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设备和处理盒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630955阅读:来源:国知局
产生层。
[0128]
[0129]接着,将72份由式(CT-1)表示的胺化合物,8份由下式(CT-2)表示的胺化合物 (空穴输送材料),100份以7:3的比例包含由下式(B3)表示的结构单元和由下式(B4)表 示的结构单元、重均分子量(Mw)为130, 000的多芳基化合物树脂溶解于300份二甲氧基甲 烷和600份氯苯的溶剂混合物中,从而制备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涂法将电荷输送 层用涂布液涂布于电荷产生层,从而获得湿膜。用浸渍有MEK的透镜清洁纸部分地擦去湿 膜使得L3为175.Omm。将所得湿膜在120°C下干燥4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15μm的电荷 输送层。
[0130]
[0131] 以下描述评价。使用的装置为复印机(从CanonKabushikiKaisha可得的使用 双组分显影系统的iR-ADVC5051)的改造机。改造复印机使得其中充电辊接触电子照相 感光构件的范围,即,L1为162. 0_并且充电辊相对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圆周速度差为 150%。此外,充电辊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接触压力翻倍。将通过将交流电压叠加在直流 电压上获得的电压施加至充电辊并且AC偏压为2. 5kHz、1. 7kVpp。在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带电后,在显影位置的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电位设定为-600V。 其中一次转印辑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相对的范围,即,L2设定为156. 0_。
[0132] 使用以上装置重复进行图像形成评价。以以下方式重复进行图像形成:在温度为 23°C和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下,以2张纸的间隔在50, 000张宽度为279. 4mm的信纸上形 成打印率为1%的图像。在重复进行图像形成前后测量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厚度。充电辊 的端部附近(在两端侧以5_的增量、1_的间隔沿圆周方向测量8个点)的最大磨耗部分 的磨耗深度表示为Dym。在实施例10中,设定L1-L4,使得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长度方 向,从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端部的各L1-L4的长度等于从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另一端 部的各L1-L4的长度。
[0133]实施例11
[0134] 除了改变圆筒状导电性支承体、L1-L4和用于评价的装置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所 述的实质上相同的方式制备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实施例11中获得的L1-L4、磨耗深度D和 图像评价结果示于表中。
[0135] 使用的支承体(圆筒状导电性支承体)为通过包括挤出步骤和拉伸步骤的方法制 造的长度为260. 5mm、直径为30mm和厚度为1. 0mm的铝圆筒(JIS-A3003,铝合金)。
[0136] 以下描述评价。使用的装置为复印机(从CanonKabushikiKaisha可得的使 用非接触单组分显影系统的HPLaserJetEnterprise600M603)的改造机。改造复印机 使得其中充电辊接触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范围,即,L1为110. 0_并且充电辊相对于电子 照相感光构件的圆周速度的差为150%。此外,充电辊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接触压力翻 倍。将通过将交流电压叠加在直流电压上获得的电压施加至充电辊并且AC偏压为1. 6kHz、 1. 7kVpp。在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带电后,在显影位置的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的电子照相感 光构件的表面电位设定为-600V。其中一次转印辊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相对的范围,S卩,L2 设定为100. 〇_。
[0137] 使用上述装置重复进行图像形成评价。以以下方式重复进行图像形成:在温度为 23°C和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下,以2张纸的间隔在30, 000张宽度为215. 9mm的信纸上形 成打印率为1%的图像。在重复进行图像形成前后测量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厚度。充电辊 的端部附近(在两端侧以5_的增量、1_的间隔沿圆周方向测量8个点)的最大磨耗部分 的磨耗深度表示为Dym。在实施例11中,设定L1-L4,使得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长度方 向,从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端部的各L1-L4的长度等于从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另一端 部的各L1-L4的长度。
[0138] 比较例1和2
[0139] 除了改变L2和L4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实质上相同的方式制备电子照相 感光构件。使用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相同的装置评价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比较例1和2中 获得的L1-L4、磨耗深度D和图像评价结果示于表中。
[0140] 比较例3
[0141] 除了改变L4以外,以与实施例10中所述的实质上相同的方式制备电子照相感光 构件。使用与实施例10中所述的相同的装置评价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比较例3中获得的 L1-L4、磨耗深度D和图像评价结果示于表中。
[0142] 比较例4
[0143] 除了改变L4以外,以与实施例10中所述的实质上相同的方式制备电子照相感光 构件。使用与实施例10中所述的相同的装置评价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比较例4中获得的 L1-L4、磨耗深度D和图像评价结果示于表中。表
[0144]

[0145] 从以上结果,表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触充电单元的端部的电子照相感光构 件的表面磨耗降低并且抑制由于其表面磨耗导致的图像缺陷。
[0146] 虽然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已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示 例性实施方案。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此类改进以及等同的结构 和功能。
【主权项】
1. 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包括: 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圆筒状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接触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充电单元;和 用于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上承载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材料的转印单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电荷产生层和所述电荷产生层上的表面层, 和 所述电子照相设备满足下式(1)-(3): L1〈L3⑴ L1>L2⑵ L1>L4(3) 其中L1表示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长度方向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图像形 成区域的中心至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带电区域的端部的以_计的范围, L2表示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长度方向从所述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所述电子 照相感光构件的转印区域的端部的以mm计的范围, L3表示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长度方向从所述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形成所述 表面层的区域的端部的以mm计的范围,和 L4表示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长度方向从所述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形成所述 电荷产生层的区域的端部的以mm计的范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设备,其中L1、L2和L4满足下式(4): L1>L4>L2(4)〇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设备,其中L1、L2和L4满足下式(5): L1>L2>L4(5)〇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设备,其中所述表面层为电荷输送层。5. -种处理盒,其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其包括: 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圆筒状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 接触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充电单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 电荷产生层、所述电荷产生层上的表面层,和 能够与用于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上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材料的转印单 元相对的转印区域,并且 所述处理盒满足下式(1)-(3): L1〈L3⑴ L1>L2⑵ L1>L4(3) 其中L1表示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长度方向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图像形 成区域的中心至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带电区域的端部的以_计的范围, L2表示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长度方向从所述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所述电子 照相感光构件的转印区域的端部的以mm计的范围, L3表示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长度方向从所述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形成所述 表面层的区域的端部的以mm计的范围,和 L4表示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长度方向从所述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形成所述 电荷产生层的区域的端部的以mm计的范围。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中L1、L2和L4满足下式(4): L1>L4>L2(4)〇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中L1、L2和L4满足下式(5): L1>L2>L4(5)〇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表面层为电荷输送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设备和处理盒。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单元和转印单元并且满足下式(1)-(3):L1<L3(1)L1>L2(2)L1>L4(3)其中L1表示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长度方向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带电区域的端部的范围,L2表示沿长度方向从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转印区域的端部的范围,L3表示沿长度方向从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形成表面层的区域的端部的范围,和L4表示沿长度方向从图像形成区域的中心至形成电荷产生层的区域的端部的范围。
【IPC分类】G03G5/04, G03G21/18
【公开号】CN105388714
【申请号】CN201510512104
【发明人】友野宽之, 伊藤阳太, 三浦大祐, 姉崎隆志, 大垣晴信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9日
【公告号】US9395687, US20160054703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