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92962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背光模组主要包括直下式模组和侧入式模组。传统侧入式模组通过导光板将白光 光源的光线装换成均匀的面光源出射,但是导光板和光源入射面相对的三个侧表面会有部 分光线漏出,从而导致背光模组的亮度和色度均匀度下降。对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设置 黑色的遮蔽胶来解决上述问题,也可以通过涂覆油墨材料,利用油墨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作 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3] 另一方面,现有的显示器件应用白光发光二极管,其色域一般达到约为NTSC60~ 80%,随着消费者对于画面质量要求的提升,要求画面有更生动鲜艳的表现,现有技术表现 的色域范围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如何扩宽液晶显示器的色域,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对色彩 的要求,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
[0004] 量子点一种具有尺寸小于激子玻尔半径的结晶结构的纳米半导体材料,可以通过 调整粒子的粒径,获得不同的发射波长,其具有发射光谱窄且光谱连续的特点,搭配彩色滤 光片,可表现出NTSC100%或更高的色域。
[0005] 当设置量子点膜作为背光模组的光转换层时,可以采用蓝光LED作为光源,使蓝 光在量子点膜中被转换为白光进行出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同样会由于侧边蓝光的泄露 导致背光模组的亮度和色度均匀度下降。
[0006] 为了减少蓝光泄露带来的影响,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蓝光光源、 导光板、光转换层和反射层,光源与导光板的入光面对应设置,光转换层设置在导光板的各 漏光面上,且反射层设置于各光转换层上。然而,上述背光模组虽然有效地减少了蓝光的泄 露,但背光模组的色度均匀度没有得到有效地提高,从而导致背光模组的发光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 背光模组亮度均匀度和色度均匀度较差的问题。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 源、导光板和反射层,导光板具有入光面、第一出光面、三个漏光面和与第一出光面平行的 第二出光面,光源与入光面对应设置,且反射层与第二出光面对应设置,背光模组还包括: 光转换层,设置在至少一个漏光面上,用于将从至少一个漏光面射出的出射光转换为白光。
[0009] 进一步地,光转换层包括光转换材料,光转换材料包括量子点和/或非量子点荧 光材料。
[0010] 进一步地,量子点为由碳、硅、锗、锡、铅、镉、锌、硫、硒、碲、硼、铝、镓、铟、氮、磷、 砷、锑、氯、溴、碘、钾、铷和铯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纳米半导体材料。
[0011] 进一步地,非量子点荧光材料为荧光粉。
[0012] 进一步地,光转换层的厚度为10~200μm。
[0013] 进一步地,导光板的厚度彡lmm〇
[0014] 进一步地,背光模组还包括与第一出光面对应设置的量子点膜。
[0015] 进一步地,光源为蓝光光源。
[0016] 进一步地,背光模组还包括:增亮膜,设置于量子点膜的远离导光板的一侧。
[001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为上 述的背光模组。
[0018]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光源、导光板和反射层 的光转换层的背光模组,导光板具有入光面、第一出光面、三个漏光面和与第一出光面平行 的第二出光面,由于该光转换层设置于导光板的至少一个漏光面上,从而能够通过将从至 少一个漏光面射出的出射光通过颜色互补使其颜色变为白色,进而有效地减少了背光模组 中蓝光的泄露,并且由于反射层仅与第二出光面对应设置,从而使大部分白光直接从光转 换层射出,而不返回导光板中进行传导,保证了从导光板的第一出光面射出的大部分光均 为蓝光,蓝光再进一步转换为白光,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和色度均匀度。
[0019]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 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0]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 定。在附图中:
[0021]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2] 图2示出了图1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a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 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4]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 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 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 "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 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 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 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 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6]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当光源发射蓝光时,导光板侧面漏出的蓝 光会对背光模组的亮度和色度均匀度产生影响。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 了一种背光模组,如图1和图2所不,包括光源10、导光板30和反射层60,导光板30具有 入光面、第一出光面、三个漏光面和与第一出光面平行的第二出光面,光源10对应于导光 板30的入光面设置,且反射层60与第二出光面对应设置,背光模组还包括:光转换层20, 设置在至少一个漏光面上,用于将从至少一个漏光面射出的出射光转换为白光。
[0027] 上述背光模组中由于该光转换层设置于导光板的至少一个漏光面上,从而能够通 过将从至少一个漏光面射出的出射光通过颜色互补使其颜色变为白色,进而有效地减少了 背光模组中蓝光的泄露,并且由于反射层仅与第二出光面对应设置,从而使大部分白光直 接从光转换层射出,而不返回导光板中进行传导,保证了从导光板的第一出光面射出的大 部分光均为蓝光,蓝光再进一步转换为白光,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和色度均匀度。
[0028]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背光模组中,上述光源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光源,包括蓝 光以及除蓝光以外的各色光。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背光模组可应用于任意尺寸的显示 设备中。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背光模组应用于小尺寸的显示设备中,如手机。此时, 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的厚度可以< 1_。导光板具有上述优选范围的厚度值能够使背光模 组具有较小的尺寸,从而使上述背光模组能够适用于手机等小尺寸设备中,且导光板的厚 度的改变并不影响背光模组的色度均匀度。
[0029]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背光模组中,上述光转换层20还可以为设置有光转换材料的 胶粘层,光转换材料包括量子点和/或非量子点荧光材料。由于量子点和非量子点荧光材 料能够将蓝光转换为白光,从而通过将具有量子点和/或非量子点荧光材料的光转换层20 设置于漏光面上,能够有效地将从导光板30的第一出光面射出的光中的蓝光转换为白光, 从而避免了蓝光泄露的问题。
[0030] 上述量子点为由碳、硅、锗、锡、铅、镉、锌、硫、硒、碲、硼、铝、镓、铟、氮、磷、砷、锑、 氯、溴、碘、钾、铷、和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纳米半导体材料;上述非量子点荧光 材料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荧光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发光的波长去选择非量子 点荧光材料和量子点,以实现将出射光互补为白色的效果,如当蓝色光源时,可以选择红绿 荧光粉、黄色荧光粉、红绿量子点和/或黄色量子点,但并不限于前述组合。利用上述量子 点和/或非量子点荧光材料将蓝光互补成白色,从而避免了蓝光泄露的问题,进而提升了 背光模组的亮度和色度均匀度。
[0031] 上述光转换层20可以设置在多个漏光面上。更为优选地,光转换层20设置在三 个漏光面,如图2所示。设置于漏光面的光转换层20能够将更多的从导光板漏出的出射光 转换为白光,从而进一步避免了蓝光泄露的问题。
[0032]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背光模组中,光转换层20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且各光转换层20的浓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一方面,在浓度确定的条件下可以调节光转 换层20的厚度并选取优化值,以得到合适的色度均匀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光转换层20 的厚度确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浓度的大小,以得到合适的色度均匀度;上述光转换层20的 浓度还可以结合漏光强进行调节,在厚度确定的情况下,光强越大则浓度越大。
[0033] 优选地,光转换层20的厚度为10~200μm。光转换层20的厚度如果较大,则会导 致背光模组的尺寸较大,且导致光转换层中量子点和/或非量子点荧光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