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942146阅读:来源:国知局
058]图6A至图6D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配向层于图5非显示区N的沿B-B,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A所示,第一配向层16上的突起结构161距离第一配向层16的一表面163的高度Hl与相邻于突起结构161的配向层16的厚度T比值介于2?10之间。在此,高度Hl可介于150nm至300nm之间,而厚度T可介于1nm至10nm之间;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前述厚度范围,只要突起结构161于第一配向层16有一显著高度,即可达到增强配向层边缘对基板的压力与附着力,减少配向层材料溢流及固化时缩膜的问题,进而防止配向层有位移情形产生。此外,于第一配向层16上的突起结构161旁还设有复数隆凸162 ;在此,隆凸162的高度H2可介于5nm至30nm之间,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再者,图6A所示的突起结构161具有与垂直于第一配向层16的表面163的侧边;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突起结构16的两侧边可皆一斜面(如图6B所示);或突起结构16呈圆弧状(如图6C所不);或突起结构16的一侧边垂直于第一配向层16的表面163 (如图6D所示);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此外,图6A至图6D所示的突起结构161均以一平整表面表不;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突起结构161可具有一平整表面,如山脊状结构。
[0059]图7A至图7C系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配向层于图5非显示区N的沿C-C’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一般而言,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设有布线,而本实施例的第一配向层161可还设于非显不区N的布线6上。
[0060]当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以框胶5封装时,第一配向层16的突起结构161与框胶5间的关系系如图8A所示。由设置此突起结构161,可框胶5可覆盖此突起结构161而增加与第一配向层16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框胶5与第一配向层16剥离的情形发生。同时,如图8A所7K,第一基板11外缘凸出于框胶5外。
[0061]然而,于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外缘可与框胶5切齐,如图SB所示。此外,于此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配向层材料是使用具有低黏度的聚亚酰胺;故虽然无法形成如图8A的突起结构161,但所形成的第一配向层16的边缘形成一特殊弯曲结构,如波浪型结构,如图10所示。
[0062]无论是如图5所示的具有突起结构161及隆凸162的第一配向层16、或是如图10所示的具有隆凸162及波浪型结构边缘的第一配向层16,第一配向层16内均可能产生复数个粒子164,此些粒子可为第一配向层16于固化时所形成的晶核、晶体、晶粒、或聚集物,如图9所示。特别是,设于非显示区N的粒子164尺寸大于设于显示区D的粒子164尺寸。此外,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配向层16可不包括前述粒子164,或仅有非显示区N形成有前述粒子164。
[0063]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图5至图9仅绘制第一基板11上设置第一配向层16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均了解,在此省略第一基板11与第一配向层16间的其他组件(如:薄膜晶体管组件等)。
[0064]除此之外,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制得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可应用于液晶显示设备7,如图11所示;其中,液晶显示设备包括:一背光模块(图未示);以及设于背光模块上的液晶显示面板(图未示)。在此,仅以显示器作为液晶显示设备的一示例,其他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摄影机、照相机、音乐播放器、行动导航装置、电视等显示设备,亦可使用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制得的液晶显示面板。
[0065]上述实施例仅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主权项】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设置有一像素电极区及一非像素电极区; 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一第一配向层,设于该像素电极区及该非像素电极区上;以及 一液晶层,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间; 其中,该像素电极区上的该第一配向层具有一第一厚度,该非像素电极区上的该第一配向层具有一第二厚度,且该第一厚度系大于该第二厚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像素电极区包括一像素电极,该非像素电极区包括一数据线及一扫描线,其中该像素电极上的该第一配向层具有该第一厚度,且该数据线及该扫描线其中之一上的该第一配向层具有该第二厚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配向层包括复数个粒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基板包括一显示区与一非显示区,且至少一设于该非显示区的该粒子尺寸大于至少一设于该显示区的该粒子尺寸。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基板包括一显示区与一非显示区,对应于该第一基板的该非显示区上的该第一配向层上设有至少一突起结构、至少一隆凸或其组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配向层的材料与该突起结构或该隆凸的材料相同。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突起结构或该隆凸与该第一配向层一体成型。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突起结构的高度与相邻于该突起结构的该第一配向层的厚度比值介于2?10之间。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配向层边缘具有至少一弯曲结构。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包括一框胶,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部分覆盖该第一配向层。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包括一框胶,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部分覆盖至少一该突起结构、至少一该隆凸或其组合。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厚度与该第二厚度比值介于I?10之间。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包括一彩色滤光单元,设于该第一基板上且介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一配向层间。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包括至少一间隔物、一黑色矩阵及一第二配向层,其中该黑色矩阵设于该第二基板上,该间隔物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对应于该黑色矩阵,该第二配向层设于该第二基板、该黑色矩阵及该间隔物上,该间隔物上的该第二配向层具有一第三厚度,该黑色矩阵上的该第二配向层具有一第四厚度,且该第三厚度小于该第四厚度。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基板上设有一薄膜晶体管组件及一第一保护层,该薄膜晶体管组件包括:一栅极、一绝缘层、一半导体层、一源极及一漏极,其中该绝缘层覆盖该栅极,该半导体层设于该绝缘层上,该源极及该漏极设于该半导体层上,该源极及该漏极相距一预定距离以形成一通道区,该第一保护层覆盖该薄膜晶体管组件且具有一开口以显露该漏极,该像素电极设于该第一保护层上并向该开口延伸以与该漏极电性连接,其中于该开口中的该第一配向层具有一第五厚度,且该第五厚度大于该第一厚度。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用于一液晶显示设备,其中该液晶显示设备为一手机、一笔记本电脑、一摄影机、一照相机、一音乐播放器、一行动导航装置或一电视。17.—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设置有一像素电极区及一非像素电极区; 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一第一配向层,设于该像素电极区及该非像素电极区上,其中该像素电极区包括一开口区及一非开口区;以及 一液晶层,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间; 其中,该像素电极区的该开口区上的该第一配向层具有一第一厚度,该非像素电极区上的该第一配向层具有一第二厚度,且该第一厚度大于该第二厚度。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像素电极区的该开口区包括一像素电极,该非像素电极区包括一数据线及一扫描线,其中该像素电极上的该第一配向层具有该第一厚度,且该数据线及该扫描线其中之一上的该第一配向层具有该第二厚度。19.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一液晶层,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间; 一第一配向层,设于该第一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二表面及一第三表面,其中该第二表面朝向该第一基板,而该第三表面相邻于该液晶层;以及 至少一间隔物,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间; 其中,该第一基板包括一第一区域、一第二区域及一第三区域,该间隔物对应于该第一区域,该第二区域上的该第一配向层的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表面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三区域上的该第一配向层的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表面间的距离,该第二区域及该第三区域上的该第一配向层分别具有一第一厚度及一第二厚度,且该第一厚度大于该第二厚度。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二区域上设置有一像素电极,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三区域上设置有一数据线及一扫描线,其中该像素电极上的该第一配向层具有该第一厚度,且该数据线及该扫描线其中之一上的该第一配向层具有该第二厚度。
【专利摘要】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设置有一像素电极区及一非像素电极区;一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一第一配向层,设于像素电极区及非像素电极区上;以及一液晶层,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间。其中,像素电极区上的第一配向层具有一第一厚度,非像素电极区上的第一配向层具有一第二厚度,且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
【IPC分类】G02F1/1337
【公开号】CN105158980
【申请号】CN201410231736
【发明人】邱长儒, 朱夏青, 林凤琳, 陈俐君, 陈傅丞
【申请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5月28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