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发声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402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压电发声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通过压电振动板的振动产生规定的声音的压电发声体。



背景技术:

例如,汽车或各种家用电器等中,作为产生蜂鸣声等的发声体,具有采用压电发声体的发声体。压电发声体通过对压电振动板施加周期性的电压信号,使压电振动板振动,而产生引起使用者等的注意的特定的声音(例如警告声等)。

压电发声体中,在壳体内收纳有压电振动板,向压电振动板连接的引线端子通过设于壳体的贯通孔向壳体外部引出(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52958号公报

现有的压电发声体中,当对引线端子中引出至壳体外部的部分施加冲击时,产生如下问题:冲击传递至引线端子中收纳于壳体内部的部分,而产生引线端子的位置偏离、或引线端子与其它部件(例如压电振动板)的接合部分的损伤或导通不良。引线端子的位置偏离或接合部分的损伤等有时改变与压电发声体产生的声音相关的声压等,从压电发声体的可靠性及持久性等观点来看,要求提高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提供一种压电发声体,可防止对导电端子中配置于壳体外部的部分施加的外力传递至壳体内部而产生壳体内部的部件的位置偏离或接合不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压电发声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压电振动板;

壳体(case),其将所述压电振动板收纳于内部;

第一导电端子,其与所述压电振动板中的一方的电极电连接;

第二导电端子,其与所述压电振动板中的另一方的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中的至少一方具有:

第一端子部分,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第二端子部分,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第三端子部分,其将所述第一端子部分和所述第二端子部分连接且配置于形成于所述壳体的端子插通孔,

第一端子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二端子部分夹持所述壳体的一部分的夹持部。

本发明所涉及的压电发声体利用配置于壳体内部的第一端子部和配置于壳体外部的第二端子部分夹持壳体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对第二端子部分施加冲击等外力,壳体也可以适当阻止该外力。因此,即使在对第二端子部分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第一端子部分移动,或第一端子部分与其它部件的接合部分损伤的问题,并防止伴随这些问题的声压的变化等,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压电发声体实现了较高的可靠性及持久性能。

另外,例如,所述第一端子部分也可以具有:接触部,其以在与所述夹持部相同的面上延伸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接触的方式被铆接固定;接点部,其将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压电振动板连接。

通过将在与夹持部相同的面上延伸的接触部固定于壳体的内壁面,即使对第二端子部分施加冲击等外力,壳体也更适当地阻止该外力,而防止外力传递至接合部,并可防止压电振动板与接合部的连接损伤。另外,由于进行铆接固定,因此,壳体与接触部的固定容易且可靠性高。

另外,例如,所述第一端子部分中,在将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接触部的排列方向设为第一方向,且从所述夹持部及所述接触部的配置面的法线方向俯视所述第一端子部分时,所述接点部也可以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通过接点部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可以增长从铆接固定的部分到接点部的前端的长度,由此,可以使接点部具有适度的弹簧特性。另外,可减少铆接突起与接点部的可动范围干涉而产生次品的问题。

另外,例如,所述接触部也可以与所述内壁面中所述端子插通孔的一侧接触,

所述夹持部也可以与所述内壁面中夹持所述端子插通孔的另一侧接触。

夹持部在与第二端子部之间夹持壳体,接触部铆接固定于内壁面,因此,这种压电发声体中,夹持端子插通孔而配置于两侧的第一端子部分均支承于壳体。因此,壳体可以适当阻止经由第二端子部及第三端子部传递的外力,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第一端子部的位置由于外力而偏离,或解除接点部与压电振动板的连接的问题。

另外,例如,所述接点部也可以是从所述接触部侧向所述压电振动板侧变细的形状。

通过将接点部设为向压电振动板侧变细的形状,可以提高接点部的柔软性,并在不阻碍压电振动板的振动的状态下确保导通。另外,即使在壳体未阻止的外力传递到接点部的情况下,通过变细的接点部弹性变形,防止外力传递到比变形部位更靠近前端的部分,可防止在接点部和压电振动板的接合部分产生损伤等的问题。

另外,例如,也可以在所述接触部形成有多个固定用孔,将所述接触部固定于所述内壁面的铆接突起插通于所述固定用孔。

铆接突起插通于形成于接触部的多个固定用孔的压电发声体中,可有效地防止固定的端子由于外力等而进行旋转的问题。另外,在将导电端子安装于壳体时,仅将使前端变形之前的铆接突起插通于接触部的固定用孔,就可以简单地将导电端子配置于正确的位置,因此,这种压电发声体的制造容易。

另外,例如,所述第二端子部分也可以具有:下方部,其与所述夹持部平行且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部接触;侧方部,其与所述第三端子部分平行且与所述外壁部接触。

这种压电发声体的导电端子是不仅在夹持部和下方部之间夹持壳体,而且在第三端子部分和侧方部之间也夹持壳体的形状,因此,除接合部以外的第一端子部分与第二端子部分及第三端子部分可靠地夹持壳体的一部分。这种压电发声体中,即使对第二端子部分施加外力,壳体也更适当地阻止该外力,防止外力传递至接合部,并可防止压电振动板和接合部的连接损伤。

另外,例如,也可以在所述第三端子部分形成有与所述夹持部的形状对应的贯通孔。

具有这种形状的导电端子可以通过对例如一块金属板进行机械加工而容易地形成,另外,不具有熔接等产生的接合部分,因此,强度高,且持久性优异。

另外,例如,所述壳体也可以具有:下壳体,其固定有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

上壳体,其相对于所述下壳体进行铆接固定,且在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夹持所述压电振动板而进行保持。

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夹持压电振动板而进行保持,且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铆接固定的压电发声体,与采用使用壳体的弹性变形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嵌入的固定方法的现有技术不同,即使施加热,也几乎不用担心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接合被解除。因此,这种压电发声体通过回流等的表面安装,可以对基板等进行有效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发声体的概略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压电发声体的分解剖面图。

图3是表示从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压电发声体的下壳体及导电端子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压电发声体所使用的组装前的下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压电发声体所使用的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的俯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导电端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7是表示上壳体、压电振动板及下壳体的组装状态的剖面图。

图8是说明将导电端子安装于下壳体的工序的概念图。

符号的说明

10…压电发声体

20…压电振动板

22…压电体

22a…另一方的电极

24…振动板

30…壳体

40…上壳体

42…放音孔

44…筒状部

45…接触突起

46a、46b…卡合部

50…下壳体

50a…中心

51…下壳体阶差部

52…下壳体内壁面

52a…内壁第一部分

52b…内壁第二部分

53…下壳体外壁面

53a…下方凹部

53b…侧方凹部

54a、54b…端子插通孔

56…壳体铆接突起

56a、56b…导向部

57a、57b…端子铆接突起

58a、58b…辅助铆接突起

59…切口部

60、70…导电端子

62、72…第一端子部分

62a、72a…接触部

62aa、72aa…固定用孔

62b、72b…夹持部

62c、72c…接点部

62ca、72ca…端子前端部

64、74…第二端子部分

64a、74a…下方部

64b…侧方部

66…第三端子部分

66a…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发声体10的概略立体图。如图1所示,压电发声体10具有由上壳体40和下壳体50构成的壳体30。在壳体30的内部收纳有图2所示的压电振动板20和相对于压电振动板20的电极进行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的另一部分露出于壳体30的外部。

图2是图1所示的压电发声体10的分解剖面图。压电振动板20具有圆形平板状的外形。压电振动板20具有将均为圆形平板状的压电体22和振动板24同心圆状地层叠的双层结构,配置于上方的振动板24的直径比配置于下方的压电体22的直径大。

振动板24作为压电振动板20的一方的电极而发挥作用。在压电体22的下表面形成有压电振动板20的另一方的电极22a。另外,作为一方的电极的振动板24与另一方的电极22a绝缘,经由振动板24和另一方的电极22a对压电体22施加电压。压电体22的材质只要是在压电性材料上形成电极的材质,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PZT(锆钛酸铅)等强电介质陶瓷等上形成Ag等的电极22a而构成。振动板24的材质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黄铜或Ni合金等金属材料。此外,振动板24也可以经由形成于压电体22的表面的Ag等的基底电极而与压电体22接合。

如图1及图2所示,上壳体40具有在上部中央形成有放音孔42的大致中空圆筒状的外形。如图2所示,放音孔42的缘部构成向下方突出的筒状部44,筒状部44配置于上壳体40的内部。放音孔42的开口径或筒状部44的突出长度根据压电发声体10产生的声音的高低等而适宜调整。

上壳体40的外周的直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10~30mm左右。另外,上壳体40的高度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3~15mm左右。

在上壳体40的下方端部,沿着上壳体40的周向形成有接触突起45。如表示上壳体40、下壳体50及压电振动板20的组装状态的图7所示,上壳体40的接触突起45将压电振动板20按压固定在形成于下壳体50的下壳体阶差部51。此外,图7中,图2所示的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省略图示。

在上壳体40的外周部,在4个部位形成有向外径方向突出的卡合部46a、46b。在各卡合部46a、46b形成有使设于下壳体50的壳体铆接突起56插通的插通孔。上壳体40通过使壳体铆接突起56插通于卡合部46a、46b的插通孔而进行铆接,从而相对于下壳体50进行固定。

图4是下壳体50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下壳体50从上方向观察具有大致矩形的外形。在下壳体50的4个角设有用于将上壳体40铆接固定于下壳体50的壳体铆接突起56。壳体铆接突起56向上方突出。

在4个壳体铆接突起56的周边形成有上壳体40的卡合部46a、46b卡合的导向部56a、56b。上壳体40的卡合部46a、46b和下壳体50的导向部56a、56b的形状相互对应,通过以正确的配置组合上壳体40和下壳体50,上壳体40的卡合部46a、46b与下壳体50的导向部56a、56b卡合,并且下壳体50的壳体铆接突起56插通于形成于上壳体40的卡合部46a、46b的插通孔。

对应的4组导向部56a、56b及卡合部46a、46b中,至少1组导向部56b及卡合部46b具有与其它导向部56a及卡合部46a不同的形状。由此,在要以错误的配置组合上壳体40和下壳体50的情况下,卡合部46a、46b不能与导向部56a、56b卡合(参照图4及图7)。

如图4所示,在下壳体50的底面形成有第一导电端子60(参照图2、图6(a))通过的第一端子插通孔54a和第二导电端子70(参照图2、图6(b))通过的第二端子插通孔54b。第一端子插通孔54a及第二端子插通孔54b从下壳体内壁面52到作为下壳体50的外壁面的下壳体外壁面53为止,贯通下壳体50(参照图2)。

第一端子插通孔54a及第二端子插通孔54b具有大致矩形的开口形状,以下壳体50的中心50a为对称轴,配置于相互大致对称的位置。在从第一端子插通孔54a到中心50a的下壳体内壁面52即内壁第一部分52a形成有用于将第一导电端子60固定于下壳体50的端子铆接突起57a。在内壁第一部分52a形成多个(实施方式中两个)端子铆接突起57a。

另外,在第一端子插通孔54a的下壳体内壁面52侧的开口缘形成有多个(实施方式中4个)辅助铆接突起58a。辅助铆接突起58a将第一导电端子60与端子铆接突起57a一起固定于下壳体50。

用于将第二导电端子70固定于下壳体50的端子铆接突起57b形成于从第二端子插通孔54b到中心50a的下壳体内壁面52。辅助铆接突起58b沿着第二端子插通孔54b的开口缘,在下壳体内壁面52上形成多个。用于固定第二导电端子70的端子铆接突起57a及辅助铆接突起58b的数目与用于固定第一导电端子60的端子铆接突起57a及辅助铆接突起58a的数目相同。但是,端子铆接突起57a、57b及辅助铆接突起58a、58b的数目不限定于实施方式所示的数目。

如图2所示,在下壳体50形成有设置压电振动板20的外周部分的下壳体阶差部51。下壳体阶差部51沿着上壳体40的周向形成,下壳体阶差部51的平面形状与上壳体40的接触突起45的形状对应。如图4所示,下壳体阶差部51被形成于下壳体50的切口部59分断,因此,周向上不连续。切口部59是以压电发声体10可以恰当地产生声音的方式设置的空气孔,但空气孔的形状及位置没有特别限定。

上壳体40及下壳体50可以通过例如液晶聚酯树脂、酚醛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等树脂材料进行制作,为了承受表面安装时的热负荷,优选以耐热性的树脂制作,但没有特别限定。

如图2所示,第一导电端子60具有:配置于图1所示的壳体30的内部的第一端子部分62、配置于壳体30的外部的第二端子部分64、将第一端子部分62和第二端子部分64连接且配置于形成于壳体30的下壳体50的第一端子插通孔54a的第三端子部分66。

在将压电振动板20固定于下壳体阶差部51的组装状态下(参照图7),第一导电端子60的端子前端部62ca与作为压电振动板20的一方的电极的振动板24电连接。图3表示在下壳体50固定有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的状态。第一导电端子60的端子前端部62ca与压电振动板20中振动板24从下方露出的部分连接。端子前端部62ca使用例如导电性粘结剂等固定于振动板24,但压电振动板20与第一导电端子60的连接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图5(a)是第一导电端子60的俯视图。第一导电端子60的第一端子部分62具有接触部62a、夹持部62b和接点部62c。如图2及图6所示,接触部62a在与夹持部62b相同的面上延伸。如图5所示,在接触部62a形成下壳体50的端子铆接突起57a插通的多个(实施方式中两个)固定用孔62aa。如图2及图3所示,接触部62a利用端子铆接突起57a及辅助铆接突起58a进行铆接固定,以与作为下壳体50的内壁面的下壳体内壁面52接触。

如图3及图5所示,第一端子部分62的夹持部62b与接触部62a的一边连接,比接触部62a小且具有矩形平板状的外形。如图2所示,接触部62a与下壳体内壁面52中相对于第一端子插通孔54a位于中心50a侧(一侧)的内壁第一部分52a接触,夹持部62b与下壳体内壁面52中相对于第一端子插通孔54a位于外周侧(另一侧)的内壁第二部分52b接触。此外,如图3所示,辅助铆接突起58a也可以不仅将第一端子部分62中的接触部62a相对于下壳体50进行铆接固定,而且也将夹持部62b相对于下壳体50进行铆接固定。

如图2所示,在位于内壁第二部分52b的相反侧的下壳体外壁面53,以与下壳体外壁面53相对的方式配置有第二端子部分64。第二端子部分64的至少一部分与下壳体外壁面53接触,与内壁第二部分52b接触的夹持部62b与第二端子部分64夹持下壳体50的一部分。

如图2所示,接点部62c相对于配置有接触部62a及夹持部62b的面向上方延伸。如图5所示,接点部62c的基端与接触部62a连接,作为接点部62c的前端的端子前端部62ca固定于图2所示的压电振动板20。因此,接点部62c将接触部62a和压电振动板20连接。

如图2及图5所示,在接点部62c形成两个部位的弯曲部。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端子部分62中,以夹持部62b和接触部62a的排列方向为第一方向,从夹持部62b和接触部62a的配置面的法线方向俯视第一端子部分62时,接点部62c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另外,接点部62c具有从接触部62a侧的基端向压电振动板20侧的端子前端部62ca变细的形状。

如图6所示,第三端子部分66与第一端子部分62的接触部62a连接。第三端子部分66连接于接触部62a的边中与夹持部62b连接于接触部62a的边相同的边,但夹持部62b配置于与接触部62a相同的面上,与之相对,第三端子部分66相对于接触部62a向下方弯曲。

如图6所示,在第三端子部分66形成有与夹持部62b的形状对应的贯通孔66a。此外,贯通孔66a的整体也可以形成于第三端子部分66,另外,贯通孔66a的一部分也可以连续到第二端子部分64。

如图6所示,第三端子部分66将第一端子部分62和第二端子部分64连接。如图2所示,第三端子部分66配置于下壳体50的第一端子插通孔54a。

如图2所示,相对于第三端子部分66进行弯曲而连接的第二端子部分64的下方部64a与夹持部62b平行且至少一部分与下壳体外壁面53接触。如图4中由虚线所示,在下壳体外壁面53中朝向下方的面形成有下方凹部53a,第三端子部分66的下方部64a配置于下方凹部53a。

第二端子部分64中与第三端子部分66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从图2所示的状态向上方折弯,如图1所示构成侧方部64b。如图2所示,在下壳体外壁面53中朝向侧方的面形成有侧方凹部53b,在侧方凹部53b配置有第三端子部分66的侧方部64b。侧方部64b与第三端子部分66大致平行且在与第三端子部分66之间夹持下壳体50的一部分。

如图2所示,第二导电端子70也与第一导电端子60相同,具有:配置于壳体30的内部的第一端子部分72、配置于壳体30的外部的第二端子部分74、将第一端子部分72和第二端子部分74连接且配置于形成于壳体30的下壳体50的第二端子插通孔54b的第三端子部分76。

图5(b)是第二导电端子70的俯视图。如根据图5(a)和图5(b)的比较可理解的那样,第二导电端子70在多个点上具有与第一导电端子60共同的特征,因此,第二导电端子70的说明以与第一导电端子60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对与第一导电端子60的共同点省略说明。

在将压电振动板20固定于下壳体阶差部51的组装状态下(参照图7),第二导电端子70的端子前端部72ca与压电振动板20的另一方的电极22a电连接。如图3所示,第二导电端子70的端子前端部72ca配置于比第一导电端子60的端子前端部62ca更靠中心50a侧,压电振动板20中,压电体22与从下方覆盖振动板24的部分连接。第二导电端子70的端子前端部72ca使用导电性粘结剂等固定于另一方的电极22a。

如图6(b)所示,在第二导电端子70也形成有下壳体50的端子铆接突起57a插通的固定用孔72aa,第二导电端子70也利用端子铆接突起57b及辅助铆接突起58b铆接固定(参照图3)。

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可以使用良导体的金属、例如磷青铜等进行制作,但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另外,也可以对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实施镀Au、镀Ni或镀Sn等。

图1所示的压电发声体10通过例如以下那样的工序制造。

首先,第一工序中,准备图4所示的下壳体50和图5所示的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并将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安装于下壳体50。此外,上壳体40及下壳体50通过例如注塑成形等树脂成形进行制造,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通过机械加工例如对表面进行了镀敷的平板状的金属板而制造。

图8是表示将第一导电端子60安装于下壳体50的情形的概念图。第一导电端子60向下壳体50的安装如图8(a)所示,首先,在使第一导电端子60倾斜的状态下,将第一导电端子60通过下壳体50的第一端子插通孔54a。接着,如图8(b)所示,一边使夹持部62b与下壳体内壁面52接触,一边缩小第一导电端子60的倾斜度,使接触部62a靠近下壳体内壁面52。

接着,如图8(c)所示,一边使端子铆接突起57a通过形成于接触部62a的固定用孔62aa,一边进一步缩小第一导电端子60的倾斜度。最后,如图8(d)所示,通过使接触部62a与下壳体内壁面52接触,第一导电端子60向下壳体50的安装结束。第二导电端子70通过第二端子插通孔54b后,也与第一导电端子60相同,安装于下壳体50。

接着,第二工序中,将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铆接固定于下壳体50。具体而言,加热下壳体50的端子铆接突起57a、57b的前端,使其以比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的固定用孔62aa、72aa更大的方式变形。另外,加热辅助铆接突起58a、58b,如图3所示,辅助铆接突起58a、58b的一部分以与接触部62a、72a及夹持部62b、72b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式变形。由此,如图4所示,制作将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铆接固定于下壳体50的中间品。

接着,第三工序中,准备第二工序中制作的中间品、压电振动板20和上壳体40,如图2及图7所示,将3个部件组装。压电振动板20通过使形成有电极22a的压电体22与振动板24接合而制作。压电体22与振动板24的接合可以通过利用例如环氧粘结剂等将两者粘接而进行,但压电体22与振动板24的接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第三工序中,对准备的中间品中的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的端子前端部62ca、72ca涂布导电性粘结剂。接着,使压电振动板20从中间品的上方接近并放置在下壳体50的下壳体阶差部51,进一步使上壳体40从压电振动板20的上方接近下壳体50,如图7所示,使卡合部46a、46b与下壳体50的导向部56a、56b卡合,将上壳体40和下壳体50组装。

此外,也可以在组装上壳体40和下壳体50之前,在压电振动板20的上表面的外周部及上壳体40的接触突起45的至少一方涂布硅酮等树脂。第三工序之后,通过将涂布的硅酮加热使其固化,防止在压电振动板20和接触突起45之间形成空隙的问题,并可防止压电发声体10不能产生目的的声音的问题。

第四工序中,加热壳体铆接突起56的前端,使其变形,以比形成于卡合部46a、46b的插通孔的直径更大,由此,将上壳体40固定于下壳体50。另外,在将上壳体40固定于下壳体50时,压电振动板20被上壳体40和下壳体50夹持并固定于壳体30。另外,在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的端子前端部62ca、72ca涂布的导电性粘结剂进行与压电振动板20接触的后固化,由此,将端子前端部62ca、72ca和压电振动板20连接。

经由这种工序,制造图1所示的压电发声体10。此外,将第一导电端子60及第二导电端子70中的第二端子部分64、74的一部分向上方折弯而如图1所示构成侧方部64b的工序,也可以在第一工序的最后进行,另外,也可以在第一工序后进行的第二~第四工序中进行。

如图2及图3所示,压电发声体10利用配置于壳体30内部的第一导电端子60、70的夹持部62b、72b和配置于壳体30外部的第二端子部分64、74夹持壳体30的一部分。另外,夹持端子插通孔54a、54b而配置于两侧的接触部62a和夹持部62b均支承于下壳体内壁面52。因此,对第二端子部分64、74施加的外力被壳体30阻止,可防止导电端子60、70由于外力在壳体30内部移动的问题。因此,压电发声体10可防止如下问题:导电端子60、70由于外力在壳体30内部移动,由此,压电振动板20和导电端子60、70的电连接状态恶化。另外,即使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导电端子60、70相对于壳体30的固定状态也不易变化,因此,压电发声体10实现了较高的可靠性及持久性能。

另外,如图2所示,压电发声体10为如下形状:不仅在第一端子部分62、72的夹持部62b、72b和第二端子部分64、74的下方部64a、74a之间夹持下壳体50,而且在第三端子部分66、76和第二端子部分64、74的侧方部64b之间也夹持下壳体50。因此,压电发声体10中,除接点部62c、72c以外的第一端子部分62、72、第二端子部分64、74及第三端子部分66、76等、导电端子60、70的大部分从各种方向与壳体30接触,因此,对第二端子部分64、74施加的外力被壳体30适当阻止。

如图3所示,压电发声体10由于将在与夹持部62b、72b相同的面上延伸的接触部62a、72a固定于下壳体内壁面52,因此,下壳体50可以适当阻止对第二端子部分64、74施加的外力。因此,在壳体30内部,可防止外力传递至从接触部62a、72a向上方延伸的接点部62c、72c与压电振动板20的接合部而使接合部分损伤的问题。另外,接触部62a、72a铆接固定于下壳体50,因此,下壳体50与接触部62a、72a的固定容易,且可靠性高。

另外,如图3所示,压电发声体10通过将端子铆接突起57a、57b插通于形成于接触部62a、72a的多个固定用孔62aa、72aa,而将导电端子60、70铆接固定,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导电端子60、70由于外力等进行旋转的问题。另外,在将导电端子60、70安装于下壳体50时,仅将使前端变形之前的端子铆接突起57a、57b插通于接触部62a、72a的固定用孔62aa、72aa,就可以简单地将导电端子60、70配置于正确的位置,因此,这种压电发声体10的制造容易。

如图5所示,压电发声体10中,导电端子60、70的接点部62c、72c的形状是向端子前端部62ca、72ca变细的形状,因此,接点部62c、72c的柔软性高,可以在不阻碍压电振动板20的振动的状态下确保导通。另外,即使在壳体30未阻止的外力传递到接点部62c、72c的情况下,通过变细的接点部62c、72c进行弹性变形,也可防止外力传递至比变形部位更靠前端侧,并可防止在接点部62c、72c与压电振动板20的接合部分产生损伤等的问题。

另外,如图5所示,压电发声体10通过接点部62c、72c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可以增长从铆接固定的部分到端子前端部62ca、72ca的长度,由此,可以使接点部62c具有适度的弹簧特性。另外,可减少端子铆接突起57a、57b与接点部62c、72c的可动范围干涉而产生次品的问题。

如图6所示,在导电端子60、70的第三端子部分66、76形成有与夹持部62b、72b的形状对应的贯通孔66a,这种导电端子60、70可以通过机械加工一块金属板而容易地形成。这种导电端子60、70不具有熔接或粘接等产生的接合部分,因此,强度高,持久性优异。

以上,表示实施方式而说明了本发明所涉及的压电发声体,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发声体10,变更了压电发声体10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各种变形例当然也包含于发明的技术范围。例如,上壳体40及下壳体50的形状、导电端子60、70的形状、端子铆接突起57a、57b的数目及配置等可以根据设计条件等进行变更。

另外,例如,第一端子插通孔54a和端子铆接突起57a的相对位置也可以与第二端子插通孔54b和端子铆接突起57b的相对位置不同。在该情况下,根据端子插通孔54a、54b和端子铆接突起57a、57b的相对位置,导电端子60、70中的固定用孔62aa、62aa的形成位置也在第一导电端子60和第二导电端子70中不同。通过设为这种形状,可防止在组装时将第一导电端子60和第二导电端子70配置组装于错误的位置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