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72335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鼓413是在例如鼓径是80[mm]的铝制的导电性圆筒体(铝材管)的圆周面依次层叠了底涂层(UCL:Under Coat Layer),电荷产生层(CGL:Charge Generat1nLayer)、电荷输送层(CTL: Charge Transport Layer)的负带电型的有机感光体(0PC:Organic Photo-conductor) ο电荷产生层由使电荷产生材料(例如酞菁颜料)分散到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的有机半导体构成,通过曝光装置411的曝光产生一对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输送层由使空穴输送性材料(供电子性含氮化合物)分散到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树脂)的材料构成,将在电荷产生层产生的正电荷输送到电荷输送层的表面。
[0039]通过控制部100控制向使感光体鼓413旋转的驱动马达(图示略)供给的驱动电流,从而感光体鼓413以固定的周速度旋转。
[0040]带电装置414使具有光导电性的感光体鼓413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成负极性。曝光装置411例如由半导体激光器构成,对感光体鼓413照射与各色成分的图像对应的激光。在感光体鼓413的电荷产生层产生正电荷,并输送到电荷输送层的表面,从而感光体鼓413的表面电荷(负电荷)被中和。在感光体鼓413的表面,通过与周围的电位差形成了各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0041]显影装置412是双组份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通过使各色成分的调色剂附着在感光体鼓413的表面来使静电潜像可视化从而形成调色剂像。
[0042]鼓清洁装置415具有与感光体鼓413的表面滑动接触的鼓清洁刀片等,除去一次转印后在感光体鼓413的表面残存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0043]中间转印单元42具备中间转印带421、一次转印辊422、多个支承辊423、二次转印辊424、以及带清洁装置426等。
[0044]中间转印带421由环形带构成,呈环状拉伸架设在多个支承辊423上。多个支承辊423中的至少一个由驱动辊构成,其他由从动辊构成。例如,优选比K成分用的一次转印辊422靠带行驶方向下游侧配置的辊423A是驱动辊。由此,容易使一次转印部中的带的行驶速度保持固定。通过驱动棍423A旋转,中间转印带421向箭头A方向以固定速度行驶。
[0045]中间转印带421是具有导电性以及弹性的带,在表面具有体积电阻率是8?lltlogQ - cm]的高电阻层。在中间转印带421上混合残留了正极性(与常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和负极性(常规带电极性)的调色剂190。中间转印带421被来自控制部100的控制信号旋转驱动。此外,对于中间转印带421,只要是具有导电性以及弹性,则不限定材质、厚度以及硬度。
[0046]—次转印辊422与各色成分的感光体鼓413对置地配置于中间转印带421的内周面侧。隔着中间转印带421,一次转印辊422被压接于感光体鼓413,从而形成了用于将调色剂像从感光体鼓413向中间转印带421转印的一次转印棍隙。
[0047]二次转印辊424与配置于驱动辊423A的带行驶方向下游侧的辊423B (以下称为“支持辊423B”)对置地配置于中间转印带421的外周面侧。隔着中间转印带421,二次转印辊424被压接于支持辊423B,从而形成了用于将调色剂像从间转印带421向纸张S转印的二次转印辊隙。
[0048]在中间转印带421通过一次转印辊隙时,感光体鼓413上的调色剂像依次与中间转印带421重叠地被一次转印。具体而言,通过对一次转印辊422施加一次转印偏压,对中间转印带421的背面侧(与一次转印辊422抵接的侧)赋予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荷,从而调色剂像被静电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
[0049]之后,纸张S通过二次转印辊隙时,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纸张S。具体而言,对二次转印辊424施加二次转印偏压,对纸张S的背面侧(与二次转印辊424抵接的侧)赋予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荷,从而调色剂像被静电转印到纸张S。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S被朝向定影部60搬运。
[0050]带清洁装置426(与本发明的“清洁装置”对应)除去二次转印后在中间转印带421(与本发明的“转印带”对应)的表面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对于带清洁装置426的具体的构成后述。此外,也可以代替二次转印辊424,采用二次转印带呈环状地拉伸架设在包含二次转印辊的多个支承辊的构成(所谓的带式的二次转印单元)。
[0051]定影部60具备:具有配置于纸张S的定影面(形成了调色剂像的面)侧的定影面侧部件的上侧定影部60A、具有配置于纸张S的背面(定影面的相反的面)侧的背面侧支承部件的下侧定影部60B、以及加热源60C等。通过背面侧支承部件压接于定影面侧部件,形成了夹着纸张S来搬运的定影辊隙。
[0052]定影部60通过利用定影辊隙对二次转印有调色剂像且被搬运来的纸张S加热、加压,来使调色剂像定影到纸张S。定影部60作为单元配置于定影器F内。另外,在定影器F也可以配置有空气分离单元,其通过喷出空气,来使纸张S从定影面侧部件或者背面侧支承部件分离。
[0053]纸张搬运部50具备供纸部51、排纸部52、以及搬运路径部53等。在构成供纸部51的3个供纸托盘单元51a?51c中按照预先设定的种类收纳有基于坪量、尺寸等识别的纸张S (规格纸张、特殊纸张)。搬运路径部53具有阻力辊对53a等多个搬运辊对。
[0054]收纳于供纸托盘单元51a?51c的纸张S从最上部一张张送出,通过搬运路径部53搬运至图像形成部40。此时,通过配设有阻力辊对53a的阻力辊部,修正被供给的纸张S的倾斜度,并且调整搬运时机。而且,在图像形成部40中,中间转印带421的调色剂像被统一二次转印到纸张S的一个面,在定影部60中实施定影工序。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S被具备排纸辊52a的排纸部52向设备外排纸。
[0055][带清洁装置426的主要部分构成]
[0056]接下来,参照图3对带清洁装置426的主要部分构成进行说明。带清洁装置426具备预清洁部200、第I清洁部220以及第2清洁部240。在预清洁部200的周边,更具体而言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行驶方向上的第I清洁部220的上游侧,设置有温湿度检测传感器80。温湿度检测传感器80检测带清洁装置426的周围的温度以及湿度。温湿度检测传感器80每次检测带清洁装置426的周围的温度以及湿度,都将表示该温度以及湿度的温湿度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0。
[0057]预清洁部200具备预清洁辊202、预刮板204 (刮取部件)、预偏置电源206 (预清洁电压施加部)、以及预清洁对置辊208。
[0058]预清洁辊202周围不设置刷毛,具有芯骨、以及覆盖芯骨的外周的弹性层。芯骨的材质例如是铝等的金属。弹性层的材质例如是具有导电性的聚氨酯泡沫。预清洁辊202是以可与中间转印带421接触着旋转的方式配置,且用于除去在中间转印带421上残留的负极性(常规带电极性)的调色剂190的清洁辊。从防止由于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21的摩擦而引起的中间转印带421表面损伤的观点来看,预清洁辊202通过来自控制部100的控制信号,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21向宽度方向(相互对置的面向相同方向移动的旋转方向)旋转驱动。控制部100为了适当地除去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190,而以预清洁辊202的旋转速度(Vl)与中间转印带421的旋转速度(V2)的旋转速度比Θ ( = V2/V1)为0.8 ^ Θ ^ 1.2的方式,控制预清洁辊202的旋转速度。
[0059]此外,通过对预清洁辊202实施金属电镀处理,能够对预清洁辊202确保所希望的硬度。通过使金属电镀处理成为无电解电镀处理,能够在预清洁辊202的表面形成膜均匀性高的薄膜。通过使无电解电镀处理成为无电解镀镍,实现无电解电镀处理的低成本,防止在预清洁辊202的表面产生镀膜现象。镀膜现象是调色剂、调色剂的添加剂、纸粉、放电生成物等附着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的现象。通过使由金属电镀处理形成的金属电镀层的硬度(表面维氏硬度)为350[Kg/mm2]以上,能够防止由预刮板204中的调色剂对流引起的预清洁棍202的表面粗糙。另外,通过使金属电镀层的表面粗糙度(Rz)为1.0[μηι]以下,能够确保长时间执行了图像形成处理的情况下的预刮板204的刮取性能,并且防止预清洁辊202的表面中的镀膜现象的产生。
[0060]预刮板204是金属制的板材,或者弹性体制的弹性刀片。预刮板204的前端部被按压于预清洁辊202,机械式地刮取附着于预清洁辊202的表面的调色剂190。从实现良好的刮取性能的观点来看,预刮板204相对于预清洁辊202的表面向反方向(相互对置的面向相反方向移动的旋转方向)抵接。相对于预清洁辊202的表面的预刮板204的抵接线压以及有效抵接角分别是50?180[N/m]以及35?45[° ]。此外,只要满足上述的线压条件,则不限定预刮板204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