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161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光学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膜,包含该光学膜的偏光板,以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号1996-321381)中所公开的,可在液晶盒的一侧或 两侧布置延迟膜来提高液晶显示器(LCD)的视角的特性。在反射式LCD或有机发光装置 (OLED)中也可使用所述延迟膜以防止反射和确保清晰度。
[0003] 基于延迟特性,所述延迟膜是1/2或1/4波长的延迟膜。现已知所述1/2或1/4 波长的延迟膜是根据波长展现出的延迟差,因而是在有限范围内的波长中起作用。例如,在 许多情况下,用作对具有550nm波长的光的1/4波长延迟膜的膜,对于具有450nm或650nm 波长的光可能不会起作用。

【发明内容】

[0004] [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用于提供一种光学膜,包含该光学膜的偏光板,以及一种显示装置。
[0006][技术方案]
[0007]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膜,其包含堆叠的正单轴延迟膜和负单轴延迟 膜。图1为示例性光学膜1的视图,其中堆叠了正单轴延迟膜101和负单轴延迟膜102。
[0008] 如图2所示,延迟膜100在X、y和Z轴方向上可具有折射率(nx、\和n z)。在这 里,所述x轴可以指,例如,所述膜的任意一个平面内方向,所述y轴可以指垂直于所述x轴 的平面内方向,且所述z轴可以指由所述x轴和y轴所形成的平面的法线的方向,例如,所 述膜的厚度方向。在一个实例中,所述x轴是指平行于所述膜的慢轴的方向,所述y轴是指 平行于所述膜的快轴的方向。
[0009]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单轴延迟膜"可以指在nx、\和n z中的任一方向上的折射率 不同于所述其他两个方向上的折射率的延迟膜。示例性的单轴延迟膜可以是满足通式1的 条件的延迟膜。
[0010] [通式 1]
[0011] nx^ n yN n z
[0012] 在通式1中,参考标记"N"指的是位于两侧的值彼此基本相等,而所述"基本相 等"考虑到了 ±5、±3、±1或±0. 5的误差。
[0013] 所述满足通式1的条件的单轴延迟膜具有面内延迟。所述面内延迟值可以是,例 如,由通式2来确定。
[0014] [通式 2]
[0015] Rin= dX (n e - n0)
[0016] 在通式2中,Rin为面内延迟值,d为所述延迟膜的厚度,ne为非常折射率 (extraordinary refractive index),以及 n0为寻常折身寸率(ordinary refractive index)。在此,所述非常折射率可以是在上述三个方向上的折射率中,不同于其他两个方向 上的折射率的任一方向上的折射率,且所述寻常折射率可以是在两个方向上彼此相同的折 射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非常折射率可以指在 x轴方向上的折射率,所述寻常折射率可 以指在y轴方向上的折射率。
[0017]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正单轴延迟膜是具有正的通式2的面内延迟值(R in)的膜,所 述负单轴延迟膜是具有负的通式2的面内延迟值(Rin)的膜。所述正单轴延迟膜可被称作, 例如,+A延迟膜,所述负单轴延迟膜可被称作,例如,-A延迟膜。
[0018]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光学膜包含所述正单轴延迟膜和所述负单轴延迟膜的多种组 合,从而展现出所需的波长色散特性。
[0019] 在此,所述波长色散特性被划分为满足通式3的关系的常规波长色散(normal wavelength dispersion)特性、满足通式4的关系的平波长色散(flat wavelength dispersion)特性或者满足通式5的关系的反波长色散(reverse wavelength dispersion)特性。
[0020] [通式 3]
[0021] R(450)/R(550)>R(650)/R(550)
[0022] [通式 4]
[0023] R(450)/R(550)? R(650)/R(550)
[0024][通式 5]
[0025] R(450)/R(550)〈R(650)/R(550)
[0026] 在通式3、4和5中,R(450)为针对具有450nm波长的光的相应延迟膜的延迟值, R(550)为针对具有550nm波长的光的相应延迟膜的延迟值,以及R(650)为针对具有650nm 波长的光的相应延迟膜的延迟值。所述延迟可以是,例如,通过通式2计算出的面内延迟。
[0027] 将参照图3解释常规波长色散特性、平波长色散特性和反波长色散特性。图3显 示了一个示例性延迟膜的R(A)/R(550)值随波长的变化。参照图3,可看到在所述延迟膜 具有由N所代表的常规波长色散特性的情况下,光的波长越大,所述延迟值越低。在所述延 迟膜具有由R所代表的反波长色散特性的情况下,光的波长越大,所述延迟值越高。然而, 在所述延迟膜具有由F所代表的平波长色散特性的情况下,可看到随着波长的变化,所述 延迟值几乎没有变化。
[0028]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光学膜可以这样布置:所述正单轴延迟膜的光轴以,例如,_5 度至5度、-3度至3度或-1度至1度的角度平行于所述负单轴延迟膜的光轴。
[0029]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光轴"可以指慢轴或快轴,且除非有其他的特殊限定,可以指 慢轴。另外,术语"竖直"、"水平"、"垂直"或"平行"可以指不会降低所需效果的基本竖直、 水平、垂直或平行。每个术语均考虑到,例如制造误差或变动。相应地,例如,每个术语可包 含约±15度、±10度、±5度或±3度以内的误差。
[0030] 将参照图4描述正单轴延迟膜的光轴和负单轴延迟膜的光轴彼此平行布置的光 学膜。即,如图4所示,正单轴延迟膜101和负单轴延迟膜102可以,例如,以它们的光轴 ($)位于相同方向的状态上下布置,并以保持这样的排列的状态堆叠,从而制得了光学膜。
[0031]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含有光轴彼此平行布置的正单轴延迟膜和负单轴延迟膜的光 学膜,延迟值可通过通式6来预测。
[0032][通式6]
[0033] R(入)=R!(入)+R2 (入)
[0034] 在通式6中,R(入)为在人nm波长下的光学膜的延迟值,札(入)为在人nm波长下 的所述正单轴延迟膜和负单轴延迟膜中的任一个的延迟值,以及R2( A )为在Anm波长下 的所述正单轴延迟膜和负单轴延迟膜中的另一个的延迟值。因此,当所述正单轴延迟膜和 负单轴延迟膜的光轴彼此平行布置时,更容易控制所述光学膜的波长色散特性。
[0035]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单轴延迟膜的面内延迟可以,例如,满足公式1至3。
[0036][公式1]
[0037] | R^A) | > | R2(A) I
[0038][公式 2]
[0039] R: (450) /Ri (550) <R2 (450) /R2 (550)
[0040][公式 3]
[0041] | R(450) |〈 | R(650) |
[0042] 在公式1中,|札U ) |为针对A nm波长的光的,正和负单轴膜中的任一个(下 文中,称为第一膜)的面内延迟的绝对值,I R2(A) I为针对Anm波长的光的,正和负单轴 膜中的另一个(下文中,称为第二膜)的面内延迟的绝对值,所述Anm波长可以是,例如, 450、550或650nm的波长。另外,参考标记" & ( A ) "是指针对A nm波长的光的所述第一膜 的延迟的数值,参考标记"R2( A )"是指针对Xnm波长的光的所述第二膜的延迟的数值。即 在公式2中,& (450)和& (550)分别为针对450nm和550nm波长的光的所述第一膜的面内 延迟值,且R2(450)和R 2(550)分别为针对450nm和550nm波长的光的所述第二膜的面内延 迟值。在公式3中,| R(450) |可以指札(450)与馬(450)之和的绝对值,| R(650)丨可 以指札(650)与馬(650)之和的绝对值。
[0043] 满足公式1至3的单轴延迟膜表示,在针对450、550和650nm的波长中的至少一种 的光,并优选全部波长范围的光具有更高的面内延迟的绝对值的延迟膜中,针对450nm的 光的面内延迟值与针对550nm的光的面内延迟值之比,小于另一延迟膜的比,且针对450nm 波长的光的正和负单轴延迟膜的面内延迟之和的绝对值,也小于针对650nm波长的光的面 内延迟之和的绝对值。
[0044] 当通过堆叠满足公式1和2的所述正和负延迟膜而形成光学膜时,则可形成总体 具有反波长色散特性的光学膜,例如,满足公式3的光学膜。
[0045] 也就是说,当将所述光学膜的正和负延迟膜堆叠成使得具有如公式1所示的较高 的面内延迟的绝对值的膜的R(450)/R(550),小于具有如公式2所示的较小的面内延迟的 绝对值的膜的R(450)/R(550)时,则可提供满足公式3的所述光学膜。
[0046] 如公式3所定义的,所述光学膜可具有大于| R(450) |的| R(650) |。在一个 实例中,所述光学膜的面内延迟值可满足公式4或5。
[0047][公式 4]
[0048] 0.81 ^R (450)/R (550)^0.99
[0049][公式5]
[0050] 0? 01彡R (650)/R (550)彡1. 19
[0051] 在公式4中,R(450)为札(450)与馬(450)之和,R(550)为札(550)与馬(550)之 和,在公式5中,R(550)为札(550)与馬(550)之和,R(650)为札(650)与馬(650)之和,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