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864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滤除特定波长的光线(例如红外线),设于该第四透镜的朝向像侧的一面与 成像面之间。
[0152]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1中之各个透镜,都分别具有朝向物侧2的物侧面,与朝向像 侦U3的像侧面。另外,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1中之各个透镜,亦都具有接近光轴4的光轴附 近区域、与远离光轴4的圆周附近区域。例如,第一透镜10具有第一物侧面11与第一像侧 面12;第二透镜20具有第二物侧面21与第二像侧面22;第Ξ透镜30具有第Ξ物侧面31 与第Ξ像侧面32 ;第四透镜40具有第四物侧面41与第四像侧面42。
[0153] 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1中之各个透镜,还都分别具有位在光轴4上的中屯、厚度T。 例如,第一透镜10具有第一透镜厚度Τι、第二透镜20具有第二透镜厚度T2、第Ξ透镜30具 有第Ξ透镜厚度TsW及第四透镜40具有第四透镜厚度Τ4。所W,在光轴4上光学成像镜 头1中透镜的中屯、厚度总合称为ALT。亦即,ALT= 1\+了2巧片4。
[0154]另外,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1中在各个透镜之间又具有位在光轴4上的空气间隙 (airgap)。例如,第一透镜10到第二透镜20之间空气间隙宽度称为Gi2、第二透镜20到 第Ξ透镜30之间空气间隙宽度称为G23、第Ξ透镜30到第四透镜40之间空气间隙宽度称 为G34。所W,第一透镜10到第四透镜40之间位于光轴4上各透镜间之Ξ个空气间隙宽度 之总合即称为AAG。亦即,AAG=G12+G23+G34。
[0155] 另外,第一透镜10的物侧面11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长度为TTL。光学成像镜头的 整体焦距为E化。
[0156] 另外,再定义:η为该第一透镜10的焦距;f2为该第二透镜20的焦距;巧为该第 Ξ透镜30的焦距;f4为该第四透镜40的焦距;nl为该第一透镜10的折射率;n2为该第二 透镜20的折射率;n3为该第Ξ透镜30的折射率;n4为该第四透镜40的折射率;U1为该 第一透镜10的阿贝系数(Abbenumber) ;υ2为该第二透镜20的阿贝系数;υ3为该第;透 镜30的阿贝系数;及U4为该第四透镜10的阿贝系数。
[0157] 第一实施例
[015引请参阅图6,例示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1的第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在成像面71 上的纵向球差(l0ngi1:udinals地erical油erration)请参考图7A、弧矢(sagittal)方向 的像散像差(astigmaticfield油erration)请参考图7B、子午(tangential)方向的像 散像差请参考图7C、W及崎变像差(distcxrtion油erration)请参考图7D。所有实施例中 各球差图之Y轴代表视场,其最高点均为1. 0,此实施例中各像散图及崎变图之Y轴代表像 高,系统像高为1.792毫米。
[0159] 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系统1主要由具有屈光率之四片透镜、滤光片70、光 圈80、与成像面71所构成。光圈80是设置在物侧2与第一透镜10之间。滤光片70可W 防止特定波长的光线(例如红外线)投射至成像面而影响成像质量。
[0160] 第一透镜10具有正屈光率。朝向物侧2的第一物侧面11为凸面,具有位于光轴 附近区域的凸面部13W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14,朝向像侧3的第一像侧面12亦 为凸面,具有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16W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17。第一透镜 之物侧面11及像侧面12皆为非球面。
[0161] 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光率。朝向物侧2的第二物侧面21为凹面,并具有位于光 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23W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24,朝向像侧3的第二像侧面22 具有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26W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27。第二透镜20之物 侧面21及像侧面22皆为非球面。
[0162] 第Ξ透镜30具有正屈光率,朝向物侧2的第Ξ物侧面31具有位于光轴附近区域 的凹面部33,W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34,而朝向像侧3的第Ξ像侧面32具有位于 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36W及在圆周附近的凸面部37。第Ξ透镜30之物侧面31及像侧 面32皆为非球面。
[0163] 第四透镜40具有负屈光率,朝向物侧2的第四物侧面41具有位于光轴附近区域 的凸面部43,W及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44,而朝向像侧3的第四像侧面42具有位于 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46W及在圆周附近的凸面部47。第四透镜40之物侧面41及像侧 面42皆为非球面。滤光片70位于第四透镜40W及成像面71之间。
[0164] 在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1中,从第一透镜10到第四透镜40中,所有物侧面 11/21/31/41与像侧面12/22/32/42共计八个曲面,均为非球面。此等非球面系经由下列公 式所定义:
[0165]
[0166]其中:
[0167]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距离;
[0168]Z:非球面深度(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顶点之切面, 两者间的垂直距离);
[0169] R :透镜表面之曲率半径;
[0170] K:圆锥系数;
[0171]曰1:第i阶非球面系数。
[0172] 第一实施例成像透镜系统的光学数据如图26所示,非球面数据如图27所示。在W 下实施例之光学透镜系统中,整体光学透镜系统的光圈值(f-number)为化0,半视角化alf FieldofView,简称HF0V)为整体光学透镜系统中最大视角(FieldofView)的一半,又 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毫米(mm)。而系统像高为1. 792毫米,HFOV为30. 6783度。 第一实施例中各重要参数间的关系列举如下:
[0173] ? - U,' =33.677 ALT/T, 二'1.997 TVL = 0 701 Ti/Gl。二8..触9 ALT/G,: = 12.510 二 0.雜7 AAG/T, = 1 b02 Ti/T, = 2.994
[0174] ALT/T, =/1.213 T'/G:, 二8. 099 ΑΙ;Γ/?;,,:二 4.028 AAG/T, 二 1.602 AAG/T3 = 1.900 T4/G12 = 4.558 ALT/G33二 40部
[0175] 第二实施例
[0176] 请参阅图8,例示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1的第二实施例。请注意,从第二实施例开 始,为简化并清楚表达图式,仅在图上特别标示各透镜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面型,而其余与 第一实施例的透镜相同的面型,例如凹面部或是凸面部则不另外标示。第二实施例在成像 面71上的纵向球差请参考图9A、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请参考图9B、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请 参考图9C、崎变像差请参考图9D。第二实施例之设计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第二实施例的半 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而第二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第二实施例 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28所示,非球面数据如图29所示。系统像高为1. 792毫米,HF0V为 30. 8083度。其各重要参数间的关系为:
[0177] 口- ? :, = 33.677 ALT/T3 - 4. 373 T0/T3二 Ο Ml T1/G12二扛..2.白4 ALT/Gm 二 12.引0 Τ,/Γι:Μ = 0.638 AAG/L - 1.606
[017 引 Τ1/Τ2 = 2.832 ALT/T4 = 4.282 L/G。=日.< 294 AI.T/G,, 二'1.51/! AAG/L = 1.目腑 AAG/T:, 二1.技鉛 1美 =3m ALT/G23: = 4.544
[0179] 第S实施例
[0180] 请参阅图10,例示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1的第Ξ实施例。第Ξ实施例在成像面71 上的纵向球差请参考图11A、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请参考图11B、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请参 考图11C、崎变像差请参考图11D。第Ξ实施例之设计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第Ξ实施例的半 视场角大于第一实施例,第Ξ实施例的光圈值小于第一实施例,而第Ξ实施例比第一实施 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第Ξ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30所示,非球面数据如图31 所示,系统像高为1. 792毫米,HF0V为30. 7372度。其各重要参数间的关系为:
[0181] π - I、;, = 33.677 ALT/T, = 3 911 T2/T3 = 0.527 Ti/Gc 二6. 287 Α?/IVG:。 = 33.810 = 0.587 AAG/L = 1.605 T./T, 二 3. 029 ALT/Tt = 4.957
[0182] Ti/Gc = 6.287 AI;T/G,; - 4.360 A-AG/L - 1.605 AAG/T:, = 1.266 T/G12 = 3no ALT/G,s = 4,360
[0183] 第四实施例
[0184] 请参阅图12,例示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1的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在成像面71 上的纵向球差请参考图13A、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请参考图13B、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