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686455阅读:来源:国知局
(2)有鉴于光学系统设计的不可预测性,在本发明的架构之下,符合上述条件式能 较佳地使本发明镜头长度缩短、可用光圈增大、视场角增加、成像质量提升,或组装良率提 升而改善先前技术的缺点。
[0223] 本发明之光学成像镜头1,还可应用于电子装置中,例如应用于移动电话或是行车 记录器。请参阅图24,其为应用前述光学成像镜头1的电子装置10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电子装置100包含机壳110,及安装在机壳110内的影像模块120。图24仅W移动电话为 例,说明电子装置100,但电子装置100的型式不W此为限。
[0224] 如图24中所示,影像模块120包括如前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1。图24例示前述第 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1。此外,电子装置100另包含用于供光学成像镜头1设置的镜筒 130、用于供镜筒130设置的模块后座单元(mo化lehousingunit) 140,用于供模块后座单 元140设置的基板172,及设置于基板172、且位于光学成像镜头1的像侧3的影像传感器 79。光学成像镜头1中之影像传感器79可W是电子感光组件,例如感光禪合组件或互补性 氧化金属半导体组件。成像面71是形成于影像传感器79。
[0225] 本发明所使用的影像传感器79是采用板上连接式忍片封装(化ip on Board, COB) 的封装方式而直接连接在基板172上。运和传统忍片尺寸封装之封装方式的差别在于,板 上连接式忍片封装不需使用保护玻璃。因此,在光学成像镜头1中并不需要在影像传感器 79之前设置保护玻璃,然本发明并不W此为限。
[0226] 须注意的是,本实施例虽显示滤光片70,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省略滤光片70 之结构,所W滤光片70并非必要。且机壳110、镜筒130、及/或模块后座单元140可为单 一组件或多个组件组装而成,但无须限定于此。其次,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影像传感器79是 采用板上连接式忍片封装的封装方式而直接连接在基板172上,然本发明并不W此为限。
[0227] 具有屈光率的四片透镜10、20、30、40例示性地是W于两透镜之间分别存在有空 气间隔的方式设置于镜筒130内。模块后座单元140具有镜头后座141,及设置于镜头后座 141与影像传感器79之间的影像传感器后座146,然在其它的实施态样中,不一定存在有影 像传感器后座146。镜筒130是和镜头后座141沿轴线Ι-Γ同轴设置,且镜筒130设置于 镜头后座141的内侧。
[022引另请参阅图25,为应用前述光学成像镜头1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第二较佳实 施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0的 主要差别在于:镜头后座141具有第一座体142、第二座体143、线圈144及磁性组件145。 第一座体142供镜筒130设置并与镜筒130外侧相贴合且沿轴线Ι-Γ设置、第二座体143 沿轴线Ι-Γ并环绕着第一座体142之外侧设置。线圈144设置在第一座体142的外侧与 第二座体143的内侧之间。磁性组件145设置在线圈144的外侧与第二座体143的内侧之 间。
[0229] 第一座体142可带着镜筒130及设置在镜筒130内的光学成像镜头1沿轴线Ι-Γ, 即图6之光轴4移动。影像传感器后座146则与第二座体143相贴合。滤光片70,则是设 置在影像传感器后座146。第二实施例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其他组件结构则与第一实施 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0类似,故在此不再寶述。
[0230]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 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W对 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含一光圈、一 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以及一第四透镜,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 及该第四透镜都分别具有屈光率,以及朝向该物侧的一物侧面以及朝向该像侧的一像侧 面,该光学成像镜头包含: 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物侧面在其光轴附近区域具有一凸面部,该像侧面在其 圆周附近区域具有一凸面部; 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物侧面在其光轴附近区域具有一凸面部与在其圆周附近 区域具有一凹面部,以及该像侧面在其圆周附近区域具有一凹面部; 该第三透镜之该物侧面在其圆周附近区域具有一凹面部,以及该像侧面在其光轴附近 区域具有一凸面部与在其圆周附近区域具有一凸面部;以及 该第四透镜之该物侧面在其光轴附近区域具有一凸面部,以及该像侧面在其光轴附近 区域具有一凹面部与在其圆周附近区域具有一凸面部;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透镜共四片,ALT为该第一透镜到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总合、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为T3、L为该第一透镜的阿贝系数(Abbe number)、υ 3为该第三透镜的阿贝系数,并满足 20兰| υ「u3|与3. 3兰ALT/%。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透镜在该光轴 上的中心厚度为T2、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3,而满足0. 52fT2/IVt关系。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 上的中心厚度为I\、G12为该第一透镜到该第二透镜之间空气间隙的宽度,而满足4. 8 = 1/ G12之关系。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G34为该第三透镜到该 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而满足12. 5fALT/G342关系。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透镜在该光 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2、G23为该第二透镜到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而满足 〇· 55 兰T2/G232关系。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AAG为该第一透镜到 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三个空气间隙宽度总合、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 T4,而满足1. 6兰AAG/IVt关系。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 上的中心厚度为!\,而满足1.7兰IVT22关系。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 上的中心厚度为!\,而满足4. 2兰ALT/IVt关系。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 上的中心厚度为I\、G12为该第一透镜到该第二透镜之间空气间隙的宽度,而满足4. 8 = 1/ G12之关系。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G23为该第二透镜到 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而满足3. 75fALT/G232关系。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AAG为该第一透镜 到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三个空气间隙宽度总合、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4,而满足1. 6兰AAG/IVt关系。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AAG为该第一透镜到 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三个空气间隙宽度总合,而满足1. 25fAAG/IVt关系。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四透镜在该 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4、G12为该第一透镜到该第二透镜之间空气间隙的宽度,而满足 3· 1刍T4/G12之关系。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G23为该第二透镜到 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而满足3. 75fALT/G232关系。15. -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机壳;及一影像模块,是安装在该机壳内,并 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光学成像镜头、用于供该光学成像镜头设置的一 镜筒、用于供该镜筒设置之一模块后座单元、用于供该模块后座单元设置之一基板,及设置 于该基板且位于该光学成像镜头像侧的一影像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第一透镜具正屈光率,物侧面在光轴附近具凸面部,像侧面在圆周附近具凸面部。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物侧面在光轴附近具凸面部与在圆周附近具凹面部、像侧面在圆周附近具凹面部。第三透镜之物侧面在圆周附近具有凹面部、像侧面在光轴附近具凸面部与在圆周附近具凸面部。第四透镜之物侧面在光轴附近具凸面部、像侧面在光轴附近具有凹面部与在圆周附近具凸面部。ALT为第一透镜到第四透镜的厚度总合、第三透镜的厚度为T3、υ1为第一透镜的阿贝系数、υ3为第三透镜的阿贝系数,满足20≦|υ1-υ3|与3.3≦ALT/T3。本发明具有较短镜头长度与良好光学性能。
【IPC分类】G02B13/00
【公开号】CN105445901
【申请号】CN201510193476
【发明人】张仲志, 张加欣, 江依达
【申请人】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2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