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栅控碳纳米管/碳纤维场发射阵列阴极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15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栅控碳纳米管/碳纤维场发射阵列阴极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微电子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栅控碳纳米管/碳纤微场发射阵列阴极以及它的制作方法。
所述生长直立碳纳米管的工序中,采用的是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也可用热解法,反应室内通入甲烷与氢气,二者含量比为CH4/H2=1∶3到1∶10,反应室温度600℃-850℃,使用的直流电压为200V-1000V,时间为1-30分钟;室内通入的气体也可以是乙炔和氨气,其含量比为C2H2/NH3=1∶3到1∶10,其他条件不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阴极发射稳定,由于碳纳米管的化学稳定性比金属好,受工作环境影响小,同时阈值电压低,而且碳纳米管的制造工艺和设备都比较简单,故生产成本可大幅度下降。
权利要求
1.一种栅控碳纳米管/碳纤维场发射阵列阴极,包括一块作为阴极的导电基板,基板上沉积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层上面具有一层金属导电层,层面上,穿过绝缘层形成阵列圆孔型控制栅,在圆孔中心催化剂所处的位置点上生长出直立的碳纳米管,一直到达金属导电层中心的高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板,可以是硅片、金属基板、沉积有导电层的玻璃、其他绝缘材料。
3.所述的沉积层绝缘材料,指的是SiO2、Si3N4、Al2O3,在其面上再沉积的金属导电层可以是Mo、Cu、Cr、Ni、Ti。
4.一种栅控碳纳米管/碳纤维场发射阵列阴极的制作方法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A.在导电基板上沉积一层绝缘层,厚度在0.3μm-30μm之间;B.在绝缘层上,沉积一层金属导电层,厚度在0.1μm-0.5μm之间;C.利用光刻工艺在金属膜上刻出孔阵列,孔径0.3μm-30μm,中心距离3μm-100μm;D.透过金属膜孔腐蚀绝缘层,形成孔阵列;E.在孔阵列表面倾角沉积牺牲层Al、Cu,与基板平面倾斜成5-45度,基板旋转将孔缩小至0.05μm-1.0μm;F.透过圆孔,在基板上垂直沉积生长碳纳米管或碳纤维的催化剂Ni、Fe、Co,厚度0.5nm-200nm,并用腐蚀方法剥离牺牲层;G.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也可用热解法,在蒸发获得的催化剂所在的位置处生长出直立的碳纳米管/碳纤维。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直立碳纳米管的工序中,采用的是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也可用热解法,反应室内通入甲烷与氢气,二者含量比为CH4/H2=1∶3到1∶10,反应室温度600℃-850℃,使用的直流电压为200V-1000V,时间为1-30分钟;室内通入的气体也可以是乙炔和氨气,其含量比为C2H2/NH3=1∶3到1∶10,其他条件不变。
全文摘要
一种栅控碳纳米管/碳纤微场发射阵列阴极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真空微电子领域,包括一块导电基板,基板上沉积有绝缘层,绝缘层上具有一层金属导电层,层面上,穿过绝缘层形成阵列圆孔型控制栅,在圆孔中心基板面上催化剂所处的位置点上生长出直立的碳纳米管/碳纤维,一直到达金属导电层中心高度;其制作方法,按七个流程步骤顺序进行,该方法所制阴极发射稳定,由于碳纳米管的化学稳定性比金属好,受工作环境影响小,同时域值电压低,而且碳纳米管的制造工艺和设备都比较简单,故生产成本可大幅度下降。
文档编号H01J1/30GK1417829SQ02159948
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0日
发明者丁明清, 李兴辉, 白国栋, 张甫权, 廖复疆, 陈银杏, 杨金生 申请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