使用频率低就降低制式使消费电力大为降低。从而,可以按复印机的使用情况而更加精细地对定影装置18的温度进行控制。
在上例中虽是如图6中所示的按等待时间而设定定影装置18的温度的,也可以使等待时的设定温度伴随等待时间而低一定的温度,在此,所选择的制式为制式1~制式3的3个。使定影装置18的温度下降如下数值制式1,-5度/分,制式2,-10度/分,制式3,-20度/分。再如上所示地算出单位时间的使用频单Y,Y≥7时,选择制式17>Y≥5时,选择制式2,5>Y时,选择制式3。
制式1~制式3中等待时的定影装置18的温度变化示于图11(A)中,图11(B)中示出各制式所选择的使用频率Y,这样就随着使用频率变少,其温度梯度变大。此处,在复印结束后经过2分钟,则选择制式1的情况其热定影装置18的温度变为170度,选择制式2者热定影装置18的温度成为160度,选择制式3者热定影装置18的温度成为140度,各制式在复印结束2分钟后的电力消耗与进行复印的等待时间则如图11(C)中所示。例如,在制式1的场合,从复印结束经2分钟后的热定影装置18的温度T及电力消耗W为T=180-(5*2)=170度W=(100+90)/2=95瓦开始复印时的等待时间,在定影装置18的温度上升率为4度/秒时为(180-170)/4=2.5秒如上所述,在使用频率大的场合下,等待时间长也能相对地使等待时间变少,且能对应于等待时间而降低电力消耗。此外,在使用频率小的场合下,即使等待时间短也能大大地减少电力消费。这样做的结果是能缩短复印处理时的等待时间,能大大减少等待时间里的电力消耗。进而,还可以在上述复印中心等3个制式之外进行制式选择。
还可以按制式之不同而设定等待时的设定温度。其中,所选择的制式为制式1~制式5等5个。这样,制式1,维持在180度,制式2,维持在160度,制式3,维持在140度,制式4,维持在120度,制式5,关闭加热器25。
再,如上述地选择制式时算出各单位时间的使用频率Y,Y≥7时,选择制式1,7>Y≥5时,选择制式2,
5>Y≥3时,选择制式3,3>Y≥1时,选择制式4,1>Y时,选择制式5。制式1~制式5的等待时的定影装置18的温度变化示于图12(A)中。这样,随着使用频率变少等待时的设定温度也就越低。图12(B)中示出了等待时的电力消耗及进行复印处理时的等待时间。由于这样地控制定影装置18的温度,在使用频率高的复印机中能缩短进行复印处理时的等待时间,对于使用频率低的复印机则能大大减少等待时的电力消耗。
还可以按各制式而设定在复印处理结束后热定影装置维持在可复印处理的温度上的时间,在此时间中使之下降到规定的温度上(在此为120度),其中,所选择的制式为制式1~制式4共4个,于是,制式1,维持12分钟,制式2,维持8分钟,制式3,维持4分钟,制式4立即降至120度。如上所述地选择的制式,并算出各单位时间中的使用频率Y,Y≥7时,选择制式1,7>Y≥5时,选择制式2,5>Y≥3时,选择制式3,3>Y时,则选择制式4。制式1~制式4的等待时的定影装置18的温度变化示于图13中。这样,随着使用频率的变少,可复印处理温度维持时间缩短.图13(B)中示出了等待时的电力消耗及进行复印处理等的等待时间,由于这样地对定影装置18进行温度控制,对于使用频率高的复印机提高了其进行复印处理时的等待时间为0的随机性,无损于其运转率。而对于使用频率低的场合,由于在短时间内就降至等待时的设定温度(120度)上,就能更有效地抑制等待时的电力消耗。
进而,还可以如图14~16中所示地把上述定影装置18的温度控制进行组合地实施控制。
在各图的(A)中示出定影装置的温度变化,图(B)中则示出了复印等待时间及电力消耗。图14所示的控制是对各制式设定复印结束后热定影装置维持在可复印温度的时间,并在此设定时间中降至一定的温度上的。这样做的结果是对于使用频率高的情形维持在可复印处理温度的时间长,在此时间后的温度梯度也缓平,故进行复印处理时的等待时间短,不会损害运转率,而对于使用频率低的情形,维持在可复印处理温度上的时间短,进而在此时间后的温度梯度也陡急,故等待时间虽短也能大幅度地减少电力消耗。
图15中所示的控制,是对各制式设定温度梯度,同时设定等待时的下限温度。这样就使得使用频率高的制式1的场合下,复印处理时的等待时间为0而无损于其运转率,而对于使用频率低的制式4来说,由于把热定影装置的温度立即设定在120度上,故不会损害其降低电耗的效果。另外,选择使用频率为中等的制式2与制式3借助于其温度梯度而无损于其运转率地而有效地降低等待时间的电力消耗。
图16中所示的控制,对各制式设定复印处理结束后把热定影装置保持在可复印处理温度上的时间,在此时间之后使各制式降至所设定的温度上,这样做使得使用频率高的复印机的运转率不受损害,对于使用频率低的复印机则能大幅度地减低等待时的电力消耗。
还可以时间带、星期、周单位、月单位为周期对复印经历进行合计而设定复印机1的等待时的制式。例如,若对每个时间带的复印经历进行合计时,在例如办公室等使用的复印机1使用频率极低的休息时间选择制式5与6则可有效地抑制电力消耗。而休息时间等的使用状况并不用于平时的时间带的控制中,故不损害复印机的运转率。
进而,以星期合计复印经历,并以此为依据设定等待时的制式就能分别设定复印机1使用频率少的休息日与平日的复印机的等待时的状态。若在星期与时间带内进行复印经历合计,按照更细的使用状况就能控制等待时的动作。
图17是表示算出周期使用频率处理的流程图,图18是对时间带与星期的周期进行制式转换处理的流程图,由定时器45检测的现在时刻为X00分(规定时间)时(X为1,2,……),算出其时间带的使用频率Y并加以存储(61~63)。日期变化时算出该星期的使用频率Y并予以存储(64~66),同样地,周变化时(例如变成星期一)算出周单位的使用频率Y,月变化时算出月单位的使用频率Y(67~72)。这样算出的各周期的使用频率存入RAM中。在对各时间带进行制式转换地设定的情况下(81),当时间带变化时(82),从RAM43中读出相应时间带的使用频率Y(83),据此用上述的任一种方法进行制式选择(84)。以所选择的制式来实现此时间带的热定影装置18的温度控制。每次时间带变化都进行上述的制式选择。
同样地,对于按星期变换的情况(85),当日期变化时(86),从RAM43中读出相应星期的使用频率Y(87),利用它来用上述的某一方法进行制式选择(88)。同样地,在以周为单位变换制式时(89),每次周改变时都利用相应于现在的周(第1周、第2周等)的使用频率Y进行制式选择实现此制式的温度控制(90~92)。
在以月为单位变换时(93),则利用现在相应月份的使用频率Y进行制式的设定(94~96)。此外,也可以把这些周期进行组合地进行制式选择。
这样,由于可按时间带、星期、周与月单位等的周期而更新制式,即使因月初与月末使用及因季节而造成复印机1使用频率的变化,也能对应于该变化而转换等待时的制式(变换等待时的控制方法),从而,即使复印机的使用频率在时间带等中变化时也可与之对应地不损害复印机的运转率,并可大幅度地降低电力消耗。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频率数据是在进行每次复印处理时自动存储的,但也可以键入。而且,也可以用键入操作强制设定等待时的制式,上述实施例是以适用于复印机中的情况来说明本发明的,但它也完全适用于设有传真装置等热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另外,本申请的发明并不限于在上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制式数等。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主要特征的条件下,还可以做种种变形。上述实施例中所及的各点只不过是举例而已,本发明的范畴由权利要求给出,而不受说明书文本的局限。
而且,属于本权利要求书的等同范畴之内的变形与变化,也完全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它有把在感光体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上后使纸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的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设有包含过去的图像形成处理次数等的图像形成经历情报的存储器,和利用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图像形成经历情报算出使用频率,并根据此算出的使用频率控制排队等待时上述热定影装置温度的温度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温度控制器含有使热定影装置在等待过程中总是低一定温度的装置,以及按照使用频率来决定此一定温度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温度控制器包括在使用频率高时算出热定影装置的等待温度较高,使用频率低时算出热定影装置的等待温度较低,并控制在此算出温度上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装置,它可以相对于等待时间算出热定影装置维持在可形成图像温度的时间,使其在使用频率高时的时间长,而在使用频率低时的时间短。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温度控制器包括一种装置,它把上述成像经历情报划分为一次处理的成像页数比规定页数多的多页处理频率与一次处理的成像页数比规定页数少的页数少的处理频率,并利用它们算出等待时上述热定影装置的温度。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设有按各规定的周期合计上述成像经历情报的合计装置,上述温度控制器按与现在对应的周期的上述成像经历情报控制热定影装置温度的控制装置。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温度控制器把上述图像形成经历情报划分为1次处理成像的页数多于规定页数的多页处理频率与1次处理的成像页数少于规定页数的页数少的处理频率,并利用它们算出等待时的上述热定影装置温度的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它根据包括过去的成像次数的成像经历情况对不进行成像处理时的热定影装置的温度进行控制,在不损害其运转率的情况下可有效地降低等待时的电力消耗。复印机在进行成像处理时存储现时刻复印页数等使用频率数据(成像经历情报),然后,控制部按各时间带对此成像经历数据进行合计,并根据相应于现时刻时间带中所合计的成像经历数据控制等待时的热定影装置的温度。
文档编号G03G21/00GK1162769SQ96105788
公开日1997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6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6日
发明者真柴环 申请人:夏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