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演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760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演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具有自动伴奏功能的定序器之类的自动演奏装置,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演奏装置,该装置能在自动演奏期间很容易地改变一个乐段的配置。
定序器型自动演奏装置已经公知,该装置有为一组演奏部中的每一个准备的存储器存储的顺序演奏数据,并通过根据该乐段的进行从该存储器中顺序地读出该演奏数据来执行一个乐段的自动演奏。诸演奏部是曲调部、节奏部、低音声部、和弦部等。
其他型自动演奏装置也已经公知,该装置对于某些节奏部、低音声部、和弦部而言,根据从顺序演奏数据中分别存储的伴奏图形数据来执行自动演奏。这些自动演奏装置中,有一些事先由标题信息设定图形号或通过使用预定的操作构件来指明执行自动伴奏时用哪个伴奏数据,而另一些则按照一个乐段预定进行的顺序利用包含图形号在内的伴奏图形指定数据(例如日本专利公告No.平成4-37440)。用于低音声部及和弦部的音频一般根据由演奏者经键盘指定的和弦进行数据或和弦而转换成适合于该和弦的音频。
然而,根据顺序演奏数据执行用于所有演奏部的自动演奏的常规上已公知的自动演奏装置,其缺点在于,所执行的演奏倾向于变得单调,因为像在磁带录音机中那样每次重复同样的演奏。在该自动演奏装置中,改变演奏的配置的唯一途径是直接编辑演奏数据。但是,编辑演奏数据对于不熟悉演奏数据内容的那些人而言是十分困难的。
其中某些演奏部由自动伴奏来演奏的类型的先有自动演奏装置,其优点在于,它们能很容易地甚至由新手来处置,因为一个乐段的配置能仅靠改变指定伴奏图形数据的图形号来变更。然而,为此目的,自动演奏装置必须本身具有自动伴奏功能;该图形号对于不带自动伴奏功能的那些自动演奏装置而言毫无意义,因而那些装置不能根据这些图形号实现一个乐段的配置。此外,即使其中包含用于所有演奏部的数据在内的演奏数据,由具有自动伴奏功能的自动演奏装置来演奏,也不能改变一个乐段的配置。
因而,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演奏装置,该装置能很容易地改变一个乐段的配置而不需要编辑演奏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自动演奏装置包括一个用来存储用于一组演奏部的第一自动演奏数据和用于至少一个演奏部的第二自动演奏数据的存储区,一个用来从该存储区读出该第一自动演奏数据以便根据该第一自动演奏数据执行演奏的第一演奏区,一个用来从该存储区读出该第二自动演奏数据以便根据该第二自动演奏数据执行演奏的第二演奏区,以及一个当该第二演奏区根据该第二自动演奏数据执行演奏时用来减弱至少一个演奏部的演奏的弱音区。
在按上述方式配置的自动演奏装置中,该存储区存储用于一组演奏部(例如,曲调部、节奏部、低音声部及和弦部)的第一自动演奏数据,和用于至少一个演奏部的第二自动演奏数据。例如,该第一自动演奏数据可以是顺序数据,该数据根据一个乐段的预定进行顺序地准备,同时该第二自动演奏数据可以是伴奏图形数据,该数据用来通过重复一个伴奏图形而实现一个伴奏演奏。该第一演奏区从该存储区中读出该第一自动演奏数据,以便根据读出数据执行一个自动演奏。与此同时,该第二演奏区从该存储区中重复地读出该第二自动演奏数据,以便根据读出数据执行一个演奏。在这样一种场合,第一和第二演奏区的诸演奏部有时可能重叠,或者由第一和第二演奏区的演奏可能彼此不协调。因而,弱音区减弱由第一演奏区所执行的第一自动演奏数据中至少一个演奏部的演奏,以便由第二演奏区优先地处理演奏。于是,仅通过改变由第二演奏区所执行的自动演奏很容易改变一个乐段的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种自动演奏装置包括一个用来针对一组演奏风格中每一个存储自动伴奏图形数据的风格数据存储区,一个用来存储包含指定将要采用哪种演奏风格的图形指定信息在内的自动演奏数据的演奏数据存储区,一个用来从该演奏数据存储区中读出该自动演奏数据以便根据该自动演奏数据执行一个演奏的第一演奏区,一个用来把由该第一演奏区所读出的该图形指定信息转换成其他图形指定信息的转换区,以及一个用来根据由该转换区所转换的其他图形指定信息从该风格数据存储区中读出该自动伴奏图形数据,以便根据该自动伴奏图形数据执行一个演奏的第二演奏区。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该自动演奏装置中,该风格数据存储区针对一组演奏风格(例如,摇滚乐和圆舞曲之类的节奏型)中的每一个存储自动伴奏图形数据,而该演奏数据存储区则存储包含指定将要采用哪种演奏风格的图形指定信息在内的自动演奏数据。就是说,该自动演奏数据是根据一个乐段的预定进行顺序地准备的数据,而该图形指定信息则作为该顺序数据的一部分存储在该演奏数据存储区中。于是,该第一演奏区从该演奏数据存储区中读出该自动演奏数据以便执行一个自动演奏,与此同时,该第二演奏区从该存储区中重复地读出该自动伴奏图形数据以便执行一个自动伴奏演奏。此时,由该第一演奏区所读出的该图形指定信息被该转换区转换成其他图形指定信息。于是,仅通过改变该转换区转换该图形指定信息的方式可以很容易地改变一个乐段的配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处理演奏数据以便通过从一个存储用于第一和第二演奏部的第一自动演奏数据的存储装置中读出数据来执行一个自动演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存储在该存储装置中的该自动演奏数据被仅能处理该第一自动演奏数据一个第一自动演奏装置所读出并处理时,根据该第一自动演奏数据来演奏该第一和第二演奏部,以及当存储在该存储装置中的该自动演奏数据被能处理该第一和第二自动演奏数据的一个第二自动演奏装置所读出并处理时,根据该第一自动演奏数据来演奏该第一演奏部,并且还根据该第二自动演奏数据来演奏该第二演奏部。
根据该方法,该存储装置存储用于第一和第二演奏部的第一自动演奏数据和用于与该第二演奏部相同的演奏部的第二自动演奏数据。该第一自动演奏数据是根据一个乐段的预定进行顺序地准备的数据,而该第二自动演奏数据则是伴奏图形数据。该自动演奏装置包括一个自动演奏装置,该装置从该存储装置中仅读出第一自动演奏数据,以便执行一个自动演奏过程(第一自动演奏装置),及另一个自动演奏装置,该装置从存储装置中既读出该第一自动演奏数据又读出该第二自动演奏数据,以便实施一个自动演奏过程(第二自动演奏装置)。于是,用此方法,当存储在该存储装置中的该自动演奏数据被该第一自动演奏装置所读出并处理时,根据该第一自动演奏数据对该第一和第二演奏部执行一个自动演奏。另一方面,当存储在该存储装置中的该自动演奏数据被该第二自动演奏装置所读出并处理时,根据该第二自动演奏数据对该第二演奏部执行一个自动演奏。因此,在由该第二演奏装置执行一个自动演奏过程的场合,通过仅改变该第二自动演奏数据的内容很容易地改变一个乐段的配置。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上特征和其他特征,下面将对照诸附图详细描述该发明的诸最佳实施例。
在该附图中

图1是方块图,画出对其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演奏装置的电子乐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总硬件结构;图2A是表示存储在图1是一个RAM中的用于一组乐段的乐曲数据的示例格式的图;图2B是表示存储在图1是一个ROM中的风格数据的示例格式的图;图2C是表示存储在图1的一个ROM中的风格/区转换表的内容的图;图3是流程图,表示当一个乐曲选择开关在操作面板上被操作,以便从存储于RAM中的那些中选择乐曲数据时,由图1的电子乐器的CPU所进行的乐曲选择开关过程的例子;图4是流程图,表示当一个伴奏开在操作面板上被操作时,由图1的CPU所进行的伴奏开关过程的例子;图5是流程图,表示当一个替换开关在操作面板上被操作时,由图1的CPU所进行的替换开关过程的例子;图6是流程图,表示当一个风格转换开关在操作面板上被操作时,由图1的CPU所进行的风格转换开关过程的例子;图7是流程图,表示当一个起动/停止开关在操作面板上被操作时,由图1的CPU所进行的起动/停止开关过程的例子;图8是作为定时器中断过程以每四分音符96次的频率执行的定序器放音过程;图9A和图9B是流程图,各表示当在图8的步骤83里读出数据为音符事件数据或风格号/区号事件数据时,在图8的步骤86里所进行的数据对应处理I的细节;图10A至图10E是流程图,各表示当在图8的步骤83里读出数据为替换事件数据或风格弱音事件数据、其他演奏事件数据、和弦事件数据或结尾事件数据时,在图8的步骤86里所进行的数据对应处理I的细节;图11是流程图,表示作为定时器中断过程以每四分音符96次的频率执行的风格放音过程的例子;图12A至图12C是流程图,各表示当在图11的步骤114里读出数据为音符事件数据、其他演奏事件数据或结尾事件数据时,在图11的步骤117里所进行的数据对应处理II的细节;图13是流程图,表示当定序器诸声道开关或诸伴奏声道开关中的任何一个在操作面板上被操作时,由图1的CPU所进行的声道开关过程的例子;
图14是流程图,表示图10的替换事件过程的另一个例子;以及图15是流程图,表示在自动演奏装置为不带自动伴奏功能的定序器型的场合所进行的定序器放音过程II。
图1是方块图,画出对其运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演奏装置的电子乐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总硬件结构。在此实施例中,各种过程在一个微计算机的控制之下进行,该微计算机包括一个微处理单元(CPU)10、一个ROM11和一个RAM12。
为了方便起见,将就其中由CPU10来执行自动演奏过程等的电子乐器来描述该实施例。此实施例能同时产生用于总共32个声道的音频,16个作为用于顺序器演奏的声道,而另16个作为用于伴奏演的声道。
微处理器单元或CPU10控制该电子乐器的整个操作。经一个数据和地址总线18连接于CPU10的有ROM11、RAM12、按键检测电路13、开关操作检测电路14、显示电路15、音频源电路16和定时器17。
ROM11预存用于CPU10的系统程序、自动演奏的风格数据、及与音频有关的各种参数和数据。
RAM12暂存当CPU10执行该程序时出现的各种演奏数据和其他数据,并在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预定地址区中设置,供用作寄存器和标志。此RAM12预存用于一组乐段的乐曲数据和用来实现乐段的配置的风格/区转换表。
图2A画出一个存储在RAM12中的用于一组乐段的乐曲数据的示例格式,图2B画出存储在ROM11中的风格数据的示例格式,而图2C画出存储在RAM12中的风格/区转换表的内容。
如图2A中所示,用于每个乐段的乐曲数据包括原始设定数据和顺序数据。原始设定数据包括指明每个乐段的标题、每个声道的音色、每个演奏部的名称和原始速度的数据。顺序数据包括增量时间数据和事件数据的一些组及结尾数据。增量时间数据指明事件之间的时间,而事件数据包括指明音符事件或其他演奏事件、风格/区事件、和弦事件、替换事件、风格弱音事件等的数据。
音符事件数据包括指明声道号“1”至“16”(对应着音频源电路16中的诸MIDI声道)之一和该声道的音符通过或音符断事件的数据。同样,其他演奏数据包括指明声道号“1”至“16”之一和该声道的音量和音高弯曲的数据。
在此实施例顺,顺序数据的每个声道对应着包括曲调部、节奏部、低音声部、和弦背板部之类在内的预定的演奏部之一。用于诸演奏部的诸音频信号可以通过对音频源电路16的音频发生声道指定各种事件而同时地产生。虽然可以仅由顺序数据来执行一个包括节奏部、低音声部及弦背板部在内的自动演奏,但是使用下述风格数据能很容易地用其他演奏来替换这些部的演奏,借此促进所卷入的自动伴奏的合成配置。
风格/区事件数据指明一个风格号和一个区号,而和弦事件数据由指明和弦的根音的根音数据和指明和弦类型的类型数据组成。替换事件数据由指明在执行一个伴奏演奏中将要减弱的一个定序器声道(声道号)的数据组成,并具有与16个声道相对应的16位,逻辑“O”代表对应的声道不被减弱而逻辑“1”代表对应的声道被减弱。风格弱音事件数据由指明在执行一个伴奏演奏中将要减弱的一个伴声道(声道号)的数据组成,并类似于替换事件数据,具有与16个声道相对应的16位。
在所用的自动演奏装置没有自动伴奏功能的场合,上述风格/区事件、和弦事件、替换事件和风格弱音事件全都省略,而仅根据音符事件和其他演奏事件数据来进行一个自动演奏。然而,在具有自动伴奏功能的该实施例的自动演奏装置中,所有上述事件数据全用到。
如图2中所示,风格数据包括一个或多个按演奏风格(如摇滚乐或圆舞曲)的伴奏图形,每个伴奏图形包括五个区,它们是主区、补充A、补充B、引子区和结尾区。图2B表示一个具有两种伴奏图形,即图形A和图形B的风格号“1”的演奏风格。伴奏图形A由主A、补充AA、补充AB、引子A和结尾A区组成,而伴奏图形B由主B、补充BA、补充BB、引子B和结尾B区组成。
于是在图2B的例子中,区号“1”对应主A,区号“2”对应补充AA,区号“3”对应补充AB,区号“4”对应引子A,区号“5”对应结尾A,区号“6”对应主B,区号“7”对应补充BA,区号“8”对应补充BB,区号“9”对应引子B,区号“10”对应结尾B。因而,例如,风格号“1”和区号“3”一起指定补充AB,而风格号“1”和区号“9”一起指定引子B。
上述诸区中的每一个包括原始设定数据、增量时间数据、事件数据和结尾数据。原始设定数据指明每个声道的音色名称和演奏部。增量时间数据指明事件之间的时间。事件数据包括伴奏声道号“1”至16”中的任何一个并指明用于该声道的音符通或音符断、音符号、速度等的数据。风格数据的诸声道对应着诸如节奏部、低音声部及和弦背板部之类的一组演奏部。这些演奏部中的某些或全部对应着上述顺序数据的某些演奏部。根据上述替换事件数据,通过减弱该顺序数据的对应声道,能用该风格数据替换该顺序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演奏部,而这使得很容易更改一个自动伴奏乐段的配置。
此外,如图2C中所示,风格/区转换表是一个表,其中存储了一组原始风格号和区号,和一组与诸原始风格号和区号相对应的转换(转换后)风格号和区号。此风格/区转换表针对每个乐曲数据设置,并用来当读出风格号和区号对应着该表中所包含的任何一对原始风格号/区号时,把作为乐曲数据的事件数据读出的风格/区数据的风格号和区号转换成转换风格号和区号。于是,通过使用该转换表,可以很容易地更改伴奏风格等而不用改变或编辑乐曲数据的内容。
风格/区转换表可以针对每个乐曲预定或者由使用者准备。在转换表中的原始风格号/区号必须包含在顺序数据中,因而当用户准备风格/区转换表时,最好在LCD20之类上显示从所有乐曲数据中抽出的风格/区数据,以便把转换风格号和区号分配给所显示的风格/区。要不然,可以针对每个乐曲准备一组该风格/区表,以例按使用者想要的那样选择诸表中的任何一个。不必把乐曲数据中所包含的所有风格号和区号都转换成其他的风格号和区号;某些风格号和区号可以保持不转换。
键盘19设有一组用来指定将要产生的每个音频的音高的键,并包括一些与单个键相对应的健开关。必要的话,键盘19还可以包括诸如按键力检测装置之类的触摸检测装置。虽然这里描述成使用作为比较容易理解的基本演奏操作器的键盘19,但是该实施例当然可以使用键盘19以外的任何演奏操作构件。
按键检测电路13包括一些键开关电路,这些电路与键盘19的诸音高指定键成对应关系地设置。此按键检测电路13在它检测到从一个键的释放状态到按键状态的改变时输出一个键通事件信号,并在它检测到从一个键的按键状态到释放状态的改变时输出一个键断事件信号。与此同时,按键检测电路13输出一个指明与该键通或键断事件信号相对应的键的键码(音符号)。按键检测电路13还确定所按键的按键速度或力,以便输出速度数据和触后数据。
开关操作检测电路14与设置在操作面板2上的操作构件(开关)成对应关系地设置,以便作为操作状态的操作数据。
显示电路15控制将要在设置于操作面板2上的LCD20上显示的信息,及与诸操作构件成应关系地设置在面板2上的诸LED的各自操作状态(即,点亮、熄灭和闪烁状态)。设置在操作面板2上的诸操作构件包括乐曲选择开关21A和21B、伴奏开关22、替换开关23、风格转换开关24、起动/停止开关25、顺序器声道开关26和伴奏声道开关27。虽然在操作面板2上设置了上述以外的各种其他操作构件,以便选择、设定和控制将要产生的每个音频的音色、音量、音高、效果等,但下文将仅描述直接关系到本实施例例的那些操作构件。
乐曲选择开关21A和21B选择将要在LCD20上显示的乐曲名称。伴奏开关22启用或停用一个自动伴奏演奏。风格转换开关24启用或停用一个根据风格/区转换表的风格转换过程。替换开关23设定一个预定的顺序器声道的弱音或非弱音状态,而起动/停止开关25起动或停止一个自动演奏。定序器声道开关26对相应的定序器声道有选择地设定一个弱音/非弱音状态。伴奏声道开关27对相应的自动伴奏声道有选择地设定一个弱音/非弱音状态。诸LED与各个定序器声道开关26和伴奏声道开关27成对应关系地设置成靠近它们的上缘,以便显示诸相应声道的弱音或非弱音状态。
音频源电路16可以采用任何常规上公知的音频信号发生系统,例如存储器读出系统、调频系统或调幅系统。存储器读出系统中响应于将要产生的音频的音高而改变地址数据,顺序地读出预存在波形存储器中的音频波形采样值数据;调频系统中通过用上述地址数据作为相角参数数据,进行预定的频率调制,而得到音频波形采样值数据;调幅系统中通过用上述地址数据作为相角参数数据,进行预定的振幅调制,而得到音频波开采样值数据。
从音频源电路16产生的每个音频信号经声系统1A(由放大器和扬声器组成)声学放音或发声。
定时器17产生用来计数时间间隔和用来设定自动演奏速度的速度时钟脉冲。速度时钟脉冲的频率由设在操作面板2上的速度开关(未画出)来调整。每个所产生的速度时钟脉冲作为一个中断命令送到CPU10,而CPU10本身又作为定时器中断过程执行各种自动演奏过程。在此实施例中,假定该频率选择成这样,即每四音符产生96个速度时钟脉冲。
应该指出,可以经MIDI接口、公共通信线路或网络、FDD(软盘驱动器)、HDD(硬盘驱动器)之类而不是上述装置来交换数据。
现在将根据图3至图13中所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由CPU10所进行的各种过程。
图3表示当操作面板2上的乐曲选择开关21A或21B被操作以便从存储在RAM12的那些中选择乐曲数据时,由图1的CPU10所进行的乐曲选择过程。此乐曲选择过程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31经乐曲选择开关21A或21B选择的乐曲数据的原始设定数据被读出,以建立单声道的多种原始条件,如原始音色、拍子、音量、效果等。
步骤32读出所选乐曲数据的顺序数据,并搜寻其中有一个事件和一个风格关联事件的传声道中的任何一个。就是说,读出带着音符事件和演奏事件存储的任何声道号,并就在该顺序数据中是否有诸如风格/区、和弦事件之类的风格关联事件作出判断。
步骤33根据前面步骤32中得到的搜寻结果,位于靠近与有事件的该声道相对应的顺序器声道开关26的LED点亮。
步骤34根据前面步骤32中得到的搜寻结果,就是否有一个风格关联事件作出判断。当肯定(是)判断时,CPU10前进到步骤35;否则,CPU10分支到步骤36。
步骤35因为前面步骤34已判明有风格关联事件,对风格关联事件存在标志STEXT置“1”。风格关联事件存在标志STEXT处于“1”值指明,在乐曲数据的顺序数据中有风格关联事件,而风格联事件存在标志STEXT处于“0”值指明没有该风格关联事件。
步骤36由于在步骤34里判明没有风格关联事件,对风格关联事件存在标志STEXT置“0”。
步骤37把乐曲数据中的第一增量时间数据存入顺序器定时寄存器TIME1中,该寄存器计数据用来从图2A的乐曲数据中顺序地读出顺序数据的时间。
步骤38对伴奏通过标志ACCMP、替换通标志REPLC和风格转换通过标志STCHG置“0”。伴奏通标志ACCMP处于“1”值指明,将要根据图2B的风格数据进行一个伴奏,而伴奏通标志ACCMP处于“0”值则指明将不进行该伴奏。替换通标志REPLC处于“1”值指明,与一个替换事件相对应的该定序器声道将被置于弱音或非弱音状态,而替换通标志REPLC处于“0”值则指明将不进行该弱音/非弱音控制。此外,风格转换通标志STCHG处于“1”值指明,将要根据风格/区转换表进行一个转换过程,而风格转换通标志STCHG处于“0”值则指明将不进行该转换步骤39与操作面板2上的伴奏开关22、替换开关23和风格转换开关24相对应的诸LED熄灭,以便告知操作者(演奏者),该乐器处于伴奏断、替换断和风格转换断状态。此后,CPU10返回主程序。
图4是流程图,表示当伴奏开关22在操作面板上被操作时,由图1的CPU10所进行的伴奏开关过程的例子。此伴奏开关过程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41判断风格关联事件存在标志STEXT是否处于“1”。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意味着在该乐曲数据中有一个风格关联事件,于是CPU10前进到步骤42。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则意味着在该乐曲数据中没有风格关联事件,于是CPU10直接返回主程序。
步骤42为了判断在操作伴奏开关42时究竟是伴奏通还是伴奏断,就伴奏通标志ACCMP究竟是否处于“1”作出判断。如果伴奏通标志ACCMP处于“1”(是),则CPU10进到步骤48,否则,CPU分支到步骤43。
步骤43因为前面步骤42已经判明伴奏通标志ACCMP处于“0”(伴奏断),把标志ACCMP和替换通标志REPLC置为“1”以指明,从此以后该乐器将处于伴奏通和替换通状态。
步骤44根据风格号寄存器STYL和区号寄存器SECT中的存储值和当前演奏位置,从图2B的风格数据中选择用于预定区的伴奏图形的读出位置,并对风格定时寄存器TIME2设定直到下一事件的时间(增量时间)。风格号寄存器STYL和区号寄存器SECT分别存储一个风格号和一个区号。风格定时寄存器TIME2计数用来从图2B的风格数据的预定区中读出伴奏图形的时间。
步骤45读出由风格号寄存器STYL和区号寄存器SECT中的存储值规定的所有伴奏图形,并搜寻其中有一个事件的任何声道。
步骤46根据在前面步骤45中得到的搜寻结果,位于靠近与有事件的该声道相对应的伴奏声道开关27的LED点亮。
步骤47与伴奏开关22和替换开关23配套的诸LED点亮,以便告知操作者(演奏者),该乐器处于伴奏通和替换通状态。此后,CPU10返回主程序。
步骤48因为前面步骤42已经判明伴奏通标志ACCMP处于“1”(伴奏通),对伴奏通标志ACCMP、替换通标志REPLC和风格转换通标志STCHG置“0”。
步骤49判断运行状态标志RUN是否处于“1”,即是否正在进行一个自动演奏。如果回答是肯定是(是),则CPU10前进到步骤4A但如果标志RUN处于“0”,则CPU10转移到步骤4B。运行状态标志RUN处于“1”指明正在进行一个自动演奏,而运行状态标志RUN处于“0”则指明没有进行自动演奏。
步骤4A由于在步骤49中判明正在进行一个自动演奏,一个当前产生的风格关联伴奏音频被削弱或减弱。
步骤4B与操作面板2上的伴奏开关22、替换开关23和风格转换开关24配套的诸LED熄灭,以告知操作者(演奏者)该乐器处于伴奏断、替换断和风格转换断状态。此后,CPU10返回主程序。
图5表示当替换开关23在操作面板2上被操作时由图1的CPU所进行的一个替换开关过程的例子。此替换开关过程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51为了判断在替换开关23操作时一个伴奏究竟是通还是断,就伴奏通标志ACCMP是否处于“1”作出判断。如果伴奏通标志ACCMP处于“1”(是),则CPU10进到步骤52,否则CPU10不理会替换开关23的操作而返回主程序。
步骤52因为前面步骤51已经判明伴奏通标志ACCMP处于“1”(伴奏通),在此步骤里判断替换通标志REPLC是否处于“1”,以便查明一个替换操作究竟是通还是断。如果替换通标志REPLC处于“1”(是),则CPU10前进到步骤55;否则CPU10分支到步骤53。
步骤53因为前面步骤52已经判明替换通标志REPLC处于“0”(替换断),在此步骤里把标志REPLC置为“1”。
步骤54与替换开关23配套的LED点亮以告知操作者(演奏者)该乐器现在被置于替换通状态。
步骤55因为前面步骤52已经判明替换通标志REPLC处于“1”(替换通),在此步骤里把标志REPLC置为“0”。
步骤56与替换开关23配套的LED熄灭,以告知操作者(演奏者)该乐器现在被置于替换断状态。
图6表示当风格转换开关24在操作面板2上被操作时,由图1的CPU所进行的一个风格转换开关过程的例子。此风格转换开关过程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61为了判断在风格转换开关24操作时一个伴奏究竟是通还是断,就伴奏通标志ACCMP是否处于“1”作出判断。如果伴奏通标志ACCMP处于“1”(是),则CPU10进到步骤62,否则CPU10不理会风格转换开关24的操作而返回主程序。
步骤62因为前面步骤61已经判明伴奏通标志ACCMP处于“1”(伴奏通),在此步骤里判断风格转换通标志ATCHG是否处于“1”,以便查明一个风格转换究竟是通还是断。如果标志STCHG处于“1”(是),则CPU10前进到步骤65;否则CPU进到步骤63。
步骤63因为前面步骤62已经判明风格转换通标志STCHG处于“0”(风格转换断),在此步骤里把标志STCHG置为“1”。
步骤64与风格转换开关24配套的LED点亮,以告知操作者(演奏者)该乐器现在被置于风格转换通状态。
步骤65因为前面步骤62已经判明风格转换通标志STCHG处于“1”(风格转换通),在此步骤里把标志STCHG置为“0”。
步骤66与风格转换开关24配套的LED熄灭,以告知操作者(演奏者)该乐器现在被置于风格转换断状态。
图7表示当起动/停止开关25在控制面板2上被操作时,由图1的CPU10所进行一个起动/停止开关过程的例子。此起动/停止开关过程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71判断运行状态标志RUN是否处于“1”。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则CPU10前进到步骤72,但如果标志RUN处于“0”,则CPU10分支到步骤74。
步骤72由于在前面步骤71里判明正在进行一个自动演奏,这意味着在自动演奏期间起动/停止开关25已经被操作,一个音符断信号被供入音频源电路16,以便减弱正在发声的音频,借此停止该自动演奏。
步骤73对运行状态标志RUN置“0”。
步骤74由于在前面步骤71里判明没有进行一个自动演奏,这意味着在未进行自动演奏期间起动/停止开关25已经被操作,对标志RUN置“1”以开始一个自动演奏。
图8是一个顺序器放音过程,该过程作为定时器中断过程以每四分音符96次的频率执行。此顺序器放音过程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81判断运行状态标志RUN是否处于“1”。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则CPU10前进到步骤82,但如果标志RUN处于“0”,则CPU10返回主程序以等待直到下一个中断定时。就是说,直到在图7的步骤74里对运行状态标志RUN置“1”为止,将不执行步骤82里和以后的操作。
步骤82就定序器定时寄存器TIME1中的存储值是否为“0”作出判断。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意味着已经到了用来从图2A的乐曲数据中读出顺序数据的时间,致使CPU10前进到步骤83。然而,如果定序器定时寄存器TIME1中的存储值不为“0”,则CPU10转移到步骤88。
步骤83由于在前面步骤82里判明已经到了用来读出顺序数据的时间,从图2A的乐曲数据中读出下一个数据。
步骤84判断在前面步骤83里读出的数据是否为增量时间数据。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CPU10前进到步骤85;否则CPU10分支到步骤86。
步骤85由于在步骤84里判明该读出数据为增量时间数据,该增量时间数据存入定序器定时寄存器TIME1。
步骤86由于在步骤84里判明该读出数据不是增量时间数据,如下文详细描述地进行与读出数据相对应的处理(数据对应处理I)。
步骤87就定序器定时寄存器TIME1中的存储值是否为“0”,即在步骤83里读出的增量时间数据是否为“0”作出判断。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CPU10返回步骤83以读出与该增量时间相对应的事件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对应处理I。如果顺序器定时寄存器TIME1中的存储值不为“0”(否),则CPU10进到步骤88。
步骤88由于步骤82或87已经判明定序器定时寄存器1IME1中的存储值不为“0”,寄存器TIMI1中的存储值减1,然后CPU10返回主程序以等待下一个中断定时。
图9A和图9B是流程图,各表示当在图8的步骤83里读出的数据为音符事件数据或风格号/区号事件数据时,步骤86的数据对应处理I的细节。
图9A是流程图,表示当在图8的步骤83里读出的数据为音符事件数据时,作为数据对应处理I所进行的音符事件过程。此音符事件过程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91由于在图8的步骤83里读出的数据为音符事件数据,判断替换通标志REPLC是否处于“1”。当回答是肯定的时,CPU10前进到步骤92以执行一个替换过程;否则,CPU10转移到步骤93而不执行该替换过程。
步骤92由于在前面步骤91里判明替换通标志PEPLC处于“1”,故进一步判断与该事件相对应的声道是否处于弱音状态。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意味着该事件只是将要被一个伴奏音频替换或减弱,致使CPU10直接返回步骤83。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则由于该事件将不被替换,故CPU10进到下一步骤93。
步骤93由于步骤91和92已经判明该音符事件将不被替换或减弱,故与该音符事件相对应的演奏数据供给音频源电路16,然后CPU10返回步骤83。
图9B是流程图,表示当在图8的步骤83中读出的数据为风格号/区号事件数据时,作为数据对应处理I所进行的风格号/区号事件过程。此风格号/号事件过程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94由于在图8的步骤83里读出的数据为风格号/区号事件数据,故判断风格转换通标志STCHG是否处于“1”。当回答是肯定的时,CPU10前进到步骤95以执行根据风格/区转换表的转换过程;否则,CPU转移到步骤96。
步骤95由于在前面步骤94里判明风格转换通标志STCHG处于“1”,根据风格/区转换表把风格号和区号转换成新的(转换)风格号和区号。
步骤96在图8的步骤83里读出的风格号和区号,或者在前面步骤95里所转换的新风格号和区号分别存入风格号寄存器STYL和区号寄存器SECT。
步骤97根据风格号寄存器STYL和区号寄存器SECT中的存储值,切换将要放音的伴奏图形。就是说,伴奏图形被切换成由风格号寄存器STYL和区号寄存器SECT中各自的存储值所规定的,图2B的风格数据的伴奏图形,然后CPU10返回图8的步骤83。
图10A至图10E是流程图,各表示当在图8的步骤83里读出的数据为替换事件数据风格弱音事件数据、其他演奏事件数据、和弦事件数据或结尾事件数据时,在图8的步骤86里所进行的数据对应处理I的细节。
图10A表示当读出数据为替换事件数据时,作为该数据对应处理I所进行的一个替换事件过程。此替换事件过程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首先,根据该读出的16位替换事件数据,把诸单个定序器声道设定成弱音或非弱音状态。设成弱音状态的每个定序器道的音频被减弱。
与对应着每个有一个事件关设成弱音状态的顺序器声道的开关26配套的LED闪烁。此外,与对应着每个有一个事件并设成非弱音状态的顺序器声道的开关26配套的LED点亮,然后CPU10返回图8的步骤83。于是,操作者能很容易区分有一个事件但处于弱音状态的那些定序器声道,与处于非弱音状态的另一定序器声道。
图10B表示当该读出数据为风格弱音事件数据时,作为该数据对应处理I所进行的一个风格弱音事件过程。此风格弱音事件过程按以下步骤顺序来进行。
首先,根据该读出的16位风格弱音事件数据,把诸单个伴奏声道设定成弱音或非弱音状态。设成弱音状态的每个伴奏声道的音频被减弱。
与对应着每个有一个事件并设成弱音状态的伴奏声道的开关27配套的LED闪烁。此外,与对应着每个有一个事件并设成非弱音状态的伴奏声道的开关27配套的LED点亮,然后CPU10返回图8的步骤83。于是操作者能很容易区分有一个事件但处于弱音状态的那些伴奏声道,与处于非弱音状态的另一些伴奏声道。
图10C表示当该读出数据为其他演奏事件数据时,作为该数据对应处理I所执行的一个其他演奏事件过程。在此其他演奏事件过程中,该读出演奏事件数据供给音频源电路16,然后CPU10返回图8的步骤83。
图10D表示当该读出数据为和弦事件数据时,作为该数据对应处理I所执行的一个和弦事件过程。在此和弦事件过程中,该读出根音数据和类型数据存入根音寄存器ROOT和类型寄存器TYPE,然后CPU10返回图8的步骤83。
图10E表示当该读出数据为结尾事件数据时,作为该数据对应处理I所执行的一个结尾事件过程。在此结尾事件过程,响应于该读出结尾事件数据,减弱与该定序器和风格相关地产生的所有音频,然后CPU10在把运行状态标志RUN清“0”之后返回图8的步骤83。
图11表示一个风格放音过程的例子,该过程作为定时器中断过程以每四分音符96次的频率按以下步骤顺序执行。
步骤111就在当前中断定时下该乐器究竟处于伴奏通状态还是伴奏断状态。即在当前中断定时下伴奏通标志ACCMP是否处于“1”作出判断。如果标志ACCMP处于“1”,则CPU10前进到步骤112以执行一个伴奏,否则,CPU10返回主程序而不执行一个伴奏,并等待直到下一个中断定时。于是,直到在图4的步骤43里伴奏通标志ACCMP被置“1”为止,将不进行步骤112里和以后的操作。
步骤112就运行状态标志RUN是否处于“1”作出判断。如果标志RUN处于“1”,则CPU10前进到步骤113,否则,CPU10返回主程序以等待直到下一个中断定时。于是,直到在图7的步骤74里运行状态标志RUN被置“1”为止,将不进行步骤113里和以后的操作。
步骤113就风格定时寄存器TIME2中的存储值是否为“0”作出判断。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意味着已经到了用来从图2B的风格数据中读出伴奏数据的预定时间,致使CPU10前进到下一步骤114。然而,如果风格定时寄存器TIME2中的存储值不为“0”,则CPU10转移到步骤119。
步骤114由于在前面步骤113里判明,已经到了用来读出风格数据的预定时间,故从图2B的风格数据中读出下一个数据。
步骤115就在上面步骤114里读出的数据是否为增量时间数据作出判断。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CPU10前进到步骤116;否则,CPU10分支到步骤117。
步骤116由于在步骤115里判明该读出数据为增量时间数据,把该增量时间数据存入风格定时寄存器TIME2。
步骤117由于在步骤115里判明该读出数据不是增量时间数据,如下文详细描述地进行与读出数据相对应的处理(数据对应处理II)。
步骤118就风格定时寄器TIME2中的存储值是否为“0”,即在步骤114里读出的增量时间数据是否为“0”作出判断。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CPU10返回到步骤114以便读出与该增量时间相对应的事件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对应处理II。如果风格定时寄存器TIME2中的存储值不为“0”(否),则CPU10进到步骤119。
步骤119由于步骤113或118已经判明风格定时寄存器TIME2中的存储值不为“0”,寄存器TIME2中的存储值减1,然后CPU10返回主程序以等待直到下一个中断定时。
图12A至图12C是流程图,各表示当在图11的步骤114里读出的数据为音符事件数据,其他演奏事件数据或结尾事件数据时,步骤117的数据对应处理处理II的细节。
图12A是流程图,表示当该读出数据为音符事件数据时,作为数据对应处理II所进行的一个音符事件过程。此音符事件过程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121判断与该事件相对应的声道是否处于弱音状态。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意味着没有与该事件有关的演奏将要执行,致使CPU10直接返回主程序。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则CPU10进到一步骤112以便执行与该事件有关的演奏。
步骤122根据根音寄存器ROOT中的根音数据和类型寄存器TYPE中的类型数据,把该读出音符事件的音符号转换成一个音符号。然而,对节奏部不进行该转换。
步骤123与在前面步骤122里所转换的音符事件相对应的演奏数据供给音频源电路16,然后CPU10返回到图11的步骤114。
图12B表示当该读出数据为其他演奏事件数据时,作为该数据对应处理II所执行的一个其他演奏事件过程。在此其他演奏事件过程中,该读出演奏事件数据供给音频源电路16,然后CPU10返回到图11的步骤114。
图12C表示当该读出数据为收尾事件数据时,作为该数据对应处理II所执行的一个结尾事件过程。在此结尾事件过程中,由于该读出数据为结尾事件数据,CPU10移到对应伴奏数据的开头,并在把第一增量时间数据存入风格定时寄时器TIME2之后返回到图11的步骤114。
虽然至此为止结合以情况描述了该实施例,该情况中根据包含在乐曲数据中的替换事件数据或风格事件数据设定一些弱音/非弱音状态,但是通过单个地操作顺序器声道开关26或伴奏声道开关27能单个地设定这些弱音/非弱音状态。就是说,与对应着有一个事件的每个声道的定序器声道开关26和伴奏声道开关27配套的那些LED保持点亮,而这些当中,对应着处于弱音状态的每个声道的LED则闪烁。于是,通过单个地操作与正在点亮和闪烁的诸LED配套的诸声道开关来进行图13的一单个声道开关过程,致使操作者得以按希望设定诸弱音/非弱音状态。下文将详细描述该单个声道开关过程。
图13是流程图,表示当诸定序器声道开关26或诸伴奏声道开关27之一在操作面板2上被操作时,由图1的CPU10所进行的该单个声道开关过程。此单个声道开关过程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131判断在与该操作的开关相对应的声道中是否有任何事件。如果回答是肯定的,由CPU10前进到步骤132,否则CPU10返回答是主程序。
步骤132因为前面步骤131已经判明有一个事件,进一步判断对应的声道当前究竟处于弱音状态还非弱音状态。如果该对应声道处于弱音状态(是),则CPU10前进到步骤133,但如果该对应声道处于非弱音状态(否),则CPU10分支到步骤135。
步骤133因为在前面步骤132里判明该对应声道当前处于弱音状态,把该声道设成非弱音状态。
步骤134与诸对应声道开关26和27相对应的诸LED点亮,以便告知该声道现在处于非弱音状态。
步骤135因为在前面步骤132里判明该对应声道当前处于非弱音状态,把该声道设成弱音状态。
步骤136在前面步骤135里设成弱音状态的该伴奏声道中正产生的音频被减弱。
步骤137与诸对应声道开关26和27相对应的诸LED闪烁,以便告知该声道现在处于弱音状态。
虽然至此为止结合以下情况描述了该实施例,该情况中根据包含在乐曲数据中的替换事件数据设定诸顺序器弱音/非弱音状态并根据包含在乐曲数据中的风格弱音事件数据设定顺序器弱音/非弱音状态,但是通过把该替换事件过程与该风格弱音事件过程联系起来可以设定这些定序器弱音/非弱音状态。就是说,当一个定序器声道设成弱音状态时,与该声道相对应一个风格声道可以设成非弱音状态;反之,当一个定序器声道设成非弱音状态时,与该声道相对应的一个风格声道可以设成弱音状态。下面将描述与这样一种修改相对应的替换事件过程的另一个实施例。诸对应声道可以根据为定序器设定的各自音色来确定或由使用者确定,也可以针对每个乐曲预先确定。
图14是流程图,表示图10的替换事件过程的另一个例子,该过程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根据读出的16位替换事件数据,诸单个顺序器声道设成弱音状态或非弱音状态。在前面步骤中设成弱音状态的诸定序器声道中的每一个中正在产生的音频被减弱。
与对应着有一个事件并设成弱音状态的每个定序器声道的开关26配套的LED闪烁。
与被定序器的操作设成非弱音状态的该声道相对应的声部的风格关联伴奏声道设成弱音状态。
在设成弱音状态的该伴奏声道中正在产生的音频被减弱。
与对应着有一个事件并设成弱音状态的每个顺序器声道的该伴奏声道开关27配套的LED闪烁。
虽然已经结合自动演奏装置具有自动伴奏功能的场合描述了该实施例,下文将就自动演奏装置不带自动伴奏功能的另一个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5是流程图,表示自动演奏装置为不带自动伴奏功能的定序器型的场合所进行的一个顺序器放音过程II。与图8的定序器放音过程类似,此定序器放音过程II作为一个定时器中断过程的每四分音符96次的频率进行,此顺序器放音过程II与图8的定序器放音过程的区别仅在于,当读出数据为顺序事件数据(音符事件数据或其他演奏事件数据)或结尾事件数据时,进行与该读出数据对应的处理,但是当读出数据为止述以外的其他数据,如风格/区事件数据、和弦事件数据、替换事件数据或风格弱音事件数据之类时,不进行处理。顺序放音过程II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151判断运行状态标志RUN是否处于“1”。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则CPU10前进到步骤152,但如果标志RUN处于“0”,则CPU10返回主程序以等待直到下一个中断定时。就是说,直到在图7的步骤74里对运行状态标志RUN置“1”为止,将不执行步骤152里和以后的操作。
步骤152就定序器定时寄存器TIME1中的存储值是否为“0”作出判断。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意味着已经到了用来从图2A的乐曲数据中读出顺序数据的预定时间,致使CPU前进到步骤153。然而,如果定序器定时寄存器TIME1中的存储值不为“0”,则CPU10进到步骤158。
步骤153由于在前面步骤152里判明已经到了用来读出顺序数据的预定时间,从图2A乐曲数据中读出下一个数据。
步骤154判断在前面步骤153里读出的数据是否为增量时间数据。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CPU10前进到步骤155;否则CPU10分支到步骤156。
步骤155由于在前面步骤154里判明该读出数据为增量时间数据,把该增量时间数据存入顺序器定时寄存器TIME1。
步骤156由于在前面步骤154里判明该读出数据不是增量时间数据,进一步判断该读出数据是否为结尾事件数据。如果它是结尾事件数据(是),则CPU10前进到步骤157,否由CPU10进到步骤159。
步骤157因为前面步骤156已经判明该读出数据为结尾事件数据,正在产生的定序器关联音步骤被减弱。
步骤158运行状态标志RUN清“0”,而CPU10返回到步骤153。
步骤159因为在步骤156里判明,该读出数据是结尾事件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进一步就该读出数据是否为顺序事件数据(音符事件数据或其他演奏事件数据)作出判断。如果它是顺序事件数据(是),则CPU10前进到步骤15A,但如果它是顺序事件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即风格/区事件数据、和弦事件数据、替换事件数据或风格弱音事件数据),则CPU10返回到步骤153。
步骤15A由于在前面步骤159里判明该读出数据为顺序事件数据,该事件数据供给音频源电路16,而CPU10返回到步骤153。
步骤15B判断定序器定时寄存器TIME1中的存储值是否为“0”,即在步骤153里读出的增量时间数据是否为“0”。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CPU返回到步骤153以便读出与该增量时间相对应的事件数据,然后进行步骤156至15A的操作。如果定序器定时寄存器TIME1中的存储值不为“0”(否),则CPU10进到步骤15C。
步骤15C由于步骤152或15C已经判明定序器定时寄存器TIME1中的存储值不为“0”,该寄存器TIME1中的存储值减1,然后CPU10返回主程序以等待直到下一个中断定时。
如所述,在自动演奏装置不带自动伴奏功能的场合,靠顺序放音过程II根据包含在RAM12中的顺序数据来执行顺序演奏,而在自动演奏装置具有自动伴奏功能的场合,靠顺序放音过程和风格放音过程来执行顺序演奏和伴奏演奏。换句话说,按上述方式利用RAM12中所存储的乐曲数据,无论自动演奏装置是否具有自动伴奏功能,都能执行顺序演奏,而在自动演奏装置具有自动伴奏功能的场合,有助于顺序演奏的配置。
虽然在上述诸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定序器声道设定弱音或非弱音状态,但是它可以针对每个演奏部单独设定。例如,在一组声道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单个演奏部而这样一个声部设成弱音的场合,所有对应声道都可以弱音。
此外,虽然在上述诸实施例中,弱音关联数据(替换事件数据)插入定序器演奏信息中,以便允许将要弱音的声道根据一个乐段的预定进行来改变,但是在整个乐段中可以保持相同的弱音设定;就是说,弱音关联信息可以作为初始化信息来提供。要不然,仅指明是否弱音的信息可以插入定序器演奏数据,而每个将要弱音的声道可以由原始设定信息或由操作自动演奏装置的操作者单独设定。
此外,与将要演奏的自动演奏部相同的一个定序器演奏部可以自动弱音。
虽然诸实施例已经描述成针对每个乐曲提供风格/区转换表,但是该表信息可以与乐曲无关地提供。例如,可以在自动演奏装置的RAM中提供风格/区转换表。
此外,虽然结合以下情况描述了诸实施例,在该情况中风格数据存储在自动演奏装置中,但是风格数据的一部分(乐曲所特有的风格的数据)可能包含在乐曲数据中。这样配置时,仅基本风格数据存入自动演奏装置就足够了,而且这有效地节省存储器容量。
另外,虽然已经结合一种包括自动伴奏演奏装置的电子乐器描述了以上诸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当然可以用于一种系统,该系统中单独地设置一个用来执行自动演奏的顺序器模块和一个带有音频源电路的音频源模块,而数据经众所周知的MIDI标准在两模块间交换。
再者,虽然已经结合其中本发明用于自动演奏的场合描述了诸实施例,但是本发明还可以用于自动节奏或伴奏演奏。
按上述方式配置的本发明实现突出的好处,即它能很容易地改变一个乐段的配置而无须编辑演奏数据。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演奏装置,包括存储用于一组演奏部的第一自动动演奏数据和用于至少一个演奏部的第二自动演奏数据的存储装置;用来从所述存储装置中读出所述第一自动演奏数据以便根据该读出第一自动演奏数据执行一个演奏的第一演奏装置;用来从所述存储装置中读出所述第二自动演奏数据以便根据该读出第二自动演奏数据执行一个演奏的第二演奏装置;以及用来当所述第二演奏装置根据所述第二自动演奏数据执行该演奏时,减弱用于所述第一自动演奏数据的至少一个演奏部的演奏的弱音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动演奏装置,其中指定将要由所述弱音装置减弱的演奏部用的信息包含在所述第一自动演奏数据中。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动演奏装置,该装置还包括一个用来选择将要由所述弱音装置减弱的演奏部的声部选择操作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动演奏装置,该装置能就一个由所述第二演奏装置的演奏是否将要执行作出选择。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动演奏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演奏装置根据所述第二自动演奏数据执行该演奏时,所述弱音装置能就一个用于所述第一自动演奏数据的预定演奏部的演奏是否将要弱音作出选择。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动演奏装置,其中当将要弱单的演奏部从一个演奏部改变为另一个时,所述弱音装置减弱所述第二自动演奏数据的与所述一个演奏部相对应的该演奏部。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动演奏装置,其中将要由所述弱音装置弱音的所述第一自动演奏数据的该演奏部对应着所述第二自动演奏数据的该演奏部。
8.一种自动演奏装置,包括用来存储用于一组演奏风格中的每一个的自动伴奏图形数据的风格数据存储装置;用来存储含有指定将要采用哪种演奏风格的图形指定信息在内的自动演奏数据的演奏数据存储装置;用来从所述数据存储装置中读出该自动演奏数据以便根据该读出自动演奏数据执行一个演奏的第一演奏装置;用来把由所述第一演奏装置读出的该图形指定信息转换成其他图形指定信息的转换装置;以及用来根据由所述转换装置转换的其他图形指定信息,从所述风格数据存储装置中读出该自动伴奏图形数据,以便根据该读出自动伴奏图形数据执行一个演奏的第二演奏装置。
9.一种处理自动演奏数据以便通过从存储着用于第一和第二演奏部的第一自动演奏数据的一个存储装置中读出数据来执行一个自动演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该自动演奏数据被仅能处理所述第一自动演奏数据的一个第一自动演奏装置所读出并处理时,根据所述第一自动演奏数据演奏所述第一和第二演奏部,以及当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该自动演奏数据被能处理所述第一和第二自动演奏数据的一个第二自动演奏装置所读出并处理时,根据所述第一自动演奏数据演奏所述第一演奏部并根据所述第二自动演奏数据演奏所述第二演奏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自动演奏数据是包含一个乐段的从头到尾的演奏数据的乐曲数据,而所述第二自动演奏数据是用于一个或多个重复演奏的小节的演奏图形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存储装置存储一组所述第二自动演奏数据组,而所述第一自动演奏数据包含指定任何所述第二自动演奏数据组的指定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要由该指定数据所指定的所述第二自动演奏数据组是可变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自动演奏装置,包括一个用来存储用于一组演奏部的自动演奏数据和自动伴奏数据的存储器,用来读出该自动演奏数据和自动伴奏数据以便根据各自的读出数据执行演奏的演奏区和伴奏区,以及用来对该自动演奏数据的至少一个演奏部减弱演奏的弱间区。该装置可以包括一个用来针对一组演奏风格的每一个存储自动伴奏图形数据的风格数据存储区,一个用来演奏数据存储区,一个第一演奏区,一个转换区,以及一个第二演奏区。
文档编号G10H1/36GK1131308SQ95119798
公开日1996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6日
发明者中田卓也 申请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