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73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及备有该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该照明装置备有采入外部光的采光部,把由采光部采入的外部光变换为封闭光后导引到被照明体。
摄象机和数字照相机中,信息显示部通常采用液晶显示板。该液晶显示板是采用具有背照光的透过型液晶板。这些机器主要是在外部光下使用,所以,必须防止因外部光映入引起的显示不良。因此,液晶显示板必须具有高亮度。为此,日本特开平10-123507号公报提出了使液晶显示板高亮度化的方案。该方案是,在机器的上面设置外部光的采光部,用微棱镜把从采光部采入的外部光导向液晶显示板的里面侧,从液晶显示板的里面侧照射外部光,实现液晶显示板的高亮度化。
但是,上述现有例中,采光部是在液晶显示板里面侧,在机器上面附近形成为长方形,直接将外部光导入液晶板的里面。因此,采光部兼有采光和向里面导光的作用,为此,采光部只能局限于长方形这样比较小的区域。而采光部的面积与板亮度有直接关系。因此,该现有例中,采光部不能做得较大,所以提高亮度的效果小。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是将现有的采光部构造分为功能不同的2个部分(采入外部光并变换为封闭光的采光部和与采光部相连、向液晶显示板引导光的导光部),扩大采光部的占有面积,以提高亮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以下方案。
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采入外部光并导引到被照明体的照明装置备有采入外部光的采光部和把被上述采光部采入的外部光的至少一部分变换为在采光部内传播的光的机构。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把外部光变换为在采光部内传播的光即封闭光,所以可有效地将外部光导向被照明体。
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1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在上述采光部与被照明体之间的光路途中,设有变换光行进方向的若干个光行进方向变换机构;从上述采光部出射的外部光,借助上述若干个光行进方向变换机构,将行进方向变换若干次后被导向被照明体。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把来自采光部的外部光,通过光行进方向变换机构导向被照明体,所以,可设定各种采光部与被照明体的相互配置关系。另外,光行进方向变换机构,不限于反射机构,也包含折射和衍射等机构。
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2记载的照明装置中,上述采光部,其外部光入射的外部侧面是平坦面,与该外部侧面相反侧的面,含有锯齿状的反射面。
根据该构造,可有效地把外部光变换为封闭光。
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2记载的照明装置中,上述光行进方向变换机构,是反射外部光的反射面。
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采入外部光、并用该采入的外部光照射液晶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备有采光部和导光部;采光部采入外部光,并且将采入的外部光的至少一部分变换为在内部传播的传播光;导光部与采光部相连,把来自采光部的封闭光导向液晶板,使传播光的光路变更后导向液晶板。
根据该构造,把已往的采光部,分成为功能不同的2个部分(采入外部光并变换为封闭光的采光部、以及与采光部相连的向液晶板导光的导光部)。因此,扩大采光部的占有面积,可提高亮度。
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5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采光部的、与外部光入射的外部侧面相反侧的面,含有锯齿形状的反射面。
根据该构造,借助采光部的锯齿形反射面,在采光部内将外部光变换为封闭光,并使其向导光部传播。
方案7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5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采光部设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面侧。
根据该构造,可有效地把来自上面侧的外部光导向液晶显示板。
方案8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6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采光部设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面侧。
根据该构造,可有效地把来自上面侧的外部光导向液晶板。
方案9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5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采光部设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面侧和侧面侧。
根据该构造,可有效地把来自上面侧和侧面侧的外部光导向液晶板。
方案10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6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采光部设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面侧和侧面侧。
根据该构造,可有效地把来自上面侧和侧面侧的外部光导向液晶板。
方案11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5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采光部备有第1采光部和第2采光部,第1采光部形成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与装备着液晶板的面相反侧的面上,第2采光部形成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面;第2采光部的一方端面与第1采光部连接,第2采光部的另一方端面与上述导光部的一方端面连接。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第1采光部和第2采光部,采入的外部光多,液晶板的亮度提高。
方案1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6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采光部备有第1采光部和第2采光部,第1采光部形成在液晶显示装置盒体的、与装备着液晶板的面相反侧的面上,第2采光部形成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面;第2采光部的一方端面与第1采光部连接,第2采光部的另一方端面与上述导光部的一方端面连接。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第1采光部和第2采光部,采入的外部光多,液晶板的亮度提高。
方案1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11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上述第1采光部和第2采光部的连接部,以倾斜状态形成平坦状的反射面,该反射面使来自第1采光部的光反射后导向第2采光部。
根据该构造,可把在第1采光部封闭的光通过第2采光部有效地传播到导光部。
方案1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12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上述第1采光部和第2采光部的连接部,以倾斜状态形成平坦状的反射面,该反射面使来自第1采光部的光反射后导向第2采光部。
根据该构造,可有效地使在第1采光部封闭的光通过第2采光部传播到导光部。
方案1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11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第2采光部的外部侧面为透明平坦面,与外部侧面相反侧的面是朝着导光部向下倾斜的平坦状的反射面,上述第1采光部的外部侧面为透明平坦面,与外部光射入的外部侧面相反侧的面由包含多个第1倾斜面的第1锯齿状反射面和包含多个第2倾斜面的第2锯齿状反射面构成,上述第1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具有相互相反的倾斜方向、从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部到下部依次配置,第1倾斜面的倾斜方向,通过上述连接部,与第2采光部的平坦状反射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根据该构造,由第2倾斜面把来自盒体的前方上方的外部光有效地变换为封闭光,由第1倾斜面把封闭光传播到第2采光部。
方案1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12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第1采光部的外部侧面为透明平坦面,与外部光射入的外部侧面相反侧的面由包含多个第1倾斜面的第1锯齿状反射面和包含多个第2倾斜面的第2锯齿状反射面构成,上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具有相互相反的倾斜方向、从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上部到下部依次配置,第1倾斜面的倾斜方向,通过上述连接部,与第2采光部的锯齿状反射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根据该构造,可由第2倾斜面有效地将来自盒体前方上方的外部光变换为封闭光,由第1倾斜面将封闭光传播到第2采光部。
方案17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11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第2采光部,其外部侧的面是透明的平坦面,与外部侧的面相反侧的面,是朝导光部向下倾斜的平坦状反射面;上述第1采光部,其外部侧的面是透明的平坦面,与外部侧的面相反侧的面,是从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下部到上部,朝接近上述外部侧面的方向倾斜的平坦状反射面。
根据该构造,可由上述第1采光部的斜反射面有效地将来自盒体前方上方的外部光变换为封闭光。
方案18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12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第2采光部,其外部侧的面是透明的平坦面,与外部侧的面相反侧的面,是锯齿状的反射面;上述第1采光部,其外部侧的面是透明的平坦面,与外部侧的面相反侧的面,是从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下部到上部,朝接近上述外部侧面的方向倾斜的平坦状反射面。
根据该构造,可由上述第1采光部的斜反射面有效地将来自盒体前方上方的外部光变换为封闭光。
方案19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6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锯齿形状是由具有小倾斜角和大倾斜角的倾斜面构成的。
根据该构造,如果锯齿状倾斜角小,则封闭光产生得多,可有效地向导光部传播。
方案20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19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锯齿形状的小倾斜角为5°以上、50°以下。
之所以要限制倾斜角,是因为如果倾斜角在上述范围以外,则把外部光变换为封闭光的效率极端降低。
方案21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6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锯齿形状,从平面上看是条状。
方案2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21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锯齿形状,从平面上看是ㄑ字形条状,并且,ㄑ字形的弯曲部的凹部,为与导光部相对的形状。
根据上述构造,可将外部光向采光部的中央方向聚光。这样,从采光部的端面向外部射出的光减少,增大封闭效果,提高光利用率。
方案2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5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导光部,把来自采光部的传播光导向液晶板的背后侧,从液晶板的背后侧照射液晶板。
根据该构造,可构成采用透过型液晶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方案2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23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导光部,其外部侧的面是平坦的反射面,在与外部侧的面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棱镜组,把在采光部传播的光从棱镜组向着液晶板背后侧射出。
根据上述构造,从棱镜组向液晶板背后侧射出,可有效地把外部光导向液晶显示板的背后侧。
方案2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23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导光部,具有从外部侧的面朝着液晶板侧端面倾斜的平坦反射面。
如上所述,由于导光部具有从其外部光侧的面朝液晶显示板端面倾斜的斜反射面,所以,使封闭光的光路变更,可有效地向液晶板的背后侧射出。
方案2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5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导光部具有配置在液晶板的前面侧的导光板,将上述采光部的传播光导向上述导光板,从导光板射出传播光,照明液晶板。
根据上述构造,可构成采用反射型液晶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方案27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5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采光部的至少采光面的一部分是可变的。
根据上述构造,可根据周围环境把采光部设定在最适当位置,可以增多外部光的采入量。
方案28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5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采光部的至少表面是半透明体。
方案29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5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采光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着色的半透明体。
考虑到外观等因素,采光部的表面即使是半透明或着色的半透明,也能发挥充分的外部光采入效果。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之照明装置的断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之液晶显示装置的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之液晶显示装置的采光部17和导光部18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具有锯齿反射面20的采光部17中的光轨迹图。
图5是表示从采光部17入射的光到达液晶显示板15的光轨迹的图。
图6是表示锯齿反射面20的变形例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之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2之液晶显示装置中,设有把手部90的变形例的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之液晶显示装置的采光部17和导光部18的平面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之液晶显示装置的断面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5之液晶显示装置的断面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6之液晶显示装置的断面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7之液晶显示装置的断面图。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之照明装置的构造图。照明装置100备有采入外部光的采光部101和与采光部101成直交方向配置的导光部102。采光部101例如是丙烯板,在其下面侧形成锯齿状的反射面103。采光部101外部侧的面是平坦面。在采光部101与导光部102的连接部,倾斜地形成平坦状的反射面104。在导光部102,与被照明体107相向地、倾斜地形成平坦状反射面105。
从采光部101的上面入射的外部光110,被锯齿状反射面103反射,封闭在采光部101内,变换为传播的传播光111。传播光111再被反射面104和反射面105反射,照射到被照明体107上。
根据本构造,从采光部101的上面入射的外部光的约全部量被导向被照明体,可实现高亮度化。尤其是通过采用透明的采光部,利用在外部侧界面的全反射,可有效地将外部光变换为传播光。
本实施例中,采光部101与导光部102是约直交,但也可以改变。根据外部光的入射方位,变化采光部,可实现更高亮度化。如果采光部是透明体,则外部光的采入效率高。但考虑到外观等因素,即使是半透明体也能得到外部光采入效果。另外,即使不是透明体而是着色体,也同样能得到外部光采入效果。(实施例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之液晶显示装置的断面图。该液晶显示装置,是在盒体10的一方端面备有液晶板15、在另一端面备有透镜部25的数字照相机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盒体10的上面,形成采光部17和与该采光部17相连的导光部18。采光部17,具有采入外部光并把采入的外部光变换为在采光部内传播的封闭光的功能。导光部18,具有把来自采光部17的封闭光导向液晶板15背后侧,使封闭光的光路变更后导向液晶板背后侧的功能。
上述采光部17,其外部光侧的面是平坦面,与外部光侧面相反侧的面是锯齿状的反射面20。上述导光部18,具有从外部光侧面到液晶显示板端面的反射面19,在与外部光侧面相反的侧面上形成透明的棱镜组27。在液晶板15的背后侧,载置着半透半反镜16、扩散板12、背照光14、背照光罩13等。图2中,11是驱动电路部。
采光部17的锯齿反射面20,如图3所示,从平面看是条状,倾斜面21形成为朝导光部18的方向坡降的倾斜状。图2中,在导光部18的上面形成反射面,在图3中省略表示反射面。图3中,30是倾斜面21的刃缘,31是棱镜组27的峰部,32是棱镜组27的谷部。把该锯齿状反射面20做成为条状,可密集地形成反射面,提高光利用效率。
图4表示采用锯齿状反射面时的入射光L1的轨迹。入射到具有倾斜角θ1的锯齿反射面20上的入射光L1,反复地经过倾斜面21的反射A→上面的全反射B→倾斜面21的反射C→,在采光部17内传播。这时,借助倾斜角θ1,入射光L1的反射角为全反射角以上,这样,产生封闭光。另外,由锯齿反射面20反复反射,反射角每次变大。为此,反射光被一次反射可传播长距离,反射次数减少,可抑制强度的衰减。
在采光部17传播的封闭光,入射到导光部18。接着光从棱镜组27射出,一部分光通过半透半反镜16照射液晶显示板15,其余的光被扩散板12散乱后从液晶板15射出。另外,通过设置第1反射面19和第2反射面24,光的封闭效果增加,具有提高亮度的效果。
这样,现有技术中,采光部通常约为导光部18的大小,而本液晶显示装置中,分别设置采光部17和导光部18,可加大采光部17的占有面积,结果,可得到大大提高板亮度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2中,由于背照光14配置在棱镜组27的正下方,在使用背照光14时,来自背照光14的光的一部分通过棱镜组27后,由第1反射面19、第2反射面24反射,再导向液晶显示板15的背后侧。因此,与把背照光配置在扩散板背后侧的情形相比,本实施例可更加提高背照光的利用效率。
下面,说明上述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数字照相机的盒体10的上面叠置第1丙烯板,在该第1丙烯板上,叠置构成采光部17和导光部18的第2丙烯板。首先,为了形成采光部17,采用厚度3mm的第2丙烯板,用金钢石切刀在与采光部17对应的里面形成锯齿状凹凸,在与导光部18对应的里面形成棱镜组状的凹凸。这时,凹凸如图3所示均为条状。接着,在采光部17的里面蒸镀铝,形成锯齿反射面20。这时,锯齿反射面20的倾斜角θ1是20°,节距9为3mm。棱镜组27的顶角是90°。另外,在采光部17的端面形成反射面24,在导光部18的上面的一部分和端面,形成反射面19。再把半透半反镜16载置在液晶板15的里面侧。半透半反镜16的透过率是70%,反射率是30%。
在外部光下观察制成的数字照相机,由于采光部17大,液晶板15有极高的亮度。这时,即使背照光不点亮,也能清楚看见。
图5表示入射到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采光部的光轨迹。入射光L1被锯齿反射面20反射后,被上面全反射,从棱镜组27通过半透半反镜16成为液晶板15的出射光。被锯齿反射面20反射和被上面全反射的次数,取决于节距9和采光部17的长度。
倾斜面21的倾斜角θ1和节距9,不限于上例。倾斜角θ1只要在10°以上、50°以下,可得到约同样的效果。如果倾斜角θ1在50°以上,则产生反射面刃缘的散乱光,封闭光减少,光利用效率降低。如果倾斜角θ1在10°以下,则从装置正面附近入射的光不成为封闭光,而从上面射出,所以光效率降低。
通常,外部光的入射范围为20°到40°时,倾斜角θ1最好为15°以上、30°以下。节距9虽然可以为1mm以下,但如果小到波长的程度,则产生衍射光,光利用效率降低或者采光部被着色为虹色。这时,为了防止衍射光,必须不规则地形成节距9。另外,如图6所示,把节距9形成为越离开导光部18越大,也可以如后述实施例3那样地弯曲。
采光部17和导光部18的厚度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尺寸。可以考虑锯齿反射面20的台阶大小和节距9,适当地决定其厚度。采光部17和导光部18也可以不用丙烯板形成。锯齿反射面20也可以不蒸镀铝,而蒸镀Ag等反射率高的金属。采光部17不一定形成在上面全面,也可以考虑板亮度适当改变形成面积。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形成为上面面积的60%。只要上面面积的20%以上是采光部,就可有效提高板亮度。另外,如图8所示,为了提高数字照相机的操作性,也可以在上面的两端设置握持照相机用的把手部90。
把手部90也可以形成在采光部上。另外,采光部也可以形成在把手部90以外。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半透半反镜,但也可以不采用它。如果采用半透半反镜,在不使用背照光时也能提高板亮度。如果不采用半透半反镜,在使用背照光时可提高板亮度。
上述实施例中,采光部17和导光部18是固定在液晶显示装置的上面,但这也是可改变的。例如可这样改变,即,把安装着液晶板的面与上面的接线作为轴旋转。这时与外部光的主入射方位吻合地使采光部移动,更加提高板亮度。另外,采光部如果是透明体,外部光的采入效率高,考虑到外观等因素,即使是半透明体也能得到外部光采入效果。另外,也可以不是透明体而是着色体,也同样能得到外部光采入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是数字照相机,但也可以是能够在外部光下使用的其它机器。例如摄象机、笔记本电脑、半透过型携带终端等。(实施例3)图9是实施例3之液晶显示装置的采光部附近的俯视图。本实施例3中,与实施例2中类似并对应的部分注以同一标记。本实施例3的特征是,把形成在采光部17的锯齿反射面的倾斜面21A,形成为具有弯曲部47的ㄑ字形,把弯曲部的凹部形成在导光部18对面的方位。这样,通过把倾斜面形成为ㄑ字形,可使从斜上方入射到采光部17的光更有效地聚集在导光部18,提高光利用效率。
下面,说明上述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基本上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造。但把锯齿反射面20形成为具有弯曲部47的条状。这时,弯曲部47的角度是160°。由于锯齿反射面20具有弯曲部47,所以,入射的光聚集到导光部18的中央方向,透过棱镜组27的光增加,板亮度提高。弯曲部47的角度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角度,若考虑聚光程度,最好为30°以上、170°以下。如果在30°以下,则聚光度高,以短传播距离聚光,当采光部17大时,在端面的反射增加,不适合。如果弯曲部47的角度超过170°,则聚光效果差。另外,弯曲角也可以在面内分布。这时,如果越靠近导光部18弯曲部47的角度越小,则可更有效地将封闭光聚光到导光部18。(实施例4)图10是实施例4之液晶显示装置的断面图。本实施例4中,与实施例2类似对应的部分注以相同标记。本实施例4的特征是,在导光部18形成斜反射面50。由于形成斜反射面50,可直接用扩散板反射从采光部传播的封闭光,不需要图2所示那样的棱镜组27。
下面,说明上述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基本上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造。但是,在导光部18制作斜反射面50。斜反射面50这样制成,即,切断用丙烯板制成的导光部18的角,蒸镀铝。这时,斜反射面50的倾角51是60°。导光部18的下面是透明的平坦面。通过采用斜反射面50,入射光L2被扩散板12反射,板亮度提高。另外,通过采用斜反射面50,其构造比在导光部采用棱镜组27等的构造简单。
倾角51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角度,最好在10°至70°的范围内。倾角51可考虑照射到扩散板12上的照射强度的分布来决定。这时,如果倾角51小,照射到扩散板12上的照射强度增加,如果倾角51大,对下侧区域的照射增加。
倾角51的控制,在使用背照光14时也有效。从背照光14往扩散板12的直接照射强度,从扩散板12下部往上部衰减。另外,从背照光14出来后被扩散板12正反射的光,被斜反射面50再次向扩散板12照射,被递归反射。这时的递归反射光的强度分布由倾角51控制。通过控制倾角51,可将从背照光14到扩散板12的直接光和递归反射光的强度分布迭加,使从扩散板12向液晶板15出射的光的亮度分布均匀。(实施例5)图11是实施例5之液晶显示装置的断面图。本实施例5中,与实施例2类似对应的部分注以相同标记。在实施例2中采光部是一个,本实施例5的特征是,备有第1采光部60和第2采光部61这样两个采光部。第2采光部61相当于实施例2中的采光部17,与采光部17的构造相同。第1采光部60是除了透镜部25(图6中为了图示清楚而未示出)外形成在与液晶板15的载置面相反的面上。该第1采光部60,形成具有朝盒体10的上部侧倾斜的倾斜面200的锯齿反射面62。在第1采光部60和第2采光部61的连接部的外部光侧,形成斜反射面63。在第1采光部60的下端面,形成反射面66。
该构造中,主要从前斜下方入射的光在第1采光部60内传播,通过斜反射面63,经过第2采光部61和导光部18从液晶板15射出。因此,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5中采光部面积增加了第1采光部60的面积,板亮度提高。另外,挟着斜反射面63地使锯齿反射面62的倾斜面200的方向和锯齿反射面20的倾斜面21的方向形成为同一方向,由此,光的传播效率增加。
下面,说明上述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基本上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造。但是,在与载置着液晶板15的盒体10的面相向的面上,形成第1采光部60。第2采光部61相当于采光部17,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上述第1采光部60是除了透镜部25(图未示)外形成的。在第1采光部60的里面,以倾斜面200的倾斜角θ5形成锯齿反射面62。这时,倾斜角θ5是25°。在第2采光部61上,以倾斜面21的倾斜角θ1形成锯齿反射面20。这时,倾斜角θ1是15°。把倾斜角θ5做成为25°,从前方正面和下方入射到第1采光部60的入射光,被变换为封闭光。封闭光被斜反射面63反射,导向第2采光部61、导光部18。结果,板亮度提高。这样,通过采用第1采光部60,可扩大采光部面积,通过增大封闭光,可大大提高板亮度。
倾斜角θ3和倾斜角θ4不限定于上述角度,可根据光的主要入射方向设计。另外,锯齿形状可以是直线状的条状或具有弯曲部的条状,但把第1采光部60做成直线的条状、把第2采光部61做成具有弯曲部的条状,光利用效率高。这是因为,第1采光部60到导光部18的距离长,如果聚光则朝向端面的光增加,光利用效率反而降低。
上述实施例中,是把第1采光部60形成在液晶板15的对面,但也可以形成在液晶板15载置面的侧面。形成在侧面时可以在两侧也可以在一侧。尤其是在一侧、仅形成在左侧面时,可不影响数字照相机的操作性,提高亮度。这是因为,数字照相机通常右手使用,右侧面要形成抓手。另外,第1采光部60也可在全面都没有。(实施例6)图12是实施例6之液晶显示装置的断面图。本实施例6中,与实施例5类似对应的部分注以相同标记。本实施例6的特征是,形成斜反射面65,代替实施例5中的锯齿反射面62。斜反射面65的倾斜方向,是从装置下部到上部,第1采光部60的导光层厚度连续减少的倾斜方向。通过设置该斜反射面65,从前方上方入射的入射光L2借助斜反射面65,反射角成为全反射角以上,成为封闭光,在第1采光部60内传播,板亮度提高。
下面,说明上述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基本上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造。但是第1采光部60的里面成为斜反射面65。这时,从装置下部到上部,使第1采光部60的导光层厚度减少地设定斜反射面65的倾斜方向,这样,可把从前方上方进来的入射光L2成为封闭光。采用斜反射面65时,虽然导光层厚度增加,但制作容易。斜反射面65的倾角最好为10°至30°。(实施例7)图13是实施例7之液晶显示装置的断面图。本实施例7中,与实施例5类似对应的部分注以相同标记。本实施例7的特征是,第1采光部60的里面的锯齿反射面,由锯齿反射面70和锯齿反射面71构成。锯齿反射面70为具有倾斜角θ2的第2倾斜面150,锯齿反射面71为具有倾斜角θ3的第1倾斜面151。这时,锯齿反射面70和锯齿反射面71的倾斜面形成为相互相反的方向。锯齿反射面71的第1倾斜面151的倾斜方向,通过斜反射面63与锯齿反射面20的倾斜面相同。
这样,通过将装置下部的锯齿反射面70的倾斜面形成为朝下方向倾斜,入射光L3先变换为朝下方向的封闭光,被装置下部的反射面75正反射后,再次变换为朝上方向传播的封闭光。另外,锯齿反射面71具有把向上方向传播的光有效地变换为封闭光的效果。
下面,说明上述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基本上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造。但是第1采光部60里面的锯齿反射面,由具有倾斜角θ2的锯齿反射面70和具有倾斜角θ3的锯齿反射面71构成。
这时,锯齿反射面70和锯齿反射面71的倾斜面形成为相互相反的方向。锯齿反射面71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通过斜反射面63与锯齿反射面20的倾斜面相同。倾斜角θ2是20°,倾斜角θ3是10°,倾斜角θ1是20°。把装置下部的锯齿反射面70的倾斜面形成为朝下方向,从前方的上方进来的入射光L3变换为朝下方向的封闭光,被装置下部的反射面66正反射后,再次变换为朝上方向传播的封闭光。通过将锯齿反射面71形成为上述方向,可有效地将朝上方向在采光部传播的光变换为封闭光,板亮度提高。锯齿反射面70、71和20的倾斜角和节距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倾斜角为5°以上、50°以下,最好为5°以上、30°以下。使被反射面66正反射后的光全反射地设定倾斜角θ2,该倾斜角θ2最好在10°以下。这时,倾斜角θ3和θ1如果满足θ3<θ1,则可有效地将封闭光传播到第2采光部61,锯齿反射面70越大,越能封闭来自前方上方向的光。锯齿反射面71越大,越可封闭来自前方下方向的光。在通常的使用中,由于从上方入射的光多,所以,锯齿反射面70和锯齿反射面71的区域面积,最好是锯齿反射面70大于锯齿反射面71。
另外,(1)在上述实施例中是从导光部射出的传播光导向液晶板的背后侧,但也可以是如下构成将导光板配置在液晶板的前面侧,将传播光导向导光板,从该导光板射出到液晶板。这时,可使用反射型液晶板。(2)在上述实施例中是与第2采光部的外部侧相反侧的面成为锯齿反射面,作为锯齿反射面的代替物,也可以是朝导光部向下倾斜的平坦状反射面。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相当于已往采光部的部分,分成为功能不同的2个部分(采入外部光并变换为封闭光的采光部和与采光部相连的向液晶显示板导光的导光部)。因此,与已往例相比,采光部的占有面积扩大,可提高亮度。
权利要求
1.照明装置,采入外部光并导引到被照明体,其特征在于,备有采入外部光的采光部和把被上述采光部采入的外部光的至少一部分变换为在采光部内传播的光的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采光部与被照明体之间的光路途中,设有变换光行进方向的若干个光行进方向变换机构;从上述采光部出射的外部光,借助上述若干个光行进方向变换机构,将行进方向变换若干次后导向被照明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采光部,其外部光入射的外部侧面是平坦面,与该外部侧面相反侧的面,含有锯齿状的反射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行进方向变换机构,是反射外部光的反射面。
5.液晶显示装置,采入外部光,用该采入的外部光照射液晶板,其特征在于,备有采光部和导光部;采光部采入外部光,并且将采入的外部光的至少一部分,变换为在内部传播的传播光;导光部与采光部相连,把来自采光部的封闭光导向液晶板,使传播光的光路变更后导向液晶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采光部,其与外部光入射的外部侧面相反侧的面,含有锯齿形状的反射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采光部设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面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采光部设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面侧。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采光部设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面侧和侧面侧。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采光部设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面侧和侧面侧。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采光部备有第1采光部和第2采光部,第1采光部形成在液晶显示装置盒体的、与装备着液晶板的面相反侧的面上,第2采光部形成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面;第2采光部的一方端面与第1采光部连接,第2采光部的另一方端面与上述导光部的一方端面连接。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采光部备有第1采光部和第2采光部,第1采光部形成在液晶显示装置盒体的、与装备着液晶板的面相反侧的面上,第2采光部形成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面;第2采光部的一方端面与第1采光部连接,第2采光部的另一方端面与上述导光部的一方端面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采光部和第2采光部的连接部,以倾斜状态形成平坦状的反射面,该反射面使来自第1采光部的光反射后导向第2采光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采光部和第2采光部的连接部,以倾斜状态形成平坦状的反射面,该反射面使来自第1采光部的光反射后导向第2采光部。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采光部的外部侧面为透明平坦面,与外部侧面相反侧的面是朝着导光部向下倾斜的平坦状的反射面,上述第1采光部的外部侧面为透明平坦面,与外部光射入的外部侧面相反侧的面由包含多个第1倾斜面的第1锯齿状反射面和包含多个第2倾斜面的第2锯齿状反射面构成,上述第1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具有相互相反的倾斜方向、从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的上部到下部依次配置,第1倾斜面的倾斜方向,通过上述连接部,与第2采光部的平坦状反射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采光部的外部侧面为透明平坦面,与外部光射入的外部侧面相反侧的面由包含多个第1倾斜面的第1锯齿状反射面和包含多个第2倾斜面的第2锯齿状反射面构成,上述第一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具有相互相反的倾斜方向、从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上部到下部依次配置,第1倾斜面的倾斜方向,通过上述连接部,与第2采光部的锯齿状反射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采光部,其外部侧的面是透明的平坦面,与外部侧的面相反侧的面,是朝导光部向下倾斜的平坦状反射面;上述第1采光部,其外部侧的面是透明的平坦面,与外部侧的面相反侧的面,是从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下部到上部,朝接近上述外部侧面的方向倾斜的平坦状反射面。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采光部,其外部侧的面是透明的平坦面,与外部侧的面相反侧的面,是锯齿状的反射面;上述第1采光部,其外部侧的面是透明的平坦面,与外部侧的面相反侧的面,是从液晶显示装置的盒体下部到上部,朝接近上述外部侧面的方向倾斜的平坦状反射面。
1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锯齿形状是由具有小倾斜角和大倾斜角的倾斜面构成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锯齿形状的小倾斜角为5°以上、50°以下。
2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锯齿形状,从平面上看是条状。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锯齿形状,从平面上看是ㄑ字形条状,并且,ㄑ字形的弯曲部的凹部,为与导光部相对的形状。
2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光部,把来自采光部的传播光导向液晶板的背后侧,从液晶板的背后侧照射液晶板。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光部,其外部侧的面是平坦的反射面,在与外部侧的面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棱镜组,把在采光部传播的光从棱镜组向着液晶板背后侧射出。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光部,具有从外部侧的面朝着液晶板侧端面倾斜的平坦反射面。
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光部具有配置在液晶板的前面侧的导光板,将上述采光部的传播光导向上述导光板,从导光板射出传播光,照明液晶板。
2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采光部的至少采光面的一部分是可变的。
2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采光部的至少表面是半透明体。
2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采光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着色的半透明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备有采光部17和导光部18。采光部17用于采入外部光并将采入的外部光变换为在内部传播的封闭光。导光部18与采光部17相连,把来自采光部的封闭光导向液晶板15的背后侧,使封闭光的光路变更后导向液晶板背后侧。根据该构造,把已往的采光部构造分成为功能不同的2个部分(采入外部光并变换为封闭光的采光部、以及与采光部相连的向液晶板导光的导光部),扩大采光部的占有面积,提高亮度。
文档编号F21S11/00GK1272635SQ0010821
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30日
发明者久保田浩史, 中尾健次, 上村强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