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材和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7981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导光材和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材。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条状结构的导光材。
【背景技术】
[0002]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BLM)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的重要零组件之一。由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为非自发光的显示器,必须通过发光源投射光线,并穿过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中的导光材、扩散片、棱镜片、液晶面板等相关零部件,最后进入人的眼睛成像,以达到显示的功能。
[0003]背光模块依发光源的位置分成侧光式(EdgeType)和直下式(Direct Type)两种结构,其中,侧光式结构是将发光源设置在导光材侧边。然而,导光材的出光面在靠近发光源处容易产生漏光或亮线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材,包括第一导光层、第二导光层以及第三导光层,其中,导光材定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相较于第二区域更为邻近发光源。第二导光层设置在第一导光层上并包括复数个条状结构,且前述条状结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导光层和第三导光层之间。第三导光层设置在第二导光层上并位于第一区域中。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述条状结构的长轴方向沿第一方向以远离导光材的入光面的方向延伸。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述条状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度等于第一导光层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度。
[000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述第三导光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邻近发光源且第二端邻近第二区域,其中,第一端的厚度大于第二端的厚度。
[000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导光层具有第一折射率,且第二导光层具有第二折射率,其中,第二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率。
[000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述第二导光层具有第二折射率,且第三导光层具有第三折射率,其中,第二折射率大于第三折射率。
[00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述第三导光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邻近发光源且第二端邻近第二区域,其中,第一端的厚度大于第二端的厚度。
[00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述第三导光层具有倾斜面。
[00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前述导光材和发光源,其中,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材,并从第二导光层离开导光材。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述发光源的厚度小于或等于前述第一导光层、第二导光层与第三导光层三者相加的厚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材不意图。
[0015]图2是表示图1中沿x-x方向的剖视图。
[0016]图3A、图3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背光模块示意图。
[0017]图4是表示图1中沿y-y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材及包含前述导光材的背光模块。然而,可轻易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许多合适的概念而可实施于广泛的各种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9]能理解的是,虽然在此可使用用语“第一”、“第二”等来叙述各种组件、组成成分、区域、层、及/或部分,这些组件、组成成分、区域、层、及/或部分不应被这些用语限定,且这些用语仅是用来区别不同的组件、组成成分、区域、层、及/或部分。
[0020]首先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材10主要具有三层结构,包括第一导光层100、第二导光层200以及第三导光层300,其中第二导光层200位于第一导光层100和第三导光层300之间。
[0021]第二导光层200设置在第一导光层100上并具有复数个条状结构210,且前述条状结构210的长轴方向沿一第一方向Al延伸。第三导光层300则设置在第二导光层200上并具有第一端310和第二端320,其中第一端310的厚度大于第二端320的厚度,因此倾斜面330可形成在第一端310和第二端320之间。
[0022]需特别说明的是,前述第一导光层100是以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聚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制作而成。第二导光层200是将UV胶(UV-curedacrylate resin)涂布于第一导光层100后,在第一导光层100上覆盖透明模具,再以紫外光照射UV胶使其固化(aged)而形成,而第三导光层300则是待第二导光层200固化后以同样方法形成在第二导光层200上。
[0023]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层100、第二导光层200和第三导光层300分别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折射率和第三折射率,其中第二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率和第三折射率。
[0024]如图2、图3A、图3B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背光模块除前述导光材10外,还包括设置在导光材10的一侧的发光源20,且发光源20发出的光线可由导光材10的入光面I进入导光材10内。
[0025]导光材10可定义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第一区域11相较于第二区域12更为邻近前述发光源20,且前述第三导光层300位于第一区域11中,第一端310邻近发光源20而第二端320邻接第二区域12。
[0026]继续参阅图3A、图3B,发光源20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材10后,将触碰各层之间的交界面而产生相异的结果。以光线在第三导光层300为例,当光线接触第二导光层200和第三导光层300之间的交界面时,由于第二折射率大于第三折射率,因此在第三导光层300中的光线可顺利地折射进入第二导光层200中(图3A),比较不易产生反射而回到第三导光层300中。同样的,如图3A、图3B所示,以光线在第一导光层100为例,当光线接触第一导光层100和第二导光层200的交界面时,由于第二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率,因此第一导光层100中的光线可顺利地折射进入第二导光层200中,比较不易产生反射而回到第一导光层100中。此外,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条状结构210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第三导光层100、300之间,故可加强第二、第三导光层200、300之间光线朝下方反射的效果以减少光损耗。
[0027]除此之外,在第一导光层100的底面上会布设有多数个导光微结构110,而且密度是由疏到密,因此,当光线在第一导光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