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液晶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781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液晶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接合多块液晶显示板形成的多液晶显示(LCD)器件,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消除LCD板间接合部的不连续图象部分的多液晶显示器件。
近来,LCD已广泛用作低功耗显示器件,并且其屏的尺寸已扩大到可以显示更大量的信息。LCD的一般尺寸用对角线表示为约10英寸,由于成品率和设备的限制,很难制造更大的LCD,而且制造成本会升高。
一种制造这种大LCD的方法是把几块小LCD板结合成一体。然而,相邻LCD板间的接合部是不可避免的,该接合部构成了在整个大屏幕上显示垂直或水平线的无图象区。所以,如何使这种接合部最小成为制造多LCD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结合LCD板时,需使板间的接合部最小化,从而使密封剂敷层的厚度等于或小于30μm。然而,在此情况下,接合力很弱,以致于无法保证LCD的可靠性。
日本的Fujitsu已提出通过利用光学结构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此结构的多LCD示于

图1中。
参见图1,两块LCD板10和10’结合,每块LCD板的结构皆为由密封部件13将液晶12密封于彼此面对的一对透明基片11之间。光学透镜14和14’分别设置于LCD板10和10’的前面,用于最终形成图象的屏15设置于光学透镜14和14’的前面。另外,用于发射光的背光源16和16’安装在LCD板10和10’的背面。
这种结构的多LCD中,通过每块LCD板10和10’结合来形成图象,此时,所显示的图象被LCD板10和10’之间的接合部20分开。
根据常规技术,由LCD板10和10’间的接合部20导致的不连续图象部分可以由光学透镜14和14’来补偿。即,由各LCD板10和10’形成的图象被光学透镜14和14’按一定比例放大,然后投射到屏15上。这样,在被光学透镜14和14’放大后,在LCD板10和10’上形成并投射到屏15上的图象刚好与屏15上图象的边界21a重合。所以,可以消除由接合部20导致的不连续图象。
然而,上述多LCD必须有用于发射高强度光的背面光源16和16’和附加的屏15,造成了结构复杂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LCD器件,可以通过改进LCD板间接合部的结构,不必采用附加图象补偿装置也能消除不连续图象。
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多液晶显示器件,该器件包括多块液晶显示板,其中各板以其侧面彼此结合,每块液晶显示板包括一对彼此面对的基片,两基片间注有液晶;及贴附在液晶显示板的与相邻液晶显示板结合的侧面上的接合膜,其中每块液晶显示板通过贴附接合膜彼此结合。
本发明的最佳方式是将接合膜贴到由液晶显示板上的黑底划分的象素的一侧,接合膜的颜色与黑底相同;且插在彼此结合的液晶显示板间的接合膜的总厚度与黑底的宽度相同。
通过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可以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优点变得更清楚,其中图1是常规多LCD的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多LCD器件的平面图;图3是图2所示LCD器件的LCD板结构的透视图;图4是接触膜贴到图3所示的LCD板侧面上的情况的示图;及图5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图。
如图2所示,将四块LCD板21、22、23、24结合起来,形成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LCD器件。这里,LCD板的数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情况。
LCD板21、22、23和24分别与驱动电路25a和25b、25a和25d、25b和25c、及25c和25d电连接,每个驱动电路根据图象信号施加合适的电压。
图3中具体示出了LCD板21的结构。参见该图,LCD板21包括一对彼此面对的基片21a和21b,两基片间注有液晶,该LCD板21分成有其中的象素形成图象的有源区“A”和不形成图象的无源区“N”。
接合膜31代替了密封部件(图1中的13),贴在接触其它LCD板22和23的LCD板21的侧面S1和S2上(见图2)。另外,利用上述的密封部件和密封剂密封LCD板21的不与其它LCD板接触的其它侧面S3和S4。接合膜31最好是普通树脂薄膜,并可以用薄玻璃或绝缘的金属片。
另外,最好是LCD板21的侧面S1未被接合膜31完全密封,从而形成注入液晶的入口26。这里,接合膜31贴成至少长于LCD板上形成图象的有源区“A”。即,最好是LCD板21侧面S1的未被接合膜31密封的长度“l”小于无源区“N”的宽度“L”。这是为了防止由于渗透LCD板21的有源区“A”造成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有害影响(ill effect),该树脂通常在通过入口26注入了液晶后用于密封该入口。
图4展示了接合膜31贴到LCD板21的侧面S1和S2上的情况。如该图所示,在各基片21a和21b的侧面上涂敷粘结剂27。这里,最好是用滚压器(未示出)或用注射器(未示出)把粘结剂27涂敷成带状,使之宽度小于基片21a和21b的厚度。因此,在按压贴附接合膜31时,所涂粘结剂27散开,并完成粘结。这里,用常规密封剂作为把接合膜31贴到基片21a和21b上的粘结剂,并且接合层的厚度最好小于10μm。另外,最好是接合膜31和32(见图5)的厚度在15-25μm之间。
尽管接合膜31可以分别贴于侧面S1和S2上,但,最好是用一条带状接合膜31进行接合,如图4所示。
图5是图2的接合部30的放大示图。该图中,接合膜31和32分别贴在LCD板21和22的侧面上,LCD板21和22中有由黑底51分开的象素50。接合膜31和32直接贴在象素50的一个侧面上,由此使接合部的厚度最小。
分别贴到LCD板21和22上的接合膜31和31彼此接合后,LCD板21和22便彼此结合在一起。接合膜31和32与黑底51一样为黑色。另外,最好是贴在一起的接合膜31和32的总厚度等于或相当于LCD板21的22上的黑底51的宽度。而且,由于接合膜31和32为黑色,所以观察者不容易注意到接合膜31和32及接合部30。所以,可以消除如上所述的穿过整个屏的线导致的不连续图象。
按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尽管通过彼此贴合接合膜来结合多块LCD板,但通过将多块LCD板设置成使接合膜彼此接触,并利用一个框架支撑靠近所设LCD板的外边缘,也可以形成多LCD板。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LCD板借助具有与黑底相同厚度和颜色的接合膜结合LCD板,所以可以消除由于接合部导致的不连接图象。
另外,由于仅借助粘结剂就可以接合LCD板,所以容易低成本制造大面积多LCD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多液晶显示器件,该器件包括多块液晶显示板,其中各板以其侧面彼此结合,每块所述液晶显示板包括一对彼此面对的基片,两基片间注有液晶;及贴附在所述液晶显示板的与所述相邻液晶显示板结合的侧面上的接合膜,其中每块所述液晶显示板通过贴附所述接合膜彼此结合。
2.如权利要求1的多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膜贴在由所述液晶显示板上的黑底分开的象素的一侧上。
3.如权利要求2的多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膜的厚度在15-25μm之间。
4.如权利要求2的多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膜的颜色与所述黑底的颜色相同。
5.如权利要求2的多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插在所述彼此结合的液晶显示板之间的所述接合膜的所述总厚度与所述黑底的宽度相同。
全文摘要
一种多液晶显示器件,各液晶显示板的侧面彼此结合,每块液晶显示板,包括一对彼此面对的基片,两基片间注有液晶。接合膜贴附于液晶显示板的侧面,并与相邻液晶显示板结合。每块液晶显示板通过贴附接合膜彼此结合。
文档编号G02F1/13GK1178917SQ9711952
公开日1998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2日
发明者金时奂, 宋秉祥 申请人: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